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地仙演义 >

第7章

地仙演义-第7章

小说: 地仙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不美。

    如今炼制鼎芯,法宝补全,其中必将自动生成更多重禁制。法宝禁制生成之时,如婴儿初生,内含的大道法则会一一显现,至易至简,最是清晰和容易参悟。错过这样的机会,大道重归晦涩,那时候要参悟,便需要无穷岁月慢慢弥补了。

    因此镇元子才会在周围布好禁制,然后将心神完全融入鼎炉之中,体悟法宝禁制的生成过程。

    那鼎炉得了火源,通体泛红,鼎上黑白光华喷吐,其中地火风水隐现,互相转化,隆隆作响,声势惊人,直欲要炼开天地一般,竟在盘古开天之前,已隐隐透露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玄机。

    镇元子心神全在鼎炉之中,对外界并无所知,只觉得鼎炉内部万事万物轮回不休,有山石土木,有花鸟鱼虫,有人鬼魔神,或有灵识,或无灵识,皆一一衍生,又一一磨灭,有无变化,玄奥之极。不知不觉之间,自己也仿佛参与其中,变成了一块石头,生成之后,历经千万年,又风化消失;又似乎化成一条小鱼,破卵而出,自得其乐,最终葬身大鱼口中,归于一堆鱼粪……不断衍生、消灭,循环往复,无所终止。

    只觉得过了无数岁月,陡然一震,镇元子心神回归,入了本体。

    那鼎炉已经完全生成,有三十九重禁制,足足比原来多了十一重,成了极品的鸿蒙重器。

    镇元子查看之下,自然喜难自禁。更令他高兴的是三十九重禁制,他已经参悟了三十八重。想来他虽然以心神参合,感悟万物衍灭转化之理,只是一时之间,终究也有不及之处,所以才还留有一重禁制,待他慢慢静心参悟。这最后一重禁制,参悟完全也是指日可待。

    若是事后再来参悟这十一重禁制,时间又当以元会计。要知道这可不是简单的十一重禁制,而是二十八重禁制之上的十一重禁制。禁制越多,法宝功能越强大。同样越往后的禁制,也就越是复杂和难以解开。

    这番参悟,不仅修为大进,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无数物种的生灭之后,心性修为大大增强,再不会轻易为七情六欲所累,动摇本心。

    鼎炉之上,各样事物一一呈现,有混沌初成,有盘古出世,有太极玉符、人参果树、葫芦藤、息壤、金精、人参、灵芝、烛龙……自鼎炉成形之后所经历的种种事物都在鼎上展现,栩栩如生。

    鼎炉生成之时,显示万物生灭,增加的主要威能,就是造化万物。

    造化万物,意味着不仅包括炼化法宝、丹药等器物,也包括造化生灵。唯其如此,才当得“造化”二字。

    “得万物造化之理,以后就称你为造化鼎吧,也只有这个名字才配得上你!”镇元子高兴地对着鼎炉说道。

    造化鼎得名,陡然出万丈豪光,腾空而起,在空中嗡嗡震动,有五音、五色出,传遍鸿蒙世界,宣告他的出现。这一刻,鸿蒙世界其他的所有声音、所有颜色都被压制了下去,仿佛世界只有造化鼎存在。

    这五色五音,顿时惊动了鸿蒙之中的强者。

    鸿蒙中心某处,盘古正对着一团混沌云雾挥斧,那团混沌云雾,本是虚体,在盘古斧下,却如豆腐一般实在脆嫩,劈方则方,劈圆则圆。盘古见了这五音五色,掐指一算,喜道:“镇元道友有如此福缘,却是不枉我对他的栽培。既如此,我且再助他一臂之力!”说完,伸指朝虚空中点去。

    鸿蒙边缘某处,一个道者正在静坐吐纳,面容古拙,神色平和,道体居然与镇元子一般无二,也是完整的人形。他被这五音五色惊动,双眼开阖,神光湛然,掐指算了算,似无所得,皱了皱眉,又复静坐吐纳,仿佛什么都没生过一般。

    另外一处地方,也有两个先天魔神,皆人蛇身,一生男相,一生女相,被这声势惊动。那男的对女的说:“不知是何种宝物出世,竟有如此声势?”女的说道:“宝物虽好,不如性命重要。我兄妹得灵智不久,实力不强,还是保全自身为上。鸿蒙中央将有灭世大劫降临,若进入中央,九死无生。我们还是赶快避往边陲吧,希望能得那一线生机。”那男的应了声“是”,两人继续往鸿蒙边缘行去。

    鸿蒙深处,一只似鸟非鸟、似鱼非鱼的巨大怪兽正喷出丹气,摄住一团红云。他本性属水,若能再将这团红云吞噬炼化,便能水火相济,更上层楼。只是不曾想到这团红云也如他一般,开了灵识,实力与他相若。拼命之下,依赖属性相克,他也是好不容易才将其制住。正僵持间,不防五音五色震荡,将怪鸟吓了一跳,心神微微松懈了一下。那团红云趁机挣脱了丹气束缚,跑进旁边的一团混沌劫云中去了。他本身便是云,对于劫云自然不怕,怪鸟却不敢追进去,只得恨恨而罢。

    ……

    且说镇元子炼成造化鼎,也没料到有如此声势。他向来喜欢低调,并不想弄得人尽皆知。只是想要阻止,也是为时已晚。

    那造化鼎一番表演之后,复回到镇元子手中,仍旧是灰朴朴的颜色,并不惹人注意。只是若仔细看去,便会现那鼎上有种种图案,异常深邃广阔,仿佛其中另有世界一般。

    还有一重禁制没能解开,造化鼎便不能收入体内。只是将其大小变化如意,还是能做到的,因此倒也并不影响携带。

    镇元子志得意满,收拾行装,正要继续前行。突然前方虚空中现出一根手指,朝他头上点来。

    出现得如此突兀,竟是直接破开空间,出现在面前。

    镇元子大惊,忙要腾转身形,闪避开去。不想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仿佛都被锁死一般,动弹不得,连祭起造化鼎的能力也是欠奉。这一霎时,他头上已经冒出了一层冷汗。

    惊惧间,那手指已经在他头上轻轻一点,又复隐没不见,只传来盘古的一声轻笑。

    镇元子知是盘古,这才放松下来。知道如果是敌人,自己只怕已无幸理。看来问道之路,仍然长远,如今刚有小成,不可自矜自傲。

    脑海之中,多了一道信息,正是盘古所。只是仍然是原来的那几句话:反躬自省,不假外求。若无所得,再问葫芦。

    镇元子揣摩一番,道:“是了。盘古道友是在催促我去寻找那两株灵根了!”

    正是:

    异宝出世有神通,

    五音五色震鸿蒙。

    先天魔神初识得,

    便是造化第一功。



………【第十章 省问真身寻至宝 堪破幻境见真容】………

    盘古提示之语,浅显易懂,镇元子并无疑问。他在鸿蒙世界之中获得灵根,大都有赖于原身的人参果树,早知其有寻宝之能。

    前文有道,这人参果树,本身就巨大无比,占数万丈方圆,不仅吸收混沌灵气快无比,而且其感应范围也是异常宽广。特别对周遭的其他木性同类,更是灵效非凡,感应的范围百倍于其他事物!而镇元子虽然已从人参果树上脱离出来,另炼道体,却毕竟曾为一体,灵识相通,人参果树所感应到的事物,他也有如亲见。因此“反躬自省”之语,必是要他以人参果树感应其位置,毕竟那两样事物也是木性灵根。若不能成功,则当“再问葫芦”,与葫芦根一起,甲乙相济,阴阳相交,能力便有数倍提升,感应的范围也以几何级数增加。

    只是他先前也曾无数次尝试,不知道是自己修为有限,还是确实距离那两株灵根太远,始终没有什么收获。要知道鸿蒙之中,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更没有什么东南西北。虽然后世那两株灵根应在西方,可是这个信息对目前的镇元子却毫无帮助。

    此事关系到镇元子以后的气数,犹如悬头利剑一般,若不趁早取下,道心难安。而且要解决此事,时机也是转瞬即逝,若等那两株灵根化形出来,他便再无机会。以后即使一身神通道行修炼得再强大,也无望达到那不死不灭的极致,终究还是蝼蚁,大劫来临之时,依旧要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

    他灵识穿越而来,最大的优势便是提早了近两个元会化形,使得自己立于主动。若是不能做成这件事,那就变得毫无意义,还是要走以前的老路。

    现今盘古所指,必非无由。而且镇元子刚参悟了造化鼎的禁制,修为大涨,几近后世的大罗金仙之境。此番若再行事,效果比之以前自然大为不同。

    镇元子将造化鼎祭起,向下一倒,现了人参果树与葫芦藤。二者从鼎中飞出,刚出鼎口之时,只如掌中玩物,小巧玲珑;待离了鼎口,越长越大,最终恢复了恢弘本相,硕大无朋,灵气澎湃。附近的鸿蒙空间,皆为二者绿叶笼罩,仿佛这世界之中,再无他物。

    那人参果树已不知道成熟了多少次,果子具被镇元子储藏起来。葫芦根所结葫芦,前两个已然成熟,后面又有三个挂果。两株灵根,皆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更有果缀其中,金光隐现。

    镇元子不敢怠慢,运起神通,将神识放出,与灵根融为一体,向周遭细细感应。

    他此番炼化造化鼎,功候大进,果然与以往不同,只觉得神识如臂指使,几乎无远弗届,范围之内,就连不是木性的事物也能探知清楚。

    猛然间,镇元子感觉眼前一黑,神识如遭重击,潮水一般退了回来。一瞬间,仿佛探到了什么东西,可是又并不清楚。

    镇元子却不惊反喜。他虽然没有探到对方是具体什么东西,不过却知道对方也是修得神识,而且感觉极为可能是木性灵根。刚才感应被打断,正是受了对方神识的攻击。表面上虽然自己的神识被对方被击退,不过因为乃是在范围及远的末端,自己是强弩之末,所以力有不逮。而对方应该是距离极近,反应才能如此迅。以真实的实力来看,对方应该远不如自己。

    另外,对方若能移动,早就隐匿行踪,远远遁去,断不会以弱击强,刻意挑衅。

    凭着这两点,镇元子觉得十有**应是那两株灵根之一。他毫不迟疑,收起人参果树和葫芦藤,马上向着感应之地行去。

    如今他有了目标,并不如原来那般闲逛,运起神通,身形就如霹雳长虹一般,一闪即逝。

    行不多久,前方竟突兀现出一山来。山林青翠,景色清幽。更有道观亭阁藏于绿荫丛林之中,或隐或现,意境幽深。

    镇元子微觉眼熟,沿山间小路蜿蜒而上。不多时,见前面立有一牌匾,上书“玉清宫”三个大字。

    “咦,这不是青城山吗?”镇元子猛然想起,前世的记忆入开闸的潮水般向他涌来。

    再仔细一看,那牌匾之下,还站着一个青年女子,面容姣好,体态妖娆,长披肩,白裙飘飘。可不就是前世的女友?

    那女子站在那里,装作漫不经心地斜觑了镇元子一眼,又作没看见般转向别处,只是脚下却未曾移动一步,始终钉在那里,等镇元子靠近。

    她虽然装着没看见镇元子一般,眼角却偷偷注意着镇元子的动静,眉目含情,怎么也掩藏不住。看样子,显然是在气恼镇元子当初没有听她的话,也跟着来了青城山。

    这是怎么了?怎么又回到前世了?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这一刻,镇元子也不由得有些许的迷茫,更多的却是感慨:果然是大道深奥,命运无常啊。

    这一刻,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想起种种不愉快的记忆:出身贫寒、年幼失牯、婶母刻薄、女友任性……一个一个熟悉的人似乎都是那么面目可憎,在脑海里如电影般闪个不停。

    这一刻,似乎七情六欲又浮上心头,令他五味杂陈。以前的神通修为,似乎只是一场迷梦,自己又彻底变回了一个凡人。

    不过下一刻,镇元子突然露出微笑:“似我非我,万般皆我。我相人相,皆众生相。道友欲以色相迷惑于我,却是少了道行。”

    说罢,朝着那山、那景、那人轻吹一口元气,顿时,眼前的画面就好像水底的倒影一般,被吹起涟漪,变得支离破碎,又在荡漾中逐渐湮灭……不过片刻间,已经了无痕迹。

    种种幻象消失不见之后,镇元子现自己仍旧还是在鸿蒙之中。只是前方不远处,赫然立着两株灵根!

    其中一株大树,树高枝密,大小与人参果树相若。其树冠如倒卵,冠幅广展,枝叶扶疏;小叶深绿色,熠熠生光,不沾尘垢;枝桠之处,有洁白细根生出,下垂如须,浓蓉茂密。

    正是那菩提宝树。果然智慧庄严,称为圣树!

    另一株灵根,镇元子却更加熟悉。只见其大叶圆润如盆,灵根肥大多节,洁白如玉,茎上长有一朵硕大青色十五品莲花,花冠正次第张开大半,现出中间莲蓬之上的九颗莲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