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37章

张辽新传-第37章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让大公子早日学到本事,又不让你我二人将来卷入那些烦心的事,我废了多少工夫。你不说感谢也就算了,还在这里埋怨我,你亏心不亏心啊!”张辽边走边说。
    “算了,算了,不说了。你们的兵员补给到现在有多少了?”
    “比原先预计的多。正规军的总兵力现在达到了八万,也就是说留守的兵力可以达到三万,再加上各地的郡国兵,即使吕布真的敢趁火打劫也绝对讨不到便宜。”
    “我也和你一样担心吕布,可我更担心兖州内部。”
    “有时候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自己跳出来也好,省的我们花力气去找了,治疮不还得先把脓挤出来嘛。让他们自己出来,我们再挤掉他们,兖州从此就太平了。”
    “呵呵呵!可惜主公不信他们会引狼入室。”
    “呵呵!有时候要相信朋友的背叛是很难的,不过我们暗中也做了准备,事情一旦发生也不会脱离我们的控制。何况主公同意在冬季出兵,我想也有迅速解决徐州,然后回兵兖州震慑宵小的意图吧。”
    “那还不如让他们都跳出来,我们一次性解决他们,省的以后还麻烦。哎!你可别跟我说你没什么想法哦!不然你那么拼命的训练新兵是为什么?而且不但极力瞒着外面,还要多多益善!”郭嘉端着酒杯斜着眼看着张辽。
    “就知道你能看出来。主公不愿相信朋友会背叛,我们这些做下属的总要提前做个预防吧。有了三万守军,还有留守的大将,即使有事,相信问题也不会太大的。”张辽停止了绕圈,向郭嘉走来。
    “但愿如此!”郭嘉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
    “哥们儿!不要悲观,要乐观的面对一切!”张辽结束了散步,也躺在了另一张躺椅上。
    “滚!!!”
    —————————————————————————————————————————————
    徐州。
    糜府。
    “大哥,粮草已经准备好了,家中的家将们也都打好了招呼。不过,你真的认为曹公会在近期攻击徐州吗?”糜芳对着坐在上首的糜竺问道。
    “这是我的判断。曹公的军队在当年入主东郡时就进行过冬季训练,他们比其他诸侯更适应冬天作战。现在兖州传来的消息也说曹公正在加紧练兵,如此,曹军近期会出兵也就不奇怪了。”糜竺头也不太抬的说。
    “两边不是在谈判吗?”糜芳还有些觉得不可思议。
    “笨蛋,这种明显的缓兵之计也就骗骗像你这样的人了。不管是陶使君还是陈、曹两家都看出来了,而且也都在各自准备。所以我也敢于调动家族的力量而不担心他们发现,否则你真以为我胆大包天嘛。”
    陈家。
    “父亲,糜家最近……”
    “没什么的。和我们一样,要自保罢了。”
    “曹军最近加紧练兵,会不会近期就进攻徐州?”
    “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毕竟曹军冬季是有一定的作战能力的。不过我担心曹军是虚张声势,真正的目标是兖州内部的反对势力。”
    “这种可能性也很大,攘外必先安内嘛!”
    “唉!究竟如何,也只有等曹军真的动起来才见分晓啊。我陈家也要做好准备。元龙,明日你就召集族中执事回来商议。”
    “诺!父亲。”
    陶府。
    “曹将军,最近曹军在兖州练兵甚急,是否会在近期攻击我徐州?”陶谦对今日曹操的使者的讨价还价已经很烦了,又听到曹军在大练兵,就连忙找来曹豹商议。
    “使君,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也。”曹豹摇头晃脑的说。
    “这就是说曹操是在吓唬我们?”
    “或者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耳。”曹豹说道。他也不希望曹军真的立刻就进攻徐州,即使真要打,也要等他找好退路再打啊。
    “啊!意在沛公。对,曹孟德的兖州也不是一块铁板啊。”陶谦放心了。
    —————————————————————————————————————————————
    兖州陈留,郡守府。
    “公台,我还是觉得这样做对不起孟德啊!”张邈对陈宫说。
    “孟卓兄,你与吕布交好,袁本初岂会容你。曹阿瞒又是袁本初部下,必会奉本初之命为难与你。况阿瞒残暴,滥杀无辜,边让乃陈留名士亦被杀之,若不反抗,早晚我等必步其后尘。今阿瞒攻徐州乃良机也,我等有吕布强援,何愁兖州不定!”陈宫越说越兴奋。
    “这……唉……”
    第二卷 第三十一章 
     更新时间:2009…1…3 20:05:56 本章字数:5505
    大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正月初一子时半(即凌晨0点)。曹军军营里***通明。
    只在家中过了除夕夜的曹营众人全部集中到了中军大帐,曹操也准时在典韦的护卫下来到这里,他的目的就是为众人分派任务并下达进攻徐州的命令。
    曹操此时全身甲胄,腰间挂着倚天剑。他左手扶着剑柄,右手按住身前的案几,上身略略前倾,看着下面整齐的站成两排的部下,一股豪气直冲心头。
    他沉默片刻后说:“徐州陶谦,妄称君子,实则小人。前时趁火打劫,后又袭击我父。原本某欲和平解决,派兵收复失地,派人与其交涉。谁料其只知拖延时日,却不欲给某一个交代。今日,曹某决定兴兵讨伐陶谦之。徐州不给某交待,某自起大兵来讨。”
    “主公英明!!!!!”
    “今元让已镇守东郡,曹仁!”
    “末将在!”
    “子孝,命你率兵留守兖州。”
    “诺!”
    “荀彧!程昱!”
    “在!!”
    “命你二人协助子孝镇守兖州。”
    “诺!!”
    “奉孝随我身边参赞军机!”
    “诺!”
    “夏侯渊!张辽!曹洪!”
    “末将在!!!”
    “夏侯渊领一军15000人,自鲁国会合于禁后进攻沛国、彭城。得手后,伺机进攻下邳。张辽、曹洪你二人亦领军15000人,以张辽为主,进攻琅琊。”
    “诺!!!”
    “曹某亦自领一军20000人,进攻东海郡。愿诸君与曹某再会之时即我等庆功之日。”
    “原为主公效命!主公英明!!!!!”
    在接受了任务后,张辽让曹洪先去整顿兵马,而他则找到了郭嘉。
    “奉孝,此次冬季出兵,我军占了天时。有详细的情报,我军则与徐州军共享地利。最后的人和虽然有糜家帮衬,但关键还在于我军自身的表现。”
    郭嘉看着张辽,他知道张辽不会没事找事,既然说了就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他说:“文远,你有什么就说吧。我还不知道你?”
    张辽笑了,的确,郭嘉和他自认识后就相交默契,他是沾了历史的光,而郭嘉则真正是洞察人心的高手。两人性格相近,脾气相投(懒散,不拘礼法),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好友。张辽笑着说:“奉孝知我。徐州富庶,能得之对主公霸业多有益处。然陶谦经营徐州多年,颇有人望。徐州虽兵不善战、将无谋略,但想一战而就恐不易也。”
    郭嘉道:“文远所言甚是,想必是要嘉于征战之时劝谏主公攻城略地要以安抚为主,切末多造杀戮?”
    “正是!”张辽说道:“奉孝果知我心。如今我军士兵精锐,粮草充足。只需严令士兵不得扰民,占领几座城后,主公之仁德之名必会传遍徐州。之后无论是进兵还是退守,徐州百姓都会感念主公仁德,不会为我军制造麻烦。如果有冥顽不化之辈,也需主公将其罪名公诸于众,再明正典刑。最好能将其罪行联系到破坏徐州百姓的生活上,百姓必然会与此等人划清界限,甚至会主动上告。如此,徐州定矣!”
    郭嘉点点头,说道:“此议甚好,我会尽力劝谏主公的。另外两路……”
    “一路有我掌控,妙才那里我早就提醒过他,还有于文则协助,不会有问题的。”张辽回答到。
    正事说完后郭嘉看看还有时间就和张辽开起了玩笑,他说:“文远,你如此行事就不怕落个擅权的罪名?”
    “主公可不是小心眼的人!好了,我该到子廉那里去了。”张辽说完对着郭嘉笑了笑,转身就走,一边走一边向后挥挥手。
    “呵呵呵!”看着张辽的背影,郭嘉发出了会心的笑容。
    曹军的兵力早已按照预定计划集结到了各自的出发地点,在各路将领到位之后,兵分三路,号称十万大军,攻入徐州,徐州军因时值年关,战备松懈,猝不及防下连吃败仗。曹军一路上势如破竹,连下十余城。在曹军攻下第一座城池之时,在郭嘉的建议下,曹军严守军纪,于城中百姓秋毫无犯,甚至还打开徐州军的仓库,用缴获的粮食接济城中生活困难的百姓。加上曹军的密探宣扬和糜家的暗中帮助,曹操仁德的名声在徐州各地广为传播。
    曹公兴兵是为报父仇,只找陶谦,不犯百姓;曹公仁义,开仓放粮,接济百姓,秋后不纳粮,三年免赋税。
    曹操的安民之策和仁德之命很快的就传遍了徐州,三人成虎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们是很容易相信心人云亦云的传说的,徐州百姓对曹操这位不速之客的敌意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改变。乱世中的百姓最关心的不是谁来统治自己,而是能不能有口饭吃、能不能活下去。
    再说张辽,他和曹洪领兵经泰山郡而过,在费县稍作休整后,大军直入徐州琅琊国,临沂守将不战而降。张辽不做休整,率军直扑开阳。那里是臧霸大军的老巢,只要解决了臧霸,不但解决了三分之一的徐州军,也实际解决了琅琊国的事情,还能得到一员大将。
    这一日,张辽和曹洪领兵接近了开阳。
    自曹军拿下临沂后臧霸就得知了曹军来袭的消息,他立即将兄弟孙观、吴敦、尹礼、孙观之兄孙康找来商议。可是,他们合计了一晚上也没有个决断。这时,斥候来报,曹军已接近开阳。
    “三万曹军!我军分散,开阳虽然人数最多,但负担也最大,这足足三万曹军,我们又岂是对手。唉!”臧霸无奈的长叹道。
    “宣高兄,我知道之前曾有人就投靠曹操一事找过你,你也不曾瞒着众位兄弟。虽然那人的真实身份只有你知道,但现在兵临城下,无论我们是要为陶谦死战还是要投靠曹操,甚至是要想保持自立的现状,都必须先和这股曹军较量之后再做打算了。”孙康说道。他在这群人中也算是有些头脑,因为他原来也是读书人,所以地位超然。
    “对!打了再说。当年数十万黄巾军都被我们赶跑了,还在乎这三万(张辽这一路号称三万)曹军。”众人寻声看去,原来是尹礼这个粗鲁不文的家伙。
    “别翻老黄历了。数十万黄巾军其中有多少是能够战斗的?当年曹军还击败了百万黄巾军呢,他们当时的实力还不如现在,你能肯定就能打败曹军?”吴敦一贯和尹礼这家伙不合,如今逮到机会,自然要嘲讽一番。
    “你……”
    还不待尹礼发作,孙观打断了他。“老尹,稍安勿躁。吴敦兄弟也没说错,曹军战力的确强大。何况这次领兵前来的是张辽和曹洪。”
    “张辽!!!”众人听孙观这一说皆是一惊。如今张辽的名声已经颇为响亮,汴水、东郡、兖州数场大战成就了他,加上前不久七日下十城的战果,让张辽的名声更响,隐隐间已有了曹营第一大将的架势。
    这时臧霸开口了,“孙康兄所言甚是,无论是战是和,总要先打一仗才是。否则,平白的没了我等的名头。准备出战!”
    “诺!”既然大头领发话了,下面也就不再争执。
    张辽和曹洪已经带兵在开阳城外扎下大营,正带着部分士兵来到城下列阵进行例行的挑战,顺便掩护自己后面的士兵安营扎寨,防止敌军从城中冲出来破坏。
    “文远,这臧霸盘踞琅琊国数年,可势力也就在开阳一带。拿下他真就能拿下琅琊?”曹洪对张辽的判断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对曹洪的怀疑张辽并不生气,他笑着对曹洪说:“子廉,臧霸也是官宦子弟,泰山人士,因父仇杀人亡命于东海,以勇壮闻名。黄巾起时,臧霸被陶谦收编,率兵击破黄巾,被拜为骑都尉。后来陶谦入主徐州后更看重徐州本地世家,于是和臧霸渐渐疏远,甚至开始提防与他,于是臧霸与孙观、吴敦、尹礼等人聚合军众,以臧霸为统帅,屯于开阳一带,自成一系。开阳只是他势力中最大的一块,另有其他部下分散在琅琊各地。可是有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