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地海故事集 >

第34章

地海故事集-第34章

小说: 地海故事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战时纵火燃烧。
  其实,火爷可能是化为人形的龙,因其死后不久,打败阿斯的巨龙奥姆便领着数群族人骚扰群岛王国西方诸岛,也许正是为了替火爷报仇。这些飞航的熊熊火光极令岛民恐惧,数百艘船载着人民从帕恩岛及偕梅岛逃往内环诸岛,但龙族造成的损害远不及卡耳格人,因此马哈仁安判断,迫切的危机在东方。他亲自前往西方出战龙族,同时派厄瑞亚拜到东方,试图与卡耳格大陆的王缔结和平。
  皇太后赫露将莫瑞德送给叶芙阮的臂环交给使者——艾曼在娶亲时将环送予她。此环自瑟利耳的后裔代代相传,是他们最珍贵的宝物。臂环上刻着绝无仅有的图形,即系连符文,又称和平符文,据信能保证和平正直的统治。「让卡耳格王戴上莫瑞德的臂环。」皇太后说道。因此,厄瑞亚拜带着这份最慷慨的礼物,誓言心向和平,只身前往卡瑞构岛的众王之城。
  索瑞格王殷勤接待厄瑞亚拜,他的舰队遭受惨烈损失后,若马哈仁安不求报复,他即准备和谈,并自占领的赫族群岛撤退。
  然而,卡耳格族王治已受双神的高等祭司操控。索瑞格的高等祭司殷特辛反对所有和谈与和解,他向厄瑞亚拜挑战,进行巫术对决。因卡耳格人不施行赫族认知的魔法,因此殷特辛必定是将厄瑞亚拜诱骗到大地太古力会抵销厄瑞亚拜力量之处。赫族的《厄瑞亚拜行谊》只讲到英雄及高等祭司「角力」,直到:
  太古黑暗之衰弱渗入厄瑞亚拜四肢,
  地母黑暗之缄默渗入其心,
  他长期卧躺,名声及友爱皆忘,
  长期,胸膛静躺破碎之环。
  「智王索瑞格」之女将厄瑞亚拜自恍惚或囚禁咒中救出,恢复他的力量。他将剩下的半片和平之环送给她。(从她开始,此环就在她的后代间传承逾五百年,直到索瑞格最后的继承人为止,那是一对被放逐到东陲蛮荒之岛的兄妹;妹妹将环送给格得。)殷特辛保留另一半碎环,那半环「进入黑暗」——即进入峨团陵墓的大宝藏室。(格得在那里找到它,合并两片半环,取回失落的和平符文,与恬娜将环带回黑弗诺。)
  这个故事的卡耳格版本,由祭司以神圣吟颂的方式讲述,说殷特辛击败厄瑞亚拜,使他「失去巫杖、护符及力量」,偷偷潜回黑弗诺,成为废人。但巫师在那年代不持巫杖,厄瑞亚拜面对巨龙奥姆时,绝对身心健全,法力强大。
  马哈仁安王寻求和平,却从未如愿。厄瑞亚拜在卡瑞构岛时(可能为期数年),龙的掠夺行为加剧。内环诸岛受到西土逃亡难民所扰,也受中断的运输与交易烦扰,因为龙族早已开始对厚斯克岛以西航行的船只放火,甚至骚扰内极海的船只。马哈仁安所能动用的巫师及士兵尽出,前往抵抗龙族,本人也四度亲征,但利剑及飞箭对全副武装、喷火、飞翔的敌人没多大用处。帕恩岛成为「焦炭平原」,黑弗诺以西的村庄城镇也夷为平地。王室巫师在帕恩海上咒伏、猎杀了几只龙,此举可能加深龙族的愤怒。正当厄瑞亚拜返回时,巨龙奥姆飞到黑弗诺城,以火焰威胁王城高塔。
  厄瑞亚拜以「被东风磨透的帆」航进海湾,无暇「拥抱肝胆之交,问候家乡」,立即变成龙形,飞到欧恩山上方与奥姆战斗。黑弗诺宫中也看得见「子夜的空中火焰」。它们往北飞,厄瑞亚拜紧追在后。在道恩附近海面,奥姆再度转身,重挫法师,令他不得不降到地面,回复自己的形体。他来到太古岛伊亚,兮果乙从海中抬起的第一座岛,奥姆追赶在后。在那神圣强劲的土壤上,他与奥姆相会。双方停战,以平等身分对谈,同意结束两族间的敌对关系。
  不幸,王室巫师对龙族攻击王国中心感到愤怒,也因帕恩海之胜而鼓舞,早已乘船前往遥远西陲,攻击龙族养育下一代的小岛与岩石,杀死许多雏龙,「以狼牙棍击碎怪物之卵」。听到此事,奥姆龙怒又醒,它「像火箭般跃向黑弗诺」。(龙在赫语及卡耳格语中泛指男性,但事实上,龙族的性别仅限于推测,至于最古老伟大的龙,性别则是个谜。)
  伤势尚未康复的厄瑞亚拜找到奥姆,将之赶出黑弗诺,追遍「整个群岛王国及陲区」,绝不让它降落至陆地,一路将它逼越海洋,直到最后一次可怕的飞行中,双方经过龙居诸屿,来到西陲最后一座岛屿,偕勒多。彼处,外滩上,双方精疲力竭,以「爪、火、字、剑」,面对面决战,直到:
  双方血流混融,染沙成红,
  双方气息已绝,海浪声声,
  尸体缠卧在侧,共赴死亡之境。
  故事说,马哈仁安王亲至偕勒多,「泣于海边」。他将厄瑞亚拜的剑带回,置于宫中最高塔顶。
  奥姆死后,龙族依旧是西方之患,尤其在猎龙人的刺激之后,但它们不再骚扰人居岛屿及和平船运。蟠多的耶瓦德是唯一在王治年代之后劫掠内环诸岛的龙。凯拉辛,又名「至寿者」,将格得及黎白南带到柔克岛时,内极海上已有数百年不曾见过龙了。
  马哈仁安在厄瑞亚拜死后数年也身故,因为他看不到和平的缔结,又看到王国中有许多动荡与纷乱。许多人都传言,既然和平之环已经遗失,便无法产生真正的地海之王。在对抗叛变领主海汶之盖西斯时,身负致命重伤的马哈仁安说出一则预言:「将继承吾之御座者,乃跨越暗土仍存活,且舟行至当世诸多远岸者。」
  黑暗年代、结手、柔克学院
  马哈仁安于四五二年过世后,几名继承人抢夺王位,却无人成功。区区数年内,斗争便摧毁中央统治系统。群岛王国成为世袭封建王子、小岛及城邦政府、海盗藩王间的战场,人人都想聚财扩土,或保卫自己的疆界。交易与海运因海盗劫掠而逐渐消失,城市及乡镇遁入抵御城墙后,工艺、渔业、农业因持续劫掠及战争而受到影响,王治下不存在的奴隶制度再度普及。魔法是掠夺及战争的主要武器。巫师或将自己外聘给藩王,或为自己争夺权力。由于这些巫师不负责任,扭曲自身力量,魔法开始招致争议。
  龙族在这段期间并未构成威胁,卡耳格人也陷入内部冲突,但年岁推移,群岛王国社会分化愈形严重。道德与智慧的传承只余创世歌、其他传说与英雄故事的知识与教导,及手工艺与技能的保存,其中也包括用于正道的魔法技艺。
  「结手」是组织松散的联盟,宗旨为了解魔法,依道德使用魔法、教导魔法。此组织在马哈仁安死后约一百五十年,由柔克岛上男女组成。由于瓦梭的法师藩王视「结手」为政治主权的威胁,便劫掠柔克,几乎杀尽岛上成年男子,但「结手」早已延伸至全内极海岛屿。此社群以「结手之女」的身分存在数百年,一直维持模糊而旺盛的情报、沟通、保护、教学网络。
  大约在六五〇年,柔克的伊蕾哈和雅菡两姊妹、寻查师弥卓及其余结手之人,在柔克建立一座学院,搜集、分享知识,厘清学问范畴,并对巫术使用加诸道德控制。由于结手在其他岛上都有成员,学院名声及影响力快速扩大。黑弗诺法师帖列尔视学院为不受控制的个人力量,深感威胁,便率庞大舰队前去摧毁柔克。他自己反遭摧毁,船舰零落四散。此项首度胜利奠定柔克学院牢不可破的声誉。
  在柔克稳定成长的影响下,巫术塑造成一套条理分明的知识体系,功用渐受道德与政治目的控制。在学院完成训练的巫师,前往群岛王国其他土地,对抗藩王、海盗、世仇的贵族,阻止劫掠及抢夺,强制边界和平,保护个人、农场、城镇、城市、海运,直到社会秩序重新建立。早年他们奉派去执行和平,尔后受召维持和平。在黑弗诺王座悬虚的两百年中,柔克学院俨然群岛王国的中央政府。
  柔克大法师的权力在许多方面与王类似。野心、骄傲与成见的确影响首任大法师哈尔凯,创造属于自己的权力头衔。但学院持续的教诲与行为,及同僚间的警惕,也有效抑止并预防哈尔凯其后的大法师严重误用己力削弱他人、壮大自己。
  然而,魔法在黑暗时期得到的邪恶声誉,却继续依附在许多术士及女巫的行为上。女人的力量特别遭致怀疑诽谤,因认为它会与太古力合而为一,情况更为严重。
  整个地海有几处泉水、山洞、小丘、岩石、树林,曾是全副力量及神圣的地址,当今亦然。这些地方皆受当地人恐惧或崇拜,有些则远近驰名。
  了解这些地方与力量,是卡耳格领土的宗教核心。在群岛王国中,太古力的知识依然是部分深沉普遍的思想及崇敬基础。环顾诸岛,多半由女巫施行的技艺,如接生、治疗、照料牲口、探水、采矿及冶金、种植及生长法咒、爱情法咒等等,经常援引或求助于太古力,但柔克学富五车的巫师通常不信任古老仪式,不会求助「地母大力」。只有帕恩岛巫师会在神秘、深奥、据传危险的帕恩智识中,混合两种仪式。
  虽然太古力与所有力量一样,可堕落为邪恶的用途,以满足野心(如瓯司可的铁若能石),本质却神圣,且先于道德概念。然而,在黑暗时期及其后年代,巫师在赫族土地上,将太古力女性化、鬼怪化,卡耳格大陆的祭司王及神王亦然。时至第八世纪,群岛王国内环诸岛中,只有村妇在这些神圣场所进行仪式及奉献。她们因这种行为而受鄙视或伤害。巫师远离这种地方。柔克是全地海大地太古力的中心,这些力量在柔克圆丘及心成林最深沉、完整呈现,却无人如此加以形容,只有终其一生住在大林的形意师傅,将人类技艺、行为,跟大地的古老神圣连结,提醒巫师及法师,他们的力量不属于自身,而是暂借而来。
  卡耳格大陆史
  卡耳格四大陆的历史几乎多为传说,不外乎数千年来组成卡耳格社会的部落、城邦、小王国当地的争端与调停。
  奴隶制度常见于许多城邦,且存有社会种姓制度及性别差异(「分工」),比群岛王国更严苛。
  即使在最好战的部落间,宗教也是团结的一项要素。四大陆中,有数以百计的和平之地,不允许战争或争执。卡耳格宗教即是家庭与社群对太古力的崇拜,太古力是神秘或具大地母性的力量,以地方神灵显现,在圣址及家中神坛,接受鲜花、香油、食物、舞蹈、径赛、祭礼、雕塑、歌谣、音乐、沉默等等不同献礼崇拜。崇拜兼具随性及仪式,存在于个人及社群。没有祭司组织,任何成人都可以举行仪式,并教导孩童。这种古老的灵魂仪式,在双神及神王等新进宗教制度出现后,依然非正式、非公开地进行。
  在四大陆无数圣树丛、洞穴、山陵、泉水、岩石中,最神圣之处在峨团沙漠的洞窟及地面岩石,人称「陵墓」。最早记载中,此地为圣地,峨团与胡庞地方的王在当地均设立旅店,接待朝圣者。
  六、七百年前,一种天神宗教开始散布岛屿,由双神信仰发展而来。双神是阿瓦及乌罗,原为胡珥胡一则沙漠传奇里的双生英雄,之后加上天父作为诸神之首,发展出祭司阶层,以带领仪式。双神及天父的祭司未压制对太古力的崇拜,而是将宗教职业化,管理仪式及祭典,增建日益昂贵的庙宇,控制公开仪式,如婚礼、葬礼、官员就职等。
  此宗教的阶层及集中化倾向,首先支持卡瑞构岛胡庞王的野心。透过武力及外交策略,胡庞家族约在百年内,征服或吸收了多数卡耳格小国,总数共计超过两百。
  厄瑞亚拜前来为群岛王国及卡耳格大陆缔结和平,带来系环作为信物,宣示王的诚意时(赫历四四〇年),即前往胡庞,视此地为卡耳格帝国首都,并待索瑞格王以统治者之礼。
  但数十年来,胡庞王一直与高等祭司及阿瓦巴斯信徒互有冲突,阿瓦巴斯为圣城,离胡庞五十哩远。双神祭司从国王手中夺走力量,让阿瓦巴斯不只是宗教中心,也是国家政治中心。厄瑞亚拜的造访似乎碰上权力从国王转移至祭司的末期阶段。索瑞格王以荣耀接待他,但高等祭司殷特辛与他争斗,击败或欺骗他,并囚禁他。即将系结两王国的环也为之断裂。
  这次争斗后,卡耳格王的血脉继续在胡庞流传,名义受到尊重,却无实权。四大陆由阿瓦巴斯统治。双神高等祭司亦成祭司王。
  群岛王国历八四〇年,祭司王之一对另一人下毒,宣布自己是天父、神王化身,以肉身受人膜拜。双神崇拜继续,广受欢迎的太古力亦然,但宗教及世俗力量从此都在神王手中,神王则由阿瓦巴斯的祭司选出(常多少隐藏暴力),加以神化。四大陆宣告为天之帝国,神王的正式头衔是万王之帝。
  胡庞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