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442章

东莱太史慈-第442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却是在说于吉就是一个假道学,和太史慈说的话无非是在矫揉造作。
    于吉闻言眼眉一挑道:“道家专心于一,由一而先天,方能太上忘情,人生爱欲即使是稍纵即逝也是心动之涟漪,瞬间便已是永恒,司徒大人莫要曲解老庄本义。”
    管宁乃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虽然对道家思想有一定的理解,但是肯定不会有于吉想的那般深刻,故此被于吉一说,立时无词应对。周围众人闻听于吉的精妙言论无不轰然叫妙,一瞬间之内,太史慈和管宁的风头被这于吉完全压倒。
    太史慈心叫不妙,暗中思考办法,可惜自己并非学者,若是连管宁都败下阵来,那自己连给人家提鞋只怕都不配。
    不过今天自己却输不得,先不说这件事情将会对自己的声望产生巨大的打击,而且对不久以后的甘宁地行动也会巨大的影响,若是今天自己败下阵来,一旦于吉受到刺杀,那么就会有相当多数的人认为自己是在报复于吉王子服这些深明马女儿身份真相的人倒还好说,最怕那些外人,定会以为自己不能容物,反而不美。
    正没奈何地时候,太史慈的脑中灵机一动,想起了后世佛学中的一些精彩话语,也不知道用在这里能不能为自己扳回一局。
    不过到现在唯有一搏了,毕竟佛学博大精深,比之道家思想不遑多让。在后世的中国神话体系中,更有“佛本是道”的说法,《封神演义》里面这种思想比比皆是。想到这里,太史慈故作镇静道:“于吉先生此言差矣,须知世间万物是心灵地感受,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先生说心动是错,其实却不知道‘动’本身不是错,错只错我们有心上,若可做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境界,那才是至高境界,嘿,正是‘无物足境,方是干净’。”
    一着急。连《红楼梦》中经典语录都拿了出来。这些话语自然都是历代的哲人们千锤百炼出来的,在这时代说出来自然新奇警醒,而且更加深刻。
    而且这时代地人本来就喜欢说玄道妙,所以太史慈的这些新奇想法一经说出,便立刻引起了众人的惊奇。
    故此太史慈此语一出,众人无不目瞪口呆,仿佛第一次认识太史慈善事业一般看着太史慈,弄得太史慈心中发毛。好半天,才不知有谁叹息道:“司空大人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可开创新‘五德终始说’了。”
    众人这才懂得喝彩。
    管宁地眼中透射出不用伪装的崇拜。对太史慈赞叹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无立足境,方是干净’。说得多好,即便是老子在世,庄子重生,说的话也不过如此,司空大人的这番话已经上窥天道了。”众人纷纷称是。
    于吉闻言冷哼一声,他已经把太史慈想象的很厉害了,却没有想到会厉害到如此程度,虽然是站在敌人地立场上,他却不得不承认单从理论的阐发上看。太史慈刚才的这番话已经深得到家精髓。
    他当然不知佛家思想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佛法讲究顿悟,尤其注意自我修为的培养,这一点和道家思想中地练气还虚、道胎琴心、得道飞升,注重天人合一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故此太史慈这番话虽然似是而非,但是却说得很得人心。于吉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才要说话。这时候却听见小黄门尖刻的嗓音。
    众人连忙站好,当然知道这是汉献帝出来的标志。
    太史慈和管宁走向另外一边,当然不再理会于吉。
    看着管宁走向自己暗暗挑起大拇指,太史慈会心的微笑。不过太史慈却知道,自己和于吉的火药味道已经很浓了。
    这天的早会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是于吉大受瞩目,再加上王子服等人为于吉大吹大擂,汉献帝很是高兴,便极力邀请于吉早日进宫。
    于吉当然顺水推舟地答应了。
    这原本就是在意料之中,太史慈和管宁当然不会放在心上。可惜今天马这些外来的诸侯和诸侯使者都不在场,无法欣赏到他们的精彩表情了。
    不过相信不久以后,马就会为自己创造一个刺杀于吉的机会。
    早朝结束后,太吏慈和管宁匆匆回府,在路上管宁当然是没口予地称赞太史慈,弄得太史慈不好意思。
    才一进府,却见陈群这小子阴沉着脸走了出来。太史慈看他匆匆忙忙的样子,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心中打了个突兀,连忙叫住陈群,问他出了什么事情。
    陈群却告诉太史慈,徐庶和何琳已经来到了长安。
    一听徐庶和何琳来了,太史慈大喜过望,便要往里走,却被陈群一把拉住,太史慈这才想起陈群满脸的不高兴,连忙问起原因,陈群告诉太史慈,何琳和那个尹氏见面之后,自然是抱头痛哭,然后再互诉别情。这些都没有什么,但问题的关键式这个尹氏顺着何琳地话头要求见一见蔡文姬,理由是要好好谢一谢蔡文姬的救命之恩。
    太史慈和管宁闻言立时色变,尹氏的用心他们当然知道。
    说什么感谢蔡文姬,那都是次要的,这个尹氏式希望当着蔡文姬的面和太史慈作出亲密的姿态,摆出以身相许的姿势,如此一来,自然会引起蔡文姬的不满虽然蔡文姬并非是一般的女子,但是感情这个东西很微妙,谁知道蔡文姬会不会嫉妒?
    现在太史慈和蔡文姬地关系正渐入佳境,这个尹氏来这么一手,真是毒辣。
    不过这事情却没有办法避免,难道自己可以对蔡文姬说这尹氏乃是曹操的奸细,你帮我演戏,隐瞒一二?要知道蔡文姬可是个性格独立的人,虽然对太史慈有好感,但是就现阶段来说,太史慈的很多事情根本不敢让蔡文姬知道,否则就会引起不测的变化。
    事到如今,唯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那个徐庶也真是的,也不知道阻拦一番?
    不过若是易地而处,太史慈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麻烦。边想着,边硬着头皮走进大厅。
    才一进客厅,便看见双眼哭得好似仙桃一般的何琳站起身来,惊喜道:“子义哥哥!”
    那千娇百媚的尹氏自然也站起身来。
    徐庶却大踏步上前,拜倒在地,口称主上。虽然因为尹氏地事情;太史慈颇为头痛;但是见到徐庶;太史慈却是出奇的高兴;一把拉起了徐庶;仔细观察立刻徐庶一番;点头叹到:元植;这段日子辛苦你了。 
第六章 巧言
           一番嘘寒问暖后,太史慈便招呼众人坐下。
    因为有尹氏在场,所以太史慈有满腔的话都不方便对徐庶说出来。
    管宁则是闭目养神,看也不看眼前的宗仁,似乎生怕泄露了心中的想法一般。
    陈群虽然才智过人,但是却是个老实人,藏不住自己内心的想法,他生怕在这里坐着会被尹氏看出破绽,于是便托说自己还要去通知其他人徐庶到来的消息,便走了。不多时,徐威、于禁、诸葛瑾、张弘等人纷纷赶来。
    只有王基和姜固两人没来,不问可知,这两个严谨之人是不会轻易地离开自己的岗位的。
    有这两人在于禁的身边,于禁的确减轻了不少压力。
    更何况王基现在正因为长安城前一段时间特种精英与丁斐的死而感觉到懊恼,自然更不会放松自己的警惕。至于姜囧,则是因为自己生平之中好不容易得到的受重用的机会,自然不会等闲视之,当然倍加珍惜。
    眼前这些人中,徐盛和于禁对徐蔗并不熟悉,张紘和徐蔗倒是有些交情,可惜话不多,诸葛瑾更是一小屁孩儿,和徐蔗更是无话可说。
    所以场面有点冷清,但是并没有引起尹氏的怀疑,反倒是这尹氏口角生风,展现出了极强的交际手腕,一个劲儿的和众人套近乎。别人还好说,徐庶这正值盛年却枕边尤虚的人立时被尹氏弄得大晕其浪,忍不住和尹氏调笑起来。
    诸葛瑾日渐长大,像尹氏这等美若天仙的佳人生平还是第一次见到,一张小脸早就变得通红,叫旁人看了心惊肉跳。
    情窦初开不是错,最怕爱上敌人,那就不可救药了。太史慈此时有一种度日如年之感,却不是为了这诸葛瑾。生怕蔡文姬和这尹氏撞上,真不知两女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想到这里。太史慈便向管宁一打眼色,可惜后者正闭着眼睛,对太史慈的眼色根本看不见,令太史慈为之气结。
    别人就更不知道太史慈的心意了。
    正在焦急,却听见外面的门卫通报道:“蔡琰小姐道。”太史慈心道糟糕,不过现在唯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不多时,香风过处,蔡文姬已经站立在众人面前。
    蔡文姬未来时。众人虽然对尹氏十分敌视,但每个人都在心中忍不住泛起惊艳的感觉,蔡文姬来后,众人把两女比较,立时觉得两女春兰秋菊。各擅胜场,难分高下。蔡文姬才一进屋,尹氏便站起身来,向下拜倒。
    两人一个亭亭玉立,一个盈盈下拜,一动一静,虽然都是寡妇,但一个其实是香闺处子,一个式花信少妇,登时众人泛起了徜徉在众香国度。不知自己此时身在何方的美妙感觉。
    一声欢呼,何琳一下子跳了起来,扑进了蔡文姬的怀中。太史慈看得心中激动,这何琳和蔡文姬生死与共,感情自然深厚,自会到青州后,徐庶便带领青州大军在兖洲转战南北,何琳和蔡文姬其实是天各一方,今日见面,自然有说不出的亲切。
    蔡文姬在来之前已经知道这件事情地原委,自然不会感到惊奇,连忙扶住何琳,向尹氏回礼。
    何琳这才想起自己的嫂子还在地面上跪着,感到十分不好意思,连忙破涕为笑,为蔡文姬引见自己的嫂子。看见蔡文姬那超凡脱俗的面孔,尹氏感到一丝惊讶,这表明一闪即过。
    蔡文姬却恬然自如道:“蔡琰见过何夫人。”
    尹氏却十分亲热地拉住蔡文姬的手,娇笑道:“妹妹何须如此客气?我家小姑能够有今天,还要多谢妹妹的活命之恩。”蔡文姬若无其事道:“既如此,小女子便轻狂了,叫夫人一声姐姐。”
    何琳在一旁娇痴道:“说来也怪,我们原本都住在洛阳城里,原来却未见过面,若是可早日见面,我们定是人世间最亲近的姐妹。”
    太史慈在一旁听在耳中,心中暗叹:何琳你还真是小孩子,若是换作以往的你,又怎可能放下心高气傲地态度和蔡文姬这等奇女子交往呢?你那个嫂嫂就更不会了。尹氏却接着何琳的话头道:“人世间有很多人之间都是相见恨晚呢!”
    言罢转过头来看向太史慈;妩媚一笑道:“是吗;司空大人?”
    太史慈哪里知道尹氏在转什么念头;大感头痛道:“夫人说得对所谓‘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又有‘萍水相逢犹狠迟’之说——”两句名句一经出口,蔡文姬的双眼立刻闪亮,看向太史慈。
    若是在往日,太史慈肯定会不好意思,可是现在那里还故登上“盗版”的问题?
    尹氏的眼睛耶亮了起来,不过最终却不放松,轻叹到:“司空大人说的好,人生在世,最无奈的就是时间和空间为我们造成的不幸,虽然这两者也给了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但是却更多的剥夺了我们的快乐。”众人闻言,齐齐一怔,首次对这个尹氏发出刮目相看的目光,没有想到这个尹氏还有这等见识。
    太史慈却在想自有这等素质的妈妈才会教育出像何晏那般出色的儿子。
    虽然心知眼前这妇人乃是自己的敌人,但也因此而生出一丝敬佩之情。岂料尹氏话头一转,对太史慈责备道:若是命运给我们的这种选择。那倒也罢了,可是若是被认人为阻挡,那就太遗憾了。当日在洛阳时,我和琰儿妹妹见不到,也就算了,现在我来到长安这么长时间,更被司空大人认定是一家人,直到今日才知道原来当日就琳儿的是琰而妹妹,知道的人只会说司空大人贵人多忘事,不知道的反倒是好像我们娘们不知道知恩图报似的。
    太史慈和管宁等人闻言,无不在心中暗呼厉害。这尹氏端的有些手段。
    表面上看,似乎是在责备太史慈,但是尹氏的语气却显得十分亲密,更在话中说什么太史慈任他是一家人,让不明真相的人听了还以为两人之间有什么不正常的关系呢。
    尤其是尹氏所站的说话角度,那似乎是以太史慈地夫人在责备太史慈一般,正像一位殷勤好客地主妇自己的丈夫招待朋友不周。但问题是。太史慈当初为了稳住伊氏,的确说过什么一家人这类的话,可惜自己却不能解释,因为那样只能越描越黑。
    太史慈千算万算,却没有想到伊氏会来这么一手。
    伊氏此言一出。蔡文姬微微一愣,美目看向太史慈,看着阴沉着脸的太史慈,露出若有所思地表情。尹氏看在眼里;连忙发出娇笑道:“琰儿妹妹可别误会;司空大人的意思是说;我是琳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