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地仙演义 >

第17章

地仙演义-第17章

小说: 地仙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众仙都是难得默契,并不揭此段开天因果。只有接引准提二位答镇元子之言,道:“然也!”

    镇元子道:“既然如此,我有一法,于二位道友,皆大有裨益,只是不知二位道友肯是不肯?”

    接引道人问道:“不知何法?”

    镇元子道:“我这九宝池中青莲,也是先天妙品,混沌灵根。接引道友若将身上金莲暂时与我,我将其种植在九宝池中青莲灵根之上,孕育千年。千年之后,必还你完好十二品金莲。”

    又对准提道:“准提道友之菩提树,也可依此法,在我地书之中孕育千年,当可更增神通妙用!”

    他此言非是胡诌,诈取他们灵宝,乃是真心相待。他既已得十五品混沌青莲和菩提树本体,便在气运上稳压接引和准提的菩提树一筹,因此卖个人情,还些因果,也不会损了气运。

    接引只觉得池中青莲熟悉无比,与自己如同一体,偏又怎么也想不起来。他哪里知道这是自己的本体,否则以他的好脾气,只怕也不会跟镇元子甘休。

    两人都是智深如海、多谋善断者,听了镇元子的话,互换眼色,片刻就决定下来。

    只见准提道:“此会之后,我等回转西天,也有许多艰险。无至宝防身,却是怕遭危厄。因此,便把金莲放于道友之处,千年之后再来取回。”

    就见接引身上现了金莲,含苞待放,还只有九品,其上一瓣,遭了斧伤,已然行将枯萎!此莲与接引性命交修,接引却毫不迟疑,坦然将其交与镇元子。镇元子含笑受之。

    由此可见,接引和准提,虽是一起化生,毕竟气宇心胸,有所区别。

    此事一定,当即人人满意,个个开心,尽欢而散。

    只有那红云道人,仍在镇元子地书之内盘桓了数日,方才离去。

    他虽与镇元子相亲,只是终究心无定性,难以停留一处,耐不住寂寞。临去之时,镇元子取其混沌真身离火之精华,为他炼制了一朵火云,也堪堪达到先天至宝的等级。他得此宝贝,如虎添翼,欢天喜地去找鲲鹏老祖拼斗去了。

    镇元子见了,无奈苦笑。

    从此,镇元子之名,传遍洪荒。洪荒众生,都知有位镇元子,乃是清虚之士,道德高仙!

    正是:

    洪荒之内开筵,

    不为名利不为权。

    只因行事有功果,

    分宝还在道祖前。



………【第二三章 木公金母掌洪荒 鸿钧道祖谈圣道】………

    不说镇元子开人参果会,且说东王公与西王母两位大仙,得了紫霄宫法旨,又有道祖所赐先天至宝随身,顿时欢天喜地,只争朝夕,匆匆下到洪荒,行那掌理群仙之事去了。

    彼时,东海之中,有三岛,十洲位列其中。上岛三洲,为蓬莱、方丈、瀛洲;中岛三洲,为美蓉、阆苑、瑶池;下岛三洲,为赤城、玄关、桃源。三岛九洲鼎峙。三岛之间,又有紫府洲。东王公在紫府洲中,开辟仙府,设立仙官,考量群仙功行,登记仙?。凡天上、天下、八面、十方,男子登仙得道者悉为所掌。

    又西南之海,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山名昆仑之丘,又名昆仑仙岛。西王母居昆仑仙岛,玄圃阆风之苑,设金城千重,玉楼十二。天上天下,八面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属。

    开始之时,洪荒之中,多有冥顽不灵者,啸聚洪荒,为非作歹,不服管束。只是这些仙人,都是些不入流的小仙,不知天机命数,不识道祖威严,又岂能掀得起大浪?东王公与西王母有道祖亲赐的至宝在手,很快便施雷霆手段,将其一一镇压,作了那骇猴之鸡。从此洪荒震动,二仙威名远播,鲜有不服者。

    盖因当是之时,那些大神通者,都在静心潜修,钻研道法。道祖所传,皆是高深玄妙之法,哪里是一时半刻,便能参悟的?若是这三千年所讲没有参悟明白,千年之后开讲混元,又怎么能有所收获?这个道理,众仙都是明白,因此都勤恳努力,也无有心思管那洪荒俗事?便是镇元子,也是觅地潜修,不问世事。

    因此之故,东王公与西王母毫无阻碍,很快便立了权威,使得洪荒为之一清,渐渐有了秩序。但凡登仙者,都知要先拜木公,再谒金母,方登仙?,为其掌管。

    因此千年之间,洪荒庶几无事,难得清静!

    镇元子在鸿蒙之时,神通道行,即到了大罗金仙顶峰。听了道祖三千年道法之后,如同水到渠成一般,终于顺利突破了那一层窗纸,到达了混元大罗天仙境界,已经是一脚踏入混元。

    踏入混元,意义非凡,与以前并不是只有简单的境界之分。要知洪荒之中,修行者不知凡几,修行之道,更以亿万计。但即使是道祖亲传之道法,虽然包罗万象,也只有三千大道能达混元。这些生灵之中能悟得一条直入混元的大道者,又能有几个?不参大道,不达混元。不达混元,终究只是小术。更何况混元境界,乃是成圣的必要条件。否则道祖也不会专门用两百年开讲混元道法。

    一旦达到混元,便是另一番境界。从此自然而然,修行如长河之水,浩浩荡荡,可以直达混元大罗金仙境界。

    至于成就圣人,却要看机缘,非是仅仅修行可至。

    修行无岁月,千年光阴,弹指即过。

    这一日,鸿钧道祖复于洪荒天空之中现了身形,言道:“千年已过,吾当于紫霄宫中,开讲大道。有缘者,可来听讲!”言毕,即消失不见。

    此次与前次不同,不仅紫霄宫未现,道祖也无其他指点,便全看众生神通法力与机缘悟性。寻得紫霄宫者,可听讲混元大道。寻不得的,便是无缘。

    镇元子正在潜修混元之法,正有许多疑惑未解,听了道祖之语,知道时机已至,心中大喜,忙收拾行装,往三十三天之外追去。

    方到三十三天,旧友红云又至,复与镇元子同行。镇元子与他久别重逢,也觉得亲切。红云此时早已知镇元子法力神通皆远高于自己,更有至宝防身。不过他是热心之人,仗着自己先天异禀,混沌真身之便,仍携镇元子而行。途中又喋喋不休,与镇元子唠叨。大抵是些与鲲鹏拼斗、依靠法宝得了便宜之事。镇元子听了哭笑不得。

    先天神魔之中,鲲鹏最是心胸狭小,又城府深沉,颇俱心机。他吃了红云的亏,岂有不还回来的道理?如此下去,冤冤相报,何时方是了局?时间一长,红云天真浪漫,如何是其对手?真不知当初为他炼化法宝,是对是错。

    正是命数早定,徒叹奈何!镇元子再是气恼,也是作不得。

    不久,凭着镇元子的灵识感应,二人终是顺利寻得了紫霄宫。只见宫门洞开,极是空旷,视野所见,只有一二人影陆续入内,与前次熙熙攘攘赶集般的盛况大是不同。

    二人进内,见大殿之中,果然只到了数位高仙,乃是三清、女娲等人,皆坐于上。众仙见了镇元子与红云老祖,自然熟识,纷纷见礼。其中通天道人耿直,上次人参果会承惠于镇元子,便欲让座与他。镇元子连忙谦逊,坚决不允,在其后自寻位置坐下。原始天尊见了,也是微微皱眉,暗怪通天道人不知事理。

    三清一体,若镇元子占了通天座位,将致太上老君与原始天尊于何地?如此生出尴尬,失却本意,反为不美。何况座位只有一个,到时与镇元子同来的红云又如何区处?通天道人此举,却是有欠思量了。

    片刻,又有数位陆续赶到,乃是鲲鹏、冥河、烛龙、帝俊、东皇太一、雷泽等辈。十二祖巫之中,只有后土一位前来,其他祖巫上次受了三千年囚禁折磨,对上课恐惧到了极点,无论如何再也不敢上紫霄宫了。因为后土是位女仙,自是寻着女娲娘娘,私语去了。

    那鲲鹏拼斗吃亏,心中郁闷,此时见了红云,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连旁边的镇元子,都受了无妄之灾,被其一并恨上。他越是愤恨,红云越是开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故意做些古怪模样,戏弄于他。

    鲲鹏不敢在紫霄宫中拼斗,因此恨得几乎咬碎钢牙,却也只得忍了。幸好旁边有帝俊开解,他才缓过气来,同帝俊一起,远远地坐下。

    又有常曦、羲和两位娘娘赶到。她们也自是挤坐于女娲娘娘周边,只是行走经过之时,却多看了帝俊、东皇太一两眼。

    东王公与西王母,却是后来赶到。他们掌理洪荒,分散精力,此时神通道法,便略有不如,因此没有他人来得迅。但他们管理群仙,久居高位,使洪荒清净,也有功德,身上便带有一股王者贵气,威仪凌人,自与上次不同。

    只是紫霄宫中乃是清净之地,强者云集,不问地位,只问道行神通。因此无人给他们让座,他们也不能强求,都找普通位置坐下。

    接引准提二位,自然又是最晚赶到,差点掉队。他二人入了宫中,又是一番解释,仍是那路途遥远之类。众仙都自理解,并不责怪。只有冥河老祖心中冷哼,暗道晚了便是晚了,与他人有何干系?偏要假意解释一番,好生做作,令人作呕!

    正是山虽是一山,千人观之,千种模样,角度不同、心境各异而已。

    镇元子见了接引道人,乃从地书之中取出先前承诺之金莲送上,果然花朵全开,叶叶簇新,有十二品。接引道人大喜,对镇元子感激不迭。准提道人见了,又是羡慕,又是懊恼,深恨自己当时一念之差,没有将菩提树交给镇元子,失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缘。

    他是心窍玲珑之人,既知镇元子果是一番好意,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因此便想跟镇元子请教一番,套些交情。只是此时镇元子周边已无座位,红云又对他并不感冒,毫无让座之意,准提道人也无办法,只是心中愈恼红云。

    这二位一到,道祖便于高台现身出来,闭门开讲。当此之时,殿内才有二十多位生灵,不是鸿蒙遗族,便是盘古化身,都是顶尖的人物。殿内空空荡荡,与先前宣讲三千大道之时的盛况完全不同。

    只听道祖言道:

    “盘古开天以来,吾得造化神器,顺天势成圣道。只是开天之时,造化玉碟为盘古斧所破,因此大道不全,天道亦有缺。吾将于两百载后,以身合道,从此不复混元。”

    众仙闻言大惊,只听道祖又言道:“彼时吾为天道,只管大势。大势无损,吾不现洪荒。至此天道大兴,当有数位圣人出世,以为洪荒主宰。”

    “圣人顺应天道出世,证得混元,元神寄托虚空,为万劫不磨之体!若不为圣人,终是蝼蚁!”

    “此二百载,吾当为尔等讲解混元之道、证圣法门。能否听得明白,还须看尔等机缘悟性!”

    道祖讲完这些,即开始讲解混元、圣人之道。

    “众生之中,修得大道,可达混元。混元之后,若顺应天道,可成圣道!”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正是:

    三千传大道,

    二百论混元。

    老祖舍身后,

    谁堪共比肩?



………【第二四章 众仙问圣位 道祖分灵宝】………

    这两百年间论道混元,却与上次不同,也无祥光瑞气,也无五彩妙音,一切都平平淡淡,就好似普通老师讲课一般。

    正是大音希声,大象希形!

    只是道祖所讲,也更为玄奥艰深,模糊晦涩,众仙听得迷迷糊糊,能得之二三者,已是稀有。即使镇元子自己,也只听明白了五成。

    不过众仙皆知机会难得,错过不再,因此都将道祖所讲,在心头暗记。

    两百年一晃而过,这一日,时间已到,道祖止讲,依先例答疑。

    众仙正有颇多疑问,纷纷趁机提出。

    就见太上老君先上前问道:“请问师尊,修得混元者,皆可证圣否?”

    道祖答曰:“不可。修持大道者,皆可达混元。然圣道为天道所管,已有定数。”

    老君又问道:“天道之下,当有几尊圣位?”

    答曰:“天道之下,当有圣位九!”

    帝俊连忙追问道:“不知我等之中,何人可证圣道?”

    此语问得有些唐突,却是一矢中的,乃是众仙最为关心的问题。

    众仙都以为道祖不会作答,道祖想了一想,却先指向三清到:“三清乃盘古元神所化,有开天功德在身,可以成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