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我乃刘备 >

第3章

三国之我乃刘备-第3章

小说: 三国之我乃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见刘备没答话,还道他不同意,眉毛立即纠结在了一起,暗想刚才因你躬身相迎已自敬了你三分,现在却婆婆妈妈故意搪塞,当真不够爽快。
    刘备也看出了他的神色,便哈哈一笑道:“足下不知怎么称呼?”
    有汉一代一般尊称别人都是‘子’‘公’‘君’‘先生’‘足下’等,刘备刚来这里的那会,第一次见面称吴求什么‘阁下’便是出了个大糗,只是那时吴求没有多疑。想自己既然是刘备了,那当然也得有点古人风范,所以这些日子以来故意有意没意的向张飞关羽请教,他们当然乐意倾囊相授,并不怀疑什么。
    那人见他说得恭敬礼貌,便是心里怎么不愉快,也不好发作,当即还以礼:“鄙人东莱太史慈……”
    太史慈?
    刘备心里狂跳,对了,我应该早就猜到,电视上不是有‘刘皇叔北海救孔融’一段么,当时冒矢来见刘备的不就是太史慈么?
    “我与孔融亲非骨肉……管亥暴乱,北海被困,危在旦夕……闻君仁义”
    刘备一心想着怎么和他结交,全没听他说什么,等他说完,便拉着他的手:“久闻太史将军大名,幸甚幸甚!”
    太史慈二十一岁时,在郡里做奏曹史,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辨,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有司知其事者有利。其时本州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郡守恐怕落后不利,于是选太史慈为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达洛阳。太史慈先到公车门前等候,使计将州里呈上的奏章毁了。这件事当时轰动州里,之后他便逃往辽东,一直没干什么大事,也是最近才归来。
    太史慈听他的‘久闻大名’,想了想,恐怕也就是这事了。毕竟这事不是光彩,在外逃难这么多年,这时被他说来,不知是讽刺还是羡佩,反正太史慈觉得老大不是滋味,便嗯了一声,没有马上答话。
    关羽一直站在旁,见太史慈爱理不理,便有点恼怒了,捋须上前:“太史将军的大名关某也久闻……”
    太史慈毁章之事刘备当然不知道,但见关羽说话神色不对,怕他两犯冲,见酒菜也已送上,便赶紧牵着他两的手入席坐下:“太史将军远路疲顿,待用过了些许酒菜休息片刻,我再领兵随将军前去解救孔北海便是。”
    太史慈听他已答应下来,心里如落下一颗大石。想要不是孔融昔日待我母亲甚好,我这次归来得到母亲嘱咐万万要救得孔融一救,便单骑入北海,只因势单力薄,孔融让我来搬这近处救兵,想今天要是没成功那自是让他人耻笑,便是无法报答孔北海的恩情,更无法去见母亲了。
    太史慈一路快马奔波而来,滴水未沾,早就饿得筋疲力尽,知道唯有吃饱了才有力气重新杀回北海解救孔融,便也不推让了。
    刘备在席上陪着太史慈,他想关羽这人一向自视甚高,不想被他搅黄了今日倾心结交太史慈的机会,吃到一半便将他支去田楷那里。刘备让他先向田楷禀报发兵之事,再是到校场先行点齐三千精锐士兵在那待命。
    刘备本想张飞二人这时该归来了,可直到太史慈用完膳都不曾见到影子,便是等得心上一片七上八下,坐卧不安了。想张飞不会是追上了吴求,把他一矛刺了,怕我责骂,所以迟迟不敢回来吧?
    太史慈见他心神不宁,还道是又后悔了,便是呼呼笑道:“人言刘玄德仁义之辈,孔北海夸道非刘平原不能救吾之危,今日见来恐怕言过其实吧?”
    刘备想张飞一时也回不来了,要是我迟迟不发兵倒是自己失信于人了,便修书一封,让张飞回来便即赶赴北海相会。刘备即领三千士兵,带同关羽,跟随太史慈驰援北海。
第五:北海救孔融
    刘备领兵来到北海城外,却没了黄巾踪迹,大道上绝不见一粒尘埃。使探马一侦查,原来北海城门紧闭,城内烽烟滚动,城楼上早插满了黄巾军的旗号了。
    刘备还道孔融败得这么快,一时倒没了主意。
    太史慈怕孔融身有不测,到时只怕难见家母了。
    这时,路边有逃难的百姓经过,刘备便下马询问北海情况。
    那些百姓早饿得连路都走不动了,先前遭遇黄巾洗劫,这时突然又见到官军,早吓得半死,百姓里有言官匪一家,自是没命的逃窜。刘备也不阻拦,只伸手一提,拿来两个百姓丢在地上,然后嘻嘻的让士兵拿来两块大饼,丢给了这两人。
    那两人见这情形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想平时只有官家抢我们平头百姓的,从没听过官家什么时候可怜起老百姓了。
    但那两人早饿急了,想就算吃完这大饼马上被他砍头了也胜过活活饿死,便各人伸出五根沾满泥巴乌黑枯槁的手指头来,自到见到眼前将军没有拔出刀子,这才如疯狗似的伸手去抢,唯恐施舍的主人又后悔了。
    刘备哈哈一笑,转过身去,让他们吃饱了再问不迟。
    太史慈站在旁边,先前见刘备手提二人粗鲁的投掷在地,还道他是恼怒了,要砍了他两。手心不由一紧,握住剑柄待要上去阻止,没想到刘备接下来会有这些动作,便是一愣,怔在那里了。
    关羽见大哥此举,便是大加赞赏,暗暗点了点头,捋须自乐。
    那些人见同伙非但没因为忤逆官家被杀反而得到了口食,便是一个个的争着转身回来。关羽最是同情这些人,赶紧叫了声大哥,请求他发粮赈济。
    刘备这次轻兵出动,本来心想着速战速决,所以也没多带军粮,现在眼见失去孔融踪迹,如果孔融被杀了,那当然只得暂时退兵,但要是孔融被困他处,我当然还得去救。如此自己的军粮都不够用,常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失去了粮草战士没的吃,那还打个屁战。
    刘备虽然考虑到这些,但他知道现在最大的关键是收买人心,更何况在他内心深处他最是同情这些平民。
    他们有大有小,有三岁的小娃还刚学会走路咿呀学语正要父母的关怀,也有七八十岁的老爷爷双鬓白发正是颐养天年之时,却都遭此际遇。他们是无辜的,想今日没的吃明日说不定就暴尸荒野了。
    刘备在施饼给这两人的时候,他其实早就想到给了这个不可能不给那个,便打定了主意,想不管怎么先让他们吃个饱,剩下的事情便管不了了。
    刘备便命士兵拿出干粮和水,分给了他们。
    太史慈看到这里,不由长长的嘘了口气,将紧握的剑柄缓缓松开来。
    那些百姓一吃饱,便是一个个赶紧上前作揖,想生平都没遭遇过此等善事,便把刘备看的神人一般,一口一个将军,便那七八十岁的老人家感动得老泪浑浊,双手颤巍。
    刘备深为感动,但不想也流出泪来,只怕太史慈在旁边看了还以为自己假慈悲真伪善,便摆出一副将军气度,提声询问他们北海城的情况。
    “……黄巾太厉害啦……”
    “……他们放火杀人……”
    “惨哪……我儿呀,才刚出生,呜呜,他爹没啦……”
    “……孔大人,他跑啦……”
    ……
    ……
    乱七八糟,七嘴八舌,刚才他们一个不愿说,只想逃命,现在大家都要说,都争着说。
    刘备便让他们住口,让一个口角利落的中年人说。
    那人刚才饿得没力气,眼见生命无望,现在得他相救,早是感动,现在见他点名要自己说,那当然十分乐意,便赶紧回道:“……飞蛾贼团团围住我们这座城池,十分凶悍,孔大人派出一位将军出城去向刘平原求救……将军你不知,我们听说这刘平原是位仁义君子,最是仗义之辈,所以我们大人第一个就想到了他……
    我们大人虽当飞蛾贼兵临城下,但他一点也不心慌,又自持刘平原将来解救自己,便是躲到自己屋里自个儿读书自乐,就连守将他也放任自由。不想昨天晚上敌军见白天有人驰马而出,知道将要搬救兵去了,怕救兵搬来会误了大事,便寻思了一个办法,等到晚上的时候,突然三门齐攻,只留一门……
    没想到孔大人闻说城头流矢如雨般打了下来,城内守将都有人趁机作乱了,但他仍是不信,听到就跟没听到似的,照样跟那群门客说笑不误……
    待听到喊杀声在外面响起,孔大人这才慌忙中领兵跑了出去,没想到没有飞蛾贼攻打的那个门的门外反而埋伏了贼人,孔大人便是好不容易突围,这会听说已经跑到都昌去了。”
    刘备想他口里所说的飞蛾贼自是指黄巾贼了,这人说话有的地方虽然夹齿不清,但还是听了个大概,想这应该就是孔北海光荣的抗战逃跑史吧。先前心里还一直佩服他,听完,这下心里面也不知是幸灾乐祸还是瞧他不起了。
    太史慈听得这人形容孔北海这么窝囊,心里面虽然不相信,但想这人也不至于平白损毁他们相国形象。想今天不管怎样孔北海既然对我母亲有恩,母亲又千叮万嘱务要报得他的大恩,便赶紧催促刘备发兵。刘备问了下都昌的路程,知道行程不多,便也放心。
    刘备眼见这群人面黄肌瘦,想他们每人只吃得一个大饼肯定走不了多久就会饿了,便又把自己的军粮分了给他们,那些士兵眼见大伙吃的都分了,只怕下餐没的吃,便都一个个脸露难色。
    刘备说:“我们所带的粮食也不多,就算不给他们也不够两顿吃的,现在我们唯有救得孔北海,马兵歇蹄,人不下鞍,一举击退黄巾贼,那时到得都昌城里,大伙还怕孔北海不拿好酒美肉好生招待么?”
    刘备这句话说得逸兴遄飞,三千士兵轰然答应,太史慈站在他身旁也不由高声叫好,血脉贲张,翻身上马。
    那群人如做梦一样,见尘埃缓缓升起落下,便有心细的问:“有谁认得那上面是什么字么?”
    他们一直都没注意这位将军的旗号,被那人一提醒,便个个延颈而望。
    “刘”
    便是激动得大声欢呼:“刘平原,他肯定是刘平原!”
第六:扫黄司令孔北海
    刘备令部急速奔袭,待到都昌城外远远的果见黄巾早早围定。
    听说孔融在做北海相之初就曾驻屯此地,在都昌城里准备了许多粮草,也加固了这里的城墙。他当时打算以此地为扫灭黄巾之前沿阵地,不过最后还是觉得黄巾不好扫,还不如回家读读书。便回到北海府治,兴办儒学,举贤荐能,承接前代二十世祖孔子的光环,继续当四海大儒。
    孔融当时也是圣贤之心炙热,目无一切,希夷以一己之圣言遥遥感化作乱的黄巾贼党,想他们听了圣言之后定当痛改前非,该回家强饭的强饭抱娃的抱娃了。
    可是哪里知道这干刁民不识大字一个,本来跟他们讲‘强饭’是一种告别时的祝愿,也是久违后的问候,可他们偏偏要说‘吃饭就吃饭,干嘛要强饭?俺们庄家人不懂强饭,嘻嘻,只懂那个强女人’。结果像‘强饭’这种上层雅言,被他们这群下民当做茶余饭后打诨的科料。
    于是黄巾没教化好,反惹怨言‘吃饭干嘛要说成强饭,圣人说话怎么那么色捏?呸,别让俺媳妇听见还道俺这么老实都被教化成流氓了’,最后民心大乱,便引得黄巾攻到他的府治。孔融到这时不得不回镇都昌,继续当‘扫黄司令’,不过这次只是性质不一样。
    刘备将三千士兵勒阵以待,黄巾军见到都昌城救兵已到,便赶紧报入中军。
    刘备在马上一看,黄巾兵阵营甚乱,里面黄巾来往乱奔,城下营前还有几十个士兵脱鞋著帽,坐在地上抓耳挠腮,有的骑在他人头上,有的袒胸露腹站着高声叫骂,至于骂什么也听不见,看他手势就知道是在向城里孔融叫战了。
    刘备想那日黄巾兵围三门留一门,固然乃是遵循兵家‘围城必阙’之道,但要说到就凭眼前这群乌合之众奋一力便能攻破北海坚固的防御体系那当然有待商榷,不过也可能正如先前那群百姓所言,孔融身当兵临城下之时兀自隐几读书谈笑自若不顾城下兵危,而黄巾兵势昌盛,早把守城将军震慑住了,所以那些将领当中当有人通谋敌人,这才以至在敌军全力攻击之下北海城顷刻便落入敌手那倒是有可能的。
    他本自喜爱读书,而且多是兵法三国一类,而刘备房中也有一些春秋之类的书,虽然隶书难识,但他知道关羽乃读春秋的高手,所以平时便向他请教。
    刘备正自思索,这时霍啦啦,对方一将引兵而出。
    刘备抬头一望,来将头裹黄巾,手拿大刀,脚下黄马。那将领看到刘备兵少,嘴角便已露出轻蔑之意。
    太史慈在侧,早将先前放在马鞍边的弓矢挂在腰里,单手捏着铁枪,就要奔马直出。关羽左手捋须,右手微抬青龙偃月刀,坐下马轻嘶,红脸已紫涨。刘备兜马上前,叫道:“来将通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