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233章

东莱太史慈-第233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邕、王允、杨彪等人的风头已经渐渐地被太史慈等新锐盖过,董卓之所以养着蔡邕,就是为了借助蔡邕的名声,现在蔡邕到青州去,那等于让蔡邕在学术声望上获得了一次新生,而且太史慈乃是蔡邕的女婿,有这层关系,太史慈怎么也得给自己的老丈人一个面子吧。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蔡邕到青州去,对于董卓来说倒是一件好事,至于他会不会来,董卓反倒不放在心上,反正蔡邕本身就是一个守信用的人,人家蔡邕说得很清楚,“董丞相在长安,我蔡邕是一定要回去的。”
    故此,蔡邕和蔡文姬的离开十分顺利,没有受到丝毫的阻拦,唯有王允等人在暗中暗叫可惜,因为他们失去了整治蔡邕的机会。
    至于王允送给太史慈的那个惜柔自然也在车架中,这些天太史慈当然没有碰她,因为他还没有想好到底怎么收拾她。
    现在这个惜柔的作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若是在长安之乱中,王允最后像历史一样死于非命的话,这个惜柔就是全无作用。
    若是王允活下来的话,那么这个惜柔的作用可就大了。
    当日去送行的人,当然包括了曹操、刘备等人。
    何琳则装扮成了蔡文姬的贴身侍女,坐在马车上,顺利离开。
    因为一切准备妥当,所以徐庶自然不必留在城中,赵云许褚等人当然一样随行。
    而驻扎在城外的青州大军则在赵云的带领下一起开走。
    在随后的几天内,徐盛和武安国带着二百特种精英悄悄地潜回了长安,和太史慈会合。
    太史慈知道,王允要创造一个董卓外出的机会,这样才可以杀掉董卓。
    理由是什么呢?由于时间已经和历史不同,所以王允利用的机会肯定不是历史上的机会。
    又过了几天,答案出来了。
    董卓大婚,王允的意见是这场婚礼要大办特办,整个长安城都要为之庆贺才对,更何况各地使者才朝见过天子,所以更应该把婚礼办得隆重些,以求双喜临门。
    而且正好除了青州使者之外,其他使者仍然留在长安,这机会千载难逢。
    董卓大喜,自然照办。
    太史慈等人知道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清晨,长安城内便开始在大司徒王允的组织下悬挂各种喜庆之物,董卓的行程也被王允安排妥当,由于徐州远在千里,所以王允建议长安城作为曹玲的娘家之地。而董卓母亲居住的地方则作为婆家,所以王允请董卓在大婚的前一天晚上道在董卓的母亲家中居住。
    到了第二天,再有董卓亲自前往长安迎娶曹玲。
    至于董卓的随行人员,王允安排的是吕布和李肃,不问可知,这李肃也早已经被王允所收买。
    随行的部队当然是张绣所带领的城卫军。
    董卓当然没有异议,因为吕布放在长安城里他实在是不放心,谁知道一个晚上吕布和曹玲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至于张绣,则是王允极力举荐的,认为这是两者缓和关系的绝好机会。董卓一直觉得心中有鬼,那当然马上同意了。
    此时董卓早就已经对王允言听计从。自然是无不答应。
    不过这件事情也令太史慈非常奇怪,不明白为何董卓这么轻易地就相信了王允的话。
    这其中一定还有其他原因。
    太史慈和徐盛、武安国两人此时正静静地守在皇宫之外的隐蔽处。至于长安城的其他动向自然有人负责。
    看看时间,董卓的婚庆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
    长安城各方面的势力在这张灯结彩中各个剑拔弩张,要斩获自己心中最大的战果。
    却没有人注意到在长安城这巍峨皇宫外,这只毫不起眼的小小队伍。 
第五章京乱(中)
           看着巍峨的皇宫,徐盛的心脏不争气得跳了两下,先是看了看身后那些全副武装,蒙着面的特种精英,然后转过头来对太史慈道:“主上,王允玩的是什么把戏?长安城的守卫已经被他抽空了,难道他就对长安城这么放心吗?张绣岂是那么好利用的?”
    太史慈笑道:“当然不是,你忘记曹操了吗?有曹操协助王允,要守住长安城已经足够了。莫要忘记王允同样不放心张绣,他只不过是要两者相互制衡罢了。”
    顿了一顿,太史慈沉声道:“你有没有想过,曹操乃是外来诸侯,王允可以放心大胆的要曹操守城,因为即便是曹操有野心,也绝不敢在这时候动手,因为作为外地诸侯,曹操没有理由诛杀大臣,霸占长安。可是张绣就不同了,因为张绣乃是长安城的守将,要是领张绣守城的话,张绣想要做出什么事情来实在是太容易了。”
    徐盛恍然道:“原来如此!”
    太史慈冷哼道:“更何况,我看王允在长安城内的力量还不止如此,你忘记杨彪和马了吗?不过我看马在长安城的作用并不是冲着曹操来的,王允明明已经知道刘虞要营救皇帝的事情,可是却全无监视刘备的动静,你不觉得奇怪吗?”
    徐盛想了想,骇然道:“难道说王允通过杨彪控制马,令马暗中盯住刘备?”
    太史慈冷冷一笑,道:“这件事情我也是不久前才从子龙那里知道的,你们在城外当然不知道,不过话又说回来,刘备的具体计划王允是不知道的,自从昨晚上起,刘备就一直呆在自己的府中不出来,对外声称说是等到董卓进城后再到城门迎接,谁知道刘备真正的行踪在哪里?”
    武安国嘿然道:“若不是有史阿的话,我们也不可能了解得这么清楚。”
    太史慈点了点头道:“所以说马的力量现在肯定被分散了,因为王允无法确定刘备到底在哪里。这么看来,反倒是我们的机会最大,不过我倒对张任行踪讳莫如深,这家伙也在学刘备玩消失,一直躲在自己的住处不出来。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徐盛笑道:“不过我看现在最高兴的应该是刘备,他没有想到会等来这一天,现在他一定在感谢史阿一直不同意前些时候营救皇上的‘英明’决定。若是前几日动手,别说王允了,就是董卓都会跑来对付他,现在等到董卓大婚再动手在刘备看来实在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
    武安国道:“这个自是当然,董卓大婚,长安城里一片混乱,人人巴结讨好董卓还来不及呢,又有谁去关心皇帝?张绣又出城在外,对刘备来说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太史慈冷哼一声道:“所谓疏不间亲,董卓最大的错误乃在于疏远李儒,李儒虽然有些趋炎附势,但是绝对是对董卓忠心耿耿之人,毕竟乃是董卓的女婿,可是董卓却疏远李儒,这才令王允这么轻易地得到机会。实在是董卓自寻死路,怨不得别人。”
    徐盛笑道:“这倒是方便了我们,刘备动手之时,就是董卓到长安的时候。我们自然可以混水摸鱼。”
    武安国笑了起来。
    突地,太史慈沉声道:“不要出声,刘和来了。”
    徐盛和武安国连忙静了下来,向对面看去。
    长安城外,浩浩荡荡的车队正在向长安城进发着,心满意足地董卓看着遥遥在望的长安城,心中的畅美自然是无法形容,看了看身边一直陪笑的李肃,心情大佳道:“李肃你这一趟辛苦了,这些年来,倒也难为你了,这次回到长安后,老夫定会好好的奖赏你。”
    李肃嘻嘻笑道:“丞相才是辛苦。”
    董卓奇道:“老夫不过是娶娇妻过门,这乃是春风得意的事情,有何辛苦可言?”
    李肃却笑道:“丞相新婚燕尔,却还要日理万机,那岂非辛苦之急?舍小家,顾大家,难道还不辛苦吗?人家都说治国易,治家难,丞相日后还有的辛苦了,让国民和娇妻都满意,丞相真是奇才。”
    这一番话说得董卓心花怒放,呵呵笑道:“人人都说你擅长于拍马屁,我看一点也不假,我说王允为何要你跟着我?带回到了长安城后,你一定要在曹玲小姐面前多多夸奖老夫几句。”
    李肃故作大喜,低下头去,深深鞠了一躬,董卓心满意足地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向长安城方向看去,但是却没有看到李肃的眼中杀机一闪。
    吕布一直沉默不语,只是骑在火红的赤兔马上,那右手提着的方天画戟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血红杀机。而他行进的角度正是董卓的斜侧角,乃是最容易发出雷霆一击的地方。
    张绣却一直在队伍的最前方,连头都不回。在董卓的车驾后面也是一只骑兵队伍,由徐荣带领,这徐荣乃是董卓的心腹,故此深得董卓的信任。
    董卓的队伍终于到了长安城的城门下,还未说话,长安城那巨大的城门就已经缓缓的打开。
    董卓站在马车上呵呵大笑。
    不过张绣的军队却并不往里进,董卓感到十分奇怪,喝道:“张绣,你在搞什么鬼?”
    这时,一人出现在了城头上,一把悠扬的男声传了过来:“董丞相,还认得我吗?”
    董卓闻声愕然,只觉得这声音十分的熟悉,才抬起头来看。
    这时,张绣已经命令自己手下的士兵悄悄地掉转马头,吕布的赤兔马也悄然动了起来。
    “曹操!你怎么在这里?”董卓这才发现站在城头的乃是曹操,不由得大惊失色!
    “丞相小心!”徐荣的声音从后面惊恐的传了过来。
    董卓只觉得自己的背后一股寒风袭来,那感觉熟悉得很:那是吕布,他的义子!
    董卓知道自己是绝对不可能避开吕布的袭击的,条件反射的把身边的李肃一把拉了过来,向身后一抛。随即自己便滚下车来。
    李肃正在兴灾乐祸的看笑话,并且准备随时从一旁把董卓推落下马。谁能想得到董卓会有这一手。
    转眼间,一团火焰袭来,李肃自然知道那是方天画戟的火焰,登时被吓得魂飞魄散,叫了出来。
    方天画戟下从无活口。
    大汉第一剑师王越都不能幸免,更何况他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呢?
    后面的徐荣一见董卓落在了马车下,慌忙组织手下士兵向前面冲来。
    吕布见自己的好友李肃被抛了过来,连忙变招,那方天画戟幻化出来的火焰立刻消失不见,李肃却奇迹般地被飘在了半空中,
    仔细看时,却原来是被吕布的方天画戟的前尖挂住了他腰中的丝绦。火红的吕布单手擎着巨大的方天画戟,而方天画戟前面则挂着一个被吓得哇哇大叫的人,那形象实在是诡异到了极点。
    张绣的骑兵却已经冲到了董卓的身边,纷纷举起武器,向董卓身上砍去,刺去。结果却刀枪不入。
    张绣一愣道:“这老贼身上有内甲,刺他的腿和头!”
    众士兵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向董卓的腿和头招呼。
    董卓本身也是第一流的战将,大吼一声,从地面上一跃而起,随手抽出了一把流光溢彩的佩刀,一刀挥出,接近董卓身边的武器被一一削断。
    那些时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武器会被轻易削断,不由得一愣。
    这时候城头传来了声音道:“大家不必惊慌,老贼手中的那把刀乃是我当年行刺他的七星宝刀。用长距离武器格杀此贼。”
    董卓恨得抬起头来,却发现曹操身边已经多了几个人,一个正是使者鲍信,在曹操另一边的却是一个如同地狱魔王在世的大汉,最后一个人则是面带笑容的王允。
    一瞬间,董卓全都明白了,恨声道:“王允,你骗我!”又长叹道:“悔不听李儒之言。”
    王允哈哈大笑道:“老贼,老夫隐忍不发这许多年就是为了今天,可笑你色欲熏心,念念不忘美色,居然会疏远李儒,连疏不间亲都忘记了,活该你倒霉!”
    董卓恨道:“我悔不该信你之言,说什么老夫今日可以坐拥双美,连那邹氏都可以纳入囊中!李如早就说过你最不可信,我……”
    话犹未已,一颗头颅已经被那如同魔王的大汉高举过顶,喝道:“老贼,你看这是谁?”
    董卓抬头看时,一眼便认出那是李儒的头颅。不由地大叫一声。
    突的,董卓才发现自己飞了起来,离地面越来越远……
    吕布出现在了董卓的身后,正是他一方天画戟砍断了董卓的头颅。而李肃此时正因为死里逃生而堆坐在地上面白唇青,嘴唇哆嗦说不出话来。只是伸出一只手指向董卓那无头的、正在从脖项处向外喷血的尸体,一脸的痴呆。
    董卓一死,徐荣看得肝胆俱裂,手下士兵更是哗变,立时转身向后面逃去,边跑还边叫道:“丞相死了!丞相死了!”
    徐荣一咬牙,知道眼前事无可为,一兜马头,开始向长安城的东面仓皇逃去,他要赶到牛辅那里去报信。
    张绣岂会给他这个机会?连忙带领手下士兵开始进行追击。一时间,双方士兵就像是向东流去的黄河般奔不息的涌去。
    张绣经过吕布身边,对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