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仙吟 >

第26章

仙吟-第26章

小说: 仙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旧没有追上不说,反而让自己被飞剑又抽了一下脸。
后面半个晚上,那可真是一追一赶了。最后甚至刚接近了一下他,骂了他两句,那小子又一阵更发疯的狂飙,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了。
“嘿嘿,想跑,你道爷可不是那么好蒙的。”道士笑嘻嘻的,完全没有了什么怒气,他反倒是起了心,要见识见识那个能跑得过他的小子了。自己师门交代的差事,要着落在这小子身上了。
只见他掏出一只破草鞋,豁然是刚才李灵犀跑掉的一只鞋,他比比划划半天:“急急如律令,敕!借物通灵,显!”
 第1第三章 天门开阖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磕头,老辈儿给钱。要钱没有,拐弯儿就走。。。。。。”
“小兔崽子们,闪了你们的腰,让你们过年也不乐呵!”一个少年手忙脚乱地让开一群小家伙,顺手扯了扯几个小鬼头的冲天辫子,逗得他们一阵躲闪,嘴里骂骂咧咧的却是嬉皮笑脸,年关将近,最高兴的还是那些小太岁们。他手中提着一个黑糊糊的陶罐,正要去平遥镇上打点酱油。
“灵犀哥儿,我们给你拜年了!”
“去去去,我可没钱赏你们这些小鬼头,过了年一人给你们做只笛子便是了!”
这少年约莫十六七岁,居然是那平遥镇西村的李家子弟李灵犀!从小极有人缘,颇懂得做人,平遥镇邻近地界儿,他也混得不错。
世界虽大,有两样东西始终变不了。用得最快的,永远是银子;过的最快的,永远是光阴!
少年未及弱冠之岁,一副身子骨儿却是扎实的很,虽说不上英姿飒爽,倒也是很耐看。颇为干练的穿着,更是让他平白添了几分英气。只是衣着简朴,家贫人苦,袖口的几个蓝染布缝的补丁更是显得有些寒碜。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他有一双灵动的眼睛,乍一看,倒是有些狡猾的神色。农家虽苦,他却是毫不在乎。
却说当年,李有才遇到那位道长指点,得了孩子的名儿和一块石头后,眼睛一花,那道长就不见了踪影,对于他交代的事更是上心无比。
李有才怕那块大石头被风吹雨打,连夜请人将自家茅屋拆了一道照壁,将石头放进了屋子里。
不过当他打磨石头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令他颇为意外的事,那块石头的硬度几乎远超他的意料,打磨速度之慢,两兄弟每天晚上都加班也花了一年时间才打磨了个大概。这还多靠了李家祖传的石匠手艺!
李有才怕二弟李有福手脚不到位坏了石头,刻不好那些图案,便不许他插手了。从此除了白天养家糊口,晚上便是一个人加班加夜地照着道人给的那张模型图打磨那块石头。那图纸上画的东西,李有才也看不懂,只觉得上面横七竖八的东西特别多,一条条弯弯曲曲仿佛蚯蚓的细线更是让李有才费尽了心血。
那石头颇为古怪。看起来就是寻常地宣石。只是那硬度也太强了一些。李有才做了一辈子石匠就没遇到过这种硬度地石头。凿子锤子烂了无数把不说。那一凿子下去还往往只能弄出来个白点。拿出积蓄托人从外面买回了几把用打造武器地精钢炼制地凿子。这才勉强能开工。
他还发现一个奇怪地地方。这石头白天凿不得。不管用多大地力气。一下一下地全是白点。只有到了晚上。夜月当空地时候。这石头仿佛也软了。能够勉强地打磨。作为一个和石头打了一辈子交道地石匠。李有才有一种感觉。这块石头绝对不简单。打磨这块石头。也成了他这个石匠地追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有才从未间断过。乡野村夫或许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钱。可对于承诺。李有才却看得特别重。在他眼中。那老道士是恩人。而且。帮助道士也是一种好事。乡野间地说法。这叫做积阴德。有向道之心。
整整六年时间。李有才已经费尽心血。正如每天晚上点灯耗费地桐油一般。他地心血其实也在每天晚上打磨这块奇石地同时。像灯油一般燃尽了。这六年时间里。李有才变得越来越沉默。仿佛除了亲人和那块石头。他地眼中已经放不下其他东西了。李家妯娌和李有福三人更是经常见他在那屋子里低声地说着什么。仿佛在和什么交谈一样。不过。一问起他。他都是矢口否认。
终于。在一个月光如水地晚上。。。。。。
“哈哈哈。。。。。。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我懂了。我懂了。哈哈。。。。。。”
一声划破夜空的长笑,扰醒了梦中人。李家四人起来的时候,只看到了躺在屋子里的李有才和一大滩泼洒在那块石头的鲜血。确切的说那已经不是一块石头了,而是成了一个大盘状的东西,有些像村里的磨盘,一个没有碾盘的的大磨盘。磨盘上面密密麻麻地刻上了许多东西,李有福略微一看,那些条纹是那张图案上的,只是那张图现在也不知道被李有才放到哪里去了。
李有才从此落下了一个毛病,不开口说话了。
几年之后,李有才押运石料去外地,渡船翻了,一船人包括李有才都喂了江鱼。
李有才死后,那块磨盘就没人管了,一直放在那里等着老道士上门来取。刚好李灵犀长大了不能再和自己娘亲睡,也就住到了那间闲置的屋子里。
又过了几年,体弱多病的灵犀娘也逝世了,一时间小灵犀居然就成了一个孤儿,跟着自己的婶婶和叔叔过。李有福夫妇也添了个儿子,唤作李大宝!
从此李灵犀就跟着叔婶一家过日子了。
“啾啾~”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乡下的早晨,山山水水重重叠叠,早起的鸟儿上蹿下跳谱出一曲温馨的晨曲。巍然远卧的群山,腾空而出的朝阳,挥洒大地的晨曦,西村的早上又多了几分清溟之韵!
“好舒服~”
李灵犀慵懒地拍拍嘴,痛快地伸了个懒腰,农家孩子可比不得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十六岁的少年已经要开始承担一些养家的责任了。
“犀儿,你也不多睡会儿!大年初一的,也该好好睡个懒觉的。”一个妇人推开门扉,慈爱地看着眼前这个侄子,却是李灵犀的二婶,李张氏!“你看看你那兄弟,可是一个懒鬼了!”
“大娃,来帮我逮一下鸡!”一个憨厚的汉子从茅屋后面探出身来,后院传出一阵鸡鸭闹喳的声音,小小农家,茅屋前后也用篱笆围了个小院子,倒也打扫的干干净净。这李张氏也算是勤快的妇道人家了。今天是大年初一,杀只鸡算是好兆头啊,多‘积’多‘积’!
“好咧,二叔!婶婶放心吧,我睡好了!”农家难得吃点肉,倒也是件高兴的事。李灵犀这家伙在外面可是非常调皮,大错不犯,小事不断。在家中,他却是孝敬的很,双亲早逝,全靠叔婶把自己养大。
李灵犀做好了早上的事儿,就朝平遥镇上去了,今天可是好日子!忙了一早上,他居然一点都不累,就算是石匠汉子李有福也额头见汗!这么多年了,李灵犀渐渐发现,不管每次自己回家的时候有多累,只要躺在屋子里睡一觉,第二天就铁定能生龙活虎的!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因为厌恶夏天里苇席子的那股子燥热,他偶然躺到了大磨盘上睡觉,结果从此就习惯了。那大磨盘可真是好东西,冬暖夏凉,他也不怕得风湿病,不过为了怕自己叔婶担心自己,他也总是关好门睡大觉!
自己的身体,最了解的人除了医馆里大夫,那肯定是自己了。李灵犀发现自己比其他同伴们多了些什么东西。比如爬树掏鸟窝,他爬得最快,偶尔掉下来了,不管再高,他也不会摔着,最多就是胸里闷气一会儿。有时候做农活,手被割破了,半天功夫连伤口都不见了!李灵犀认为自己和普通人有些不同,可究竟有什么不同,他也说不上来。毕竟,除了身体健壮不害疾病外,他也会饿,他也会困的想睡觉!
这小子还特别迷信。西村到平遥镇的路上有一个土地庙,他可是每次路过那里都要拜一拜,说是多积点阴德有好处。
“土地老爷子,新年好!今儿个大年初一,小子借您宝地先给自己占一卦!”李灵犀从怀中掏出了两片羊角状的石头块子,上面分别刻了阴爻阳爻。乡里人家死了人,都会请一些道士做法场。李灵犀手里的两片石头角卦就是照着那些道士的阴阳八角卦做的!
“急急如律令,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李灵犀乱念了一通,也不管究竟对不对敕令,反正是把自己知道的咒语全念了。他觉得这样的卦应该最准!
“哈哈~大吉!”李灵犀在土地庙前闹腾了半天,欣喜地捡起地上的八角卦,开心地朝着平遥镇里正家去了。
李灵犀也算是半个有文化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被那个老童生曹德贵收为了学生。之后,老童生顺势开起了私塾,平遥镇一带的子弟也多少受了他的恩惠,从此成了十里八村的德高望重之辈,倒也让这老童生日日笑颜,忘了科举了!
平遥镇张大富,家有田产百亩,又身兼里正之职。延聘了老童生为西席先生!李灵犀也成了老童生的书童跟着去上课避嫌!
今天正好是领年礼的日子,李灵犀也就早早的和曹德贵老头一起去张府领了年礼,顺便四处闲逛。
玩了小半天,天色渐晚!李灵犀回家的路正好又经过了张家大院,这富家高院的,倒是夹着一条长长的巷子!刚走进巷子,他就看到一个有些黑糊糊的人影翻上了张府的院墙!
李灵犀这小子可是个好奇的主儿,这下来了兴致,把几样简单的年货随便在身上一绑,几下功夫就攀上了张府院墙,要跟着去看看这个贼。那张小姐平日里虽然半年说不上一次话,李灵犀也不忍见她受了贼人毒爪!何况,这小子鬼灵精怪的,还想着抓了贼子,找张老头领赏呢。
也是少年好奇的心性,如果他见了那黑影便大喊出声,日后倒也少了机缘了!
 第1第二章 灵犀
  却说这天下有一山,名神仙岭,乃是石塘县治下。
离神仙岭最近的一个小镇,起初倒也无名,一位落魄的书生应试不中,路过此镇唤出了平遥二字,小镇也就渐渐兴旺了。
平遥镇最西头的村子,住着一户李姓人家,世代石匠出身,一家两兄弟敲敲打打半辈子倒也把这家给成了。
今日却是李家大喜之日,大哥李有才喜得贵子。
孩子是生下来了,可这名字却犯了难。李家四人不过略微识得几个字,哪里懂这大学问。人的名儿就如树的根,乡下人看的重。
一家人正合计的时候,忽见柴门外有一个白须道士来了。
李有才见道士登门,暗道也算一番缘法,急忙出门迎了上去。
“这位道长有礼了!”
“居士有礼了。贫道不过路过此地,但观居士印堂隐有天地玄牝之光,想来是初得贵子之兆啊!”
那白须道士行走间如老树盘根,虽老态龙钟却不失稳健,一把蚕丝拂尘,一顶三清冠,一件八卦阴阳袍,不说别的,看起来卖相实在不错。
李有才哪禁得住这种忽悠,顿时惊为天人,礼数更是周到:“仙长,如若不嫌弃寒舍简陋,还请入内歇脚片刻。粗茶淡饭伺候几分,倒是本分。”
“不碍事。不碍事!茅屋虽小。却容天下之大。天下虽乱。却有茅屋一间。进与不进都是一般。一般。”老道士抚须而笑。也不进屋。几个妇人和李有福在屋子里观望着。也不上前闲谈。乡野规矩。一家地主事人才能担得起这抛头露面地事。
李有才就一粗人。除了摸着铁锤榔头有感觉外。其他事都是懵地。这下自然不会推脱了。作揖问道:“李有才得见仙长。自然是一番缘分。有什么帮得上忙地。仙长只管开口。”
“不错。不错。”老道士笑了半天。说道:“倒也无甚大事相劳。只是贫道今日路过神仙岭。看中了一块石头。这石头大了一些。贫道不便带走。听闻居士乃是祖传地石匠艺人。颇有一番能耐。便想请你代劳打磨一番。日后再来取回。”
“仙长过奖了!能耐称不上。石头地事倒是好办。仙长放心就是。”李有才面露喜色。倒也不是吹牛。摸了一辈子石头。早是个中老手了。只是心里有些好奇。这道长能掐会算不会连自家祖传地一门手艺也给知晓了吧?
老道士回身一指。不知何时一块近丈方圆地大石头就摆在了身后不远处。众人居然都不知道是何时摆在那里地。“这石头淋不得雨。吹不得风。须照此图打磨。切记。切记。”
李有才恭谨地接过了那张看起来线条复杂地图。收了起来。保证自己会把石头放进屋子里。等着道士来取。这才说妥。
“贫道既然有劳施主,倒也有三字回报。”老道士伸手入袖,取出了一张薄纸,上书三字递给了李有才。
“敢问道长,此乃何意?”李有才脸色发窘,那图纸他还能看懂,照着模子也能打磨出石头来。可这张纸上的三个字除了一个李字外,其余二字任它斗大,他也是头大难辨。
“此乃李灵犀三字,李氏贵子当为此名。”老道士也不多话,转身就走,却是作诗一首,翩然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