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15章

张辽新传-第15章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发走了曹洪,张辽这才有时间和于禁交谈。对于这位在历史上和自己齐名的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于文则,张辽十分的感兴趣。
    历史上的于禁原为鲍信的部将,鲍信在征讨黄巾之战中阵亡后于禁归属将军王朗。后来被将军王朗(此王朗不知道是不是那位被孙策驱逐的会稽太守王朗)举荐给曹操,拜为军司马,随后攻徐州、讨吕布、征黄巾、伐张绣,屡建其功。
    在曹操被张绣偷袭败走之时,全军大乱,唯独于禁独自约束所部兵将,且战且退,虽有死伤而不相离。待张绣军士兵追赶稍缓,于禁徐徐整队,鸣鼓而还。在尚未回到曹操大营之时,在道旁看见十余人被创裸走(就是受伤后裸奔),于禁问其原由,答曰:“为青州兵所劫。”于禁大怒,对他的部下说:“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于是率兵讨伐青州兵,数之以罪。青州兵急忙逃到曹操那里哭诉,而于禁却不急着见曹操,反而先立下营垒。许褚和于禁关系不错,派人通知于禁:“青州兵已诉君矣,宜促诣公辨之。”于禁却说:“今贼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待敌?且公聪明,谮诉何缘!”在将营盘全部安排好之后于禁才入大营晋见曹操,向曹操陈述当时的情况。曹操听完于禁的陈述后大悦,说道:“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於是以于禁前前后后的功劳,加封益寿亭侯。
    于禁军旅生涯的巅峰之作在官渡之战前期,那时于禁坚守延津,仅凭两千兵力就使袁绍的数万大军不得前进。袁绍军变着法的进攻手段却一一被于禁所化解,始终无法击破于禁的防守。史书《三国志•;于禁传》记载:太祖初征袁绍,绍兵盛,禁原为先登。太祖壮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太祖引军还官渡。刘备以徐州叛,太祖东征之。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于是,从此后曹营有了“守城必有于文则”的说法。于禁也成为了和张辽、乐进、张郃、徐晃齐名的名将,即曹魏的“五子良将”。
    不过在建安二十四年,于禁率军增援曹仁却遭遇天灾,大雨倾盆,汉江水溢,于禁大军被淹,无力抵抗关羽的进攻,于是向关羽投降。关羽被吕蒙击败后又投降孙权,被囚禁于东吴。直至曹丕称帝,孙权称籓之时才被孙权遣返。后病逝,谥厉侯。
    “文则,子廉与张成他们颇有些交情,性子又有些急,还望文则勿要见怪。”张辽说道。
    对于张辽的自来熟于禁倒是有些不习惯,“张将军……”
    “嗨,文则,你我即为同僚,此次又一同出征,按照西方佛教的说法,这就是缘分。既然你我有缘,私下里就不必太生分了,互称表字就是。”张辽依然致力于拉近两人的关系。曹操的用人方略是唯才是举,以于禁的能力早晚会在曹营出头,现在打好关系总不会错。况且有了重生的自己,刘备都不见得能发展壮大,于禁樊城兵败之事也就没有发生的可能。
    “啊?好吧!”于禁也不是扭捏之人,见张辽如此也就答应下来。
    “文远,你真的不担心这次的偷袭。”于禁再度就偷袭鲁县提出了疑问。
    “担心!怎么会不担心呢。”张辽并未掩饰什么,他说:“张成他们原本都是骑兵出身,虽然我曾经对他们进行过偷袭城墙和营寨的训练,可是实战却是头一回。不过他们的实力我还是相信的,他们一定会完美的完成这次任务。”话语之间张辽依然流露出了对张成他们的信任。
    “也对。可惜鲁县比汶阳要大的多,城墙也比汶阳坚固高大。否则用攻取汶阳的办法就可以了,无需现在在此担心了。”于禁仿佛也在用语言打消张辽和自己的担心。
    “呵呵呵!鲁县为鲁国的治所,又岂是汶阳小县可比。何况事先我们还探明,徐州军鲁国守军的粮草大部分都屯于鲁县,鲁县守军也是徐州军中的精锐。为确保全歼鲁县守军,完整夺取粮草,适当的冒险也是必要的嘛!”张辽一面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打探到的鲁县的防御图一面对于禁说。
    “嗯,的确如此!若能夺得鲁县的粮草,我军就无需等待后方运送粮草前来,径直可继续攻击,直至完成此次出战的目标。难怪文远只让士兵带足三天的干粮,原来早就盯上了鲁县的粮草啊!”于禁说道。
    “是的。根据探子的消息,鲁县所存的粮草足够我五千士兵三月之用。若在加上徐州军在鲁国其余诸县和南武阳、南成以及华、费诸地的存粮,我五千军队不但能自给自足,还能有多余的粮草接济百姓。所以,此次出战不但要拿下目标内的所有城池,还要尽可能完整的缴获这些城池内所有的军粮。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算获得全功。”张辽用树枝点着地说到。
    话说到这里,两人都开始觉得有点无话可说,因为两人都是务实之人,现在战斗尚未开始,仅仅说些目标任务还行,如果就此幻想辉煌的战果未免让他们感觉有些浮夸,于是两人不约而同的沉默下来。
    可是毕竟天还没黑,张成他们也还没有发动攻击,两人若是相对无言的坐着也不是办法,于是,还是于禁首先打破了沉默。“文远,我自黄巾起时从军,追随鲍信大人,如今也有近十年的时间,对兵事也算略有所得……”
    “文则太过谦了。当日王朗将军将你荐于主公就是认为文则乃有才之人。”张辽插了一句。
    “哦,原来如此。真是要多谢王朗将军。”于禁似乎也是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曹操录用。
    “尘土永远无法掩盖黄金的光辉!”张辽笑了笑说道。
    “文远过奖了。数年来,我自以为自己练兵之能不输于当世任何人,可是自从看到了曹公的军队才知道这些年来我不过是坐井观天而已。唉!”于禁一声长叹。
    “哦!文则此言……?”张辽问道。
    “当日青州黄巾入寇,曹公领兵相救,我观曹公之兵远强于我亲自训练的兖州士卒,后来才知道,曹公的士卒皆是由两位夏侯将军和文远所操练,当时我就想向几位将军请教可却一直没有机会,今日还望文远不吝赐教。”于禁看着张辽,一脸的渴望、求知的表情。
    张辽看了看天色,说:“文则既是同僚,说说当也无妨,不过今日时间不多,咱们就大略聊聊,日后再详谈如何?”
    “如此甚好!”于禁见张辽并没有把他当外人,甚至愿意和他交流在各路诸侯军中都属于机密的练兵之法,自然是十分高兴。
    “你命中注定是要为曹操效力的,何况曹老大还要借着这次出兵的机会考察考察你呢。历史上你就是一个练兵的高手,三十万青州黄巾降卒经过你的手后,变成了曹军中的精锐‘青州兵’。现在虽然由于我的提前介入,曹军士兵的训练已经摆脱了将领的个人因素而形成了一套较为稳定的制度,但是也不是没有你的用武之地。至少你的加入可以让我省下不少的功夫,俺可是一个享受主义者耶。”张辽看到于禁高兴的样子心中想到。
    “文则,依你之见,我军士兵有什么不同之处?”张辽问道。
    “我军士兵行止有度,进退得法,便是平日里,亦让人觉得有如一体,动静之间,自有一种刚强所在,让人望而生畏!”于禁不加思索的说,看来平时他没有少思索这个问题。
    “哦!难道其他诸侯的士兵就就行止无度,进退无法不成?”
    “不然!其他诸侯的士兵大多是临时征调的百姓,不能和我军士兵相比,而他们之中的精锐全都是将领们的亲兵部曲。可就是这些所谓的精锐也不过仅比我军普通士兵略胜一筹而已。”说道这里,于禁似有不解,“我也看到过我军士兵的日常训练,可始终没什么发现。”
    “文则,你认为,军队与乌合之众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听到于禁的问题,张辽向他反问道。
    “区别?……装备?将领?”于禁陷入沉思,一脑门子的不解。
    张辽可不想让于禁这时候进行这种思考,马上还有作战任务呢,于是张辽打断了于禁的沉思,对于禁说道:“其实,二者之间的区别,就是军纪!”
    “军纪?……令行禁止!对啊!正是如此!……文远之言,让于禁茅塞顿开啊!”于禁不愧历史上有名的练兵高手,一点就透。
    “还有,文则平日里看到的士兵的训练,是否发现士兵们每日都有一段时间用来训练队列?”张辽继续好为人师的工作。
    “队列训练?……文远是说每天士兵们都会排着队跑步和走路?”
    “排队走路?”张辽没想到后世军队中常见的早上的跑操和队列训练会被认为是排队跑步和排队走路。
    张辽从没参加过后世军队的训练,就连学校的军训他也是能躲则躲,他目前为军队制定的训练方法只不过是从后世的军训项目之中挑选了部分适合现在社会条件的项目,至于为什么会制定这些项目,他自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完全是属于抄袭剽窃。可现在于禁问起来,他也只能大概的解释一下了。
    “文则,跑步是为了让士兵起床后将身体活动开,避免在后面的训练中受伤,而队列训练可不是让士兵们排队走路。我们以前的训练也讲究阵型,和异族军队作战时,我们汉军就是在保持严整的阵型下才能击败异族的骑兵。我们的队列训练要求士兵们在队列之中保持动作一致,要整齐划一,为的不单单是看上去的视觉效果……”
    “视觉效果?”张辽无意之中冒出来的新鲜的名词让于禁听不懂了。
    “啊?噢。就是说看上去好看。”张辽略微的解释了一下。“军队是一个整体,军队战斗力的强大与否,关键在于士兵个人战斗力的发挥。如果要将士兵的战力在战斗中完全发挥出来就必须强调士兵之间的团结协作,要让士兵相信自己的战友会保护自己的侧翼和后方。而我们平时的队列训练却就是为了培养他们团队精神,协作精神,使之在整齐划一的训练中变成一个整体,加上这些士兵们经历过了战斗的考验,自然是效果明显!……”张辽又接着说道。
    …………
    本书曹军军职制度及将领部曲数目:(以建安年前,曹军军职制度为主)
    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中郎将—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骠骑、车骑将军—大将军
    司马以下为低级军职,但只有从都伯起才有配备亲兵的资格,都伯统兵50人,亲兵2人;百人将统兵100人,亲兵5人;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统兵500人,亲兵10人;司马一职多为副职,亲兵为10人,若刺司马为可以独立领兵的别部司马,则可配备亲兵30人。
    都尉至裨、偏将军都是中级军职,再往上为高级军职,亲兵数量都是最大数目100人。
    另外,低级军官的亲兵是统一配给的,中高级军官的亲兵允许自己招募。
    第一卷 第十三章
     更新时间:2009…1…3 20:05:51 本章字数:7535
    深夜子时,鲁县城外。
    此时,天上没有一丝月光,十几条黑影借着夜色的遮蔽悄悄地接近了鲁县的城墙。当他们靠近城墙之时,他们站直了身体,双臂自然下垂,背对城墙,将身体紧紧的贴在墙上,加上他们身上的黑色夜行衣,让他们在夜色中于城墙融为了一体,肉眼根本就无法分辨。
    他们就是张成和十八名“狼牙”卫士。
    张成紧贴着城墙,竖起耳朵仔细的“倾听”着城墙之上的动静。为了能顺利登城,张成他们曾入夜后在距离城墙百尺处足足的趴了一个时辰,就是为了观察守军的巡逻时间和路线。在掌握了实际情况后,他们才悄悄的来到了城下。
    张成眯着眼睛,心中暗暗的数着数字,他这是在计算守军士兵离开他现在位置的时间。“一!二!三!四…………九!十!”数到十时,张成原本眯着的双眼突然睁开,拿出带着长索的铁钩,“准备登城!”张成小声的下下达了命令。
    “是!”
    虽然狼牙的士兵从未经历过攻城战,但是鲁县这防守松懈的城墙对于他们这些训练有素的人来说不过象是一道普通的围墙罢了。很快的,所有的人就全部登上了城头。张成向后扫了一眼,一个都不少,于是二话不说,一马当先向着箭楼摸去。
    箭楼里有人在说话,张成回头伸出食指在嘴边比划了一下,命令后边的人保持安静。
    箭楼的两扇门早已不知去向,代替门作用的是两块一拖到地的毡毯,借着风吹毡毯一开一合的空档,他看到里边只有四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