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我乃刘备 >

第293章

三国之我乃刘备-第293章

小说: 三国之我乃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大战,士卒死伤疲惫,不宜再起冲突。本来我等避开他们就是了,可是他们军行甚急,而我等战场未能打扫完毕,眼看趋而避之是不可能了。这样吧,诸位只随我开摆行阵于要道,等他来了,是战是让,问明了再动手不迟”
    众人自然轰然应诺,那些能战的全都随了刘备上前摆阵,那些身负重伤的,则被抬到山上,留下少数士兵照顾。幸得此地地势都是不高,就在前面,有一开阔地带,可以摆列军阵。
    刘备这边阵势也只刚刚摆好,远处一长队人马看看也就到了。刘备随便一望,粗略估算了一下,大概在一万一两千人上下。刘备心里自然惊疑,想陈国有黄巾之乱已经很是让人头痛了,怎么在此境内还出现了这么一股不明人马?而且万人的队伍,虽然武装凋敝,可势力也是不小啊他们敢在陈国横行,莫非已经跟黄巾勾结在了一起?若是如此,则陈国的形势可谓越来越混乱了
    刘备想到这里时,那边人马也已逼近了。他们的前军远远看到刘备军阵,也就没有继续行进,在派人向后队主将禀报了后,全军人马停下,也是摆开了阵势。
    两边军队,就在这平坦之地,立足对峙着。
    吕蒙、许褚、太史慈各将一字摆在刘备身边,他们手里紧拿着各自的兵器,只等刘备一声令下,然后挥兵冲杀。全军肃穆,盘旋在他们头顶上的净白云彩,突然显出了一片萧杀之气
    刘备端坐在马,也是一动不动。那边,一骑马奔了过来,手上拿了一支令旗,拱手向刘备道:“将军问大人,大人可是刘备刘使君?”
    刘备点头道:“我是刘备,你家将军何人?”
    传令兵道:“是刘使君就好我家将军请大人勿要动手,他这就过来。”
    刘备听他有意隐瞒将军名讳,也就不再追问,只是说道:“既然这样,请他一人过来。”传令兵点头,也就将马一转,重回了自己军阵。
    刘备在马上等了多时,对方阵中一骑裹尘而来。刘备仔细一看,来者却仍是先前那名传令兵。传令兵驻马道:“我家将军说了,他手里有大人您想要的东西,请大人一人来取,余者不许跟随。若不敢,请大人让道,我等本跟大人无怨,可各走各的,还望大人考虑清楚。”
    太史慈等听他嚣张的口气,都是不由大怒,纷纷要拔出兵刃。刘备却是将他们立即止住。刘备心里也着实好奇,笑道:“我都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东西,你家将军又是如何知道的?”
    传令兵身当对方兵刃相加之时,仍是面不改色,不愧是见过场面的人。
    传令兵听刘备问,便是答道:“我家将军说,适才大人为黄巾所伏,不意大败一场,想必大人此刻最想知道是谁打败了大人。”
    刘备却也是吃惊,暗想道:“这是什么人?如何知道我刚才大败了一场?”他心里疑惑着,旁边吕蒙道:“明公千万不要听他们的我等刚刚战后,还没一个时辰呢,他们是从远处而来,又是如何知道这里所发生的事?我看只有一种可能,如果我猜的没错,这伙人肯定本来就是黄巾一伙的他们设此圈套,正待明公你去钻呢明公千万不要相信”
    吕蒙这话也是不无道理,但刘备的直觉告诉自己,也许这事可以考虑。
    旁边许褚听到吕蒙提醒,也即醒悟,他把眼睛怒横着传令兵,叫道:“汝快回去告诉你家将军,让他要打就痛痛快快的干一仗。若是怕了我家使君,而想耍什么花样,叫他想都别想”
    许褚说话的声音很是亢奋,字字如雷般滚出来,只把那传令兵故作振作的眼色也是吓得稍稍一变,但他并没被他这气势吓住。他只是嘿嘿一笑,说道:“我家将军固知大人无此胆略,这才让我先过来问问。看来,大人既然不想要这份大礼,我家将军也只好收回去了。大人保重”
    说着,传令兵就要扯马而去。
    “慢着”
    刘备叫住传令兵,笑道:“你且稍等”他刚才也已经观察了传令兵说话时的神色,听得出来,这传令兵说话的口气倒是滚圆,不像是敢把假话说得那么正气而无心虚的样子。既然他无说假话的可能,他也就对他们这个将军倒是比对黄巾的幕后谋划者更加感兴趣了。
    刘备所以还要让他稍等,却是他知道太史慈向来观察人物仔细,想听听他的意见。太史慈也是点了点头,说道:“此人所言倒像是没有破绽,只是让明公一人前去,毕竟我等还是不能放心。”
    刘备听后笑道:“既然无疑,那去之何妨?”吕蒙等人还要来阻止,被刘备叫退,吩咐道:“各位压住阵脚,不得乱了,等我回来就是”他转过身来,叫道:“请小将带路”
    第三百六九:赖乡邑两军对阵
    第三百六九:赖乡邑两军对阵,到网址
第三百七十:江夏郡一将效命
    第三百七十:江夏郡一将效命
    不好意思,更新晚了
    ——
    随着传令兵在前带路,刘备控马见到了他们口里的将军。
    这是一位面目威严,两目如炬,十分神气的昂藏人物。只是刘备看他身着的铠甲破蔽不堪,上面染着的鲜血似未干去,心里自不免疑惑。刚才他一路走来,看到的这位将军的部下,人人跟他其实都是差不多。他们的衣甲都是染的鲜血未干,嗜血的刀戟上甚至来不及去擦,血色如虹贯日。刘备似乎看到,刚才他们经过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下来,不但没有让他们困倦,反之,因为战争的胜利,使得每个人脸上都是洋溢着抹杀不去的自豪和振奋。从这位将军的神情上,一眼也能看的出来。
    而就在刘备注目着这位将军的同时,这位身在马背上的将军也正观察着刘备。他眼中的刘备是一位剑眉朗目,面色白净,两耳垂肩,一手按剑,虽一身文官服饰,却掩盖不住他端坐在马上的一身霸王之气的风流人物。以他睥睨纵横的高傲目光,这时,也被刘备的气势所震慑,由不得滚下马鞍,不待传令兵介绍,就知来者是刘备了。
    他屈身拜道:“乡野愚人江夏李通,见过刘大人”
    他这一突然举动,先是惹得传令兵吃惊的看着刘备,后是惹得全军将士也是不由把目光聚焦在了刘备身上。
    而端坐在马上的刘备,他的吃惊,却也不亚于他的那些部下。
    并不是因为他的突然下拜而让他惶遽,却是因为他的大名,实不得不让刘备对他尊敬三分。李通,字文达,江夏平春人。这个人物虽不像其他人物一样让人耳熟能详,但真实的他,却以一身侠气闻名于江、汝之间。他曾在袁绍与曹操对峙于官渡,天下之人都向着袁绍时,独他力挺曹操。他的独特目光,以及忠心向曹,虽临危亦不改的个性,遂得曹操重用,名显于史。若论忠心,实不下高顺,若论识人,也不下于陈群。不然他也不可能在官渡之战时,拒绝袁绍封赏之征南将军之职,更不会拒绝刘表“阴使人来招”,而以孤城抗天下之大势。
    如今见到这位人物,刘备自然开心,也即下马来,将他双手托起,反问道:“江夏李文达,就是你?”
    李通听刘备这么一问,心里激荡不已,实不知刘备居然听过他的表字。他以表字相称,实在是让人听来亲切不已。李通赶紧点头称道:“文达正是野人表字,有劳大人挂问。适才两军相遇,本来该是我去见大人,如今却让大人你屈尊到此,实在罪过。”
    刘备哈哈一笑,说道:“将军乃闻名江、汝之大者,我如今能见到将军,是我刘备之大幸何劳将军前来,我来就行了。嗯,我听这位小将说,将军你似是知道我刚才同黄巾一战之事?嘿嘿,实不瞒将军说,我刚才还真是大败了一场,也的确想知道败我者何人,既然将军你知道,何妨告知鄙人,鄙人当感激不尽”
    “岂敢岂敢”
    李通也没想到像刘备这样兼领徐、豫、兖、扬四大州的州镇大人,居然能保持谦虚待人之道,也实在难得。他赶紧道:“我听人说,大人你身经百战,胜战无算,这偶尔之成败又算得了什么?至于这位贼将,也不瞒大人说,已被野人捉拿了起来,我正要押上来交与大人你发落。”
    刘备哦的一声,皱了皱眉,却不急着见那位‘贼将’,反是问道:“将军你不要多疑,我问句不该问的话,我与黄巾刚刚才一战,将军你又是如何这么快就知道了?更何况,我与将军你未曾谋面,将军你就替我成了这件大功,就不怕我不领将军之情?”
    “我故知大人有此一问。”李通道:“实不瞒大人,野人自擒黄巾贼帅吴霸以降其众,虎步于江、汝之时,就早已听到大人之威名。我听说大人你不但爱惜将才,而且体惜穷苦百姓,是百年难得一见之仁义之君。我因天下大乱,而只有大人你能匡平乱世,故早存投命报效之心。
    我在江夏时听到大人你因南部黄巾扰乱寿春,已从庐江到了九江,我便带了所部去找大人,希望能助大人你一臂之力。不料,我等因暴雨所误,河水泛起,不能前进,只得暂时在郎陵停了下来。后等雨水停了,我等再赶去寿春,却不知大人你已经去了谯县。我等只得紧赶慢赶,看看到了谯县,殊不知,大人你又因黄巾围攻苦县,来了这里。我于是又率部追了过来。
    刚才在路上,正行着,突然遇到黄巾败兵。我念这些黄巾正是大人你之大敌,所以我就趁他们不备,一举将他们拿了下来。我将他们捉了后,不巧,一经审问,这才从他们口里知道大人你刚刚就在他们手上吃了亏。我想他们刚刚跟大人一战不久,大人你必要留下来收拾战场,今天是走不了了,所以我这才急急赶来。天幸大人果然未曾走远,不然让我好找”
    李通说了这么多,却是没说到他为什么不先见刘备,而让刘备来见他的理由。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他先前听到前面遇到的果然是刘备的军队,他本是想立马来见的,但转念一想,刘备此人到底怎么样,他只是听外人所道,倒是没有亲自见过,我若盲目前去,若不是传说中的人物,岂不是让人失望。于是,李通这才让人去请刘备孤身过来,如此自然是为了考验刘备的胆量,若刘备连这个胆量也没有,那投靠他岂有前途?也幸好刘备果真单骑而来,这倒是让他激动不已,这才见到他,立即滚鞍下马来见。
    其实李通不说,刘备此时也能猜得出来,只是他不愿说,刘备自然也不会追问。
    李通一口气说完,突然单膝跪下,拱手道:“请大人念在野人千里追随的份上,让我从此以后追随大人您之左右”说着,又向旁边那个传令兵道:“吴霸,还不见过刘大人?”
    刘备听他说了这么多,倒是十分感动。想不到这样一位大侠人物,为了投效于我,居然是不辞奔波,千里而来,也实在是难得。再听他称刚才往来传令之人乃就是他口里所说的“擒黄巾贼帅吴霸而降其众”的主角,倒是让他愣了两下,心里道:“怪不得我见他不是一般之人,原来也曾经是一方大帅啊。”
    坐骑上吴霸听到李通叫唤,倒是很快跳下马来,跟着向刘备行礼。看他心甘情愿的样子,倒是为其所擒而甘为其所用,李通能放心将他留在身边,自然有制服他的能力。刘备见他二人都跪下行礼了,倒是不好让他们跪久了,赶紧伸出手来,笑道:“二位将军不念屈辱,而甘愿追随我刘备,我刘备自然高兴得很呐将军有此热心,我刘备岂有寒壮士之心的道理?二位快快请起”说着,将他二人扶起,二人自然是再次谢过。
    李通这时问道:“大人是不是要先见见那贼将?我看那贼将倒是挺蛮横的,我本要杀他,倒是舍不得了,留于大人你来处治。”
    刘备点头,说道:“不过,我来这边,我的那些部下还在为我担心呢,将军可否先让人通知他们,以好让他们放心?”李通笑道:“这是自然”赶紧回头叫道:“吴霸去到后面取点酒食,让军士送去,以犒劳犒劳对面各位将士。”吴霸应诺一声,拱手道:“明白”
    李通叫人押来贼将前,先让人取来了一只胡坐,找了处高地,让刘备坐在中间,他和众将则站在旁边。当然,刘备那边太史慈、吕蒙等众将也都过来,站在了下首。
    此时的胡坐跟后世的马札差不多,这种东西因为携带方便,随军休息时可以拿出来就坐,很得军中将士欢迎。本来这只胡坐是李通专用,现在刘备既为尊,自然只能是刘备一人坐,而众将立。刘备平时都是席地而坐,这时坐在这种绑着麻绳的胡坐上,倒是觉得很是舒服,而且自己所坐的方面乃是面南,又处在高地而俯览众将,更是有种天地之间唯我独尊的感觉。
    押上来的贼将一脸愤怒,看得出,他是下了必死之决心了,所以他看刘备的目光也很是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