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大明宫词 >

第46章

大明宫词-第46章

小说: 大明宫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献的鸽子。它们那么像我,它们每天栖身在笼子里等待飞翔。于是我养育它们,我放飞它
    们,我是让它们代替我巡视帝国无边的疆土,代替我体验一个帝王与疆土一样无边的雄心与
    梦想。
    武则天:现在你已经有了,有了难得的机遇放飞你的梦想。
    旦:我已不是从前的我了。政治上的雄才大略于我只不过是童年时代的一个不切实际的
    幻想。如今母亲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就像把鸽子关在笼子里,使我永远失去了自己渴望的
    天空。
    武则天:你这样做就等于宣告了李唐王朝的寿终正寝。
    旦:这也正是我琴声伤感的真正原因。十年前我作(股飞鸣》,是表达对母亲雄才大略
    的崇拜,愿母亲的雄心壮志如大雁般飞鸣冲天。十年后,天下已尽在您手中,我再弹此曲,
    是祝贺母亲的雄心实现,如雁鸣般响彻云霄。作为李姓子孙,我自然也要感到悲哀伤感。但
    是我更明白,您比所有伟大的君主更多了一份母性的关爱,您能更好地造福众生。至于名分,
    是男是女,姓武姓李,我劝母亲不要在乎几个房儒的是非议论。请母亲不要因为一时的感情
    用事而失去了自己的机会。武则天凝视着见,良久。
    武则天:旦儿,再为母亲奏一曲哪飞鸣》。旦操琴,琴声
    把母子两人紧紧连在一超。此时婉儿进来通告。
    婉儿:太后,郑世勋已经在午门悬剑自刎了。
    旦:请母后厚待他的家儿
    8.房陵州里的住所白天外景
    在破旧的房屋和长着乱草的围墙之间,有一片狭小的花园。
    一圃艳丽的牡丹正在迎风怒放。韦氏在为花浇水。显呆坐在屋檐下,手中摆弄着破旧的
    香囊,多年的流放生活已
    经使他面容推悴,失去了往日的雍容气度。他的内心也随着生活
    的不如意而日渐消沉。
    韦氏::谁说这儿的土质和气候不适合牡丹?我发誓,如果能把牡丹养好,就一定能回
    长安!
    显::我让你做的香囊做好了吗?
    韦氏:你看,它们的长势一年比一年好…你还记得倒房陵州那年夏天它什
    么样子吗?花瓣还没蔷薇大,你看现在,比大明宫的
    牡丹还要艳丽,也不知道现在大明宫里还有没有牡丹?
    显:我让你做的香囊做好了没有?
    韦氏:我没做。最近到处传言母后要称帝,这也许是我们回到长安的机会。我昨天晚上
    又梦见了熏风殿,梦见你正在里面试穿龙袍,也许上天就要圆满我的心愿了,我们应该做点
    什么,先别玩儿你的香囊了。
    显:你没事就跟我提大明宫,提大明宫的牡丹,没完没了!我现在受
    够了!我告诉你,长安跟咱们永远没有关系了,从今往后再也别跟我说一点有关长安的事情!
    你让我顿透了!韦氏被显的态度惊呆了,愣愣地看了他一会儿,眼圈红了
    起来。这时一名年迈的家仆走进来。
    家仆:王爷,有长安特使求见。显紧张起来,握着香囊的手禁不住神经质地抖动着,头
    上又开
    始冒汗。
    显:他们要干什么?
    家仆:他们轻纱蒙面,神色诡秘,说是有要事一定要面见王爷。
    显:我不见,我不见!我知道他们的要事,他们是来要我的命的!我
    知道母后不会放过我,她现在要称帝了,就更不会放过我!我不见!你告诉他们,我已经死
    了,让他们赶快回去,我跟死了没有区别!韦氏擦掉眼泪,站起来握住显的手。
    韦氏:是福是祸,还不知道,先别自己乱了方寸!我想母亲没有道理杀你!显安静下来,
    顺从地跟着她一起坐下,但腿紧张地在椅子上微
    微抖动。
    韦氏:把他们叫进来吧!家仆、转身走出去。
    韦氏:母后如果登基,只能原谅李家的人,而旦:你还是她
    的儿子。如果她因为地位不稳,非要杀你,也是命中注定,我会陪着你,也算了却了持在这
    个偏僻、荒蛮的地方一生无尽的折磨。这时杂沓的脚步声穿过厅堂越来越近,显也越来越紧
    张,手指
    僵直地拉紧香囊。随着脚步声停在他的面前,破旧的香囊也被拉
    断,他猛地抬起头,看见李元季正摘去脸上的轻纱。显惊喜地站起
    来,上前抱住李元季。
    见你来就好了,你来了就没事儿了,你怎么来了?!
    李元季:我们奉命来看望你。
    显:母亲还没有忘记我,她的身体还好吗?宫里现在怎么样了?
    李元季:旦已经退位了,现在群臣在一致推荐您……
    见母亲又立我了?
    李元季:我们正是要把您接回去。
    见那好啊,咱们走吧,这个破地方我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说着就要往外走。
    韦氏:你回来!显有些茫然地回头看着韦氏。
    韦氏:李元季,你是皇族里面和庐陵王关系最好的,你们从小一起长大,
    王爷对你怎么样?
    李元季:信任有加,恩重如山。
    韦氏:怎么个恩重如山?
    李元季:总章二年,我随李孝逸将军北征契丹,大败而归,按律应削爵为民,是王爷在
    先帝面前替我求情,才保住了现在的封号。
    韦氏:那你现在为什么要害我们?李元季躲避着韦氏的目光,低下头,用手中的轻纱擦
    汗。
    李元季:王妃的话元季不明白!
    韦氏:我问你,册立的诏书在哪里?迎帝的仪仗在哪里?你为什么又轻纱蒙面,行踪诡
    秘?告诉我,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李元季银端着,汗如雨下,突然掉头走到一直在屋
    檐下的显的
    身边,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李元季:王爷,睿宗皇帝写下退位诏书,把皇位禅让给了太后,现在朝廷上下一片沸腾。
    亲李大臣巴经在午门外罢朝多日,郑世勋大人悬剑自刎以死相谏。仁皇帝铁石心肠,不肯收
    回诏书,眼看着李唐王朝就要毁于一旦。现在只有您能挽危湖于即倾。满朝文武派我来接您
    回京主持大局。王爷,现在江山、社稷危在旦夕,您可千万不能袖手旁观呀!
    显:王妃说你们在害我,你们真是在害我!
    李元季:恳请王爷以李唐王朝的大业为重,暂时忘却个人的安危!现在满朝文武支持您,
    伦理纲常支持您,只要您前回来,一定会扭转危局。显神情有些激动,走到韦民身边,抓起
    她的手。
    显:也许这次是上天真随了你的心愿,我们回去吧。是祸是福,听天由命吧!韦氏抽出
    手来,走到李元季面前。
    韦氏:元季,你站起来,让我好好看看你。李元季站起身,直视着韦氏。
    韦氏:我一直以为你是李姓皇族中最有心机、最不乏才智的人。今天我才明白,你是徒
    有虚名呀,你想过没有,我们是一代废君,私自从流放地回京,按律应该怎么处置?
    李元季:斩!
    韦氏:对。我们一到京都,马上就会死于非命,还谈什么拯救社稷?!你们难道准备让
    一具死尸登基主政吗?你们也会被冠以拥立废君谋逆的罪名一同处斩,还谈什么救亡大
    业?!
    李元季:〔长叹一声)我出京的时候,韩王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请你们回京也是没有
    办法的办法。
    韦氏:没有圣旨,我们就是有再大的心愿,也寸步难行。
    李元季:那就请王爷写一封信,劝诸睿宗不要退位,韩玉说李家皇子中只剩下您了,也
    许只有您的话才能劝睿宗皇帝回心转意。显刚被打落的热情又死灰复燃。
    显:好,我马上就写。
    韦氏:你怎么写?
    显:价……俄劝他不要退位呀!
    韦氏:你知道他为什么要退位吗?你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吗?你知道用什么理由才能
    打动他吗?
    显:我……我……韦氏思忖片刻,拉起显。
    韦氏:我们一起写吧。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我们马上就会写好。两人一
    同进屋。李元季焦急地在花园里走来走去,突然看见满园盛开的牡丹。
    这时年迈的利。人端着茶点走来。
    李元季:这牡丹是王爷养的?
    家仆是王妃养的。
    李元季:无事可做,也只好养些花草打发时光了。
    家仆这您可就想错了,王妃念念不忘皇宫的繁华,许下宏愿,只要能在房陵州这块贫瘠
    的土地上养治娇嫩无比的牡丹,上天就一定会保佑她重返长安。多年的精心养护呀,真是难
    为她了。李元季若有所思,突然明白了什么,会心地微笑,似乎已经放;心。良久,夕阳笼
    罩了花园,韦氏单独从书房中出来,把信交给李
    元季。
    韦氏:你把信带回去吧!
    李元季:大唐一定不会忘记王爷和王妃的赤胆忠心。我这就向王爷辞行,马上赶回长安。
    韦氏:王爷思虑过度,最近身体又总是不好,想要休息一会儿,就不必用这些虚礼打扰
    他了。你快回吧!李元季施礼告退,急匆匆走出门去。显从屋中走出来,神情非常失落。韦
    氏看了他一眼,弯腰捡起
    地上破裂的香囊,交到他的手里。
    韦氏:我们也许很快就会回到长安了。
    显:我没脸再回长安了!两行热泪流了下来。
    9.午门夜晚外景
    聚集在宫门外的众臣疲惫不堪。他们有的席地而卧,有的嘴
    中念念有词地来回踱步,有的靠在宫墙上昏昏欲睡。韩王李元嘉
    背手而立,面对夜色,神情焦急而悲凉。热情而偏执的火焰把他的
    眼睛烧得异常明亮。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众人纷纷挣扎
    地爬起,聚拢过来。李元季翻身下马。
    李元季:庐陵王来信了,大唐有救了!他把信呈交给韩王,韩王焦急地撕开信,紧张地
    阅读。读后脸
    色异常沮丧,双手软弱地垂下来,信也飘落在地上。李元季捡起信,小声念出其中一段:
    “庐陵王偕王妃恭祝母亲
    登基主政。”
    李元季:李家皇子不成器,大唐完了,天呀,谁还能拯救大唐呀!群臣目
    瞪口呆,有入开始小声啜泣。李元季悲凉地向人群外走去。
    李元季:完了,完了,李家无人了!李家无人了……这时一老臣在他身
    边怯怯地说:还有一人……李元季站住,眼中又闪现出一丝希望。
    李元季:太平?对,还有太平!
第二十二集
    1.太庙白天内是随着一声沉闷、沙哑的声响,太庙的大门打开了。透过从两侧窗浪中
    斜射进来的阳光和在阳光中浮动的尘埃,太平看见李氏先皇的肖像和肖像下面各种神器。一
    名太监侧身请太平进入。旁白:太庙是我们这个家庭最神秘的地方,每一次参加祭典,画像
    上先辈们沉郁莫测的表情都让我感到隐隐地不安,他们每个人都似乎在讲述着我们这个权为
    家族沉重血腥的历史,同时无言地强调者后世子孙的职责与义务。
    太平:约我的人呢?太平问引她进入的太监。太监摇头。
    太平:是什么人约我?
    太监:奴才也不知道,只是内待总管命小人把公主带到这里。太平上前点燃一柱香,向
    祖先施礼。当她把香插好,身后响起
    杂沓的脚步声。她一回头,发现身后站满了以李元嘉为首的李姓
    老臣。看着他们凝重、悲切的表情,她似乎明白了什么。
    李元菜公主还认识老臣吗?太平思索地看了看他,摇摇头。
    太平:您是……
    李元嘉:峰州刺史,韩王李元嘉……
    太平:我想起来了,您是李家有名的勇士,您离开京城已经有十年了。
    李元嘉:十年了,我在绔州又增加了十几处刀伤,无数次契丹人的围城之险让我更加衰
    老憔悴。
    太平:我还记得您进入太庙时哥哥们钦佩的目光,您当时是惟一有资格佩剑祭典先王的
    皇族。
    李元嘉:十年前,老臣最后一次见到公主,就是在这里,当时的祭祖大典上,您和诸位
    皇子就站在我的面前。您的哥哥们英气勃发,俊朗非凡,连您身上都焕发着一股逼人的英气。
    看着先帝们的面容,我感到欣慰,同时感到了上天赐予大唐的福祉和希望。第二天,我就要
    远征镇守线州了,但我不是带着一个老年人离乡去国的伤感,而是怀着一种伟大亲情和壮志
    离开长安。我为自己身为这样一个伟大皇室的一员感到骄傲,能为我们的家族、为大唐的安
    危尽一份守疆卫土的绵薄之力而斗志昂扬。说着泪流满面,跪倒在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