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地仙演义 >

第2章

地仙演义-第2章

小说: 地仙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前方,他分明“看”到了一片绿色,一片植物的绿色。

    没错,他虽然没有身体,没有眼睛,可是灵识感应的结果告诉他,那确实是绿色。这种感觉,玄之又玄,莫可名状。而且,随着他的靠近,这片绿色在他的灵识里越庞大起来。

    陈震源激动之极,如果还有身体,他几乎都要流出眼泪。在这没有颜色、没有声音、没有同伴的世界里,要说他不难过、不孤独,那是假的。他只是刻意去忘记这种感觉,避免这些消极的情感让自己更加颓废。现在终于看到了第一种颜色,而且还是他前生最喜欢的绿色,他感到异常的亲切,就好像回到了前生那个熟悉的世界。

    “既然有植物,那这个世界肯定也还存在别的东西!”这片绿色,点燃了他所有的希望。他兴奋得想要仰天长啸起来,以抒自己长久以来的压抑感。

    近了,更近了。可是他却更加难以“看”清全貌。若说远景是因为目标模糊,而近景,则是由于目标庞大!

    好一棵大树!柯似青铜,根如磐石;黛色无边,凝烟带绿。树上枝肥叶大,无枯无败;分叉层层叠叠,不简不繁,排列极为有序,仿佛暗含了这个世界运行的某些规律。那树叶既厚且粗大,似芭蕉模样,又似能装载数人的小舟。树叶之间,还隐隐露出一个个果实,有些象倒挂的孩儿,还带个尾巴,却原来是个蒂,只是面目之间,尚很模糊。显然这些果实尚还青涩,并不成熟。更为神奇的是:那些灰色云雾气流,只要经过此树,都会被它吸收;稍微远点的气流,也好像被什么力量拉过去了一样。树叶在吸收了这些气流之后,更加清脆欲滴了。

    好大树,粗略估摸,怕不有数万丈之高!遗世独立,傲然不群,宏大奇伟,灼灼生辉!

    陈震源“看”着这棵大树,这树枝、树叶、果子,心里隐隐觉得有些熟悉。可一时之间,却偏偏想不起来,好象被卡住了似的。看这棵树吸收灵气的样子,真是鲸吞海纳,与陈震源虾米吃食般的乌龟度,不可同日而语。

    “我吸收那么一点点,效果都这么明显。这棵数吸收这么多,而且还不知道吸收了多久,它不会成为树妖吧?”

    “要真是树妖,万一把我吃了怎么办?我现在可什么能力都没有。”陈震源突然想起前生妖怪吃人故事,这样的电影、小说他可没少看。

    真是怕什么,偏来什么。不管他怎么想,气流的运动轨迹是不受他控制的。随着他跟这棵大树的距离越来越近,他惊讶地现:如果没有意外,包裹他灵识的这团气流,将不偏不倚地撞到大树上。

    陈震源不由有些慌乱起来。虽然说有很多事情比死还可怕,比如说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死寂无聊。可是真要面临死亡,说不害怕那是假的,更何况他刚对这里的环境有所熟悉,又领悟到了修炼的功法,迟早有望化形。这次要是被这个大树所吸收,所面临的也许就是灵识的彻底消散。

    “啊……”陈震源拼命挣扎起来,如果还能出声音,他一定用狂吼来泄心中的恐惧。他试图逃出这团气流,可是这在滚滚巨流中,蜉蝣一般的他,任何挣扎都注定是徒劳的。他就象是一个奄奄一息的溺水者,却抓不住一根救命稻草。更何况,身边还有个巨大的旋涡,而他,也已经进入了旋转的轨道。

    快了,更快了……随着距离的接近,气流被吸过去的度也越来越快。陈震源甚至已经能清楚地“看”到叶子上的每一根叶脉了。不知道是不是幻觉,他现叶子好像在向他招手,那小孩模样的果子,也在摇头晃脑,向他出“嘻嘻嘻”的笑声。

    “难道就这样完了吗?这个世界,真的是白来一趟了,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在被吸入的一瞬间,陈震源遗憾地想到。这一刻他的思维是如此竭力地快运转,以至于很多前尘往事如电光石火般在识海中滑过,还都清晰无比。最后,只剩下一种淡淡的悲哀,他甚至很无聊地想起了前生某个诗人的一句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鸟已飞过。

    “轰”地一下,陈震源灵识猛地一震,陡然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正是树的世界,每一片叶子、每一个果实都清晰无比。

    陈震源的灵识被吸入后,并没有停留在叶子上,而是被动地向大树根部冲去。

    接近大树根部时,他猛然现:在根与主干结合之处,竟然已经有了一团灵识。那团灵识可能形成不久,还极为弱小,感觉还比较模糊。

    这是陈震源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现的第一个同类。激动之下,他不由得有些忘形,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向这团灵识飘过去有什么不妥,竟生出一种想跟他拥抱的感觉。

    就在陈震源放开怀抱,毫无防备和抗拒的时候,两团灵识猛的撞到一起,然后如水**融,再不分开。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陈震源的意识里一片空白,又好像充满了东西,有颜色、声音、人、物、事、理种种记忆一闪而过。然后,《西游记》里的人参果树、青城山的奇树、眼下的巨树重合到了一起,自己的前生、今生与树灵的一生重合到了一起。他陡然明白了!

    “原来如此!鸿蒙世界!人参果树!镇元子!我就是镇元子,哈哈哈哈!”人生的际遇是如此的奇妙,他不由在意识中放声大笑起来。

    正是:

    生死之间有大缘,

    鱼龙腾越岂等闲。

    一朝得遇灵根树,

    洪荒再次起风烟。



………【第三章 争先只因前世鉴 炼体且为后来谋】………

    上回说到陈震源灵识被吸入巨树之中,与巨树自己生成的灵识合二为一,相互融合在一起,获得了巨树自身的那份经历和记忆,顿时便明白了前因后果,知道了巨树与自己的身份。

    此树不同寻常,乃是赫赫有名的人参果树,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时便成就的先天灵根,其果叫做人参果,又名草还丹。这宝贝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差不多一万年,才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未满三月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兼备。有缘的,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由于这树在鸿蒙中生成得早,时间一久,自然孕育出灵识,便是镇元子。

    要说这镇元子,却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又称为镇元大仙,混名与世同君,为地仙之祖,道场设在西牛贺洲万寿山五庄观。大仙地位显赫,他的弟子曾道:“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镇元子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为此其弟子还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了我们的香火。是家师谄佞出来的。”唐僧一行路经时,镇元子正好应玉清元始天尊之邀,到上清天弥罗宫去听讲“混元道果”。去时,留下最小的清风、明月二弟子,吩咐他们打下两个人参果招待唐僧,不可怠慢。谁知自以为见多识广的孙悟空,到了五庄观,听了清风、明月对镇元大仙的介绍后先是“笑得打跌”,冷嘲热讽,出言不逊;并偷食人参果,推倒果树,又不认错道歉,师徒一行悄悄开溜。镇元大仙追上询问,又以谎言搪塞,被大仙施展手段,连人带马捉去。当夜孙悟空作法,以柳树之根替身,使一行人逃脱,次日又被大仙捉拿回观。孙悟空无奈,只好去求医树之方,救活人参果树,大仙才放他们师徒西去。大仙心胸开阔,气度不凡,当孙悟空请来菩萨救活人参果树后,他不记前嫌,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并且慷慨举办人参果会。在佛道勾心斗角的《西游记》中,少有和谐场景,只有在镇元大仙身上,才真正体现了道家静虚高远的境界,展现了真正的道家大仙的风度。

    “事已至此,却是要好好谋划一番,才不妄这场大机缘!”灵识融合之后,过了许久,镇元子才平静下来,开始细细思索。

    他自从成了树灵之后,便现自己的感应范围被扩大了数万倍,对宝树周围的空间都清清楚楚,宝树的一枝一叶、一花一果,对他来说熟悉得如同自己的身体一般。只是虽然范围扩大了,但除了这人参果树外,也并没有现别的东西,仍然只是灰蒙蒙一片。

    人参果树不断地吸取着周围的灵气。这些宝树所吸收的灰蒙蒙的云雾气流,远非看上去那么简单,乃是鸿蒙中的混沌元气,为先天灵气之祖,后天灵气,都是由此化出。

    “这宝树是混沌初分就生成的灵根,一次果实都还没成熟,又才生成灵识不久。由此可知,现在的时间还比较早,应该距离盘古开天地还有很长的时间。只是不知道盘古生出来了没有?”

    从前生的记忆中,他却是知道,盘古大神也是在混沌初分之时,由一个巨蛋孕育,一出生便带着盘古斧,具有无边的神通。

    “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化出形体。鸿蒙之中灵根灵宝众多,且都是无主之物,只有早一步化形,方能早点抢占先机!”镇元子想道。

    须知前生的镇元大仙,虽然气度过人,却是有些迂腐,不立教,不传道,只待在五庄观中诵读黄庭,不惹事,不生非,法宝也就一卷地书,一根尘麈,那人参果树,却还算不得法宝,当真是一轮明月,两袖清风。身为混沌成就的先天神邸,如此寒酸,也算少有了。一场场大劫下来,没有执子之力,只能成为别人的棋子,仅能勉强自保而已。

    此时的镇元子,当然不愿意再像前生那样窝囊了。

    “若是如此修炼下去,怕不知道要多少个元会才能化出人形!而且,若这样凭借真身化形,我便是树,树便是我,到时候,这人参果树便成了我的混沌肉身,失了原来的妙用,最多只能成为法宝了。”

    “这等焚琴煮鹤之事,连前生的镇元子也没有做过,只有西方那两位做过。我却万万不可为此!”

    在前生中,人参果树仍然还是人参果树,仍能开花结果,并未成为法宝,显见那个镇元子对宝树非常爱惜,化形之后并未伤害宝树。更何况眼下的镇元子灵识中的陈震源前生还异常酷爱花花草草呢。

    只是,既要尽快化形,又要不损宝树,却是有些难办。镇元子一边仔细体会宝树吸收混沌元气的方式,体验其中的鸿蒙规则,一边苦苦思索化形之法。

    不知道过了多久,镇元子只知道,枝头上的人参果都快要成熟了。

    “有了!”望着一个个金黄的人参果,镇元子突然如醍醐灌顶,一段功法水到渠成,在他识海中闪现出来,清晰无比。

    原来,镇元子忽然悟到:既然这人参果乃先天灵果,所含的混沌元气丰厚无比,又为人形,那何不以这混沌仙果培植肉身,再把灵识渡入其中呢?如此一来,于灵根丝毫无损,而且只要数百年便可成功。相对于无数元会的鸿蒙来说,这点时间只不过是白驹过隙而已。

    想做就做,镇元子立即开始引导自身灵识,慢慢进入一个成熟得最快的人参果中。

    甫一进入,便觉得里面的混沌元气异常丰厚,滋润得灵识舒服无比,宛如热浪逼人的盛夏洗了个凉水澡,无处不透着一股舒坦。

    如此妙处,以前居然没有来体验过,真是可惜。

    镇元子知道现在是关键时刻,早一点化形就能早抢占一份先机,就更有把握去争那一线机缘。若是占不到先机,以他本来根基不甚深厚,又无甚先天功德,到时候再如何挣扎,也是涸辄之鱼,难得逍遥了。

    思及此处,镇元子顾不得再沉迷享受,开始炼化元气,凝聚道体。随着功法展开,那人参果树吸收混沌元气更加快起来,隐隐形成一个漩涡。漩涡的中心,便是那人参果,随着灵气的增加,颜色反而晦涩起来,不似原来那么鲜亮。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

    须知草木之类,修炼最为艰难,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岁月打熬,才能修得灵识。若要化出形体,则是逆天之举,天劫、人劫、因果劫、无妄劫,劫难缠身。更何况他们不善争斗,在化形之前几乎没有自保之力,度劫更加艰难。

    好在现在天地未开,天道未现,也无因果,镇元子倒还没有三灾六劫。不过因为他是在鸿蒙中化形,要成就的是混沌之体,需要把所吸收的混沌元气不断压缩凝聚,其所需要的混沌元气数量,庞大无比。所以,即使以人参果树吸收灵气的度,镇元子炼体的进展也是缓慢无比。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人参果树上的其他十八个果子已次替成熟。――为何不是前世所知的三十个?盖因此树育以来,还未完全长成,尚是初次结果,故而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