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符如火-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橇兜な酰还糯囊窖В溃坏兰倚矶嗌衩亍⑸衿娴拇担诿窦涔阄鞔采钌钣跋炝酥泄难В换褂忻窦涞募漓搿⑸缁岱缢椎龋梢运担挥辛私饬酥泄澜蹋拍芨玫亓私庵泄糯奈幕!�
说到这里,牛三立觉得头有些隐隐作痛,不觉眉头一皱。
扬一道长就关切地问道:“牛局长身体不适?”
牛三立也不隐瞒:“是,最近,偶尔会有头痛,以前没有这种现象。”
扬一道长就道:“我给你把把脉。”
牛三立就把左手伸给扬一道长。
扬一道长凝神把脉,道:“思虑过度,饮食、睡眠不太好?”
“是。”牛三立点头。
把完脉,扬一道长沉吟了一下,道:“牛局长,贫道有个想法。”
第五章 若云观之行(二)
牛三立恭敬地道:“请讲。”
扬一道长点点头:“恩,从脉象和气色来看,有郁积之象,体虚,精力不济,失眠。”
“是。”牛三立心里很是佩服。
扬一道长微笑道:“问题不大。不过,道家讲究未病先医和无病自医,能不用药,最好不用药。”
“恩。”牛三立点头道:“我想以后要加强运动了。”
扬一道长点点头:“牛局长可愿意学一种养生功法?”
“练功?”
“对。”扬一道长直视牛三立:“贫道得知牛局长愿意为弘扬我道教文化贡献心智,很是佩服,这本是我道中人应该做却没有做好的事,惭愧,惭愧。牛局长既然热心弘扬道教文化,想来也是与我道教有缘,所以,贫道愿意代师傅传授一套养生功法与你,就不知牛局长是否有兴趣学?”
传授道家功法,这是很难得的了,而且扬一道长表明是“代师传授”,已经考虑到了牛三立的身份了,可见扬一道长是个心思慎密的人。
牛三立就郑重地说:“谢谢道长,我愿意学。”
扬一道长就起身:“请跟我来。”
牛三立就跟着扬一道长来到大殿,恭敬地叩拜了大殿供奉的道家先祖。
然后,又随扬一道长来到空无一人的后殿。
扬一道长道了声:“无量寿福。”
牛三立就也道了声:“无量寿福。”
扬一道长这才说:“我要代师传授的功法,叫若云掌。”
《若云掌》是一种动静相兼的功法,练习起来也很简单,就四个动作:
动作一:直立,两脚分开同肩宽,全身放松。两臂朝前平行伸直,掌与肩平齐,掌心向前,吸气时,两臂收回;呼气时手掌缓缓向前推出。如此做49次。此动作简称“前推”。
动作二:直立,两脚分开同肩宽,全身放松。两臂朝上平行伸直,掌与肩平齐,掌心向上,吸气时,两臂收回;呼气时手掌缓缓向上推出。如此做49次。此动作简称“上推”。
动作三:直立,两脚分开同肩宽,全身放松。两臂朝二侧平行伸直,左掌心向左侧,右掌心向右侧,吸气时,两臂收回;呼气时手掌缓缓向二侧推出。如此做49次。此动作简称“侧推”。
动作四:直立,两脚分开同肩宽,全身放松。两臂朝下平行伸直,掌心向下,吸气时,两臂收回;呼气时手掌缓缓向下推出。如此做49次。此动作简称“下推”
等牛三立学会了这四个动作,扬一道长再细心向牛三立讲授了“心法”,其实,心法才是关键。
最后,扬一道长道:“这套功法,看似简单,效果如何,练过了才知道。你记住我一句话:至少坚持一个月,一个月还练不出感觉,也就不必再练了。”
牛三立就道:“我一定会认真修炼。”
扬一道长点点头:“看你的造化了。”
“造化?”
看牛三立有些不解的样子,扬一道长道:“修炼之事,也是因人而异的。千百年来,我若云观门人修炼者不计其数,有的人也就是健体强身,有的人却炼出了高深的功夫。贫道听师傅说过,他曾亲眼目睹师祖一掌击毙一头云豹。”
牛三立就赞叹:“一掌击毙一头云豹,这不仅仅是比力量,更是比速度啊。”
扬一道长就微笑道:“二千多年前,老子著五千言《道德经》,一挥而就,应该是在一种修炼状态下完成的。同样,只有进入和保持修炼状态,才可能更好地领悟修炼的境界。”
牛三立郑重地说:“我记住了。”
“无量寿福。”
“无量寿福。”
牛三立在若云观住了二个晚上,都睡得很香甜,也不知是白天爬山爬累了,还是练若云掌收到了效果。
就笑自己:你是传说中的练武奇才啊?那有这么快就收效的?
不过,二天来,头却真的再没痛过。
在下山之前,扬一道长召集若云观全体人员开了个会,邀请牛三立参加。
扬一道长说:“你们都知道了,这位是县宗教局牛局长,牛局长这次上山,在我们道观住了二天,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说这话时,扬一道长是真的很高兴,众人也向牛三立投去友好的目光。
牛三立起身,含笑向众人点头。
扬一道长说:“这二天,牛局长不辞辛苦,深入了解和体验,为弘扬我若云山道教文化,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贫道也是受益非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若云观会有很大变化。下面,就欢迎牛局长给我们作指示。”
道观的人就跟着扬一道长鼓掌。
牛三立微笑着说:“来若云观以后,觉得这里真好,山好水好人更好。同时,我想起一个古老的故事。”
牛局长要讲故事!
道观的人都活跃起来。
“什么故事呢?”牛三立喝了口茶,“从前哪,有座山;山里呢,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大家哈哈大笑!这故事老掉牙了!
牛三立却没有笑,接着说:“大家都笑了,我想不是因为故事好笑,而是因为我讲的故事太老了,老掉牙了,是吧?”
大家就又笑了。
牛三立含笑看了扬一道长一眼,点点头,接着说:“现在,我再把这个故事讲一遍:从前哪,有座山;山里呢,有座观,观里有一个老道长,一边卖门票,一边给游客讲故事。”
这回大家没笑,他们从牛局长的话里听出了新意。
牛三立说:“大家听明白了吧?”
一个小道士大声说:“听明白了,卖门票!”
另一个道士说:“给游客讲故事。”
“对!”牛三立说,“这二天,我就是游客,扬一道长就给我讲了不少故事,这些故事非常精彩,它包含了若云观一千多年的道教文化与历史传承,非常精彩!我们大家都喜欢听水浒108将的故事,听聊斋中的狐仙和鬼故事,听姜太公斗法封神的故事,听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其实,要是没有道家文化,又那里会有《水浒传》?那里会有《聊斋》?那里会有《封神榜》?那里会有《西游记》?所以,我就在想,我们若云观有这么好的山水风光,有这么源远流长的道家文化,有这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应该让更多的人来欣赏这美好的风光,了解这奇妙的文化,分享这精彩的故事!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做什么?我想下一步政府部门会认真考虑、规划。那么作为若云观,我们自己应该做好那些准备工作,也请你们做好积极的准备。”
扬一道长就带领众人热烈鼓掌。
掌声就是一种态度,这一点即使是在道观也不例外。
牛三立就含笑向扬一道长表示谢意。
然后,牛三立接着道:“千百年来,若云观历代真人、道徒,在未病先医、无病自医的同时,也给历代百姓送医送药,为无数百姓解除了疾病的痛苦,真正是天尊慈悲,无量寿福!”
众人深深地被牛三立的话所吸引。
牛三立接着道:“现在社会,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寿命越来越长,自然就希望健康、长寿,会越来越重视保健养生,所以我就想,今天,我们若云观能不能在道医学上有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在养生文化方面形成我们若云观独有的特色?”
趁众人思考的时候,牛三立喝了一口茶,接着道:“若云观的茶,喝了让人觉得神清气爽,真是好茶!我在一位领导家里喝过一种茶,据说要几千元一斤,我觉得若云观的茶不比它差!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多加工一些若云观的养生茶,并把它推向市场?我们不卖几千元,卖几百元总可以吧?呵呵,我觉得这事完全可以做,马上就可以做。”
停顿了一下,牛三立接着道:“如何形成我们若云观的特色,我想了一句话,是不是合适,请大家考虑。一句什么话呢?好山、好水,好风光;好医、好茶、好故事。”
众人的掌声就更热烈了。
。
第六章 思路
若云观之行,收获颇丰。
回到县里,牛三立跟罗腊根打了个招呼,表示由于自己办公室没电脑,就在宿舍里写汇报材料了。
在宿舍工作更好,写累了,倒在床上就可以休息。
回来后,早晚都坚持练习若云掌,很是认真,还“篡改”了圣人的一句话:“每日必练若云掌,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还在若云观,牛三立就已经体会到了练功的好处,回家又练了一星期,已经确定有效果了:首先是睡眠好了,入睡很快,睡得很深,一觉醒来,神清气爽,脑子特别清楚。
再一个就是,每天早晨醒来,自己的“男根”异常坚挺,感觉回到了十七、八岁,那时候就是这样子,在“坚挺”中迎接新的一天,在“坚挺”中开始人生的奋斗!
牛三立自己很清楚,这些年工作忙,熬夜多,又经常面对电脑,体质下降得厉害,与张玉溪上床后,刚开始一晚上还能做几次,后来就不怎么行了,次数、时间都下降,“性”趣也不那么强了,有时候都怀疑,年纪轻轻,怎么就肾虚了?
现在,这种似青春少年般的坚挺,让牛三立很高兴:这就对了嘛,男人嘛,“坚挺”开始每一天,多好!
就反复叮嘱自己:“每日必练若云掌,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花了一星期,完成了《关于综合开发若云山景区的思考》。
去若云观之前,牛三立已经做了功课。在若云观,他不仅实地考察了若云山道教文化,更与扬一道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商讨,现在思路更清晰了。
《思考》分三大部分:
一、若云山景区拥有什么样的开发价值?
在这一部分,对若云山景区的地源优势和特有的道教文化做了详尽分析。指出通南县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底蕴深厚、山水资源独特。
二、综合开发之后的若云山能带给我们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若云山景区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包括产业背景分析、区域背景分析、可利用条件分析、市场分析等。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效益分析!这个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牛三立的分析,对若云山景区的综合开发,将极大拉动通南县乃至幽州市的旅游产业,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政府能够做什么?
在这一部分,牛三立提出政府要抓好科学规划、综合整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合作、人才培训、完善综合配套服务等。
其实,只要将标题中的“思考”换成“报告”,小标题上再稍作调整,就是一份工作报告。但现在牛三立还不想直接写成《关于综合开发若云山景区的报告》,因为他还只是宗教局的一个副局长,《报告》要不要写?怎么写?还得请示局长。
将《思考》反复推敲、修改以后,牛三立就去找了罗腊根局长。
此刻,办公室主任刘梅正在向罗腊根汇报工作。说是汇报工作,其实也没什么好汇报的,就是请罗局长在几张发票上签字,汇报工作就是一个态度:宗教局虽然来了个牛副局长,但刘梅只认局长,只听局长的。
见牛三立进来,刘梅就停止了汇报,说:“二位领导忙,我先走了。”
走出罗局长办公室,刘梅自己都觉得好笑:“二位领导忙?以前一位领导都闲得发慌,还二位领导忙?”
刘梅本来也是个“有想法”的人,老局长没几年就要退下来,自己本来还想争一争的,却没想到县里会派了个牛三立来当副局长,他才二十六、七岁吧?真要长期呆在宗教局,刘梅、小成、小王这些人,那还有进步的机会?
罗腊根是典型的“天花板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牛三立又是被“发配”到宗教局的,那会心甘情愿?
牛三立“靠边站”了,从一件事上得到证明:当刘梅去向县政府办公室请示如何安排牛局长的办公室,是否配备办公电脑时,李涛副主任竟然阴阳怪气地说:“办公电脑就暂时不配了吧,宗教局有那么忙吗?”
刘梅在家里把这事告诉了“家倌”(当地土话,“家倌”即丈夫的爹)步海生,身为县政协副主席的步海生摇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