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我乃刘备 >

第152章

三国之我乃刘备-第152章

小说: 三国之我乃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术说完,叹了两声:“好哇,好哇!”
    袁术眼前的怀宁城的确已经不是他去年所见到的那座破城,那座低矮的墙壁了。现在它已经变得高大雄伟,跟寿net城的城楼差不多高,而且看来还有点后来居上的感觉。
    袁术不会想到,这怀宁城一但自刘馥上任,他就将下邳之民迁了一部分来充实郡治,又扬刘备招收流民的精神,将远近数县的流民养了起来。这样,人力多了,便即着手将城墙加高加厚,又建了数座关城。并且挖宽了护城河,引淮水进城,使得一座本来死寂寂的城池,变得生气活泼起来。
    袁术这么一感叹,阎象当然也看在眼里。
    他这时只想激怒袁术的意志,使得袁术对刘馥充满敌意,那样才能很好的上阵杀敌,以激励将士。所以他这时在旁却是恨声道:“刘馥这人不识抬举,当初袁伯你还不是曾经招揽过他么?可这腐儒不但不给面子,还骂了袁伯你,事后又将袁伯你的部将也骗了去,这才换来了他的这场富贵。他现在就在城中,正是袁伯你报仇的最佳时机呢。袁伯,到了此时你何要在这里不停的叹息?”
    袁术执意出战,本来就是脑子一热,伸手啪板的事,自然也没考虑那么多。现在突然看到这么高大的城墙,还有摆在城楼外的数座气势雄伟的关城,倒是一小子把他的雄心打压了下去。他现在只剩下一点毫无斗志的狭隘之心。
    他听阎象这么说,反而嘿嘿一笑:“当初我请刘馥出来,不是我用强bī手段,恐吓他没有恐吓成,以致差点动手杀他,他能怒我么?最后要不是你出来劝说,道这刘馥是个名士,杀不得,这才放过了他,使得他在这里逍遥自在。怎么,这件事你难道忘了么?我倒是没忘。”
    阎象怕他再说下去,赶紧道:“袁伯,不管如何,这兵已经到城下,如箭在弦不能不,所以请袁伯下命令准备攻城吧。”
    袁术虽然惫懒,但还是听阎象的话。他惫懒的说:“好吧,命令纪灵、梁纲攻城吧!”
    ……
    道歉:上一章写到赵洁‘他一笑,露出了前面两颗缺了的门牙,变成了黑dongdong的一个缺口。’本来是一颗,我误记成两颗,后来一查才知道错了。抱歉抱歉!嘿,看来年轻没老,记xìng倒是差了。汗一个~~~
第二百一五:两路兵锋
    第二百一五:两路兵锋
    刘备这两天清理完黄巾残余,将兵锋直bī谯县城下。
    谯县城内,郭贡部将来回奔走,都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镇定。
    郭贡在这点上保持得很好,就算别人再怎么喊外面怎么怎么了,他始终是手按着他的那口宝剑,满腹心思的坐在那里,跟她们说了些言不由衷的话。
    他说:“别人不是常说么,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车到山前必有路。你们也不需急,该宽心的还是宽心吧。”
    部将都是低伏眉,不再接口。
    他们先前听他这句话还是觉得有理的,他们想:“毕竟将军就是将军,说的道理也多。”但事实证明,不管这‘兵来将挡’还是‘水来土掩’,说到底,还是拿自己当炮灰。经过了两场失败后,他们宁愿自己变成了傻子,也不愿相信他这真理了。
    郭贡看到他们的神情,知道自己再说这种话已经没有意义了。但他也并没有就此甘心,他站了起来,看着他们,一个个的看了过去。他这时一改鸽派的温柔攻势为鹰派的锐利强硬,对他们反声诘问:“好吧,就算这‘兵来将挡’无法阻止刘备继续进攻的态势。但我要问你们,当初,是谁赞成将赵洁将军送给刘备的?又是谁说把他送给刘备,刘备就会停止进攻的?”
    部将们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因为他们也听到赵洁被送回去后,刘备事实上不但没有杀了这个叛将,而且还将他加了官。可以想象,刘备一定会利用他来了解谯县城内的许多情况,包括粮草,守备,兵力。
    这么沉寂了一阵,终于有个将军走了出来。
    那名将军说道:“我们把赵洁送出去,不但没能制止刘备的进攻度,而且还加剧了他猖狂的势头。虽然我们在这方面判断有误,但我们也可以从错误里面了解到一个问题。”
    部将们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最后由郭贡来问他:“什么问题?”
    那名将军继续说:“当初刘备在讨伐檄文里着重说明了将军你窝藏叛将赵洁之罪,我们本以为只要送走了赵洁,事情也就往好的方向展。可是,看现在的局势,刘备得了赵洁后非但没有就此罢手,而且还继续加剧进攻。从这件事里,足以见得他的贪婪之心。更能说明,他的目的并不是在赵洁,而是在将军你的身上啊!”
    郭贡这一点已经看得很是清楚。
    他轻轻一笑,‘啊呀’叹了一口气,重又回到案前,说道:“他刘备的徐州跟我豫州这么接近,也难怪他会看上我这里。就是袁术那家伙,虽然表面跟我结盟,可到头来他不也是三番两次都想吞并我么?呵呵,更别说刘备那种会用人的人了。我呀,什么都看出来了。”
    部将们皱了皱眉,显然,他们也知道,在这个1uan世,兵强马壮就是地头王,怨不得他会这么想。
    部将们问道:“将军,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郭贡按着剑,坐了下来,静止了片刻。
    他片刻的静止,似乎是在思考什么。其实他什么也没想,他只是把他先前的想法再梳理一遍。
    部将们在郭贡静止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说话,只是等着郭贡说话。
    郭贡说道:“书上说,‘左次无咎,未失常也’。依我们目前的局势,看来也只有这么办了。”
    部将们大多都是大老粗,突然听到这没头没脑的‘左次无咎’自然不懂,一个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问道:“大人,这……这什么‘无咎’什么‘失’的,是什么意思?”
    郭贡就知道他们不懂,于是动他的脑子,给他们解释:“这八个字是易卦上面的,也难怪你们听不懂。到底怎么解释呢?就好比现在有这么一支军队,把营寨扎在左边,没有危险,因为它并没有违背行军常理。但我们也可以把他驻扎在右边,为什么呢?因为军队的驻扎,不管是左边还是右边,都是依照当时的情形而定的。所以,用在我们目前的局势上,我们可以解释为,我们让军队进攻,或是让军队撤退,都同样起到我们自己的目的,都是应对当时的情况而作出的决定,而这些决定都是没有错误的,未尝有失的。”
    部将们被他糊nong了这么一圈,到最后才听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部将问:“将军的意思是要让我们跟撤出相县那样,又要撤出谯县吗?”
    郭贡解释道:“这个‘撤’字,我们可以解释为有意义和没意义两种。对于那些失败之后没有战斗意志的军队来说,这个‘撤’字就是没意义的。但若对一个谋略者来说,我们可以把这个‘撤’字解释为对一种不利局势的缓冲。”
    部将们呆愣愣在站在那里,满脑子问号。
    郭贡也怕他们听不懂,于是站起来比划道:“就好比现在吧,我们撤出谯县看起来是一种失败,但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成功的延续。我们虽然暂时撤出去了,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回来了。我们撤回去,只不过是暂时避开敌人的兵锋,等到敌人的兵锋弱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握机会进行反击。这种,就叫做有意义的撤退。”
    部将们呆愣愣的,似乎还没听懂。
    郭贡费劲的皱了皱眉,方才说道:“如果你们还没听懂,我再给你们说一个战例吧。”
    部将们终于笑了。
    像他们这种粗汉,平日里没什么消遣,若能听听古代人是怎么打仗的,那就好比喝了一顿美酒,把心里美的。当然,他们更愿意将听来的故事又重复讲给他的那些士兵们听。这样做,他们又可以让自己的嘴皮美美吹上三天。
    郭贡跟他们讲起故事,他说:“这个战例就生在net秋时的楚国和晋国。当时楚国日益强盛,就派一个叫子yù的将军为帅,率兵攻打晋国。楚国攻打晋国的同时,还胁迫陈、蔡等四个小国出兵,配合楚军作战。
    而当时晋国国君文公,刚刚攻下依附楚国的曹国,他得到楚国出兵的消息,心里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毕竟当时楚强晋弱,来势又是十分凶猛。于是,他决定暂时后退,避其锋芒,而且还跟外面说,‘当年我被迫逃亡,楚国先君对我以礼相待。我曾与他有约定,将来如我返回晋国,愿意两国修好。如果迫不得已,两国jiao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yù伐我,我当实行诺言,先退三舍。’”
    两边部将点头道:“这晋文公倒是一个君子。”
    郭贡嘿嘿一笑,也不理会,继续说道:“他就这样撤退了九十里路,已经退到了晋国的边界。但他很会抓住形势,于是他就依仗着黄河,背靠着太行山,把军队驻扎在那里。子yù当时率领着部队追到边界时,晋文公的部队早已经严阵以待等着他了。
    晋文公在出兵前,先是派人打探了楚国部队的情况。他得知楚国部队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为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于是,当对方右军直扑晋军的时候,晋文公却忽然下令退军。这样,陈、蔡军的将官还以为是晋军惧怕他们,便对晋文公紧追不舍。但就在他们高兴的时候,却正中了晋**队的埋伏。晋军部队把驾车的马都蒙上了一层老虎皮,陈、蔡军队看见,还以为是真的老虎,只把他们吓得1uan蹦1uan跳,转头就跑了。”
    部将们听到这里相视一笑:“这陈、蔡军队真笨。”
    “可不是!”两边得意的笑着。
    郭贡说道:“晋文公败了这路右军,又派士兵假扮陈、蔡军士,向子yù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子yù登车一望,看到晋军后方烟尘蔽天,就得意的笑道,‘晋军不堪一击。’其实,他又那里知道,这都是晋军you敌之计。他们故意在马尾巴上绑上树枝,来往奔跑,nong得烟尘蔽日,制造出了假象。
    子yù被他蒙蔽了,于是当即率兵来打。晋军看到子yù,又赶紧打着帅旗,往后撤退。一直把他引到伏击圈里,然后又猛然回军,配合伏兵,一举就将楚军击溃了。楚军经此一战,伤亡惨重,子yù要不是得到他的猛将的保护,不然这个三军元帅就回不去了呢。”
    两边唏嘘一阵。
    郭贡笑问:“我的战例已经说完了,诸位从这个战例里面能够明白一些什么道理,不妨都跟我说说。”
    部将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笑道:“晋文公故意不停的撤退,并不是真的在撤,而是为了引you敌人,然后将他们一举歼灭。”
    郭贡笑道:“对了嘛。我们目前的处境就相当于晋军,刘备就相当于楚军。我们撤出这里,就是晋文公的退避三舍。我们这么做,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今后更好的胜利?呵呵,你们现在终于明白了吧?”
    部将们不是不同意他的看法,毕竟现在如果不撤退,就只有战死一条路。他们当然还没有修炼到那种英雄的地步,他们有犹豫,倒是另有原因。
    他们问:“虽然撤退这个主意也是当下不可不行的,可就是要让我们撤退,我们能撤到哪里去呢?”
    部将们把问题撂下,看郭贡怎么回答。
    郭贡倒是轻松一笑:“原来你们顾虑的是这些,哈哈,那就好办。我已经想好了,我们撤出谯县,可以暂时投靠陈国国相袁嗣。袁嗣是袁术的人,我跟袁术虽然在表面上断绝了联系,但我们之间的盟约还在,我到袁嗣那里去,不怕他不招待我。”
    “去陈国?”
    “投靠他?”
    部将们沉闷的不语,表示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看来只有走这条路了。
    ……
    ……
    袁术经过几轮连番的进攻,围打了两天,并没有打下怀宁。也只刚刚打到关城边,就已经死伤了不少。
    阎象本来还要强攻,但眼看这种局势,没办法,只得暂令缓攻。
    怀宁城头上,刘馥已经得到甘宁回兵的消息。
    甘宁在给他写的信中,大概意思是这样写的:“我已回兵攻打阴陵,只要刘府君你凭借怀宁城池的优势将袁术拖延一阵,我想我很快就能拿下阴陵,到时功劳我与刘府君平分。望刘府君努力为之,也希望刘府君将这消息瞒住,勿要让袁术知道。”
    现在,刘馥低着头看完这封书札后,又望着袁术的大营呆呆着愣。
    怀宁县令戚寄站在他的旁边,见刘馥接到这封书信后满面忧郁,很是替他担心。他关心的问他:“府君,甘将军在信中说些什么?”
    刘馥将书札jiao给他自己看,戚寄看了一遍,皱了皱眉,才道:“袁术数万大军围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