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地仙演义 >

第74章

地仙演义-第74章

小说: 地仙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接引道人在上面祭起乾坤袋收取血海生灵,那六足蚁部,早已遁入血海地下,一只也未能收得上来。接引道人也是在最后才现下面还有一部生灵。他睁开慧眼一查,顿时知道了这部生灵的厉害之处,心中大喜,正待加紧施为,便是将血海地底全翻了过来,也要将此部收入西方教中。

    如今的西方教,却是正好缺一部强力护法!

    正在此时,陡然一个声音传来,如同在耳边轻语:“道友曾经答应让一部生灵与我,这便践了诺言罢!”正是镇元子的声音。

    就见万丈黄光从地下射出,如同一张大网,从下往上一捞,顿时这六足蚁部,全数捞在网中,一个也未曾逃脱。那黄光收拢,现了一宝,正是镇元子的法宝地书。就连六足蚁部的蚁后,也被此书摄了去。

    那地书捞了六足蚁部,对于其他生灵,倒也不为难。黄光似乎有意无意般,继续往上一冲,正被接引道人祭在上空的乾坤袋受了,顿时便吸力全无,失了神效。

    可怜这六足蚁部生灵,最费冥河老祖心血,想要培育得尽善尽美,才使其出世,也好显示血海的神妙。谁知好不容易等到尽善尽美之时,已经为镇元子所有了。

    若论珍贵之处,冥河老祖却是宁可将其他五部全部舍去,也要留下六足蚁部。

    只是当此非常之时,冥河老祖却无暇心痛。他见二圣相争,生机只在一线,哪还犹豫?连忙带领剩余的一些精锐和心腹,化作一片血光,以最快的度朝幽冥世界遁去。

    他真身与血海息息相关,真身进了幽冥世界,后面也自然有一条血河,连接血海与冥河老祖,也朝幽冥世界滚滚而去。

    不过片刻,西北血海,已然无影无踪,全都流入了幽冥世界。

    其实若是接引道人想至冥河老祖于死地,他又哪里还有逃脱的机会?只是如今幽冥新开,轮回未稳,冥河老祖又气数未尽,所以镇元子和接引道人都有默契,也并不如何为难于他,这才让他得机逃去。

    接引道人已经将那四部生灵都收得差不多了,便也不再贪多,趁势收了乾坤袋,提在手中。他的乾坤袋只是一件先天灵宝,完全依赖圣人的神通,才有如斯威力。此时那中间的亿万生灵,在其中冲击鼓噪。接引道人要施展神通,将他们都圈在袋中,其实也是有些吃力。

    镇元子现出身来,收了地书在手,看了看接引道人手中的乾坤袋,朝他说道:“道友,数万年耕种,今日丰收,真是可喜可贺!”哪里像两个圣人?听起来倒是如同两个老农间的谈话一般。

    接引道人谦逊道:“还要多谢道友通融!”前次成圣之时传法,冒犯了万寿山,被镇元子所阻,此次却得通融,未有任何阻挠,因此相谢。

    这次血海六部之中最为精锐的一部本镇元子收去,他其实也是非常惋惜。不过事情已成定局,镇元子的神通,他是非常清楚的。何况又是准提道人借宝之时有言在先,却是不好反悔,免得白白争执一场,也是徒劳。



………【第102章 二圣论道法 地仙下洪荒】………

    元子道:“我也不是没有肚量之人,道友多虑了虽是旁门,也多有巧妙精微之处,便是我听了道友所传,也颇有心得!”

    旁边一尊古佛,未出过西天,不知镇元子端的,眼中只有阿弥陀佛,听他说西方是旁门,心中不服,出来说道:“你说西方教是旁门,敢问正宗何在?”接引和准提待要拦他,已经来不及,顿时脸色难看之极。

    镇元子微微一笑道:“东土大道,乃是正宗。”

    那古佛犹不知趣,拈一花在手,化为一个世界,说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东土正宗,可有此神通乎?”

    镇元子不由失笑,也是有意拖延时间,便将手中地书一展,其中也现了一个世界,世界中有无数鲜花盛开。

    每朵花中,又都是一个世界,只是从外看去,仍然还是小小一花,与普通花草并无区别。因对他说道:“花终是一花,世界终是世界。”

    那古佛见了,目瞪口呆,做声不得。

    镇元子笑道:“你既然难我,我这也有一题,请诸位解答!”便将拂尘一拂,地上的亿万沙砾,陡然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座二十四层沙塔,四方八面,勾心斗角,也是有模有样!

    镇元子说道:“此塔也无筋骨,更无法力支撑,只是普通沙砾堆成,触之即倒。尔等西方诸佛,皆能化一沙为世界,不知对于沙性,了解如何?”

    准提道人听他提起沙中世界,想起昔日困住玄穹与玄竹的往事,以为镇元子想要提起旧账,也有些紧张起来。

    先前那古佛听镇元子提起他们的得意神通,却是胸有成竹,坦然说道:“我佛,常以西方恒河之沙演化,对于沙性,自然甚是了解。”

    镇元子道:“既然如此。此塔不过普通沙砾支撑。每粒沙子。各有其轻重缓急之处。作用不同。尔等若是了解沙性。便从其表面取下一粒。看看能否使此塔自行坍塌。”

    那古佛听了。却是心中没底。上去仔细观察一番。才小心翼翼在底部取了一粒沙子。心想沙塔终究是从下到上垒成。底部若失支撑。上面便不能维持。谁知等了片刻。沙塔依然挺立如故。毫无坍塌迹象。

    此塔所含之沙。不知多少亿万。区区一粒。哪里能关紧要?

    其他诸佛见他受挫。也都分别上前。各按自己所想地紧要位置。取了一粒。只是都没取到要害处。没能使得沙塔坍塌。

    准提道人也不由起了好胜之心。在旁边细细观察。待诸佛取完。也上前取了一粒。他这粒沙子地部位却取得巧妙一些。导致旁边数万沙粒子都纷纷坍塌。可谁知也仅仅使得此塔塌了一柱而已。塔身仍是完好无损。

    他们在这边慢悠悠地论道。那边接引道人要控制全力反抗地亿万血海生灵。提着乾坤袋。已经越来越吃力。连忙出来打圆场道:“东方西方。皆是道祖所传。红花绿叶。本是一家。道友既然悟道在前。可为我等师表。不若演示一番。也好令我等知道其中至理!”

    镇元子看看差不多了,也不故意磨蹭,便悠悠然从塔身取了一粒,却是从塔顶取出。那塔缺了这粒似乎毫不紧要的沙子,才安稳片刻,就生了异变,先是顶上有一粒沙子滚下,带动数粒,落到脚下,又震动了数粒,纷纷掉落,接着四面八方,同时有许多沙子开始滚动,终于导致整个塔身不平衡,半壁坍塌下来。最后整座沙塔,又成了一堆沙。

    在场的都是高人,见他果然未用任何法力,只取一粒,便塌了一塔,都纷纷叹服。

    接引道人越来越吃力,哪里还有心思与镇元子继续论道,连忙谦逊道:“道友,令人钦服!不过今日我还有要事,便不多留了!”几句话一说完,便与镇元子告辞,率领众佛与帝释天的天众一部,赶忙回西天而去。

    方行到半路,冷不防镇元子说道:“道友慢走!”声音中也带着念力神通。接引道人控制乾坤袋,正自紧张,不防受了镇元子这一惊,虽未有事,手上却是微微一抖,顿时乾坤袋没能抓得稳,散开了一角。里面罗刹一部,趁机冲出,便如沙粒一般,纷纷跌下云头,洒落到洪荒中去了。

    接引道人心中有气,又不好作。今日情形,与先前他出言干扰镇元子炼化混元天罗伞何其相似?只不过上次他未能成功,这次却吃了镇元子一个小亏。正是一报还一报,报应。

    他终究是圣人,却也不好下到洪荒去收拾那些罗刹部众。何况这些生灵一旦散到洪荒中,到处都是,也是收无可收,便只能吃个闷亏,加快度朝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镇元子在后面见了,大笑不已。

    即使去了罗刹一部,接引道人这次也收了绝大部分的阿修罗、夜叉、六翅部众,也是前所未有的大收获,从此西方却是再不缺生灵矣!

    他回了西方极乐世界,欲将三部放出,阿修罗、夜叉二部都喜欢自由,一俟得机,便跑了出来。唯独六翅部喜欢乾坤袋中黑暗,又忠心冥河老祖,对西方教反感,在其中死活都不出来。

    这终究是耗费苦心得来的生灵,接引道人无法,又不忍灭之,只得随了他们,心想以后日日以佛法教化,早晚总能使其成了西方教信众。

    他与准提道人煞费苦心,先前已经成就天龙二部,这次又收了阿修罗、夜叉二部,后来再加上西方本土的乾达婆、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四部,终于成就了天龙八部之众,扎稳了西方教的根基。

    接引道人为容纳八部,以大神通西天正中,做须弥之山,供其居所。其山风景甚美,有山有水,豪华宫殿陈列期间,山直上无有阿曲,生种种树,出种种香,香遍山林。其山下为纯金沙,四面有四埵出,高七百,色彩绚丽,七宝成之。帝释天居须弥山顶,善见城中,统领其余诸天。其下分别为龙众、阿修罗众等居之。

    接引道人机关算尽,偏偏还有一事出了差错,便是这血海生灵,委实凶恶,生性暴躁而多有戾气,性情偏执,喜欢争斗,难以教化,以前却是想得太容易了。他在西天极乐世界,日日,可是不仅六翅蚊部毫无反应,便是阿修罗部与夜叉部,也时有暴动。

    特别是阿修罗部,本就性格暴躁,骁勇善战,以争斗为乐事。又很多疑,不忿被西方教收来,便是接引道人,也常疑于佛,以为有所保留。更是经常与须弥山顶帝释天率领的天众一部死战,夜叉一部屡屡也来相助,杀得血流成河,死伤累累,场面惨烈之极,称作修罗场。

    不过接引道人乃是圣人,有力,他们争斗再是惨烈,也能以秘法重新为他们塑体化生,倒是不虞消耗。

    那冥河老祖却也非简单人物,这次失了五部的大部分生灵,痛定思痛之下,并未丧气,反倒是知耻而后勇,经过数百年修炼,居然悟透了冥冥之中的一丝玄机,便于幽冥世界之中,立下幽冥教,并以血海斩出一具恶尸,称为血海老祖,重新又登上了洪荒强者的舞台。

    后土化六道轮回,吸纳至阴之气,魂魄归之,又有功德护持。冥河老祖虽然将部分血海带入了幽冥世界,却是再得不到血气和魂魄的补充,无法再现以往血海的威力了。

    因此,他索性以血海斩出恶尸,虽然失了许多血海的妙用,但也成就了血海老祖的无边神通。

    冥河老祖能斩出一尸,说明他的修为已经到了混元大罗金仙顶峰,虽未证得圣道,神通法力,却正在与圣人逐步接近。因此即便是圣人,也不能再轻易杀他了。

    后土化轮回之事既了,镇元子回了万寿山,想起答应后土娘娘之事,因召集八大弟子,吩咐他们道:“如今尔等已经小有所成,继续闭门修炼,作用不大,正该下山行走,历练一番,于日后证道,也颇有好处。洪荒十二大部洲之中,中央两大部洲失主,尔等可多在这两大部洲游历,顺便也好帮助巫族管理些事务,救助生灵,积些功德。若有难处,可回万寿山来找为师。”

    众弟子之中,还只有玄穹、玄竹与玄敖曾经下过山,其他人自从化生以来,便在万寿山上。自由逍遥之心,谁能没有?因此见镇元子终于让他们下山,都是喜色难抑,连玄松都不能例外。

    镇元子见了,却是忍不住又叮嘱道:“尔等此去,诸事都可为,却是唯独不能介入妖巫之争,只可帮助管理其他各族生灵。否则杀劫降临,因果缠身,为师也救不得你等。切记!切记!”

    众弟子自然遵从,稍作准备,取了随身宝物,便纷纷告辞而去。从此行走洪荒,广积功德,上体天道,下济生灵,地仙之名,渐渐显于俗世!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03章 秋风起萍末 帝俊有远谋】………

    如此日升月落,洪荒又平静了数百年。htt不过这种平静;已经是爆的前奏,与其说是平静,还不如说是巫族在静静舔舐伤口,积蓄实力。总有一日,仇恨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出来。

    后土身化轮回,不仅为洪荒生灵造就了一个转世之所,还一举解决了巫族的一大心腹之患,使得冥河老祖再无依仗,逃入幽冥。

    从此之后,冥河老祖若是知机,便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幽冥世界,不能随便出来了。他对巫族的威胁,也已经降到了最低,暂时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巫族虽然不依靠魂魄转世,却也受了后土娘娘的恩德,举族上下,都对她感激不已。

    巫族两大祖巫殒身,后土乃是自愿,共工之死,肇事者实有四方。祖巫之中,众人只知道祝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