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我乃刘备 >

第43章

三国之我乃刘备-第43章

小说: 三国之我乃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觑。
    张飞见他拔刀,便是赶紧抖动丈八蛇矛,欲要前来。
    刘备手一制住,正要开口,只见这文士笑向乐进:“乐将军多虑了,想平原何人?此乃仁义之君,他如何做此卑劣之事?还不收了兵器,向平原赔个不是吧。”
    乐进一愣,见文士淡然处之,也就退回两步,只不说话,也不赔礼。
    刘备哈哈笑道:“不敢不敢!乐将军受惊了。”
    乐进见自己喝下‘毒酒’并无他事,便是知道自己多虑了。只被刘备这么一说,更加燥立不安,鼻子里哼的一声,脸上难看。
    文士一见,笑道:“乐将军且到山下等候,我和平原还有要事要谈。”
    刘备也是哈哈一笑:“三弟,你也在山下等候吧。”
    张飞瞪视了乐进一眼,见乐进动他才动。乐进也是同样心思,他虽然担心军师安危,但见他有恃无恐的样子,想亦没事,也就下了山去。
    他们一走,刘备也坐了下来。自酌一盏,又给他盏中添满,举盏道:“先生请!”
    文士却摇了摇头,并不接酒,而是在怀里揣摸着什么。
    刘备一怔,待他摸出一包物事,这才哑然失笑:“先生所带可是饮酒之物?”
    文士打开外面包裹着的油布,里面却是一颗颗包壳花生。花生硕大,炒得甚是清脆,一看便知。这两木案拼接在一起,中间并无缝隙,搁那一放,便是两人随便伸手都能抓的到。
    文士点了点头,道:“平原可会食此物?”
    刘备抓起一颗,捻开,两颗花生仁早丢嘴里,嚼起来香脆无比,孜然有声,便是连连点头:“嗯,我小时候在老家地里就经常同伙伴们偷别人家的花生,然后挖个洞和着泥土烧着来吃。”
    文士呵呵笑道:“平原的吃法不但别出新裁,就连此物之名也是不同一般。”
    刘备随口说来,只忘了自己现在已经‘穿越’了,赶紧笑道:“先生称此物叫什么?”
    文士道:“我们那边都叫长果。”
    刘备呵呵一笑:“叫法不一样,但只要都是此物,都能吃就是。”
    文士笑了笑,也磕起长果。刘备再次举盏,却都饮了。两人便在案前,一面吃花生一面饮酒。刘备笑道:“我今日找先生,却是有几点疑问,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文士磕着花生,说道:“平原有什么话现在就可以问了。”
    刘备想了想,说道:“先生围我等日久,见我……”
    刘备还没说完,文士就纠正:“不是我围平原,是曹公。”
    刘备呵呵一笑:“嗯,曹公围我等大营,见我等久久不出兵,而郯县城固,便是两边攻之不下,想那时定然焦急不已。于是,曹公便使出一计,突然杀往英山。而英山乃通往北边粮道,又控制沐水,便是占领此处以为诱敌之计。想英山如此重要,你们肯定猜到我等定然发兵相救。如此,你们的第一计‘攻其所必救’便是大功告成了,而此计所出谋者,可是先生?”
    文士也不犹豫,点了点头:“不才,便是小可。”
    刘备敬了他一盏,接着问:“尔等攻击英山时为了集中兵力,便是突然撤走郯县城外全部兵力,一路上故布疑阵,便是不让我等去追,可是如此。”
    文士哈哈一笑:“这你都看出来了。只是我还要告诉你,我们撤兵支援英山的目的的确不假,但我们更大的目的,便是麻痹尔等,表面上撤走了郯县城外的所有兵力,其实我还留了好多兵力在你旁边,只你没发现。”
    刘备点了点头:“这点先生倒没欺瞒我,你留下的这股兵力,便是今后对我和孔北海双边构成的最大威胁。而这孔北海的急书想亦是尔等伪作,便是等他一走,不但孤立了我,而且还在他沿路布置埋伏,欲要将他一股消灭。”
    文士点了点头:“我当时的确这么设计的,只是孔北海命好,并没有丧身。”
    刘备道:“而你当英山围解之后,却不马上回兵,只还骗我尔等兵败,便是引得我上了大当。而你们再趁机把留下隐藏的那股军队,也就是于禁将军的人马,让他从我背后包抄,一口气端了我的大营。嘿嘿,你这一端,害得我都没地儿呆了。
    还有,你们故意兵败引我去,只将队伍拉得又稀又密,便是好等我出来的时候马上就能跑掉,然后再引我等再上当,可是此理?”
    文士听到这里,击掌笑道:“平原大才,却原来又看出来了!”
    刘备敬了他一盏:“我乃先生手下败将,处处败在先生手下,岂敢言之大才,实在惭愧!只我这些日来都在总结我这些失败的经历,便是才估摸出来。哈哈,到现在先生你应当知道我为什么要急于见你了吧?”
    文士点了点头:“平原便是要急于证明自己的分析是不是正确,嗯,你说得一点都没错,这些都是我替曹公策划的。”
    刘备道:“便是我从这一连串的失败中,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先生的计谋。”
    文士道:“哦,哪八个字?说来听听。”
    刘备郑重道:“调虎离山,分而击之!”
第七四:天生郭奉孝
    调虎离山,分而击之!
    文士听刘备口里说出这八个字,便是心头一颤。这此不再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而是突然变得恭敬肃穆,对刘备重新打量了一遍。
    刘备见他这副样子,还以为自己说的不够清楚,便是接着说道:“这所谓的调虎离山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当时驻扎在郯东的大营好比就是一座山,而我和曹豹、孔融三个人就好比三只虎。
    第一只你调的虎便是曹豹,你把他引到英山,在英山对他进行伏击;第二只虎则是孔融,你把他骗出郯县,再在他所行路上进行埋伏;而第三只虎,也就是区区在下了。
    你对我这只虎用了‘诈败’之计,先故意让人四处散播谣言,然后又让人假扮于禁,便是引我们注意,不得不让我们眼馋,这样正好中了你的计谋。而我当时要不是临时调走了一只军队不然损失可就更大了,只是我那支军队还没来得及回去,大营就被你们给端了。
    可见,你们预谋得多么巧妙,实在是不能不令人佩服。而你将这三只虎一个个调出去宰杀,说实在的,对于这个败手的我,这能不让人心痒痒的想见你这个幕后的策划者吗?”
    刘备一口气说完,只觉得轻松了许多,终于是把许久的话全都说了出来,算是跟这个‘对手’有了个交代,不然咋哥败了还不知道是怎么败的,那不冤么?
    文士端详了他这么长时间,终于是叫了一声好,举动给他敬酒。
    刘备呵呵一笑,畅饮而下,爽快淋漓之至!
    刘备见他对自己似有改容,当然不想错过这么好的结交机会,就算暂时不知道眼前之人为谁,但想亦不凡。于是思索话题,顿了顿,问道:“先生可听过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
    文士想也不想,道:“司马之赋天下一绝,‘文君夜亡奔相如’更是无人不知。呵呵,平原提起此事,莫不是欲要学这不肖之徒拐骗良家女子么?”
    文士说完呵呵而笑。
    刘备跟着呵呵而笑,摇了摇头:“非也!”
    然后站起身来,眺望四周山河,心绪归于一片宁静,浅浅搜索记忆,不由将一首古曲轻轻唱了出来: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刘备来回唱着,唱到亢奋处便是抬脚压膝,轻盈虚步。只闭上眼睛,回眸起司马相如弹奏这首古曲时的潇洒之态,和卓文君偷听时少女蒙春的腼腆之姿,心甚往之。
    古人最喜轻歌缓唱,那文士一面听着,一面手击案几,敲出煞有节奏的音律,再是一面仰头饮酒。
    刘备一首吟完,余音未尽。
    文士站了起来,呵呵笑道:“平原大才,却想不到君能做出如此佳作,实在令某佩服!不知此诗可有名否?”
    刘备微一错愕,他这‘君’字实在郑重,便是有点受宠若惊了。
    而更让他吃惊的是,他居然没听过这首名作。这是司马相如到卓文君府上弹的那首曲子,想他都知道‘文君夜亡奔相如’的故事,也没理由不知此曲啊!不过仔细一想,书上就曾经说这古曲有可能不是司马相如所做,以这位文士的大才,他应该不可能不知道这些。那么如此看来,这曲真的某非不是司马相如之作?
    刘备左右一想,反正他推到自己头上了,便是只得默认了。只以后世上如果并存此作,我也只得说我亦并没承认此乃我作也就是了。
    刘备想通了这些关节,便是打哈哈道:“只让先生见笑了,此作姑且无名,还乞先生慧赐。”
    文士转过身去,默默吟道:“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刘备还真是佩服,自己背八百遍才会的,他老人家听一遍就会了,还真是没天理了,这人记性也太让人妒忌了!
    刘备羡慕加嫉妒,听他微微吟完这一句。
    文士吟了这句后,便即笑道:“有了!”
    刘备立即问道:“如何?”
    文士哈哈笑道:“凤之遨游四海以求凰,不若就叫‘凤求凰’吧!”
    刘备微微一愣,这文士当真不简单,赶紧呵呵笑道:“谢谢先生赐名!”
    文士点了点头,突然叹了一口气。
    刘备微一错愕,便问道:“先生何故如此?”
    文士道:“我思那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想相如当时如果用此曲来演奏,那意境可就更妙不可言了,想亦卓文君更加芳心可可了。哎,只可惜他们无法等到平原你的佳作,便是‘双翼俱起翻高飞’了。”
    刘备一错愕,想此人之才非但通古人,而且博后人,他还真是能联想。
    刘备呵呵一笑,见他背上插着的那柄宝剑,便是问道:“先生亦会剑否?”
    文士一听,放下酒盏,拔出宝剑。
    只见剑一拔出,灼然生光,可谓华之四射。
    文士一撑开手臂,便舞了两下,虽力不甚嘉,但亦可为一乐。
    刘备一见,击掌称好,只一时看得手痒,便也想舞上两剑。只是他刚才上山时想到是自己约见对方‘军师’,为了礼敬,便是去了双股剑,空手上的山。想如果他身上亦带剑,便是乐进也不可能放心让这文士在山上跟他独呆了。
    刘备见他收剑,这才笑道:“先生好剑法,不知可愿意借我一舞否?”
    文士却并没递过剑来,只道:“受之剑柄于他人,是自取败亡之道啊。”
    刘备一愣,尴尬笑了笑,正要不取了,文士又道:“不过我敬先生所作《凤求凰》,想君亦有古人之风,当不会做那卑鄙之事。诺!”
    文士将剑倒转柄给了他。
    刘备只要认真一听他这话的意思当不会另有想法,只是突然脑中里产生一个古怪想法,便是将剑接过,再倒转剑刃,一剑刷的递到了文士颈项前。
    刘备呵呵笑道:“先生这次却看错了,想我刘备何人,便是能屈能伸,我今天便要做这卑劣之徒,先生想亦没有什么想法吧?我若将先生请了去,以先生府内之韬略,当胜于十万雄兵!便做了这小人,我也愿意了。”
    文士丝毫不惧,仍不改颜,只淡然道:“适才我听先生所咏,再感念先生追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我就猜到平原是个性情中人。想你当以家室为重,定然不会冒这大险,为了区区在下,便甘愿让嫂夫人和女儿继续露居他人寒舍吧?”
    刘备心里一愣,赶紧收剑,道:“鄙人也只是一试先生胆识,当做戏尔,请先生莫要见怪!”
    然后自己试了两下,也无心思,收腕回剑,赞道:“好剑!”便是将剑还了他。
    文士将剑插入鞘内,两人重新坐下,谈论了下双方交换人质的具体细节。
    一时议定,刘备见他专门整酒,便抓了把花生到他跟前,说道:“先生吃花生。”
    文士一听,疑惑的问道:“先生是花生?”
    刘备呵呵一笑:“非也非也!”
    文士站了起来:“平原实在是客气,便是一路叫我先生先生,我都听得有点糊涂了。不若你还是叫我名字,郭嘉吧。”
    刘备全身一震,轰然站起,闹了半天,原来是这厮。
    便是赶紧作揖,道:“原来是奉孝,备失敬了。”
    郭嘉哈哈笑道:“我只是曹公前一个小小军师祭酒,如何敢当刘平原如此大礼?”
    赶紧也是回了一个礼。
    刘备看过史书,史书上说他‘不治检点’。刚开始见到这人还怪他随身带着花生,衣服穿得朴素甚至有点破烂,说话随便而词措严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