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212章

东莱太史慈-第212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截了过来,对关羽不卑不亢道:“这事情事关青州军的机密,请恕赵云无法明说。”话都说到这份上,关羽自然不好再问。
    太史慈心中大乐,同时又暗赞赵云等人机灵,出兵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叫关羽等人未发现己方的兵力布置。
    陈登见眼前有点冷场,气氛尴尬起来,不由得打圆场道:“关羽将军有所不知,其实青州军方面也是损失惨重,刚才我们去检查营盘的时候,青州的营帐毁坏大半,更有无数的伤者在营帐中哀鸣呻吟。所幸青州军一向勇猛异常,这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在赵云将军的带领下反败为胜,若是换了我徐州军,可没有这份本事。”言下之意,显然是在为太史慈开脱。这事情好理解,毕竟徐州方面和陈氏家族开罪不起的人是太史慈而非是一个小小的刘备,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陈登为眼前的这个“虞翻”辩解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何况自己和这个虞翻似乎还有好多可以合作的地方。至于一个关羽,陈登还未放在眼里。关羽闻言才要张口,却见刘备在向自己微微摇头,这才隐忍不发。
    刘备见陈登如此说话,心中亦是有气,不过此人城府极深,一向喜怒不形于色,接过话来道:“云长,你们可抓到俘虏了吗?”
    此言一出,关羽和张飞齐齐摇头,太史慈看了也不奇怪,这两人一向是杀得性起便鸡犬不留,刚才那场大战。两人一开始受了窝囊气,大开杀戒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想到这里,太史慈看向赵云,岂料后者对着自己也是微微摇头,显然是也没有抓到一个降卒,不由得大感诧异,不明白怎会是这种结果,若是如此,自己又怎可能知道对方到底是谁呢?
    众人见问不出什么来,便各自散了,回到自己的营盘休息。
    太史慈回到营帐后,对随后跟进,站立在自己右侧的赵云道:“子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会没有一个降卒?”
    赵云看向太史慈沉声道:“主上,这事情很奇怪,对方军队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军人,而且是死士的那一种,一个个悍不畏死,而且绝不投降,我们原本想要抓住一些人,岂料这些士兵在落单后,马上自杀,没有半点犹豫,这种决死的信念我想只有我们青州军队才会有。”
    太史慈看了看后面进来的武安国和徐盛,两者一起点头,显然是在肯定赵云说的话。
    太史慈摸着自己的下巴,失笑道:“这事情有意思了,看来这伙人绝对不可能是张扬的手下,这种素质的军队可不是张扬能够训练出来的,可惜显然死无对证,没有线索,我们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幕后黑手是谁。”
    赵云皱眉道:“主上,难道不可能是董卓派来的人吗?”
    太史慈摇头道:“可是董卓这么做对他没有半点好处啊?”说完此话后,突地身躯一震,对三人沉声道:“子龙说得对,这事情也许真是董卓做出来的也说不定。”
    赵云看着太史慈,仔细想了想,沉声道:“我明白主上的意思了,因为按照常理,董卓现在最想要的是天下诸侯对皇帝的承认,因为这件事情对他大有好处,而现在这事情已经唾手可得,没有人会相信董卓会出兵截杀各诸侯派来的使者。但是董卓却有可能偏偏这么做了,因为这样做了之后,也不会有人怀疑到他。”
    赵云此语一出,其余人纷纷点头。认为赵云说的大有道理。
    太史慈沉声道:“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却还有一点值得怀疑,这般计策似乎以董卓的智能是想不出来的,李儒虽然有些本事,而且也绝对阴毒,但是这招数他还想不出来。就算是可以想得出来,这样的士兵他也训练不出来,董卓军的军队主要是西凉骑兵和并州骑兵,这两支队伍作战勇猛不假,但是他们都是军队素质极差的队伍,他们的凝聚力来源于对吕布的崇拜,根本不可能这般视死如归。”
    赵云先在嘴中叨念了两遍“视死如归”这个本应直到曹植作诗之后才出现的成语,沉思道:“可是主上,那不是还有一个贾诩吗?这人的本领不在郭嘉先生之下,若是这支军队出自他的手笔,也未可知。”
    太史慈摇头道:“贾诩有这个本事我相信,不过要一次派出两三万人,只怕贾诩没有那么大的手笔,即便是他早在两三年前便看出有这么一天,那么也不可能是他派出的军队,因为贾诩应该知道自己不能过于锋芒毕露,否则便会引起李儒的嫉恨,贾诩这么懂得明哲保身的人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来?除非贾诩已经搬倒了李儒,否则绝不会浮到水面上为人出谋划策。这才叫做‘善战者无赫赫之名’。”
    赵云等人闻言连连点头,以为大有道理。
    太史慈站起身来,道:“若是说想要破坏这次出使长安的人,袁术和袁绍定是首当其冲,不过袁术手下也不会有这般本事的人,袁绍现在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兵马。所以也不可能是他们。”赵云皱眉道:“有没有可能他们暗中藏了一手?”太史慈摇了摇头。
    徐盛的双眼怔怔了半天,突地叫道:“难道是河内太守王匡?”武安国先叫了出来:“对啊,河内太守王匡本就是袁绍一党的,而且也是并州军的一部分,这一次又没有参加朝见天子的行动,实在是嫌疑最大。”
    太史慈和赵云对望了一眼,齐齐摇头,赵云道:“这事情不可能是王匡干的,因为王匡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前年就已经在董卓的手中连吃败仗,元气大伤,他更没有这个本事训练出这样的军队。”徐盛简直快抓狂了,呻吟道:“那会是谁呢?”
    眼前的局势年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太史慈摇摇头道:“这事情一时半会想不明白,我们慢慢来,绝对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的。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出使长安,为了在路上节外生枝,明天开始起,我们急行军前进。”三人闻言,抱拳轰然应命。
    经过漫长的旅途,风尘仆仆的太史慈等人终于来到了期待已久的长安。
    看着,与开罗、雅典、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在自己的视线中不断变大的西安古城,太史慈心中感慨万千,所谓“得关中者盛世统,迁洛阳者天下分。”实在是至理名言,可为古中国建立王朝者鉴。在太史慈这后来人看来,历史上盛世统一的朝代(周、秦、汉、隋、唐)都在关中,反倒是洛阳,其实历史上所有大王朝分裂和落败(东周、西汉、唐末)都从迁都洛阳开始。
    若是自己以后建立王朝的话,长安当是首选之地。
    这长安乃在关中盆地,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南至北秦岭主脊,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那渭河平原,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长安更是中国的地理中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而更令太史慈看重的乃是长安的对外意义,自古以来,我民族就不断遭到外族的侵略,北方的少数民族就像是那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根本就是在野火焚烧下春风吹又生的野草。而每个朝代又在“兵者不祥”的说法下一只消极防守,战胜则苟且一时平安,战败则以本国女子婚配外邦可汗以求苟延残喘。太史慈此刻虽然对自己的敌人变得冷酷异常,无所不用其极,但作为民族的热血男儿,太史慈岂会坐视这种局面,天下的太平不应当在女人的胸膛之上,而在我大汉民族的马背和军刀上。
    想到这里,太史慈转过头来看了看远远跟在后面的徐州军队,那辆曹玲乘坐的马车是那样的醒目鲜明,心中微叹,用女人来化解战争和危机,这种方法不及对外,对内也是一样,看来曹玲是要被牺牲定了。
    太史慈一开始想要利用曹豹的女儿,重现王允的计策,虽然看似残忍,但是从另一面说,太史慈这也是为了曹玲好,跟着董卓不会有好下场的,可是若是能令曹玲和吕布扯上关系,这对曹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吕布可以保护曹玲很长时间,就像历史上的貂蝉一样。
    但是自从那天晚上后,太史慈有点犹豫起来,觉得自己这般利用曹玲实在是卑鄙之极。而且要用美人计的话,长安的美人大把有的卖,不一定非要用曹玲,而且现在历史已经改变,王允未死,那就是说王允早晚会动手的,为何自己要利用曹玲呢?但是太史又不知道能否阻止曹豹这种利用女儿的行为,若是自己无力阻止,倒还不如按照原计划进行,免得曹玲和董卓一起死。
    自从那天晚上之后,自己就再也未见过曹玲,不过太史慈却知道这个曹玲对自己有点情愫暗生,但太史慈知道那仅仅是一种小女孩儿对大英雄崇拜的心理在作祟罢了,并非是真正的喜欢,这段情感应该很快就会过去。
    算了,人世间原本就有许多的无可奈何,自己又何必强求呢?自己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乃是挟持汉献帝,只要有了皇命在手,自己就有了争霸天下的理由。看看身边神情有些激动的刘备,太史慈心中知道,自己此来长安敌人多多。
    可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生命的精彩就在于我们有着茫不可测的命运,并且可以让我们全情享受。
    长安,我来了! 
第十一章蔡府
           转眼间,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了长安城外,虽然那城墙已经有些残破,但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辉煌之气却从砖缝中扑面而来。这些城墙厚而高,城前的壕池既深又广,确是这时代最佳的防敌设施,远处则大河环绕,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他们的到来马上引起了城头守军的注意,不多时,城门大开,出城迎接太史慈等人的乃是一个细长眼睛的文士,目光闪烁,显然是满肚子鬼蜮伎俩之辈。要不是气度稍差,而且代表官职的衣服不对,否则太史慈会以为此人便是李儒。
    双方下马。太史慈和刘备陈登等人大踏步上前,对面的文士迫出笑声,对着众人笑道:“本人乃是丞相手下的谋臣,李肃是也。”
    太史慈心中道:原来是短命鬼李肃啊,表面却笑道:“原来是李肃大人,青州使者虞翻见过大人。”刘备和陈登也报上姓名。
    李肃闻听太史慈报上“虞翻”的姓名后,双木马上一亮,拉住太史慈的手,呵呵笑道:“原来是虞翻先生,在下久仰大名,来来来,请这边走,我们日后还要多加亲近。”在神态之间显然对太史慈的是亲热非常,至于刘备和陈登,则完全被李肃晾在了一旁,刘备还好一点,李肃还和他搭讪几句,可是陈登则完全杯李肃冷淡了。
    太史慈偷偷看了身后面色不好的陈登,和不动神色的刘备,心道:所谓弱国无外交,虽然自己现在仅仅是出使长安,还谈不上是外交,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是一样的,在李肃的眼里,虞翻代表的是太史慈,而太史慈乃是中原的霸主,是天底下最有实力的人,所以李肃巴结自己装扮的虞翻,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至于李肃说的“久仰久仰”,那简直就是在扯淡,虞翻现在哪里有什么名声,李肃这么说只不过是套近乎而已。刘备不管怎么说代表的是刘虞,刘虞虽然声望很大,但是实力却无法和太史慈相比,但仍不可小觑,所以李肃也不会太过怠慢,倒是那个陈登,本身徐州实力并不是很强劲,而且徐州和太史慈的关系有一段时间不好乃是尽人皆知的事情,所以李肃不大去理会陈登也是在以一种变相的方式去讨好太史慈假扮的虞翻。
    众人在城门口寒暄了一些时候,才要往里走,却听见城墙上的士兵高喊,仔细一问,原来是不远处又来了一支军队,上面大大的书写了一个“曹”字,不问可知,那一定是曹操派来的使节队伍到了。太史慈精神一振,不知道曹操会派来什么人,伫立在城门口,向城外望去。
    李肃当然不敢怠慢,在一次迎接,太史慈和刘备陈登两人不一会便看到李肃和一个大胖子谈笑风生的策马进城而来,显然是原来便认识,太史慈一见,心中大乐,这不是鲍信吗?没想到曹操居然会派鲍信到此,不过仔细想一想,这鲍信还真是最佳人选,至少在朝中,这鲍信也是有一定声望的人。在鲍信的身边是一个相貌英俊的文人,长得斯文秀气,但是身上却有一种看穿天下大事的智者气质,看得太史慈心头一震,这么完美的智者风度,太史慈只在郭嘉、鲁肃、管宁、年幼的诸葛亮身上见到过,此人绝对是第一流的谋士。到底会是谁呢?
    太史慈边想边把自己的目光向后看,想要看看曹操到底还派来了谁,那后面有几个武将,不过太史慈都不认识,目光流动中,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