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笑林大全 >

第43章

中国笑林大全-第43章

小说: 中国笑林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生信了他的话,出门站在外面,对朱古民说:“你怎么能骗我进屋?”朱古民拍手笑道:“我已把你骗出门了!”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侍郎相谑
  明代景泰年间,兵部、刑部的官员聚在一起。当时于谦为兵部尚书,这个职务古代称“大司马”;俞士悦为刑部尚书,这个职务古代称“大司寇”。
  刑部侍郎同兵部侍郎开玩笑说:“于公是大司马,您不就成了少司驴了吗?”兵部侍郎反唇相讥道:
  “俞公为大司寇,您就是少司贼了!”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驸驴”与“侍狗”
  副使官崔允是驸马崔元的弟弟。他刚考中进士时,与一同考中的王侍郎的儿子王寅一起去看望王寅的同乡前辈。那人询问崔允是谁,王寅说:“这位是崔驸马的弟弟。他哥哥是驸马,他是驸驴。”
  崔允即刻反击道:
  “这是王侍郎的儿子,他父亲做侍狼,他是侍狗。”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洗马
  刘定之升任洗(xiǎn)马官,在帝王或太子出行时,骑马为先导。有一天上朝时,他遇到少司马王伟。王伟与他开玩笑说:“皇宫里的马多,洗马要一匹一匹地洗。”刘定之答道:
  “何止皇宫的马,各位司马如果脏了,我也要洗洗。”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增广”与“检讨”
  内乡县人李蓘(gǔn)做翰林检讨官,他弟弟叫李癊(yīn),却长期为增广生员,未考得一官半职。李蓘写信给弟弟说:“你今年增广,明年增广,不知增得多少?广得多少?”
  李癊回信说:
  “你今日检讨,明日检讨,不知检得什么?讨得什么?”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秃”字
  苏州太湖包山寺有位僧人叫天灵,博学通文。曾有个秀才调侃他说:“秃驴的‘秃’字怎样写?”
  天灵答道:
  “把秀才的‘秀’字的屁股弯调转过来就是。”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红米白米
  有个人新近丧母,偶然吃了顿红米饭。一个迂腐的儒生便指责他在居丧期间不该这样做。丧母者问他什么原因,他说:“红色是喜庆的颜色,居丧时不该吃。”丧母者反问道:
  “那么,吃白米饭的人,都是有丧事吗?”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贼道人
  寿春有位道人,拿了自己的小像求学士解缙在上面题诗。
  解缙写道:
  “贼,贼,贼。”
  道士愕然。解缙继续写道:
  “有影无形拿不得。只因偷却吕仙丹,而今反作蓬莱客。”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面上豆”与“肚里草”
  常熟人严讷,长了一脸麻子。新郑人高拱作文章时,常常先在腹中起草。当时的人常笑他俩一个是“苏州盐豆”,一个是“河南蹇驴”。二人有一天相遇,高拱对严讷说:
  “公豆在面上。”
  严讷反唇相讥:
  “公草在肚里。”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徐广文
  明代人徐广文,性情狂放,善调谑,机智聪敏。他年轻时,曾与侍御唐万阳一起游历。
  一天晚上,二人坐在灯下,广文打瞌睡,万阳将他叫醒,并出句子让他对。上句说:“眼皮堕地,难观孔子之书。”
  广文对句说:“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万阳听了大笑。
  又有一天,徐广文乘船,正值夏月,而天气却很凉爽。船家叹道:“长江无六月。”广文马上接过话头说:
  “对,过了五月,就是七月。”
  船家听了大笑。
  徐广文参加科举考试前,地方官设宴为他们送行。第二天,他到督学衙门拜谢,守门人勒索他银子,才为他通报。广文给了他银子,等守门人通报过之后,却不进门,要转身离开。守门人只好还了他的银子,他才进去。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年老官小
  吴中之俗,人们喜次相互开玩笑,不避贵贱。有一个乡官,职位低微,迎接一妓女下船,突然问妓女道:
  “人都称你‘小娘’,为何年纪却又老了?”
  妓女反驳道:
  “您既称为老爹,为什么官职又小?”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隐语为对
  有个读书人家里很穷,他的朋友过生日,他想去祝贺,却没有酒,只好拿了一瓶水。见了面时,他对朋友说:
  “请让我以歇后语给您祝寿:‘君子(w‘w‘w‘。F‘v‘a‘L‘。c‘n‘ 福‘娃‘中‘国‘小‘说‘下‘载‘站)之交淡如。’”
  朋友即刻答道:
  “醉翁之意不在。”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打便是不打
  一个秀才,夏日里到寺中去参拜一个禅师,这禅师却坐在那里,不起身行礼。秀才很惊奇,便问他为什么,禅师答道:
  “我不起身便是起身。”
  秀才听了,便以扇柄狠狠敲了禅师的头一下,禅师也惊奇地问他为什么,秀才答道:“我打你便是不打你。”
  ——明·潘游龙《笑禅录》
  梦是反的
  有个人告诉朋友说:“昨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在大哭,这肯定不是好兆头。”朋友解释说:“不妨不妨,阴阳相反,夜里梦见大哭,白天里就是大笑。”
  那人又说:
  “如果阴阳完全相反,那么夜里梦见有我在哭,到了白天岂不是无我在笑?”
  ——明·潘游龙《笑禅录》
  破锅不卖
  卖锅的人常当着买主把锅底掷地作声,以表明自己的锅结实无损。有一次,一个卖锅的把锅一掷,却掷破了,他便对买主说:
  “像这样的锅,是不卖给你的。”
  ——明·冯梦龙《笑府》
  鹿和獐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pāng)只有几岁时,有位客人把一只鹿和一只獐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献给王安石。正好王雱在跟前,客人便问他:“你知不知道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
  王雱其实并不认识,他想了一会儿,答道:
  “獐旁边的是鹿,鹿旁边的是獐。”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上达下达
  《论语》上记载孔子说过:“君子(w‘w‘w‘。F‘v‘a‘L‘。c‘n‘ 福‘娃‘中‘国‘小‘说‘下‘载‘站)上达,小人下达。”意思是说君子(w‘w‘w‘。F‘v‘a‘L‘。c‘n‘ 福‘娃‘中‘国‘小‘说‘下‘载‘站)通达于仁义之理,而小人通达于财利。有两个人,一个叫达毅,一个叫王达,二人同为郎中官。一天签署公文时,王达开玩笑戏弄达毅说:
  “每次签名时,都以你的上半作我的下半。”
  达毅应声答道:
  “君子(w‘w‘w‘。F‘v‘a‘L‘。c‘n‘ 福‘娃‘中‘国‘小‘说‘下‘载‘站)上达,小人下达。”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于谦对僧人
  明大臣于谦年幼时,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角。有一天他在学馆玩,僧人兰古春见到后,逗他说:“牛头喜得生龙角。”于谦立即对出下句:“狗口何曾出象牙。”兰古春听了感到很惊奇。
  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以后不梳双髻了。”过了几天,兰古春又过学馆,看到于谦已梳成三角发髻,又逗他说:“三角如鼓架。”于谦又对道:“一秃似擂槌。”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戴大宾妙对
  戴大宾八岁时在学校里,老师指着厅上的椅子出对说:“虎皮褥盖学士椅。”大宾立即对道:“兔毫笔写状元坊。”老师很惊奇。
  十三岁时,戴大宾在乡试中得中,有个做官的来访谒他父亲,见大宾在庭院游戏,还是个稚童,以为不过是个小学生,就出对子试他说:“月圆。”大宾即对道:“风扁。”那人问:“风怎么会扁?”大宾答道:“一有缝就钻进去,不扁怎能做到?”那人又出一个句子说:“凤鸣。”大宾应声答道:“牛舞。”那人问:“牛何尝能舞?”大宾解释道:“《尚书》上说:
  ‘百兽率舞。’牛不在其中吗?“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容易”对
  明成祖朱棣曾对学士解缙说:“有一个书上的句子,很难对出下句,这个书句是‘色难’。”解缙随口答道:“容易。”
  过了一会儿,成祖还未理解,问道:“你既然说容易,为何这么久还没对上?”解缙答道:“刚才已经对上了。”成祖这才省悟,大笑起来。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面貌一样
  一个人抱着儿子在门外站着,另有一个人走过来逗乐占便宜说:“可见父子骨血,真是一脉相承,只看你抱这个孩子的模样,与我的面貌就一模一样。”
  抱孩子的人答道:
  “你与这孩子原是一母所生的兄弟,面貌当然一样了。”
  ——清·石成金《笑得好》
  云生足下
  有个叫丘琼山的人,小时候跟着老师在乡里一官宦人家私塾读书。他很聪明,远近闻名,可那官宦人家的孩子却最不喜欢读书。
  有一天,老师外出,官宦人家的孩子也偷偷跑回家,只有丘琼山还在学堂学习。当时天下大雨,丘琼山的座位上方正好是个瓦缝,雨漏下来,滴在丘琼山的肩上。于是,丘琼山就把那个官家公子的座位移到漏雨的地方,把自己的座位换过去。
  老师回来后,官家公子看到丘琼山占了自己的地方,便向老师告状。老师说:“我出对子给你们对,谁对上了,就算谁有理。”接着说出上联:
  “点雨湿肩头。”
  丘琼山脱口答道:
  “片云生足下。”
  这个下联暗含自己将来会步上青云的意思,老师十分赞赏。官家公子对不上,觉得既羞愧,又恼怒,便回家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
  他父亲大怒,把丘琼山召来,又出个对联考他:
  “孰谓犬能欺得虎?”
  意思是:“谁说狗能欺负虎?”把自己的儿子比作虎,把丘琼山比作狗。丘琼山立即答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意思是:“怎知鱼有朝一日不能变成龙?”相传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古人常以此比喻某人科举中第,一下由平民变成高官。这位做官的听了丘琼山的话,很吃惊,明白他将来怕是不同凡响,便说好话安慰一番,送他回去了。
  ——清·褚人获《坚瓠集》
  优人巧智
  有位郡侯庆祝生日,他管辖的一郡六县的地方官都来祝寿。唯独崇明县尹迟到了,等他来到,郡侯家的大门已经关闭。县尹进不了门,彷徨无计,便召来一个祝寿的优人,对他说:“你若能让郡公请我进去,我就重重赏你!”优人答应了。过了一会儿,里面酒宴桌前要优人唱戏祝兴,优人先高声朗诵道:
  “黄堂太守不是人!”
  满座宾客听了这话,都大惊失色。旁边一个配角凑上来问:“不是人是什么?”这个优人回答说:
  “却是天上老寿星!”
  座中宾客听了这话,才松了一口气,并露出笑容。只听那优人继续朗诵道:
  “今日八仙来庆会,眼前只少吕洞宾!”
  旁边的配角马上接过话头说:
  “吕洞宾因为到东海中去弄仙桃来献,所以来迟了一步,现在已在门外了!”
  郡侯听了这话,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便命令开门,把崇明县尹请了进来,与里面的人恰凑成八位。郡侯也很高兴,厚赏了那位优人。
  ——清·褚人获《坚瓠集》
  大大人
  湖北一个县尉是江南某大官的亲哥哥。他见人时常说:“在江南我哥哥的官署中,别人见了我都称‘大大人’,你们不应该小看我!”
  有位叫方畅弇的人听了这话,便对县尉说:“您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对子,您知道吗?”
  县尉问什么对子,方畅弇说:“我们见了大官要自称‘卑职’,您见了我们又要自称‘卑职’,所以您不就成了‘湖北卑卑职,江南大大人’了吗?”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讥太监
  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太监奉命到浙江办事,与司北关南户曹、司南关北工曹在一起饮酒。酒席间,这太监瞧不起两位官员,便出了一个有侮辱意的上句,要官员们对。出的句子是: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这个太监自己原本地位很低微,曾在皇宫中守门,所以官员便对出下句相讥: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萝卜对
  有一家请了个教书先生,主人对先生饮食供奉得很差,每餐只让先生吃萝卜。先生心中不满,但嘴上却不说。
  有一天,主人请先生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