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125章

张辽新传-第125章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郦赶出军营了事。
    皇甫郦深感自己有负杨彪所托,于是在李军中扬言:“李谋反,从之者即为贼党。后患不浅。”却说李之军,大半都是西凉人氏,更依赖羌兵为助,听到皇甫郦之言,军心渐渐涣散。
    此时贾诩又私下密谕羌人首领:“天子知汝等忠义。久战劳苦。密诏使汝还郡,后当有重赏。”羌人各部首领这时候正因为自己为李出兵打仗却未得到好处而心怀怨愤。遂听贾诩之言,各自引兵离去。
    正好李军中因为李相信女巫而忽略麾下将士而使得将士心生不满。贾诩适时密奏刘协,请刘协重赏李,以离间其与麾下军将之心。刘协欣然允之,降诏加封李为大司马。李大喜,却不顾众将士为其连场血战而将功劳尽数归于女巫,遂重赏女巫,却不赏军将。
    李此举终于惹恼了部分将士。骑都尉杨奉与军吏宋果密谋欲谋害李,却不料事情败露,杨奉只得引兵叛逃,于是李的军势至此渐衰。不久,张济带兵从弘农赶到坞劝和,声言如不从者,引兵共击之。李正处于弱势,立刻便卖个人情,先遣人赴张济军中许和,郭汜无奈下亦只得许诺,两军至此终于停战罢斗。李、郭汜议和,想各自交换儿子为质,但李地妻子十分爱护自己的儿子,不愿交换,和计未定。最后李答应各自交换女儿作人质,双方方才真正和解。
    这时,张济又上表汉帝,请天子驾幸弘农。刘协此时早对长安的生活厌倦之极,闻听张济此言立刻心生欢喜,说:“朕思东都久矣。今乘此得还,乃万幸也!”下诏加封张济为骠骑将军。张济又向刘协送上粮食酒肉,供给帝、后与宫人和被监公卿食用。郭汜下令放公卿出营,李亦收拾车架,送帝、后离开坞,并遣原有禁军数百,持戟护送。
    这时时间已到了七月,汉帝刘协早张济率兵簇拥下出长安东归,郭汜以及原董卓部下杨定、杨奉、董承皆随天子车驾东归。汉帝在加封张济为骠骑将军后再次封郭汜为车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众人皆封列侯。一路上,这些将军们也因为各自的利益纠葛屡有争端。而李则在皇帝离开后引兵出屯池阳。
    可是在车架过了新丰后,郭汜再度起了劫持皇帝的心思,他引开张济,欲将皇帝劫入坞,却因为部下擅自行动让皇帝凭借着皇室残存地威严过了霸陵。就在郭汜发落了自作主张的部下,领兵追上皇帝车架时,却被杨奉引兵千余击退。
    在此一战中,杨奉之兵少于郭汜,但杨奉军中地一名军候却勇猛异常,临敌冲阵,无人可挡,一柄钢槊下,连杀郭汜麾下数员将佐。郭汜军为之胆寒,渐有退兵之势。杨奉乘机顺势掩杀,郭汜大败,逃回长安。事后皇帝论功行赏,众人方知之前立下大功的军候名叫徐晃。
    之后皇帝继续东行。但李、郭汜却联兵追来,而此时皇帝身边兵力最强的张济却和杨奉、董承产生矛盾,遂与李、郭结盟,将杨奉、董承杀得大败,百官、宫人死伤无数。皇帝一行逃往曹阳。狼狈不堪。而杨奉、董承在伪作与李等人讲和,暗中却派人去河东召集白波贼帅李乐、韩暹、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带兵一同攻击李等人。李等人猝不及防下大败,被斩首数千级。不久后,李等人重整旗鼓,再次追来,杨奉等人抵挡不住,保护皇帝逃往安邑。但是为了逃脱李等人的追赶,在渡过黄河时,随行从人争相抢渡,却因为船少、天寒。大量人员落水而亡,过河者十之二三,其状惨不忍睹。皇帝刘协无奈之下派遣太仆韩融至弘农与李、郭汜等连和,李被其说服,终于释放被俘地公卿百官,并归还部分被掠宫人及乘舆器服。可是皇帝一行已然粮尽,又逢荒年。百姓也只有野菜果腹,饿莩遍野,皇帝、百官和宫人也只得以野菜、野果、树皮、草根为食。幸好得河内太守张杨、河东太守王邑献上钱粮布匹。一行人方才略为安定。
    此后,张扬由野王赶到安邑,建议皇帝还驾雒阳,可是白波贼众李乐、韩暹、胡才尽皆反对,就连杨奉也极力反对。而董承因为连番大战。兵力损失严重,无力制约他们。只得僵持在安邑。张扬见此情景,只能回到自己控制地野王。
    此次动乱之后,长安城百姓强者四散,羸者相食,城池空置四十余日,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也。
    第二年,正月七日,刘协下诏改元建安,大赦天下。
    张扬、董承再度提议皇帝还驾雒阳,还派人提前往雒阳修建宫殿,但李乐等再度反对。董承于是自行率兵护驾东行,却被韩暹击败,逃往河内投奔张扬。胡才、杨奉又欲和韩暹大战,却被刘协下诏制止。
    张杨一面调兵遣将,一面派董承先回雒阳缮修宫室。而太仆赵岐则南下荆州,说服荆州牧刘表,派兵北上雒阳,帮助董承修缮宫室。而粮秣给养,络绎北运,前后不绝于途。军资委输,前后不绝。
    五月二日,皇帝刘协遣使至杨奉、李乐、韩暹军营,要求他们护送自己返回雒阳,杨奉等人不知何种原因,尽皆奉诏。六月一日,皇帝车驾抵达闻喜。
    六月六日,杨奉、韩暹护送皇帝东还,张杨沿途供应粮秣,并在道路是哪个迎接帝驾。
    七月一日,皇帝刘协终于抵达雒阳,在雒阳城门前,刘协心潮澎湃,自董卓强行迁都长安以来已然五年有余,如今终于返回故地,怎让刘协不激动。但因为雒阳在董卓迁都时被焚毁,皇宫尚未修复,皇帝一行只得暂住在以故的中常侍赵忠的旧宅。
    八月八日,汉帝刘协移居南宫,这座宫殿因为张扬为彰显自己地功劳,故命名为杨安殿。此时张扬对众人说:“天子当与天下共之,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杨当出外难。”随后还军野王。无奈下,杨奉亦出屯梁县,韩暹、董承则一并留在雒阳担任宿卫。
    刘协为酬众将之功,加封以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皆假节钺。
    这时,雒阳宫室烧尽,洛阳居民,仅有数百家,无可为食,尽出城去剥树皮、掘草根食之。百官朝贺,皆立于荆棘之中,依墙壁间,尚书郎以下,皆自出城樵采,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
    第三卷 第一二八章
     更新时间:2009…1…3 20:06:20 本章字数:5671
    虎牢关前,张辽驻马观望。两边一片连绵的山势至此陡然断裂,当中矗立着一座关隘。在张辽的眼中,这不足三丈的关墙,全是夯土筑成,完全没有传说中的雄关巍峨的感觉。可是这虎牢关的正面并不宽大,容不得大规模兵力展开,在加上关前地势陡峭,即使有远程的重型攻击武器如投石车,也很难运动到射程之中。是以,虎牢关也无需修建的太高。
    而且,虎牢关北临黄河,南接嵩山,扼守由东到西通向洛阳的惟一通道…………九曲群山之间的浅壑深沟,在运输能力不发达的时代,若以大兵团作战,谁想攻下洛阳,就都不能忽略虎牢。它被称为“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锁天中枢,三秦咽喉”,当东西交通之要冲,系中州之安危,西进可控制雒阳和三秦诸地,东进可控制黄河中下游平原,历代历朝无不是兵家必争之地。
    “子龙,你看。这虎牢关得名于周穆王之时,这位传说中曾骑了八匹骏马见过西王母的风流帝王,曾在圃田猎了只活老虎,当时就把老虎圈养在了此地,后来这个地方就有了虎牢的名字。再加上后人因为战争而修建了关隘,这里就成了虎牢关了。”张辽手持马鞭指着虎牢关对赵云说。
    “可是它现在却没有一个士兵在防守。”赵云淡淡的说。
    张辽无奈的笑着摇摇头说:“几年前的那场大战,司隶百姓死的死、逃地逃,十室九空。就连荥阳都几成空城,遑论这虎牢关。要知道。就连雒阳也不过百十余户居民还留在城中。皇帝回到旧都时,不但缺衣少食,就连住处都是临时找的。唉!”
    “不是说是住在故中常侍赵忠的家中嘛?”赵云奇怪的问道。
    “哼!说的好听。当日董卓强行迁都,西凉军纵兵在雒阳抢掠,越是大户人家越是倒霉。赵忠风光了半辈子,他地府邸自然是奢华之极。又岂能逃脱兵祸。如此说,想来是赵忠的旧宅大概还有个门面罢了。”张辽不屑地说。他早就从郭嘉那里知道了赵忠旧宅的实情,对刘协和朝中大臣的这类“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不心中很是不爽。
    “唉……”赵云此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也陪着张辽一声长叹。
    张辽这时将脑中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想法暂时压下,回身对赵云说:“子龙,现在天色将晚,传令各军,尽快进关,今晚我们就在这虎牢关休息。”
    “诺!将军。”赵云应下。自去传令。张辽带着张新和卫队,纵马进入虎牢关大门。
    进关后,士兵的安顿自有赵云和其余将佐负责。士兵们各自扎起帐篷,点起篝火,火头军们忙着准备晚饭,赵云他们则安排夜间的岗哨和巡逻士兵。张辽只是在关内巡视了一遍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在这夜深人静时,张辽又想起了他出兵前地事情。
    那是自己的儿子张震(满月后曹嵩起名)出生刚过一个多月。安排在长安的情报点历经千辛万苦送来了长安的情报。这时候曹操及其部下才得知长安大乱,皇帝被劫持,李、郭汜大战。张辽当时就想给自己一下子。因为他当年读书不细而在此时忽视了长安之事。再加上大战一起,道路难通,情报根本就不好送出来,直拖延了数月才到了鄄城。
    曹操闻报后,立刻让郭嘉再派人向西查探。并让驻扎东郡的夏侯派出精锐斥候延伸向西的巡查距离。此时荀甚至进言曹操。请曹操发兵雒阳,救援皇帝。这时的张辽正想着如何弥补自己地过失。一听荀请求曹操出兵,他当时就看到曹操在犹豫,于是立刻上前以“练兵已然展开,粮草供应已经没有剩余,况张济此时已出兵,我等只需静观其变即可。”为由反对荀的意见。在其余将军的附和和郭嘉、程昱地劝说下,曹操顺势接受了张辽的意见,荀也明白现实情况不允许,也不再提及此事。
    随后的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到鄄城,皇帝一行的情况曹操等人是一清二楚。但因为皇帝身边已经有了护卫地兵马,而此时吕布又有些蠢蠢欲动,曹军就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汝南郡,就连荀也因为清楚吕布地实力而没有提出异议。
    最终在郭嘉的部下地不懈努力下,他们终于清楚了吕布军异动的原因。这是河北的袁绍部下暗中和陈宫联络,欲南北两面挟制曹操。原本他们应该联络袁术,可袁绍和袁术不和,袁术更是视袁绍为大敌,这才让袁绍的谋士们选择了吕布。为了弥补没有联盟袁术的缺陷,他们甚至派出使者到了吴郡联络刘备。
    在获悉了几家诸侯的意图,郭嘉的反击随即展开。郭嘉在得到曹操的许可后派人联络流落在渔阳北部和右北平、辽西的公孙瓒旧部,通过海路给予他们一定的装备和粮草支持,让他们牵制袁绍的力量。又下令减少曹军在九江附近的守军数量,对袁术做出和善的表示,让袁术可以腾出实力对付吕布。再派人去孙策处重申曹操与其父孙坚在联军讨董时的同僚之谊,并声明支持孙策统一江东,同时让陈登加强广陵的兵力,向刘备施加压力。
    而张辽也在征得曹操的同意后以个人的名义向高顺、成廉、宋宪、候成等并州旧友发出书信,信中张辽向他们详细分析了吕布的个性和最适合吕布的位置,张辽明确指出,吕布最适合作为一个统兵大将而不是一方诸侯,若要强行为止,将来必然是死路一条。同时又想他们分析了袁绍联络他们不过是为了让他们出头为袁绍火中取栗,是想看曹操和吕布二人相争,他袁绍从中取利。陈宫虽有才华,但为人固执。执着于昔日仇恨,必会怂恿吕布对付曹操。张辽的信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他没有在心中让高顺他们如何如何,只是为他们分析了局势。以张辽的认识,高顺他们必然会同个其他的方法想吕布进言。这封信中地内容也是张辽为了挽救吕布这样的绝世猛将而做出的一种努力。若是吕布能够在高顺等人劝说下真正的认识自己,给他自己重新定位。那将来就有劝降吕布的机会。张辽始终想着将来曹操若击败袁绍后面对草原胡人时拥有吕布这样地猛将,将会在战争中获得很大的优势。可如果吕布依然固执,那张辽也无非是浪费了一点笔墨,并无伤大雅。
    在解决了周边地威胁后,时间也到了第二年的五月间,也就是所谓的建安元年五月。这段时间里,曹军在经过秋收和糜竺四处收购,军粮的储量早已恢复,足以应付数场大战。但张辽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