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235章

东莱太史慈-第235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等人也是不明所以,不知道这些从天而降的人是敌是友。但是看他们似乎是史阿一方的人,所以便连忙手下加紧,向马等人进攻。
    先缠住马他们再说。
    太史慈看得暗暗好笑,命令徐盛按照计划装模作样的走到史阿的面前,作出下属见到上司恭敬的样子。
    然后史阿向刘备方向高声叫道:“刘皇叔,这些是我们的人,你先缠住马他们,我们先护着皇上出城,你们随后跟上!”
    这番话当然是按照太史慈的计划说出的。
    刘备等人不虞有他,闻言大喜,死命的缠住刘备等人。
    史阿的这番话也把汉献帝骗了个深信不疑,连忙下得车来。对史阿笑道:“好你个史阿,居然还藏了一手。”
    史阿微微一笑,也不说话,从武安国的手中牵过一匹马,先把汉献帝抱在马上,然后跨上战马,向太史慈微微一点头。
    太史慈端坐在马上,看着为已经到手的汉献帝,心中涌起万千豪情,也不说话,只是一挥手,特种精英们纷纷向前,把西凉兵剩下的高大的西凉战马牵了过来,敏捷如豹的翻身上马。
    在太史慈的带领下朝着既定的方向冲去。
    只剩下一群不明原因的人在那里厮杀。
    此时长安城已经乱成了一团,董卓这些年来横行无忌,早有许多人屈服在他的淫威下,而王允又是一个心胸狭窄之人,所以凡是和他有仇又和董卓沾上一点关系的人都被视作叛党予以格杀。
    吕布手下众将当然也加入了这场杀戮,再加上一个杀起人来就不分敌我的典韦。长安城里登时变成了人间地狱,一片腥风血雨。
    西凉军和并州军的军纪本来就差,现在有无人管束,自然是见一个杀一个。
    倒是一般百姓相安无事,一方面他们早已经被抢的身无分文,家徒四壁,官兵根本就对他们不感兴趣。
    另一方面他们对董卓十分的痛恨,所以见到官兵到处捉拿所谓的董卓余党,自然是欢欣鼓舞,更有人帮助这群官兵到处寻找达官贵人,官兵有了这等不费吹灰之力的发财机会哪还不感激这些百姓,又怎会舍得杀他们?
    更早有人到城外征得了王允的同意,把董卓的尸体拖到城内,用火去烧。
    所以太史慈这群人根本就是无人阻挡,尽管他们的衣着是如此的奇怪。
    太史慈命令蓄意避开董卓府,因为这时候吕布肯定在董卓府,曹玲吕布是一定会得到手的,太史慈现在的最大愿望是尽快出城,和吕布的战斗是次要的。
    才转过一个路口,进入一条街道。
    却见这条街道的一侧的一户人家的府门大大敞开,有无数的男女老幼正被身后的士兵纷纷赶出。
    太史慈下令一鼓作气冲过去。
    谁知这时,从府门处抢出一人,双手拿着一对巨大的双铁戟。
    正是典韦!
    典韦才出门就看见太史慈带着二百骑兵冲了过来,而且清一色的黑衣和西凉大马。
    典韦见状,翻身上马,拦住去路喝道:“前面是什么人?”
    太史慈故作沙哑的声音道:“你是什么人?我乃是西凉刺史马大人手下大将程银,正要前往城门有紧要军情向王允大人汇报。”
    典韦并非是蠢人,更是深知曹操一切布置的人,闻言目光闪烁道:“马?你们也是王允大人派出的人吗?”
    太史慈正是要曹操知晓王允在长安城中还有实力的事情。
    也不答话,策马便冲了上来,口中清啸,声音震得周围人耳膜生疼。手中银枪一摆,千百条银龙飘忽不定从银枪上幻化而出。
    “游龙遍地!”
    典韦只觉眼前一亮,自己整个眼前的空间完全印象非凡起来,在那千百个小小的螺旋气流的搅动下,整个空间都变得扭曲和不规则起来。
    最令人难过的是这些银龙本身还带有着强烈的推力,好像千百根尖锐的针直刺典韦的身体。
    典韦的虎目中泛起前所未有的神光,大吼一声,双铁戟闪电挥出,登时,挥洒出一片黑色的狂风暴雨,向太史慈的银枪迎去。
    雨打风铃般的声音在两人的武器间响起,在这银龙啸雨般的武器交接下,典韦闷哼一声,显然是吃亏了。
    太史慈的嘴角逸出一丝冷笑,手中的银枪的枪势进一步扩大,典韦整个人都被裹在了这片光雾中。手中的双铁戟只能固守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
    “过!”
    太史慈一声令下,身后的特种精英在徐盛和武安国的带领下纷纷向那一片光雾冲去,汉献帝早就已经被太史慈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枪法惊呆了。
    他也和史阿学过几天剑法,可是却从未见过这般惊天动地的武功。此时见这些特种精英居然“不知死活”地向这一片光雾冲去,不由得吓得面无人色,不过他终是当惯皇帝的人,最后没有叫出声来。
    这当然是青州军“马蜂窝”战术的一种变形,二百多名骑士通过了这一片光雾,向街道的前方奔去。
    典韦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敌人从自己的身边飞掠而过,结果自己却没有丝毫的办法,不由得怪叫连连,奋力还击。可惜太史慈的枪法始终缠着他不放,每一个幻化出来的枪头都好像是灵蛇一般捉摸不定,就算是典韦想要硬碰硬都不可得。
    正当典韦渐渐感到有点吃不消时,眼前的一片白光突然消失不见。
    典韦喘着气向前看去,却发现自己的面前空无一人,身后马蹄声响起,连忙回头看时,却见那个让自己十分难看的“程银”正在策马狂奔,这才知道自己被愚弄了,不由得勃然大怒,张开嘴把右手的铁戟的把咬住名,顺手从腰间扯出一只小戟,闪电般掷出,有如狂龙出海般向太史慈的背后疾射而去!
    那强横的气息席卷得地面的灰尘四散飞扬。
    转眼间便到了太史慈的背后不远处。
    就在典韦以为得手的时候,太史慈突然转过身来,才一拧过腰来,典韦就已经看清楚了。
    太史慈长弓在手,更令典韦惊骇莫名的事情是那弓弦上竟然搭方这四只雕翎箭!
    弦动,箭闪,弓收,回身,策马,扬镳,远去!
    只留下了呆立在当场的典韦。
    第一支雕翎箭出,奇准无比的钉在了典韦那小戟的戟尖上。发出轰然巨响!小戟和雕翎箭变得粉碎。
    第二枝箭射中了典韦左手的铁戟的戟尖上,震得典韦满手鲜血!
    第三枝箭射中典韦的马头,没入头骨,鲜血飞扬。
    第四支箭却擦着典韦的头皮射入到他的头盔中。
    典韦从即将要掉下的马上纵身而下,身后的士兵连忙抢步上前,要扶住浑身是汗的典韦,却被典韦一把推开。
    凝视着太史慈远去的背影,典韦一把扯下自己头上的雕翎箭,双手微一用力,那雕翎箭便折为两段。
    “程银?马?西凉有这样的人物吗?”典韦喃喃道。
    太史慈却早已听不见了。 
第七章黄雀(上)
           太史慈心怀大畅!
    许多时没有这般酣畅淋漓的大战了。
    那种淋漓的快感令太史慈的精气神提高到了自己生命中全盛的境界,正像是夏日的荷花的盛开,壮硕的足以擎天撼地!
    休要以为太史慈赢得轻松。
    典韦乃是当世绝顶高手之一,虽然太史慈刚才好似赢得十分轻松,其实却是典韦吃亏在准备不足上,所以被太史慈抢攻得手,失去了先机。
    太史慈的枪法虽然将典韦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但是再向里攻去也有所不能,典韦绝非是一招“游龙遍地”所能解决的。
    若是从容对战,即便是拿下典韦,自己也是损耗颇巨。
    典韦,除去关羽和张飞和许褚,你是在王越、吕布、赵云后第三个令自己一见便有动手冲动的人物。
    颜良、文丑辈何足挂齿?
    太史慈端坐在马背上,心中清明如镜。
    长安乱,乱长安。
    身旁的事物如同流水般白驹过隙微不足道。
    转瞬间,太史慈便追赶上了徐盛等人。
    向城门掠去。
    远远地,有长得雄壮之极的将军站在城墙内侧,高声问道:“何人?”
    史阿一马当先,高声道:“大汉剑师史阿!还不开门?”
    上面那将大喜道:“诺!”
    太史慈等人知道此人乃是史阿说的城门内应。
    不一时,城门大开,太史慈等人闪电般飞驰而过。
    城墙上那将领叫来一名手下吩咐几句,然后飞身上马,扬长而来。
    太史慈回头看时,吃了一惊,只见此人身上杀气击中,而且在双目中有一种智慧在流动,似乎连张郃也颇有不及。
    最令太史慈感到有点怪异的事情是,这人手中拿着一把大斧。
    不会是徐晃吧?
    却听史阿笑道:“徐晃,你跑得可算真快!”
    果然是徐晃!可是现在他不是应该在杨奉那里吗?怎么到这里来守城门来了?真是奇怪。而且长安高手中居然没有他的名字,这更说不过去。
    徐晃转眼间便来到众人身边,大笑道:“我徐晃答应你史阿的事情怎会办不到?”
    史阿长声笑道:“我知公明乃是信人,必不欺我!”
    顿了一顿道:“只是公明现在不辞而别,日后若是让杨奉将军知道了岂不为难?而且杨奉将军现在在李傕郭汜处……”
    徐晃摇了摇头,打断道:“我徐晃仅仅是一个小人物而已,这许多年来一直坐观世事,早就看淡了一切,杨奉将军虽是好人,但并非我徐晃所要效力的主人。”
    太史慈这才明白徐晃为何在长安全无声名。
    只听徐晃又道:“古人患不遭明君,若我徐晃幸遇之,必当以功自效,私誉小事,何足挂齿?”
    顿了一顿道:“常听你说起青州战神太史慈之名,世人常赞其英雄了得,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有此良机,自然是请史阿兄带徐晃去青州,看看太史慈是不是我徐晃一直要找的人!”
    听了徐晃的话,反应最大的就是汉献帝,他简直不能相信自己听到的一切,色变道:“史阿,你说什么?你是青州的人?”
    史阿看了看坐在自己前面的汉献帝,笑道:“皇上英明,正是如此。”
    汉献帝开始挣扎,愤怒道:“史阿,你知否你犯了欺君之罪?”
    史阿拉住缰绳的双臂微一用力,就令汉献帝这半大孩子动弹不得,史阿沉声道:“皇上,臣下是为了您好,纵观天下,除了青州,除了太史将军,哪里还有人值得信任?就是那个刘备不也是在骗你吗?”
    汉献帝冷笑道:“史阿,你以为寡人是三岁孩童吗?刘备这么做乃是迫不得已,到了幽州,那刘虞岂会骗寡人?”
    太史慈闻言哈哈大笑道:“皇上您太天真了,刘虞是忠臣大概没错,可是刘虞现在已经被公孙瓒打得节节败退,只怕命不久矣,皇上难道要去信任一个即将快死去的臣子,以为他能给皇上安全吗?”
    太史慈的声音才一传出,汉献帝的脸色大变,不能自信道:“你是谁?”
    太史慈微微一笑,现在已经出城,再没有掩饰自己身份的必要,于是把自己的头套摘了下来。
    汉献帝一见之下,立时无语。
    史阿看着对面满脸疑问的徐晃道:“这就是青州战神太史慈!”
    徐晃闻言微微一惊,看向太史慈,太史慈笑道:“公明高论,深得我心,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以君之才,正如空谷幽兰,独自芬芳,若有悦己之人,便会大放异彩。公明若是不嫌弃,就和我太史慈回青州!他日若是不合公明心意,公明自行离去如何?”
    徐晃闻言,双目立时闪亮,喃喃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继而奋然道:“好!那我徐晃便把这条命交给主上!日后刀山火海,不离不弃!”
    太史慈哈哈大笑道:“一言为定!”
    汉献帝却在边上冷冷哼了一声,表示不满。太史慈纵马来到汉献帝的旁边,恭恭敬敬道:“皇上,不管您有千般不愿,但有一件事情你一定记得,那就是先帝撒手人寰时,要我保护陛下的周全。我太史慈不敢有一天忘记。这份心情希望陛下能够理解。相信陛下也听说我青州现在正在实行科举制度,那就是先帝的首创。难道我太史慈做的还不如那般一无是处的大臣们的一派空言吗?”
    汉献帝闻言浑身一震,看向太史慈,太史慈盯着汉献帝,叹了一口气道:“陛下,也许您觉得我太史慈变了,其实这人世间每个人都在变化,陛下也不例外,但是臣下答应先帝的事情决不敢忘记,保护好陛下,帮助陛下长大成人。”
    汉献帝眼中目光闪动,看向太史慈的脸,心里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太史慈则是一脸的赤诚看着汉献帝,心中却在想:汉灵帝和老子说的可是希望你能够快快乐乐的长大成人,最好不要当什么帝王,老子当然要听你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