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三天读懂金融学 >

第13章

三天读懂金融学-第13章

小说: 三天读懂金融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货币市场是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其交易主体和交易对象十分广泛,既有直接融资,如短期国库券交易、票据交易等交易活动,又有间接融资,如银行短期信贷、短期回购等交易;既有银行内的交易,也有银行外的交易。由于早期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局限于短期商业性贷款业务,因而货币市场是最早和最基本的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一是期限较短较短。货币市场期限最长为一年,最短为一天、半天,以3—6个月者居多;二是流动性强。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主要是指金融工具的变现能力;三是短期融资。交易的目的主要是短期资金周转的供求需要,一般的去向是弥补流动资金临时不足。

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货币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机构与专门从事货币市场业务的专业人员。机构类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非金融性企业;货币市场专业人员包括经纪炫、交易商、承销商等。

政府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筹集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以及解决财政收支支付过程中短期资金不足的困难。财政发行债券的期限有短、中、长期之分。发行何种期限的债券取决于政府债务管理的考虑。政府债务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发行顺利和发行成本最低。一般来说,资本市场的利率走势不易预测,这给政府确定适当的国债利率带来一定的困难,如利率定得过高,会使发行价格低于面值,发行成本过高。货币市场利率相对稳定,容易预测,有助于降低发行成本。因此,货币市场是政府筹措资金、尤其是短期资金的重要场所,由于政府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筹集资金,因此,政府在货币市场中的活动主要集中于发行市场。从外国经验看,国债的规模越大,政府参与货币市场的程度越高,短期国债发行与交易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就越大。

中央银行是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进行公开市场交易,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数量和利率水平,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已成为本世纪30年代以来各国的普遍做法。货币政府工具中,公开市场业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一种相对灵活、有效的政策工具。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对市场的规模、市场流动性均有较高的要求,而货币市场拥有大量信誉较高、流动性较强的短期国债,货币市场便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理想场所。鉴于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其活动基本集中于货币市场的二级交易市场。出于货币政策的考虑,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的活动往往十分频繁并且规模较大。

商业银行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头寸管理。商业银行的头寸不是银根,是指在某一时点上银行可以营运的资金,一般以天为计。头寸多少取决于一天以前资金来源增长和各项未到期金融资产的差额。银行头寸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头寸少了会影响经营,头寸多了会影响盈利,这决定了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调度头寸。银行调度头寸的重要途径是参与货币市场交易,以借贷和买卖短期证券的方式取得或售出头寸。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性质与经营规模决定了它在货币市场上每次交易的量较大,交易频繁。因此,商业银行是货币市场参与者中的大户。

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各类共同基金,也是货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它们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利用该市场提供的低风险、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实现最佳投资组合。这类金融机构的共同特点是拥有大量个人的长期资金,通过专家式的投资运作和管理,在追求高投资利润的同时,尽可能降低风险。为此,需要将资产组合调整到一个最佳位置,即资产构成中不仅包含高收益率的风险资产,还必须包含收益率虽低,但风险亦低的资产。市场价格、风险、收益率的频繁变动,使得这些金融机构频繁出入于货币市场,以实现资产组合调整的目标。保险公司与各类基金参与货币市场活动的主要目的,决定了他们更看中的是这个市场高流动性与低风险性,而非盈利性。

参与货币市场的金融专业人员指该市场上的经纪炫、交易商和承销商。他们接受客户的委托进行证券发行与交易,或直接进行交易。货币市场专业人员一般是以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人员的身份出现的。他们长期活跃于各类证券市场上,扮演经纪炫、交易商和承销商的角色。货币市场专业人员中的一部分还具有做市商的资格。做市商(marketmaker)在发行市场中的作用是充当承销商,即买进新发行的证券,然后向零售商及最终投资人推销。做市商在流通市场上的作用是不断提出买卖价格。这些报价一部分是为做市商自己提出,另一部分是为其他非做市商的交易商提出。不断公开报价的作用在于维持市场稳定交易品种的交易作价。货币市场专业人员通过进行以上活动,可以取得佣金收入和差价收入。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市场交易的规模、证券上市规模以及价格变动的幅度。

企业参与货币市场活动的目的,是调整流动性资产比重,取得短期投资收益。非金融企业,如从事贸易、工农业生产、通讯、交通等行业的企业,经营过程中会形成一定数量的短期闲置资金。这些资金闲置期可能很短,如果存在银行活期存款账上,将无分文利息,但投入于流动性高的货币市场,却能取得可观的利息收入,并且不至于冒很大资本金损失的风险。因此,货币市场流动性高低以及收益水平的高低,都是企业关注的对象。

个人投资者参与货币市场活动的目的在于既能获取投资收益,又能保持个人持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

货币市场的主要工具包括票据、大额转让存单、短期国债、信用证和信用卡等。

票据是指载明金额和期限,到期时由付款人向持票人或指定人(受转让炫、贴现支付款项的书面债务凭证。企业之间商品交易活动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并由企)业签发的票据为商业票据,由银行签发和承担付款义务的票据为银行票据。票据主要有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由银行签发,分不同币种和期限(一般是由3个月至1年期),到期支付,可自由转让,如有英镑存单、美元存单、欧洲美元存单等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除了可以自由转手以外,还可向银行要求抵押放款。

短期国债的发行是为解决财政的先支后收或筹措短期资金需要。期限一般有1年、9个月、6个月和3个月及2个月和1个月的,其中2—6个月较受欢迎。短期国债最大特点是安全性,另外它的起购点较低,面额种类齐全,适合一般投资者购买。短期国债这些特点使它成为一种普及率很高的货币市场工具。

信用证是银行根据进口商的要求,向出口商所签发的在有效期限内,凭规定的货运单据,支付一定金额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书。信用证上注明有支付货款的条件,如货物规格、数量等。信用证开出后,由银行履行付款责任。由于这种结算方式对出口商取得货款起保证作用,因此,它是国际贸易中主要使用的一种信用工具。

信用卡是银行或公司签发的证明持有人信誉良好,可以在指定场所进行记账消费的一种信用凭证。

货币市场的功能

货币市场的功能包括:媒介短期资金融通,促进资金流动,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联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协调资金的供需;显示资金形势,有助于进行宏观调控。

货币市场的存在使得工商企业、银行和政府可以从那里借取短缺资金,也可将它们暂时多余的、闲置的资金投放在那里作短期投资,生息获利,从而促进资金合理流动,解决短期性资金融通问题。

各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金,通过货币市场交易,从分散到集中,从集中到分散,从而使整个金融机构体系的融资活动有机地联结起来。

货币市场在一定时期的资金供求及其流动情况,是反映该时期金融市场银根松紧的指示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金融当局进一步贯彻其货币政策、宏观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帮手。

第三节 什么造就了“海上马车夫”——资本市场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Amsterdam Stock Exchange; AEX)于1609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诞生,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第一只可上市交易股份公司是是荷兰的东印度联合公司。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17世纪初期,人口不足200万的荷兰拥有全欧商船吨位的4/5,是英国的4…5倍,法国的7倍。17世纪,荷兰资本积累比欧洲各国的资本总和还要多,对外投资比英国多15倍。

可以说,正是因为当时领先世界的资本市场使荷兰成为当时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海上马车夫”。由此可见,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亦称“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期限在一年以上各种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一年以上的长期证券。因为在长期金融活动中,涉及资金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之为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在过去我们认为那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现在在中国,它已经是个不陌生的、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了。在中国金融理论中,资本市场理论是最年轻的。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而又“变幻莫测”,许多方面还处在试验、争鸣、探索的过程中,所以定义它是个挺困难的事。即便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理论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领域。可能是由于资本工具的复杂性,或者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强操作性和多变性,导致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很不一致,于是对资本市场的界定五花八门,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角度使用它,并且在不同的场合赋予它不同的内涵。有的人讲资本市场时指的是股票市场,也有的人说的是证券市场。比如1995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专题报告《中国新兴的资本市场》中,相当多的专家将资本市场界定于证券市场,他们认为,证券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最核心部分。而199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及关键性政策问题》中资本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工具市场、银行系统和贷款市场等。还有大家所熟知的美国S〃克里〃库珀的《金融市场》专著中,资本市场的范围涵盖抵押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到底资本市场这个概念指什么?

尽管对资本市场的定义见仁见智,但其有着一个确定的内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本市场至少应涵盖:证券市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长期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长期信贷市场(长期抵押贷款、长期项目融资等)、衍生工具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出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资本市场是全部中长期资本(一年以上)交易活动的总和,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通过对收益的预期来导向资源配置的机制。

资本市场的资金供应者为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人寿保险公司、投资公司、信托公司等。资金的需求者主要为国际金融机构、各国政府机构、工商企业、房地产经营商以及向耐用消费零售商买进分期付款合同的销售金融公司等。

与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特点主要有:

一、融资期限长。至少在1年以上,也可以长达几十年,甚至无到期日。

二、流动性相对较差。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的资金多用于解决中长期融资需求,故流动性和变现性相对较弱。

三、风险大而收益较高。由于融资期限较长,发生重大变故的可能性也大,市场价格容易波动,投资者需承受较大风险。同时,作为对风险的报酬,其收益也较高。

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

我国现阶段的资本市场主要包括以下金融工具:股票、国债、企业中长期债券、中长期放款市场。

我国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资本市场包括四部分:

一、国债市场。

这里所说的国债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