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467章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467章

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淮也无暇去管这些,该留给小姑头疼的,他操心也没有用,倒是跟秦大伟、杨林等人,更加详细的介绍了鸿基投资、众信投资以及东华地方三大国资投融平台跟梅钢、新浦钢厂、新浦港以及淮能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不要说杨林了,秦大伟之前与沈淮在党校同班进修三个月,期间也去过东华,与周知白、王卫成等人也有接触,但说到真正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了解得还真不多。

沈淮不主动说,秦大伟又能从哪里知道沈淮以及眼前的宋鸿军与宋系的关系?又怎么可能知道宋系内部如此纠缠诡异的割裂关系?

当然了,秦大伟也知道,沈淮一旦主动将这些藏于水下的种种秘辛说给他听,就是期待他们在党校同学的关系上更进一层;而不介意杨林也在场,自然也是期待杨林能进梅钢。

第六百三十一章新的课题

下午接下来的话题就直接转到新浦炼化项目上去。

新浦开发投资集团可以负责项目建设用地的供给,众信、鸿基能投入六个亿的项目启动资金,关键还要有人。

这里的“人”,不是说杨林个人专业能力多强就可以的。杨林个人能力再强,也没有办法替代团队去建设、运作整个项目。

沈淮除了要考察杨林的专业能力、发展视野外,还要考察杨林有没有能力从炼化行业圈子里挖掘足够多的专业人员,组建一支在水准线以上且有凝聚力的团队。

团队不够专业,或者团队成员专业水准足够,但由于领导人的领导组织能力欠缺,导致整个团队人心涣散,都将给项目的建设跟运营带来致命的打击。

沈淮对杨林的印象不错,秦大伟也是可靠的引荐人,但他也不可能第一天接触就给杨林足够的信任,还需要有一个相对长时间考察及磨合的过程。

就整个项目的前期展开,沈淮也有他的计划,他跟杨林说道:“就新浦炼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即使霞浦县那边不出面,也可以以鸿基的名义,跟淮大化工系联合搞个为期三个月的研究课题。”

“怎么推鸿基头上来了?”宋鸿军坐在一旁疑惑的问道,“不是我不想接手,我对这个一窍不通,没办法接手。”

“你那边出课题经费就好了。”沈淮说道,“时间很紧,程序要简化,以鸿基的名义跟淮大搞联合课题最迅速,谈妥了明天就可以签约,直接开始运作课题。孙亚琳飞回巴黎了,不然就以众信的名义来。新浦那边出面的话,就算是我能特事特办,所有字都由我来签,整个程序走下来,也要一个星期。宋彤不是跟周知白粘乎得很吗?这个课题你让宋彤当协调人,她也要学着干些事情了。”

听沈淮这么说,宋鸿军便没有疑问了:“那行,我直接把宋彤拉过来交给你,经费暂时从鸿基转也好,只要不把我绑在徐城负责这事就成。”

沈淮决心要在新浦建大炼化,现在由鸿基、众信抑或新浦开发集团牵头,都无关紧要,关键看哪边能抽出人手来。

沈淮又跟杨林说道:“淮大化工系那边,我们会要求你作为牵头人之一参与课题研究。除了课题经费外,我们还会给所有直接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每月不低于三千元的工作补贴;鸿基以及霞浦县驻徐办,会全力配合你们的研究工作,保证整个课题能在三个月内做得足够深入。关键还是课题经费,你觉得大概需要多少。”

“这个要我说?”杨林有些不解地问道。

每年院系虽然都有国家固定拔给研究课题,但由于财政科研经费很紧张,争得部门又多,你这边是博导,他那边是院士,论资排辈下来大家都均沾一些,也就只能维持实验室的基本运转。

这些国家拔给课题经费,即使有多余,照政策也不能私占或私分;只能用于实验室设备添置或补贴其他课题经费的不足。

而跟地方企业联合搞的课题研究,课题在完成既定的研究目标,多余经费无需归还企业,就成为课题组的盈余。对多余课题经费的分配,除了一部分上缴实验室及学校外,淮大方面对参与课题研究人员也有相应的奖励政策。

故而杨林在学校里,除了每个月两百多点的博士生固定补助之外,其他收入来源主要就是课题奖励。

只是当前国内产学联合还没有形成规模,淮大作为国内一流的名校,跟企业联合、经费相对宽裕的研究课题还是不多。杨林所在的淮大化工系341实验室是石化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是两院院士王昆山,这两年读博期间杨林的收入还是很菲薄,勉强养家糊口。

沈淮承诺给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每月不低于三千元的额外补贴,这个就要超过当前实验室大多数人的收入,杨林也明白沈淮是希望淮大方面能尽可能多的抽调研究人员参与这个课题。

不过,课题经费的确定通常都是实验室跟企业之间商议。

作为校方参与课题的牵头人,杨林自然是希望经费定得越高越好,但他知道沈淮显然不会是这个意思,故而有些不确定。

面对杨林的不确定,沈淮再次肯定地说道:“我希望这个课题能马上运作起来,课题经费要放宽一些,但放到多宽合适,就需要你给我建议了。”

“如果只是纯课题研究,最后只是出具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三五十万也足够做得很透了。”杨林沉吟片刻,“如果项目可行性课题研究还要为接下来的项目筹备铺垫,三百万也不会嫌多。”

“好,那就先定三百万吧,要是不够,后期再补。不过你同时要跟鸿基签一份雇佣协议,这样方便你以项目协调人的身份参与这个课题,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沈淮果断做好决定,又问杨林,“三百万能跟王昆山老师见一面吧?”

“三百万不能见那就是开玩笑了,我们实验室一年的课题经费加起来,也就几百万,不到一千万而已。”杨林笑道,“不过,王昆山很随和的一个人,我们都叫他老王头,哪怕是几万元的基础研究课题,他也会很认真的跟你坐下来讨论。”

沈淮轻轻一叹,欧美一些核心实验室,一年的研究经费都是以数亿美元为计,国内的科研工作要寒暄得多得多。

沈淮又说道:“虽然不到二十天就要过春节了,不过这个课题不能拖到春节后再开始。牵头以及寻找合作勘测设计院的工作你来做,除了宋彤外,徐城这边我会让钱文慧、廖德志全力配合你,你也可能随时打我的电话。”

杨林、秦大传这时候倒是能肯定之前传闻梅钢要同时在新浦建大炼化的传闻不虚。

沈淮又说道:“王昆山老师什么时候能抽出来时间来,我过去跟他请教。”

国内的现状就是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知识经济不值钱。

高校对一个工业项目做纯课题的可行性研究,廉价的都不需要三五万;三百万吨炼化项目要比寻常工业项目复杂得多,三五十万也能做下来。

沈淮的目的,还是要通过这个课题研究,为接下来的项目筹备做铺垫、打基础,这个花费就大了。

不过,现在铺垫、基础打好了,接下来项目设计、报审环节都能节约大量的时间跟经费。更主要的,还要通过这个研究课题的展开,同时为将来新浦炼化项目的建设、经营物色团队人选。

整个项目投资保底三十亿,前期筹备花费三五千万,沈淮觉得是一点都不多;即使前期启动资金再紧张,该用的钱还是要用。

杨林能估算出三百万的这个数字来,说明他在徐油长达十年的实际工作经历还是足够丰富的,也有着筹划炼化项目建设的经验。

当然了,沈淮挑上杨林,除了杨林个人的专业能力及实操经验之外,杨林所在的由两院院士王昆山支持的淮大化工系341实验室,也是沈淮瞅中的目标。

341实验室是淮海省十三个、淮大五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之一;在石油化工领域,也是全国最顶尖的三所实验室之一,在国内大型炼化技术上发展及革新上,成就也是卓然;与梅钢之前跟淮大合作的冶金设计研究院要厉害得多。

淮大在冶金这一块不是全国最强的。

两院院士王昆山作为实验室的负责人,都七十开外,也不能退休,新浦炼化项目主持人选,沈淮目前圈中的四个侯选名单,除杨林外,还有两人都是师出王昆山门下。

要是把王昆几十年来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列个名单出来,足以为新浦炼化项目挑选出一个耀眼的明星阵容来。不过,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在当前的石化行业内获得稳固的地位,与杨林一般还在读的博士、硕士生,也就十一二人。

魏风华、郑建章等人对新浦炼化项目没有太大的兴趣,而且渚南炼化项目也需要有一个高效、专业性强的团队主持,沈淮就考虑通过淮大化工系341实验室这个媒介,为新浦炼化项目物色新的团队人选。

团队的组建,沈淮也不会都丢出去叫杨林一人承担,甚至整个团队的核心成员都得他来亲自挑选;或许有综合能力及素质比杨林更出色的人出现,沈淮还要重新调整团队的结构。

相比较之下,梅钢借壳重组徐城炼油之后,新浦炼化正式上马后,基层技术及管理人员可以从徐油借调,倒不会缺乏。

梅钢借壳重整徐城炼油后,会接手在职的三千名职工,其中初级以上的技术管理人员有近八百人,占比不是特别高。

不过,在渚南炼化项目建成,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会有大量的人员剩余下来,恰可以调去补充新浦炼化项目的人力不足——这也是接手徐城炼油之初,沈淮就计算的事情。渚南炼化要轻装上阵,又不想强制大量职工下岗,新浦炼化也要筹备起来。

吃过晚饭,沈淮即安排车送杨林、秦大伟回去。

一天时间里,想必杨林也没有办法理出一个思路来,沈淮约定好三天再见面敲定细节问题。

第六百三十二章冬日

沈淮上午又到徐油调研,找魏风华等人谈项目上的事情,踩着点赶到机场,从停车场出来就远远看见成怡出接机大厅,不过他没想到陈曼丽也赶过来给成怡接机,与她男友程爱军一起帮成怡拿着旅行箱下台阶。

陈曼丽看到沈淮出现,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嫌恶的转脸看向别处,压根就没有跟沈淮打招呼的意思。

沈淮也不指望着陈曼丽能对他客气,总比上次见面直接泼他一脸啤酒要好,跟成怡说道:“要不你们在这里等着,我把车开过来。”

成怡正式把工作定在徐城,带过来的行李就特别多,满满三只旅行箱。

成怡也不知道要怎么去调解沈淮跟曼丽之间那么僵冷的关系,只能无奈而笑。

沈淮小跑回停车场,将车子直接开到大厅外的台阶下,把行李装进后备厢里时,听着陈曼丽在车头前跟成怡窃窃私语:“你怎么不离这人渣远点啊,你就不怕他对你做出什么事情来?”

沈淮知道成怡还没有将他们在“处对象”的事情跟陈曼丽说,他站在车后整理后备厢也不说什么,待上车后刚扭动车钥匙发动车时,成怡突然挽过他的胳膊,叫他脑子有那么一瞬间的卡壳,就见成怡转回身,冲着坐在车后的陈曼丽、程爱军说道:“曼丽,有件事一直都没有告诉你,我跟沈淮处朋友有两年了。”

沈淮回头看了陈曼丽一眼,见她的表情就像成怡刚把十来只苍蝇塞她嘴里一样恐怖、惊诧,沈淮笑了笑,凑了成怡耳边悄声说道:“能不能搂得更紧些?”

成怡掐了他一下,就丢开他的胳膊。

沉默了一路,沈淮车开到省人行宿舍楼,陈曼丽就推开车门告辞离开:“我今天有些不舒服,就不帮你把东西拿上楼了。”

陈曼丽拉着程爱军走到路边拦下出租车坐进来,沈淮见成怡看着车离开的方向,问道:“是不是特怨我?”

“我在中央财经学院读书时,还挺受孤立的,朋友不多,宿舍里六个女孩子,也就跟曼丽聊得来。”成怡将给寒风吹凌乱的头发捋到耳后,转回头看着沈淮,“好了吧,我在徐城唯一的朋友也就这么离开了,你以前怎么不少造些孽?”

“不是约定两年后就分手吗,你可以跟她说实情啊?”沈淮问道。

“就算告诉她实情又能如何?”成怡叹了一口气,说道,“她认识的是以前的你,我认识的是现在的你,我总觉得两个‘你’之间总是有着什么不同。”

“哦,你对我印象还挺好的啊?”沈淮得意地问道。

“谁对你印象好啦?”成怡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说道,“只是对你的印象没有那么坏而已,抛开这个,难道曼丽跟我说你的往事不都是事实?都懒得理会你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因为跟我没有关系。不过,你今天害我最好的朋友跟我翻脸,这些旅行箱都归你来搬,你还要帮我整理房间。”

成怡拿着挎包,优雅得意的先走进,看着三只旅行箱,沈淮头都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