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地仙演义 >

第144章

地仙演义-第144章

小说: 地仙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用来建五老宫的材料,留下大半,玉帝便命天兵,在天庭一侧,仿月宫规制,建了广寒宫,前去请婶娥仙子前来入住。婶娥仙子心软,不好驳了玉帝的面子,倒也偶尔前来一趟。

    玉帝与王母立五方五老,无果而终,不由闷闷不乐,另思壮大天庭之策。这一日,玉帝见到瑶姬,突然想起前次她与金童之事,念头一转,计上心来。

    不过他此时到底为天帝不久,不全是帝王心术,也还挂念兄妹之情,便先与瑶姬实情相告,说道:“贤妹,如今天庭势弱,难以统御诸天。联思四海龙族,曾为远古洪荒霸主,虽然一直蛰伏于四海,但实力想必不凡。若是四海龙族,能与天庭同心,实为一大助力,大振乾纲。贤妹年岁已长,正该婚配,不如与东海龙王教广结为夫妇。从此天庭皿海,变为一家,岂不两全其美?”

    瑶姬闻言一愣,待仔细想想,才说道:“兄长既有所求,我岂敢拒绝?但终身大事,事关重大,不可儿戏,且容我前去看看那教广品性如何,再来回复兄长

    玉帝也没有理由拒绝,只得戈,了。瑶姬遂以天庭使者之名,前往东海,拜会东海龙王教广,也不提所为何事。

    却不知教广与那瑶姬,乃是前世的冤家。前世瑶姬之死,多半便为教广所害。如今她虽是转世之身,前世记忆模糊,想不起具体关节,但到底早有仇怨,只能相见眼红,又哪里会有半分好感?

    又见教广在水晶宫中,早有龙母、姬妾数十位,龙太子、龙女俱全,瑶姬看在眼里,心中暗暗冷笑,却不动声乌,访罢教广,便退出了东海水晶宫。

    教广只以为天庭初立,刚经大战,有意与四海龙族交结,玉帝这才派遣使者前来,因此一番殷勤招待。又因瑶姬是女身,便命龙母、姬妾,皆来陪客,以增兴致。却见那天庭使者,虽然复意掩饰,始终难掩不愉之色,倒真有些莫名其妙。

    瑶姬出了水晶字,想起教广嘴脸,心头作呕,又想起玉皇道君自为天帝,心中只有天庭功业,亲情逐渐淡薄。到了如今,居然连嫡亲妹妹,都要做交易之物,换取四海龙族支持。想到此处,心中一片冰凉,真是好生悲苦。

    她越想越苦,越想越怒,一气之下,便不归天庭,自行往人间而去。

    瑶姬两世为人,身份都是异常尊贵,因此不知世间凶险、世道艰难。她此番游历洪荒,正是天庭战罢幽冥教、凶星刚刚归位之时。天地之间的大凶大恶虽隐,但洪荒余孽众多,都在祸害生灵,尚无人清理。

    加上水早大灾频繁,更增混乱。各族正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苦不堪言。

    瑶姬眼见生灵受苦,心中颇为不忍,凡力所能及,都加救济。一日游至南方,遇见三蛇妖延维,喷出毒瘴。祸害一方生灵。瑶姬不知深浅,欲为民间除害,上前与延维交战,反被延维毒气所伤,竟然失了法力。危急之时,幸好被一位人族男子所救,这才逃得性命。,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心。,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05章 鲧窃息壤终亡命 仙配凡人酿大灾】………

    千甲姻缘线牵,天!人间也相连六那人族男午,月懵绷天估。乃是天庭金童转世,前世之时,曾在王母娘娘螃桃会上,与瑶姬对视一眼,定下了一番情缘,才被玉帝惩罚,打落凡间,转成**凡胎。

    瑶姬与杨天佑相遇,日久生情,互相爱慕,乃结为夫妇,生育二子一女。长子杨昭,次子杨戬,小女杨婵的便是。

    却说天庭一战,诸凶殒命。各安其位,幽冥教亦蛰伏九幽,舔砥伤口。洪荒之上,遂无大凶大恶妖魔为祸。但大地之上洪水泛滥,却还需人族自己治理。因此尧帝召集群臣,令其推荐治水贤人。

    或有臣下荐之曰:“昌意之孙,颌颍之子,其名为鲸,性情网毅,百折不挠,可使其治水,必成大功!”

    尧帝闻言,犹豫道:“若按辈而论,鲸为联之叔父,年岁已高。不知能膺大任否?”

    臣下答道:“鲸天生有异束。出生之时。曾现飞熊之相。他如今虽然年长,却不曾衰老,尚能以一敌百,勇猛无双,力大无穷,定能担当大任。”

    尧帝说道:“治水之事,纷繁复杂,只怕非勇力可以为之”。但除稣之外,别无大才相荐。尧帝无奈,只得将治水之事,交给鲸去办理。

    鲸之前生,大有来历,乃是昔日洪荒九大妖王之一,飞天神君是也。他在妖巫大战之中,被文殊广法天尊擒去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嫌他出身异类,并未立刻收入门下,因此先助他转世人身,积累功德。

    其实元始天尊本意,也是想让他担当重任,方便积累功德,是故转世之时,便为人皇颌顾之子,有望继承大位。谁料后来颌顾失德被镇元子当众喝问,颜面尽失,匆匆传位其侄帝誉,不久便抱恨而终。鲸身为颌殒之子,在人族之中。亦失去了尊荣之个,一直虚度光,阴。直至今日,才有臣下得仙人指点,将鲸相荐于尧。

    鲸虽然转世为人。性情大抵未改,仍旧有勇无谋,鲁直网强。他得了治水重任,倒也辛勤。足迹踏遍洪荒大江大河,一旦现哪里决口,便进行围堵。自以为乃是治水不二良方。丝毫不听他人之劝。

    只是江河之水,岂能一堵了之?若河道不能疏俊。水位越来越高。如此日积月累。悬于众生头顶,终有泛滥之时。

    是故鲸辛苦治水九年,洪荒之上,仍旧洪水泛滥,并无好转。

    鲸是九头牛也拉不回的倔脾气,见洪水没有治理好,不仅不反思治水方法的缺陷,反而想道:“洪水日日高涨,若是堤岸也随之日日高涨。大功便可成矣!”因问人族博闻广见之士,看世间有无如此宝物。

    或答之曰:“闻天帝有一宝,名为息壤。乃是天庭初立之时,女娟娘娘称贺之礼。相传此物能聚集土行地气。生生不息,以一化万,倒是正合尔意。”

    鲸说道:“既是如此。我当向天帝求之!”他转世之后。虽然神通远不能跟前世相比,倒也还能腾云驾雾,并非完全是**凡胎。

    不料那人嗤笑道:“息壤乃是天帝之宝。用来镇压九天地气,关系天庭根本,不可轻动。天帝至尊至贵,如何会为人间之事,将如此至宝与你?”鲸听了默然无语。但他口里虽不说,心底却暗暗有了主意,乃自上九天。窃取了玉帝的息壤乙

    息壤治水,果然奏效。此物乃土行至宝。能自行吸纳周围地气。化为两岸高山。水涨一丈,山亦长一丈,总能堵住洪水,不使泄露。

    只是天庭既然失了息壤,地气镇压不住,便无以往厚重,三洲宫殿,不免有些漂浮。此种情形,短时虽难现,但时日一久,自然可以察觉端倪。因此数日之后,息壤失窃之事,终于被玉帝觉。

    区区凡间人族,居然胆大包天,敢盗天庭重宝!玉帝勃然大怒,乃派天庭大将,杀蟋于羽郊,取回息壤。

    此事虽但小中见大,耳知天庭威严。在人间沦落到了何等地步!玉帝越想越怒,烦躁不安。近侍之仙,莫敢一言相劝!

    这一日,玉帝突然想起瑶姬下界,良久未归,急令天兵查看。少时天兵报上。得知瑶姬在下界与人间男子婚配,已有子女降世。

    人间网窃天庭息壤,瑶姬又不顾仙凡之隔、天庭皇家体统,私自下配凡人。岂不是被人笑话?玉帝气上加气,怒不可揭,再不顾兄妹之情,传令道:“下界捉拿瑶姬一家上天庭问罪,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天兵天将领命,下界

    瑶姬见天兵天将气势汹汹而来,欲动干戈,喝道:“我乃是天帝亲妹。尔等岂敢冒犯?”

    天将说道:“陛下有旨,你私配凡人。坏了天庭体统,着即捉拿回天庭问罪,若要反抗,一律格杀!”

    瑶姬听了,脸色白,求恳道:“既是如此,我随尔等回天庭就是。但我夫君与三咋,子女。都是凡人,却无罪过。还望饶恕他们性命”。

    天将喝道:“陛下金口玉言,杨家满门。俱要捉拿,不可放过一个!”

    瑶姬知道玉帝心肠网硬,对杨天估哀哀泣道:“夫君,我自与你成婚以来,夫妻恩爱,本待白头俏老。不意天人有隔,竟招来如此横祸。天家无亲。兄长无情,只怕此去之后,我一家大俱要丢了性命”。

    杨天佑虽是凡人,也是有血性的男子,闻言说道:“娘子,我等既,然无幸,不如与他们拼了,好歹护得三个孩儿性命!”说罢,一边要杨昭兄妹逃走,一边手持兵器。抵挡天兵天将。

    那些天兵天将见他反抗,哪里会留情,刀刃相加,转眼已将他刺倒在地。

    瑶姬见夫君殒命。也冈强起来,化悲痛为力量,施展法术,来与天兵天将舍命相斗,争取机会,掩护子女逃离。那些天兵天将知道她是玉帝嫡亲妹妹,争斗起来,不免缚手缚脚,又见她招招拼命,到也不敢真将她杀了,因此倒被她拖延了片刻,这才擒住。

    却说杨家三哼子女,因为是仙凡混血,倒多少都有些天赋异秉。其中杨昭英勇,杨戬纨绔,杨婵柔弱善良。

    此番突遭大变,稚童失估,只有老大杨昭有主见。见父亲为保护自己兄妹惨死,虽然悲痛,也知缓急轻重,连忙带领弟妹亡命而逃。

    但瑶姬夫妻舍命相拼,亦只能阻得天兵天将片刻时间。杨昭见追兵迫近,与杨戬和杨婵说道:“我先去引开追兵,你二人各寻路逃命。三人分路而走,即便被他们抓到。也不至于一网成擒,总能多几分生机!将来我兄妹之中,但有一个存活,务必学得法术神通,救出母亲,报此大恨!”杨戬和杨婵幼哪有主意,皆点头答应了。

    于是杨昭故意现身,引来大部追兵,亡命逃离而去。杨戬和杨婵避过追兵,也分别逃离。杨昭虽然有勇有谋,但到底年纪不大,能力有限,天兵天将又全力捉拿他。却哪里能够顺利逃走?眼看追兵越来越近,杨昭终于逃无可逃,暗道事已至此,不如轰轰烈烈而死。于是猛咬牙关,就要回头与众天兵天将拼命。

    却说九疑山朝真洞玄玉道人,得了镇元子之命,以通灵玉盆先天之功,修复破损的幽冥旗,这一日,正好大功告成。

    玄玉道人思道:“师尊有言在先,此旗乃七师弟之物,日后他有大用。还是早早送还为好!,小于是出了洞府,驾虎乘云,往桃源山玄毙,洞而来。

    行到半路,突见前方一道红光,阻住云路。红光之中。怨气冲天。暗藏血光凶兆。玄玉道人不由有些惊讶,乃命啸天虎暂停云路,往下方一看,只见天兵天将,正在围杀杨昭。杨昭虽然悍勇,无奈年幼力弱,眼看抵敌不住,就要殒命。正是千钧一,命悬一线之时。

    玄玉道人掐指默算,已知大略因果,自语道:“玉帝所为,未免太过极端!此子今日既为贫道所见,倒也是有缘!”又喜杨昭根骨奇佳,遂有收徒之意。

    那下方天兵天将。已将杨昭击倒在地。就要格杀。谁料一道金光闪过。众将眼睛一花,待仔细看时。地上哪里还有杨昭踪影?

    杨昭本来闭目待死,不料金光一闪,身体一轻,已在一团祥云之上。只见一个道人,慈眉善目。座下一只斑澜巨虎,神骏异常。

    杨昭死里逃生,不知所以,正待开言询问,那道人将手一摇,以示不可多言,先行一催坐骑,已带着杨昭,风驰电掣而去。待停下时,已过了万里之遥。

    杨昭见了他这般神通,不由万分心折,伏身拜道:“小子杨昭,拜谢道长救命之恩。敢问道长法号如何称呼!”

    那道人答道:“贫道九疑山朝真洞玄玉道人是也!因见你含冤待死。境况堪怜,贫道恰好路过。特地救你一命。”

    杨昭年幼,瑶姬又希望过平淡日子,并不与他们说神仙往事却哪里听过玄玉道人之名?



………【第206章 既有名师传道术 岂无至宝劈桃山】………

    旧汉为玄玉道人只是普通仙家,因说鲨!“鲨长救命子愕,一从齿难忘。但杨昭之事,牵涉天庭,只怕道长仗义出手,反而弓来灾祸。到时杨昭百死难赎其罪。不如就此告辞。如若杨昭能侥幸不死,将来必报道长大恩大德!”

    玄玉道人见杨昭忠义,哈哈大笑,越看越喜,说道:“你年龄尚幼,未闻贫道之名,贫道也不怪你。但旁人怕了天帝,贫道却不惧怕。须知:天上自由天庭管,地上却有地仙尊。”

    杨昭向来以为天下地下。唯天庭至高无上,尚是次听说此语。将信将疑。说道:“道长所言,可是实情?”

    玄玉道人笑道:”自然属实!贫道见你根骨奇佳,一场相遇。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