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568章

东莱太史慈-第568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状态;不但田丰大军和吕布大军未分出胜负;连青州军兵四起;于伏罗与并州军也在交战。但是总地情形看来嗜好的,至于(看不清楚)的沉着,只不过长安所有的人都在忙碌,而这一切,当然是为了迷惑司马懿用的,准备在恰当的时机把司马家族一网打尽。
    长安,司马家族的府邸。
    司马懿和自己的哥哥司马朗在自己地后院说说笑笑。意态轻松。司马朗看向司马懿,微笑道:“仲达,这些年来真是难为你了,咱们司马家族一直在韬关养晦,暗中布置一切,做了多方准备,但这一切若是没有你在明里吸引太史慈的视线,实在是无法完成。”司马懿叹了一口气道:“说实话,在与太史慈之前。我从未佩服过谁,但好似自从跟随太史慈做事。我才知道太史慈的深不可测,他的那种厉害绝对不是现在露在表面的那么简单。他做的很多看似愚蠢地事情发展到最后都成了秒不可言的招数,而且是别人绝对不可复制的,不说别的,在这乱世,一个寒门子弟,不依*世家大族的扶持,而能有见天的这分成就,实在是难以想象,曹操等人未必不是英雄,但是和太史慈比起来,那边是膛呼其后了。”司马朗没有想到司马懿对自己的敌人评价这么高,愕然道:“仲达,你不恨他吗?”司马懿摇头道:“坦白地说,这人世间可能没有人比我更恨太史慈的了,从品德来说,太史慈绝对是一位正人君子,而且没有人可以说出他的大的不是之处,即便是有毛病也都微不足道,他实在是我们这些钻研儒学地人的效仿地典范,只看他的新‘五德终始说’,别人便是难以企及,哼!别人看不出来,我还看不出来吗?太史慈征服天下最锐利地武器不是他的盖世武功,也不是他的无双军队,更不是他的雄厚的政治经济实力,至于被人最津津乐道的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也不过是太史慈强横实力中的雕虫小技,太史慈征服的不是万里的疆土,而是无边的人心,凡是太史慈统治的地方,没有百姓不对他交口称赞,这便是他真正的厉害之处。但因为我对他的了解,所以才令我更加痛恨起来,因为有了这个太史慈,我司马懿和咱们司马家族很有可能将永无出头之日。”
    司马朗默然,他很难理解司马懿的这分复杂的情感,因为司马懿的痛恨是从对太史慈无上赞美中引申出来的。司马懿长吧一声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太史慈看到的事情和我看到的事情不同,也许太史慈比我看到的事情更加远大而且正确,但是我却不能投向太史慈那一方,我所受的教育让我不能忍受家族的利益被剥夺,我只承认既然家族的利益是第一位的,那么为何不把天下变成我司马家族的?”
    被司马懿这番话说得司马浪脸色为之一变,司马家族的确是野心勃勃,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把这份野心说挽袖般直白,实在有点骇人听闻。司马朗左右看看,连忙制止司马懿道:“仲达说话要小心。”
    司马懿傲然一笑道:“兄长请放心,兄弟我自有分寸。在这里说话。你我两人还需要掩饰什么吗?”
    司马朗自幼便知道自己的这个兄弟深沉可怕,此时闻言连忙陪笑道:“这个当然不用,仲达你从小怕过谁来?太史慈再厉害也不是你的对手。现在的事情不就是最好地证明吗?打死太史慈都想不到眼前的事情乃是仲达一手布出的局,嘿,那个庞统果然不错,真的能够领会仲达的心意。”司马懿摇头道:“哥哥说错了,我对太史慈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我都说了我和太史慈相比绝对差在眼光和能力上,的确。若是没有太史慈,我司马懿照样可以改朝换代。把这天下变成我司马家族的囊中之物,但是多少年之后,我们很有可能重蹈现在大汉天下的覆辙,虽然我说不清楚其中的道理,但是我却预感得到,可是我承认自己无力改变这种命运,若是换成我来做,不过是扫平天下而已,但是太史慈更高一筹。他似乎正在改变这种局面,那个科举制度简直是神来之笔,难为他是怎么想出来地,那简直就是和青州的经济政策相辅相成,时至今日,青州所有地法令都已经合法化。大汉原本的法令都在被渐渐废除,因为他们已经变得不合时宜‘‘‘‘‘‘”司马朗冷哼一声道:“促达你把太史慈想得太高了,他的这一套不是从先帝的鸿都门学化出来的吗?他自己都承认……”
    司马懿发出阴冷的笑容道:“哥哥莫要天真了,那只不过是太史慈在为自己的法令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而已,鸿都门学:和科举制度相比简直是小孩子玩的把戏。”
    顿了一顿又道:“天底下哪有那么巧合的事情?你难道就没有注意到太史慈的每个政策都是水到渠成吗?而且未经试验便实用性极高,真的只能以天才形容。”再仰天长叹一声道:“我都已经说了,太史慈可能比我看得更远,更正确,但是我却不能放弃我们家族的利益。为了家族的利益,即便是错。也要错到底。光武帝可以中兴,不过他中兴的仅仅是大汉的名号。后汉和先汉的政策实在没有相传的地方,他们一心向要光复的乃是世家大族的地位和荣耀,绝对不能让太史慈吧下的文虎打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哼,太史慈,若是有来生祝他转世投胎,生一个好一点的年代,再把你地那一套实行下去。”
    言语之中表现出了强大无匹的自信。若是太史慈在此,也要为司马懿击节赞叹,因为司马懿已经敏锐地把握到了眼前地自己和太史慈之间的冲突地根本在于阶级问题,只是他还不能用恰当的评议表示出来。
    可以说,司马懿的确是个搞政治的天才。
    但是,司马懿还是没有认识到新“五德终始说”的深远意义。太史慈绝不同于任何一历史上的改朝换代者;因为他不是代表哪一个阶级说话才开创了新五德终始说,他只不过是反对世家大族阶级而已,对于太史慈来说,不管哪一个阶级都是一个社会和时代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新“五德终始说”的理论出发,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太史慈想到建立一个可以不断地自我更新的王朝,这个王朝并不特别依*哪个阶层,这个王朝所要做的就是权力制衡,保持独立自主的意见,广泛的听取各阶层的要求,使得五德生生不息,彼此修养,共同获利,实现双赢或者是多赢,防微杜渐,消除社会矛盾,防患于未然。因为一乱一治的那种两败俱伤时的王朝轮回是太史慈所要竭力摒弃的。
    可以说太史慈建立的王朝的与历史上的王朝最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进行不再是某一个阶级的一言堂,而这,正是太史慈超越历史的地方,因为他不但成功的跨越了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统治,还跨越了隋唐以后必然导致的地主兼并统治,更有可能最大消减未来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所带来的社会矛盾激化的危险。因为,新“五德终始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更新、涵盖一切的学说。
    无论是“君子配五德”还是“君子养五德”都在强调物质的作用和人的作用,而这正是治理国家最根本的两样东西。
    一言以蔽之:任何社会出现的问题说到底都是五德缺失的结果。新“五德终始说”以反对世家大族的统治开始,但却绝对不是他的终结,在太史慈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新“五德终始说”成为了人们反对一切垄断的最有力武器。
    现在太史慈还想不到,他在后世会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哲学家,至于他的成功、他的军队、他的王朝、与之相比都已经显得微不足道,正是他的哲学创造了长盛不衰的奇迹。而这些,司马懿当然不知道,他现在一心想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家族和太史慈斗个痛快。
    故此,司马懿看向自己的哥哥,冷然道:“早就知道在太史慈的手下永无出头之日,更知道太史慈早就看穿了我的居心,这几年来一直在找我的痛脚,哼,尔虞我诈!现在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可以在益州打开一片天空,那就让我们和太史慈分出个胜负吧;看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第二章 汉中(二、智斗)
           司马朗点头道:“看到仲达这般信心十足,为兄十分高兴,现在长安乱成一团,都在为西北的战事忙碌,正是我们行动的最佳时机呢。”
    司马懿淡然道:“我辛苦的摆出了这种局面自然是为创造机会逃离长安,我司马家庭现在在朝廷办事的人只有我司马懿一个人,剩下的人都已经淡出院人们的视线,在这个时机要想逃走的话,还是很容易的,按照计划,你们一个一个地离开长安,这样目标会很小,而我司马懿则是最后离开长安的人,保管他们不会察觉。”司马朗点了点头道:“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但那是问题是我们这般离开长安早晚会被他们发现的,若是后面上来追兵便不好了。
    司马懿微笑道:”那便要看我们采取何种路线了,从现在看来我们进入到汉中的最好路途便是出长安西门,直奔斜谷关,那里便是刘备控制的地方了,因为,我们出城之后一定要快马加鞭,赶到此处我计算了一下,时间上绝对来的及。顿了顿。司马懿信心十足道:“首先我回创造一个离开长安的机会,然后在我离开的前一天黄昏,咱们家族中的人化妆相继出城,反正在当天晚上时,我们司马懿家族少了这么多人也不会有人发现,这么一来。你们便多了一晚上的时间,你们星夜赶路,虽然因为人多,目标过于明显,所以导致速度回很慢,但有一天一夜的时间,还是能感到我们汇合的地方的,而我则在第二天早上拿着军令堂而皇之地出城,绝对没有人回阻拦我,然后名正言顺的向斜谷关前进,在和你们回合之后。斜谷关已经尽在咫尺,到那时,即便是长安方面发现我们司马家族有问题只怕也晚了。司马朗恍然道:“原来如此,仲达真是算无遗策。”
    司马懿微笑道:“至于赶路用的马匹我们不是早就在城外准备好了吗?这绝对不是问题,现在唯一欠缺的事情就是益州方面还未来人与我们接应,不过我看就是这两天的事情了。”
    司马朗闻言一怔道:“仲达你什么时候和益州联系上地?”
    司马懿傲然一笑道:“还用得着我联系吗?庞统自然会派人过来的。”司马朗闻言恍然笑道:“对极对极,是为兄糊涂了,庞统应该知道怎么做的。”
    司马懿“嗯”了一声,思索道:“这是我们欠缺的最后一个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若是庞统的人没有来,我们便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因为那会葬送我们整个家族,而且以后我们要在太史慈的手底下安分守己做良民,毕竟我们那时已经完全没有了和太史慈争胜的资本。”司马朗不明所以的看向司马懿,司马懿解释道:“若是庞统没有派人来,那便证明庞统虽然厉害,但是却没有和太史慈分庭抗礼的资格,如果庞统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那我们投向益州那一方。也是败亡的结局,倒不如在太史慈手底下无所作为,还可保全我们家族司马朗想了想,叹了一口气道:“的确如此,现在全天下的走向完全在益州的身上了,一旦益州失守,孙策和曹操也是时日无多,对于我司马家族来说,若是想要成就大事,击败太史慈,这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若是被太史慈夺下益州,那便万事皆休,故此,庞统这人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实在决定了益州的成败和天下大事的走向,若是庞统不能令仲达满意的话,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长安地好。孙策和曹操都不是我们可以效忠地对象,不但在地理条件上有所欠缺,而且无论是从声望、皇室宗亲、学术、宗教各个方面都无法和益州相比。一旦益州丢失,我们即便是去投*他们,那也失去了意义,对于天下大事无异于杯水车薪。”司马懿点了点头道:的确如此。我们就把庞统如何采取行动当成一道试探庞统的测试题;不过至少目前为止;他做的不错;就是不知道着最后的一招了;若是他错过了机会;那便永远失去了与我联手的可能性。而在这之后;我们也不可能再找到这样的机会了。
    司马郎忧心忡忡道:但愿庞统不会令仲达失望。司马懿傲然一笑道:“若是庞统没有派人来,那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他智商太低,若是这样,这种人不配和我们合作,还有第二种可能便是故意不派人来,那只能证明他是在嫉贤妒能,若是如此,那它便不能和我们合作,因为与他谋事无异于与虎谋皮,实在太过危险,他虽然姓庞,但他不是庞涓,而我也不想池录膑,更何况也没有值得我去投*的所谓齐王。”
    司马朗摇头失笑道:“没有想到仲达你的兴致不错,此时还有闲心开玩笑。”司马懿微笑道:“那是因为我一向看人很准,自然知道庞统不会令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