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场新秀 >

第813章

官场新秀-第813章

小说: 官场新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场再次的响起了持久不息的掌声,尤其是那些职工,更是显得分外的兴奋和热烈。

拍卖的过程,迅速的通过参与者的嘴传达了出去,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叫价,成为了煤矿职工津津乐道的话题,成了小镇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快的,也成为了全县津津乐道的话题。

湖镇煤矿的改制正式结束,也将培县煤矿的改制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随着媒体的广泛传播,培县再一次的吸引了众多的眼光,培县煤矿再一次的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剩下的几个煤矿的改制工作,则是吸引了更多的视线。当然,这次煤矿改制的巨大成功,却是引起了一些人的警惕,也引起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县委书记温向贵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金岭煤矿的改制,他还没有太在意,毕竟,金岭煤矿在县属煤矿中,也就是最小的一个,他本人在其中,也没有切实的利益,因此,并没有引起他什么警惕。湖镇煤矿的事情,因为柳罡的动作太快,又借着金岭煤矿改制的东风,一时间,他也来不及搞什么动作,而且,湖镇煤矿和金岭煤矿挨着不远,职工之间非常熟悉,他们也不敢过多的插手,毕竟,真要强行插手而造成群体事件,他这个书记就无法交差了。同时,他也并不认为,柳罡能够引入多少的投资,培县的煤矿虽然不少,资源性产业虽然赚钱,可是,投资也巨大,不是一般人能够投资的,柳罡能够找来戴涛,未必能够找来更多的企业,一个戴涛,资金也终究有限。一个煤矿动辄几个亿的购买资金,不是哪一个人,哪一家公司能够吃下来的。

然而,湖镇煤矿的拍卖,却是让明白,自己完全错了,尤其是,湖镇煤矿吸引了多家外地投资者的竞争,而且竞争非常的激烈。湖镇煤矿引起的广泛关注让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的确,戴涛一个人资金有限,可是,全国并不只有一个戴涛,戴涛,只不过是一个饵,一个用来钓鱼的饵,柳罡用戴涛这个饵,成功的钓来了一个个的企业家,戴涛这个饵,成功的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引起了那些资本的关注。

不行,必须阻止他了,继续这样下去,这些煤矿,恐怕都很难保住了感受到了湖镇煤矿改制成功的气氛,温向贵却是坐不住了,煤矿改制越是受到关注,广大媒体,广大职工的参与,等于是将煤矿的改制置身在了阳光之下,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媒体和广大职工的关注下,这也就越是很难在其中做什么手脚,更难从中牟利,别说牟利,即使是想要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知道,再不阻止,继续下去,这些煤矿企业的利益,必将很难保存,这些利益,那却是他的底线,他不能不守住。然而,如何的阻截柳罡,这无疑是一个大难题。

首先,要阻止柳罡,必须改变柳罡目前改制的方法,这样公开拍卖,中间根本就不太可能有多大的手脚可做。唯一可以做一下手脚的,也就是资产的清算,可是,即使资产清算上做手脚,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柳罡是县长,他完全可能知道企业的具体资产,想在资产清算上做手脚,很难瞒过柳罡这个县长。尤其是,柳罡把那些职工调动了起来,资产清算的结果也在矿区公布了出来,这一举措,让他们想在资产清算上做手脚,基本上不可能,这些职工,对于企业的资产,那委实太清楚不过了,想要完全防住这些职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或者,唯一的办法,也就是保护地方产业了……然而,要想改变柳罡的方法,也不容易,金岭煤矿和湖镇煤矿成功的先例,让接下来的企业改制会难上许多,唯一的理由,也就是保护本土企业了,保护本土企业,不让外面的企业参与,关起门来自己拍卖,这一点,也说的过去,作为地方政府,保护地方企业,这并不为过。自然,这一点会让他们受到不小的非议,毕竟,别人一个企业改制,政府为此收入一亿多和三亿多,即使除去安置煤矿职工,安置因为改制提前退休职工,支付职工一次性买断工龄的钱,政府也能为此净赚一亿,湖镇煤矿政府进账最少三个亿,而你的企业改制,甚至可能政府还要倒贴钱,这自然是会受到质疑的。

不过,这个非议,温向贵并不是很担心,这也好解释,每个煤矿有每个煤矿的不同,谁又能说什么呢?再说了,培县的煤矿,并不仅仅是县属煤矿,也有市属煤矿,甚至有省属煤矿,这些煤矿企业,也差不多是不死不活的,改制可以说是必然的选择,柳罡这样搞,同样让这些煤矿的改制变得棘手起来,自己刹住柳罡的脚,市里的不少领导,那肯定是支持的,因此,他并不太担心,至少不太担心上面下来的压力。

只是,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让柳罡屈服……难怪,他什么都放弃了,却是要将发改委和国资委以及改制工作抓在自己手里了看来,上面让这个县长来,目的,也就是企业的改制了……温向贵无疑是头痛的,这个办法,要具体实施,也并不容易,最大的障碍,还是发改委和国资委都是柳罡分管的部门,这无疑的增大了事情实施难度,如果是其他副县长分管的部门,只要副县长能够强硬的抵制,再有着他这个书记在背后撑腰,柳罡这个县长即使想要插手,也会非常的艰难,虽然县长管全面,可是,也不能不考虑分管副县长的态度不是?可现在这些部门,全部是柳罡自己主管的部门,县长主管的部门,副县长显然不可能去插手,也根本无法插手,这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他出面,强硬的插手政府事务。只是,这无疑是冒险的,柳罡下来,首先是整顿公安机关,其次就是改制,甚至,为了抓改制工作,把重要部门都放弃了,这目的性就抬明显了。这一点,也很容易理解的,柳罡是因为金岭煤矿的事故而下来担任县长的,冲改制而来,也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改制工作做好了,那肯定是一笔耀眼的政绩,他甚至可以成为企业改制的一个标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柳罡不为钱,那肯定就是为了政绩,为了政治利益,他先整顿公安机关,只不过是为了应付改制中可能出的问题。他越想,越是觉得这个可能性最大,这却是让温向贵感觉到了一股子的凝重,如果上面让柳罡下来,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改制只是柳罡自己的目的,那还好说,可如果上面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制,那么,此时自己强横出手,必然就会惹上面不高兴,这风险却是不小。

难道,真要去冒这个风险?难道真要和他硬碰硬……温向贵一时间,禁不住的有些迟疑了,现在他要强横的插手,那必然就是和柳罡硬碰,如果让柳罡站住理,他所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小,改制是政府的工作,作为书记,直接插手政府工作,那可是大忌,这个县长,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真要硬碰起来,说实在的,他真没有必胜的把握,然而,现在的情况,除非,他能够什么都放弃,否则,他恐怕就很难不和柳罡起冲突,什么都放弃,他显然是无法做到的,什么都放弃了,他做这个书记,还有什么意义?

第二卷 刑警大队长 第三一八章 会议

第三一八章 会议

“柳县长,下次再有机会,可别忘了我们”虽然失败了,朱胖子却并没有一点失败的沮丧,这一次,他其实准备也不是很充分,也就是来尝试一下,能够成功固然好,不能成功,也不会让他太失落。

“呵呵,朱总放心,到时忘不了通知你们的。”柳罡笑着握着朱胖子的手。

“柳县长,希望我们再有机会合作。”汪先生的失落,却是要明显一些,他对于这次拍卖,可是做了不少准备的,本来,是有着极大的信心的。

“机会肯定会有的培县随时欢迎汪先生前来投资。”柳罡热情的道。

“柳县长,不知道是不是欢迎小女子前来投资?”竞拍的美女应素敏也热情的伸出了手,笑嘻嘻的道,她或者是最无所谓的了,她来竞拍,只不过也就是好玩。

“呵呵,当然更欢迎应小姐前来投资,我们培县,可正缺一家钢铁企业。”柳罡笑呵呵的伸出了手,和应素敏握了握手。

“是吗?我想,如果公司有这方面的计划,我们会考虑你们培县的。”应素敏笑嘻嘻的道。

“那柳罡先谢谢应小姐了。”柳罡笑呵呵的道。

改制结束的第二天一早,柳罡立刻的召开了县政府领导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县李灿,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杨丽音,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姚仁达,县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办主任陈欣睿同志,常务副县长李忠和副县长涂再荣两人有事不能参加。

“今天,主要是讨论一下三件事情,一件是培县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方向,一件是企业用工的管理,一件是企业职工的保障,”略微的顿了顿,柳罡才继续的道,“企业改制工作,关系着企业的发展,职工的希望,也关系着国家的财政收入和今后的税收收入,一个成功改制的企业,他会让企业迅速的走向发展的快车道,职工的收入也会越来越高,企业不仅不会成为政府的负担,反而会成为政府工作的助力,也会减少许多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带来安宁和希望。”

“金岭煤矿和湖镇煤矿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企业的改制,只有置身于阳光之下,才能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职工的权利和利益,昨天,在场的各位也有多半领导在现场,现场职工的反应,无疑是证明了职工对改制的拥护和期待……一个好的政策,需要延续下去,在今后的企业改制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公正公开,从企业的改制,必须公开进行,禁止各企业各单位搞内部改制,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柳罡说完,略微的扫视了一下全场,缓缓的问道。

“柳县长,的确,公正公开能有效的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不过,这却是让企业全部落入了外人手中,遇到像戴涛这类厚道的老板还好说,如果遇到一些苛刻的老板,我们怎么保证职工的权益?”副县长李灿开口了,煤矿改制,他也有着不少的利益,对于柳罡的这个政策,他无疑是要反对的。

“李县长好像也不是培县的吧?”柳罡笑着问了一句。

“这个……”李灿一怔,他的确不是培县的,而且不是云水的,只不过大学毕业分配到了云水,然后才到了培县。

“何为外人内人 ?'…3uww'在座的诸位,我看了看,也就陈主任才是培县人,对吧?”柳罡看了眼几人,也不等大家回答,又继续的道,“企业改制,谁成为企业的主人,我们作为政府机关,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我们无法保证外来的老板苛刻,可我们能够保证本地的那些老板就不苛刻吗?拖欠职工工资的,不给职工买保险的,都是些什么企业,都是我们本土的老板”

“作为政府机构,我们做的,应该是监督管理企业,确保职工的利益,这和外地人和本地人没有任何的关系,再有,我看不少国有或者集体企业改制案例,那最后购买企业的,基本上都是原有企业的领导,我们又如何能够保证他们能够搞好改制后的企业呢?”略微的顿了顿,柳罡才继续的道,声音却是更严厉了些,更高了些,“我们一样无法保证,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熟悉和了解企业,可是,如果他们有着经营好企业的能力,之前企业为什么就陷入了工资都发不起的境地?是他们经营不善?还是他们损公肥私?”

“如果是经营不善,我们如何将企业交给他们?如果是损公肥私,诸位,我们能够把企业交给他们吗?”柳罡看向了在场的众人,眼睛,最后落在了李灿的身上。

“柳县长,企业经营不善,可能有着很多的原因,国有或者集体企业的领导,都是政府任命的,而且,企业人员臃肿,制度僵化,跟不上时代,才造成了一些企业的生存日渐困难。”李灿此时,却是暗暗叫苦,柳罡如此犀利,这却是让他很难应对,李忠和涂再荣不在,县政府的这一档子人,可是没两个敢和柳罡硬碰,他却又不得不出面。

“企业经营不善,的确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可是,企业的制度,是企业制定的吧?李县长,不至于这些企业连制定制度的权力都没有吧?”柳罡淡淡的道。

“这个……”这一点,却是让李灿无法反驳了,企业制度,那的确是企业制定的。

“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连企业的制度都制定不好,我们还如何放心把企业交给他们?再有,他们的钱从何来?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他们和我们在座的诸位一样,都是拿工资吃饭,他们拿什么来购买企业?诸位,你们谁有这笔钱?”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