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45章

东莱太史慈-第45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慈一眼。
    太史慈自是明白曹操的意思,也不理会。
    管宁两人倒没想那么多,只是点头。
    ==================================分隔线=============================
    马车向前,被曹操等人议论的中心人物却心神不宁的坐在车上,脸上阵红阵白。
    “原来他就是太史慈!”女孩儿心中默默地想着,忍不住后悔自己昨晚为何拒绝参加宴会。
    原以为这太史慈不是个赳赳武夫,便是个满身酸腐气的文人,谁想到竟是这样的年轻俊俏,风度翩翩,最难得的是那不卑不亢的态度,对自己的故意轻视毫不放在心上。
    自己本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自看出父亲有把自己许配给太史慈的意思后,自己便对这素未谋面的太史慈充满了敌意,更跟自己的父亲吵了一架,今天就是打着过三月三的名目为此出来散心,可是仅仅是刚才的一次偶然相逢,便已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他……
    此时的太史慈又那里知道这女孩儿情窦初开的心事,正与众人谈笑正欢呢!
    ===================================分隔线============================
    怎么说呢?今天这章算是回答一些书友的问题。
    大家应该可以看出,太史慈现在的目的很简单:
    一、统一中国,建立新王朝。
    二,建立一种新的行政制度,避免世家大族的寡头政治。
    三、传播若干有利于华夏民族发展的新思想。
    至于什么“民主”问题,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小弟已经毕业五年多了,眼看就是奔三十的人了,在现实生活中经的见的多了,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更是人际关系复杂,有很多的事情不好说,如果你们站在我这个位置上看,甚至会觉得匪夷所思。
    如果让我去写什么“民主”,自己可是提不起半点兴趣来。所以请大家放心,我不会
    另外,我准备修改这本书的一些篇章,因为我已经发现这种连载性质的网络小说的特殊性了。
    小弟是学中文的,别的没学会,就知道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主,而且成功的人物典型应该是动态的,也就是说人物性格要有一个形成、发展、定性的过程。这本书在做计划时,我自己就在设计太史慈初到三国心中怎么想,经过几年后,成熟的太史慈又会怎么想。
    当时觉得太史慈毕竟是现代人,一肚子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见解,他要是不产生把现代文明那一套在古代试验试验的想法就反而奇怪了。
    总觉得让太史慈面对现实要有一个过程,也许是自己文笔不加,反正大家看了第七章后意见特别大,以为我要走《商业三国》的路子。实在没法,我才在第七章的前面作出了一个声明。
    现在我明白了,原来大家喜欢那种一开头就已经确定了人物性格的三国类的书,因为这才与《三国演义》和史书《后汉书》以及《三国志》的风格相一致。
    看来我要把若干章节弄得流畅些才好。
第四章贤将
           太史慈回城后与曹操告别便带着八名手下回到住处。
    管宁和邴原见曹操在旁,也不好多说,再者说管宁还未拜祭先祖,自然留在了牛山。
    才一进自己住着的园子的园门,便看到小貂蝉一蹦一跳地跑了过来,高兴道:“子义哥哥你可回来了,家里来了好多人。”
    太史慈原本担心小貂蝉还在生早上时的气,此时一见貂蝉的如花笑颜,放下心来,知道到底是小孩儿心性,转眼便忘了,哪还记得以前发生的事情?
    走过去拍了拍貂蝉的小脑袋瓜,爱怜道:“秀儿说清楚些,到底是谁来了?”
    貂蝉神秘一笑道:“自己不懂的看吗?人家告诉了你,还有什么新鲜感?”
    太史慈为之气结,心想这貂蝉还真是人小鬼大,摇头苦笑地往里走,他也只是随口一问,心中亦猜个八九不离十,一定是援军派来了。想想来的应该是廖化,现在也就是他最有闲:王豹与伊籍一文一武忙得脚打后脑勺,自是无法脱身,龙星更是不行,他这古代的“大法官”岂可离开东莱?
    杜远和李仙儿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这速度是否快了些,要知道自己可是昨晚才令徐盛派人手连夜出发去搬援兵的,怎么今天就到了。
    摇摇头,不去想它,心道如果来的是援兵,待一会亲自问问不就知道了。
    后面的貂蝉见太史慈往里走,一转秀目便紧紧地在后面跟着,此时任谁都看得出这小丫头愿意缠着太史慈。
    还未进屋,太史慈便听到了廖化爽朗地粗嗓门高声道:“文响还不知道杜远那小子?哭着喊着要来,结果被小师妹一瞪眼睛给吓了回去。”
    登时引得徐盛一阵狂笑,喘着气说道:“不行,元俭,你这回会去定要对杜远那小子说临淄这里美女如云,定可使他羡慕嫉妒地拿他的大头去撞墙……对了,最要紧处一定要说主上收了一个貌若天仙的貂蝉妹子……”
    太史慈这才想起自己来临淄前杜远那小子猴儿急的样子,又想起了昨晚的场面,不由的哑然失笑:原来杜远这好色的小子是想要来临淄看参选月旦评的美女。
    在门外的貂蝉虽然不知道“杜远”和“小师妹”是何许人,但也猜得出所以然,此时听得直用如玉贝齿轻咬那嫣红的朱唇,轻啐了一口道:“文响哥哥不是好人。”
    太史慈亦怕徐盛再说出什么过分的话,连忙推门而入,故作漫不经心道:“是不是最好让元俭直接把秀儿带回去?”
    徐盛闻言,也不在意,本来与太史慈开玩笑惯了,正待胡言,却一眼看到去而复回的小貂蝉,登时张大了嘴巴,发不出声音,仿佛被人点了死穴。样子说不出的滑稽。
    太史慈看他的样子险些笑出声来,正待开口,廖化却站起身来对他敬礼,被太史此一把拉住,点头道:“元俭辛苦你了。”
    廖化豪爽一笑,太史慈却发现在屋中还有一位大汉,此时也就已经站了起来。
    太史慈看去,尽管已经见过不少的卓越人物,但眼前此人还是让太史慈暗赞一声。
    眼前的这魁梧昂藏的大汉,容貌刚毅,两眼精明,神光如炬,肌肤黝黑,虎背熊腰,手足均比一般人粗壮,非常威武,双目闪闪生威,顾盼间自具一股慑人心魄的力量,使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似能担当任何重任的硬汉气质,显出刚毅不屈的粗线条轮廓,深具粗犷的男性魅力。
    而在他那种攻城拔寨的狂野剽悍气质偏偏混有一种无比的冷静和智能。
    最令太史慈惊异处,这人不苟言笑,而且看到有貂蝉如此美女居然目不斜视,当真是少见的很。
    看他朴素的打扮,太史慈心知此人必非世家大族的子弟,到底是哪一位三国古人有如此风采?
    在一旁的廖化连忙为太史慈介绍道:“主上,此人是我西北六县治下蓬莱的一位猎户,姓高名顺……”
    什么?正在猜想大汉身份的太史慈大吃一惊,眼前这人竟然是三国第一攻击高手、用陷阵营七百人打得刘备望风而逃、又可和夏侯惇恶斗四五十回合,连张辽和臧霸都心甘情愿屈居其下的高顺!在自己西北六县治下的蓬莱居然有这样的人物而自己竟然不知道?
    大喜过望下,一步上前,拉住高顺的手道:“久闻高将军大名,今日一见幸何如哉!”
    饶是以高顺的沉稳闻听此言,也不由诧异道:“太史将军折杀小人了,……只是不知大人何时闻听小人的名字。”
    太史慈这才想起自己所谓的“久闻大名”倒不如说是在历史书和《三国演义》上的“久看大名”来的准确。此时说漏了嘴,不由大感尴尬。
    幸好太史慈最有急智,连忙掩饰道:“当年我在曲成只有五百士卒时,一位你们蓬莱的猎户告诉我的,说在蓬莱以你高兄狩猎本领最好。”
    高顺这才“恍然大悟”,点头道:“原来如此”。
    “惊魂甫定”的太史慈却下定决心今后在西北六县一定要多多查访,说不准还有多少能人呢!
    看看眼前这高顺,真是“人的名,树的影”,盛名之下哪有虚士?只看由内而形之于外的精神气质便已经令太史慈大为赞叹。
    在一旁的廖化仿佛刚刚想起一事,连忙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交给太史慈。
    太史慈展开书信观看。
    原来是王豹的来信,大意是说太史慈出发不久,太史慈在两年前便已经派出去监视张举的奸细便传回了消息,说张举也欲赶往临淄,并且军中有大量兵马调动的迹象,并且意图不明。
    王豹和伊籍斟酌再三,擅自作主,令廖化带领五百特种精英以各种身份潜入临淄城,以备太史慈不时之需。
    又说随行而去的高顺勇烈沉稳,可堪大用,单论武功,李仙儿决非其对手,若论军事才能,则远胜于王豹自己,信中说这高顺曾与王豹在太史慈发明的沙盘上推演过二十轮的攻防战,结果王豹这天下最善守的墨门子弟居然二十战二十败,反过来换王豹等人轮番攻击,这高顺居然把那模拟的城守得跟铁桶也似。
    信的末尾强调,希望太史慈能够重用高顺,不要因为此人并非世家子弟和默默无名而轻视他,认为此人留在太史慈身边对太史慈的临淄之行大有帮助。
    太史慈当然不会对高顺看走眼,否则这么多年三国真是白看了。
    唯一令太史慈诧异的事情是这高顺竟然还那么善守吗?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那是因为吕布的并州军团的战斗风格是居无定所的群狼战术,高顺当然要配合行动了,这并不代表高顺不善守城。
    实际上善攻者必善守,攻与守本就是一体两面。
    一想到有了这样一位可攻可守的军事全才协助,太史慈心中大定。
    仔细看看信,对王豹的安排大感满意,尤其是令援兵化整为零化妆入城这一考虑当真是十分周到。否则别人马上就会怀疑太史慈来趟临淄带这么多的军队干什么。
    而且这样一来,这批人身份保密,自可方便太史慈行事。
    太史慈在这里沉吟不语,那边的徐盛因为心中有鬼,半天不敢看小貂蝉,此时见状,连忙道:“主上,元俭这次按照您的意思一共带来了五百人,又有这位高大哥加入,您看……”
    言外之意,就是该否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告诉这初来乍到的高顺。
    太史慈默思半晌后,想到王豹着他来助自己的意思正是如此,自己又想起这高顺在历史上是有了名硬汉,以及临死时那种视死如归的气概了,根本就不是吕布之流所能比拟的,即便是张辽和陈宫也多有不及,哪还不信任他,爽快道:“既是自家兄弟,什么事均不须隐瞒,否则岂非屈了高大哥的才华!”
    高顺感动得差点掉泪,哪里想得到太史慈初次见面便如此信任他,立时生出誓死效命之心,哽咽道:“主上……”
    太史慈大喜,刚才这高顺还称自己为将军、大人,现在称自己“主上”,其心已伏,一摆手道:“高兄不必多言,是金子到那里都会发光的。”
    正要说话,想起一事,转头看向貂蝉。
    在一旁的貂蝉知道自己的子义哥哥要和众人谈论重要的事情,还不等此时太史慈发话,便乖巧地站起身来跑出门去,而后又转身皱眉挤鼻伸舌,扮了个“好稀罕吗”的鬼脸,临走时却心细如发,未忘记把门反手带上。
    看得太史慈心中温馨又赞叹貂蝉的善解人意。
    然后由徐盛向众人介绍临淄现在的复杂形势,特别强调张举尚有图谋还未弄清楚,听得众人眉头大皱。
    廖化是武将,对张举这等阴谋诡计当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高顺虽然足智多谋,深通兵法,但也仅仅局限在战场上,自也是无能为力。
    一时间屋子内沉默无声。
    太史慈当然也看不出其中玄机,看着大家的样子,心知此时唯有走一步是一步了。
    想起另外一事,对高顺说道:“高大哥当知张举另有大军潜入临淄,如果是起突然,以我们仅有的一千人迎敌,高大哥准备如何调度。”
    这其中当然有考较之意,虽然太史慈绝对的相信高顺的才能,但还是想看看高顺到底可高明至何等程度。
    高顺当然心知肚明,侃侃而谈道:“作战无非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以及针对三者而作出的种种临场发挥,要知天下没有无破绽的计谋,未算胜先算败,故侦察敌人除了留心对方的武器装备、兵力强弱外,最紧要是测估对方的作战意图。针对之而因势用谋,则不劳而功举。”
    随后开始解说根据临淄城的结构和建筑的分布的情状,以及对方最有可能的进攻路线,大小细节,无一遗漏,显示出惊人的分析力、记忆力和观察力。话语中还隐隐透漏出以太史慈特种精英的素质应付眼前的局面绰绰有余之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