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20章

东莱太史慈-第20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化张口结舌,太史慈冷冷道:“官兵欺压百姓就叫贪官污吏,你们烧杀劫掠就是伸张正义?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廖化恼羞成怒:“你们还不是一样?有什么资格说我等!” 
  太史慈哈哈笑道:“我要是跟你们或者和那些官兵一样,我就不叫太史慈!” 
  一顿,傲然道:“你要看清楚,打败你们的不是那些不可救药的官兵,而是这帏县和黄县两地的百姓。我们根本就不是官兵,而是自发形成的乡勇!” 
  “什么?”廖化怀疑自己的耳朵。 
  太史慈笑了笑:“告诉你,此时的黄县和帏县完全是平民百姓的家园,这里没有狗官,也没有世家大族,更不会有不合理的苛捐杂税,你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你们的敌人,誓死捍卫家园的两县的百姓。” 
  “骗人!”廖化不能置信道。 
  太史慈嘴角逸出一丝微笑,一举手,蓦地,校场上所有的士兵以长矛顿地,发出怒吼:“为我两县,万胜!” 
  “为我两县,万胜!” 
  “为我两县,万胜!” 
  仿佛这每下长矛击地的重音都深深地敲在廖化和每个黄巾军俘虏的深处。这样的军队的确不是以往所碰到的官兵。 
  太史慈又一摆手,冷然道:“我希望你们弄清楚一件事,你们现在投降不是要投降给官兵,也不是投降给什么世家大族,更不是投降给我太史慈一个人,你们投降的对象是这两县所有的百姓。” 
  底下的黄巾军茫然而又仿佛有一点明白地看着他,太史慈续而道:“你们投降的代价不是成为我们的奴隶,而是成为跟我们所有黄县和帏县百姓一样身份的人!” 
  发呆,集体发呆,连廖化也不例外。 
  过了好一会,杜远仿佛才清醒过来,高声道:“大家千万不可信他……” 
  太史慈打断道:“枉你还是墨门子弟,也不想想你的大师兄为何加入我军?” 
  廖化和杜远一怔,想起了死去的师父平生“民为本”的心愿,又看到王豹那充满渴望和炽热的眼神,不由低下头来。 
  杜远更像起了此时远在帏县的心中玉人——李仙儿,不由心头火热。 
  太史慈看着两人的样子,心知自己已经收服了他们,遂高声向周围的黄巾军士兵说道:“或者在那些官兵的眼里你们是不可饶恕的贼寇,可在我太史慈眼里,你们只是走投无路与我们一样的百姓。我现在可以保证,如果你们加入到我黄县和帏县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员,你们一样有饭吃,有衣穿,有地种!我们黄县和帏县的百姓是什么待遇你们就是什么待遇!” 
  众人欢呼!太史慈又道:“当然,想当兵的也可以,如果你不想留在这里也可以,但——”太史慈声音一转,厉声道:“我不管你离开我这儿去干什么,如果继续为非作歹,劫掠百姓,我两县百姓和我太史慈誓杀此等恶贼!” 
  黄巾军的俘虏齐声应是! 
  廖化和杜远亦是一脸的感动。 
  两人都是军事迷,又都少年,飞扬跳脱,此刻得脱大难,竟然马上与太史慈熟络起来,纷纷请教这两天的恶战中他们不明白的地方。也不看王豹在旁连使眼色。 
  太史慈却心喜两人直爽,告诉他们,待两人伤好后细细说明。 
  太史慈长长舒了口气,廖化和杜远虽非第一流的战将,但在此阶段,自己能够收服他们已属不易,让他们守守城还是没有问题的。 
  眼下就剩下说服伊籍接受他们了。
……(本卷结束) ……
第一部第二卷
第一章潜龙(上)
       其实这场战斗打的冒险得很。   要知太史慈手中的兵力不过三千多人,又要分守两县,在人员调动上实在是捉襟见肘。 
  幸好黄县和帏县相距不远,而且自己的军中有天下间最善于防守的墨门子弟,太史慈更在军中实行了类似于现代军队中的基层军官制度,把原本就组织严密,强调纪律的墨门子弟安插在军队的各个阶层,这样使得军队的战斗力不止提高一个档次。 
  这其实有悖于大汉军制,但乔肃和伊籍本是文人,对军旅之事一窍不通,反倒对太史慈的所作所为没有异议。 
  伊籍更是在体会到如此改造军制军力大增后举手赞成。 
  太史慈却在旁边窃笑,“枪杆子里出政权”,要控制军队无非是要抓住军队的思想,太史慈繇的并不仅仅是士兵对自己盲目的崇拜,还要让军队处于觉醒的状态,让他们知道自己为谁而存在。 
  把在这时代看来绝对处于思想最激进状态的墨家子弟变成军队中的中下层军官,其潜在影响力就可想而知了。 
  故此,太史慈才看似大胆,实则无比安全的令伊籍和龙星守卫黄县,令李仙儿守卫帏县。 
  对外而言,几天前的连场血战令所有要染指黄县和帏县的黄巾军谈两县而色变,离两座城市远远的。 
  当时太史慈采取了一种积极防守的作战方式,不断地主动出击,袭杀和收降小股黄巾军,一旦引来黄巾军大队人马马上回城坚守,纯以弓箭克制武器简陋,攻城无方又是气低落的黄巾军,令对方无可奈何。 
  而黄巾军一旦开始撤退,太史慈等人马上带领军队出城再用弓骑兵衔尾追击,如果黄巾军返头再战,则太史慈军迅速回城,再次坚守。弄得黄巾均无可奈何。 
  太史慈更是一点也不担心黄巾军设下陷阱,要知两县城外地势平坦,敌情一览无余,根本无可设伏兵处,更何况绝不接近那远处的密林,当然不会给敌人任何还手的机会。 
  这招以攻代守深得身为墨门子弟的王豹的赞叹。 
  故此,在乱成了一锅粥的青州,这两座县城反而是最安稳的。 
  对内而言,伊籍确实不懂军事,但他可凭借寒门子弟读书人的身份帮助自己稳住和监视乔肃;龙星则在军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他的铁面无私令所有人为之慑服。 
  所以以两人加之五百士兵守黄县足矣。 
  至于帏县,本已是空城一座,待太史慈把大量的百姓迁至这里后,这里已完全是平民的天下。 
  李仙儿虽为女流,但确是军中第二高手,连王豹也有不及,加之身为墨门弟子,在军中影响力强大,更有在曲成收服男兵之威在前,所以令李仙儿负责帏县的安全无人反对。 
  即便是伊籍,也深知值此非常时期,自当行非常之事,更何况人手不够的事实令伊籍也无可奈何。 
  待考虑到所有因素后,太史慈和王豹才兵分两路,朝着早已探听明白敌情的曲成进发。 
  不过太史慈发现先王豹自上路后心事重重,想起就连李仙儿听到对自己的任命时也无喜色,倒有点愁容惨淡的问道。 
  反复询问下,王豹才吞吞吐吐的说出了真相,原来在曲成领兵的黄巾军头领廖化和杜远两人竟是王豹的师弟,杜远更是与李仙儿是恋人关系。只因为两人接受了张角宣扬的那一套,才被师父逐出了师门。 
  不过王豹对天发誓说这两人投进黄巾军完全出于想要用自己的方式救民于水火的一片赤诚之心。 
  太史慈一听,大感兴趣,原本他就想要收服两人,尤其是廖化,虽富第一流的战将,但绝对是实用性的人才。 
  不过因为有了王豹这番话,太史慈才有了连番的计划。 
  先是散布谣言,大肆传言刚刚撤退的刘氏大军有充足的粮草,加强了原本就已经有此猜想并欲追击的廖化的决心,分散了曲成的防守力量。 
  接着在招远设下埋伏,先在河的东岸伏下五百名射手,在廖化渡河时一阵激射,待廖化方寸大乱时太史慈又命自己剩下的五百精兵悍勇地发动了第一轮对廖化的冲击,更采取了疲劳战术,把五百精兵分成三轮轮番休息骚扰,弄得廖化在短时间内按兵不动。 
  太史慈更狠下心来不露面,让廖化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敌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也就令廖化无从揣度敌人的实力。 
  天黑后,那河东岸的五百士兵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回了西岸,这样太史慈就有了对廖化发动完全冲击的实力。 
  可叹廖化还以为河的对面有强弓埋伏而不敢渡河,还要分出人马反过来监视河的对岸。又哪些得到自己的过万大军居然是被人家一千人马困住。 
  另一方面,王豹带领五百人马现身曲成,甫一现身,便吸引住了杜远的注意力,更想从王豹身上得到心上人的消息,引得杜远出城,王豹看到杜远假意大怒,回马便走,杜远带着大队人马在后追赶,在他眼里,心上人是第一位的,反正曲成也是空城一座,又有何价值? 
  岂料他前脚走,王豹那剩下的五百人马后脚就不废一兵一卒,占领了曲成。 
  王豹在前不急不缓地行军,待杜远得知曲成已经失守才知中计,不过此时又被王豹刻意散播的廖化被围的消息传到了杜远的耳中。本就对曲成不感兴趣,加之惦念心上人的去向,更担心廖化安慰的杜远唯有加快行军衔尾追来。 
  而太史慈与王豹会合后,当然就展开了对两人的最后一击。 
  待太史慈坐在曲成的议事大厅里详细地说完这场战斗的前因后果时,满身的伤口已经被女兵包扎好的廖化和杜远听得目瞪口呆,不能置信地看着太史慈。 
  这么厉害的计策竟然出自眼前这个不满十八岁的少年人的头脑,怎不令他们惊骇莫名? 
  好半天,廖化才长出一口气道:“我这头颅尚在可真算得上幸运,幸好我已投靠主上,否则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杜远亦接口道:“难怪在北海时,臧霸大哥言语之中对身为敌人主上如此敬畏……” 
  突见廖化对着自己猛打眼色,才想起王豹和自己的师父一样对反感的便是黄巾军,不由面色苍白看向王豹。 
  岂料后者毫不在意,不由大感奇怪,哪里知道太史慈早就把自己和藏霸的关系告诉了王豹。 
  不过太史慈却没有把此事告诉伊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于伊籍,自己还要潜移默化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但是现在,太史慈却不得不去为是招降而非象其他地方屠杀黄巾军俘虏的的事情去说服伊籍…… 
  ===============================分隔线================================ 
  暴雨之后必有骄阳,燕子此时已不再呢喃,只是不时剪剪飞过波光粼里的水面,若不是青州其他地方还是一片兵荒马乱,几已让人误认为此处是人间仙境。 
  城外是一望无际的生命之绿,城里更是热火朝天。 
  这些天,乔肃简直是神气十足,可以说此时是他人生中最风光的日子。太史慈更是早早地派人送信去京城为乔肃表功,加之乔肃的家族力量,这东莱太守一职价值就是实在必得。 
  太史慈的连番征战更使得东莱西北六县安全异常。 
  太史慈更是暗暗高兴,不说乔肃被自己控制在手中,就是说服伊籍出人意料的顺利。 
  原来伊籍认为经过大战,各个县城疲弊不堪,急需恢复生产,而他又非睁眼说瞎话之人,自是知道太史慈带回来的这些黄巾军士兵大多是无地可种的百姓。又见廖化和杜远是王豹的师弟,当然不会反对太史慈的决定。 
  因此,太史慈的实力激增,光凭借廖化和杜远的影响力,就招引来的黄巾军的大量散兵游勇,短短的两个月太史慈的军队就已经扩充到了一万多人。 
  太史慈又连连攻占了掖县、当利、卢乡,至此,东莱西北六县完全落入了太史慈的控制。 
  由于太史慈曾经狠狠的从哪些世家大族身上敲诈过不少钱粮,所以财政上还可以维持住平衡,粮食也可支持到明年。 
  王豹这墨门中的能工巧匠更开始组织铁匠们按照太史慈提供给他不少的设计图开始打造新式武器。 
  到了明年,一切就会走上正轨了吧? 
  想到这里太史慈长长地透了口气。 
  这时候,黄县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分隔线================================ 
  乔肃与太史慈和伊籍以及王豹、廖化在的大厅中议事,正在太史慈与伊籍讨论得热火朝天又把乔肃这不学无术之辈听得呵气连连之时,门卫来报,刘繇的亲信到了。 
  进门一看,赫然是太史慈所熟悉的斥候张力。张力先向乔肃行礼,这才落座说话。 
  太史慈对张力的来意可说是猜的八九不离十。 
  果然张力道:“太史将军,几天前刘繇大人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即日将前往东都洛阳,刘繇大人请太史慈将军速速交割在此的政务,与刘繇大人上京。” 
  乔肃闻言先坐不住了。开什么玩笑?如果太史慈走了,黄巾军将会去而复来。虽然有王豹和廖化等人可力保两县不失,但无疑太平日子也到了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