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衙内闯三国 >

第270章

衙内闯三国-第270章

小说: 衙内闯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王昌和金日禅不行啊。两人无依无靠的说,要是不能消弭了这个隐患,汉人再强,终归有离开的一天,到那时,夫余昆反过手来收拾他们,他们哭的地儿都没有了。
    “咳咳,这个,甄先生,我马韩一地适宜开口岸的地方真不好找。若论距离大汉最便捷之处,当属武州。然武州近海,遍地暗礁,群岛罗列,并无适合建立港口之所啊。先生何不往辰韩、弁韩那边看看,我听闻辰韩有地,号巴山浦,那里倒是一处不错的所在。”
    王昌被逼无奈,既不敢去顺着甄逸说,又不便得罪人,只得绕开甄逸提出的,在弥邹乎设港的意思,而只是在自己辖地和弁韩、辰韩之地说事儿。
    那弥邹乎本是古名,这么一说,只怕多有人不知,但若提起后世的仁川,只怕大多数人都要恍悟了。不错,所谓的弥邹乎,就是现代韩国仁川的古称。在此时,却是归于夫余昆掌控的百济辖区之内。
    
    
   344章:通罗之盟(九)(1)(完)

第344章:通罗之盟(九)(2)

    而那武州,乃是指的后世的光州。巴山浦,却是后世的釜山。釜山在韩文中译为basanpo,前面的basan是釜状的山的意思,po便是海湾的意思。
    至于开始,甄逸称呼夫余昆武珍王,其意却是也根据地域而称。在这东汉之末,三国之初的交替之时,百济尚未全统马韩。而对外来说,整个马韩之地无法分割,便被整个冠以武珍州称之。其中,既包括了北边的百济,又涵盖了南边的剩余马韩。称夫余昆为武珍王,便也由此而来。
    言归正传。
    甄逸提出要在弥邹乎设立港口,并由汉军独立修建守卫,做为日后联合商会的交易港,此议一出,不出意外的,登时便遭到夫余昆的强力抗拒。
    王昌被逼无奈,耍着滑头,不去说弥邹乎,却来提武州和巴山浦,其意不外乎暗示甄逸,人家的地盘我说不算,我自己这边是很乐意的,但可惜啊,没地儿合适。您老就别盯着我了,要不去找辰韩、弁韩,要么,该找谁还找谁就是。
    旁边金日禅也是连连点头,自是猛打边鼓,赞成这个意思。他二人休戚与共,这些年要不是一直保持共进退,早被夫余昆连皮带骨吞了。
    甄逸对此并不在意。看着二人大有深意的一笑,让两人心头不由毛毛的发颤,却只得呲牙回以一笑。
    甄逸这才将头又转向夫余昆和高明,淡然道:“武珍王坚决不肯,高公一直默然,想来也是一般主意了?既如此,逸也不敢强求。也罢,反正听闻刘皇叔已与邪马台须佐之男将军达成一致,将在马关设置口岸。届时,不过多绕些路而已。只是要委屈诸位,届时都往邪马台国交易装卸货物了。好吧,那就这样,逸等这便告辞了。”说罢,老头儿头一昂,翘着胡子就走人了。
    随后几天,这边与夫余昆就弥邹乎开港一事没谈妥,转而要经邪马台马关港运转的消息,便传到塞北诸部耳中,众人一时间大哗,纷纷怒叱夫余昆自私自利的行为。
    可不咋的,要知原本此次搞得这个联合商会,本就是针对塞北诸部和三韩之地而来的。三韩与塞北连成一体,相对来说,邪马台反而因隔海相望,乃是外来户。
    而且,很明显的是,这个外来户此次过来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跟大伙儿一样,是为参与联合商会一事儿,而是为了他们自己本国与大汉的建交而来。大伙儿之所以同意邪马台参与,一是看在大汉皇叔的面子上,这二来嘛,多出一家海外异族,便也等于多出一方货物的贸易。反正又不必自己多去费心折腾,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如今,就因着夫余昆这一决定,整个联合商会的交易地,却移到了原是外来户的地盘上了,大伙儿每次交易,还要跑到人家那边去,既要走陆路,还要跑海路,沿海的三韩还好说,但更往里的内陆,却要凭空多出一块海路的费用,这一进一出的账,又有谁能乐意了?
    
    
   344章:通罗之盟(九)(2)(完)

第344章:通罗之盟(九)(3)

    所以,这个消息一出,群情哗然,夫余昆几乎瞬间便成了万夫所指,众人每次见他,看他那眼神都是冷冰冰的,让夫余昆简直郁闷的要上吊。
    他心怀大志不错,欲要一统三韩,还欲要北上图谋乌桓,甚至大汉都不错,但并不表示他一开始,就敢堂而皇之的跟所有人叫板对抗啊。那就不叫大志,那叫大傻!
    所以,正相反的,他在开始阶段,更需要的是远交近攻,先跟乌桓等北方众族搞好关系,甚至是在未能一统马韩之地时,连辰韩和弁韩都要保持适度的友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初始阶段的军事战略行动。
    但眼下可好,一个通商口岸的问题,竟直接将他推上了所有人的对立面,这让夫余昆跟被逼着吃了个苍蝇般的难受,偏偏有苦说不出。
    这个世上,外在表现的,永远只是个大面的结果,具体细节外人根本难以知之。可能影响很多事物的,却又偏偏就是体现在外的结果。没人会去关注细节。
    于是,夫余昆悲剧了。
    先是原本汉境设在乐浪郡,针对三韩的贸易被停了。随后,由原本沃沮控制的三韩半岛东北部,全面掐断了乌桓、扶余、高句丽与三韩的商路。
    而今的三韩,其实并没全部占据后世的朝鲜半岛。他们的地盘,只在乐浪郡以下,整个朝鲜半岛的西部、西南部、南部还有东南部。也就说,所谓的三韩,其实只是占据着朝鲜半岛的四分之三。
    而这四分之三,几乎全是面向大海,如果北部与内陆接合线一封闭后,唯一能和外界发生交集的,最近的,便只有辰韩的巴山浦与倭国那边的九州与中国地区。
    所以,这一下,整个三韩便断了商贸流通,给人关门打狗一般,全憋在了瓮里。
    好处是,这次的出手,塞北诸族难得的众心一致,谁也不会跟你冲突,不打架不骂人,就是不理你,都成文明人了。勒个去!
    初时几天还罢了,可到了后面,三韩内部的辰韩和弁韩也受不了了。
    不能这么样吧大佬们,马韩是马韩,咱们辰韩和弁韩是辰韩和弁韩啊,咱跟他不一样好不好?你们这一掐,可不只是掐了马韩的脖子,可连咱们都一起掐死了,不待这么玩的啊。
    辰韩和弁韩急了,物品得不到流通,这个时候,那很多时候,是容易死人的。当下两国便跟众大佬诉说了,可惜,没人搭理。没办法啊,你们统称三韩,有些事儿跟我们说,那不如你们自个儿把内部事儿解决了更容易对不对?
    辰韩和弁韩哭了,没法子,终于联合起来向马韩讨说法了。夫余昆这个怒啊,你妹的!哦,外人你们不敢惹,就联合外人来逼我是不?我是给你们欺负的吗?姥姥!
    他不敢跟汉人怒,不敢跟扶余和高句丽怒,也不敢跟乌桓诸部怒,但跟辰韩和弁韩可不含糊。毕竟,整个三韩马韩最大,他又是最强的武珍王,这个可不是放那儿看的。那是实实在在的实力!
    于是,一通大骂,红着眼珠子的夫余昆拉出了队伍,摆出一副你们舍得死,我就舍得埋的架势,不就是打吗?who怕who啊?
    辰韩、弁韩傻了。他们真打不过,咋办?有人说了,听闻马韩的王昌大王曾出主意,你们辰韩的巴山浦也可开港,要不,你们去找甄先生商量下,在你们那儿开港?如果能成,不什么事儿都解决了吗?还能压那夫余昆一头,以后他也不敢再欺负你们了。
    辰韩头人心动了,只是,还不等他动,一个震动三韩的消息,已然先自传了出来,令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344章:通罗之盟(九)(3)(完)

第345章:通罗之盟(十)(1)

    巴山浦现下还远谈不上港,只有条木栈通到海中,那是临近渔民自己动手搭建的。多少年来,就是依靠着这条栈桥进行装卸、停泊之用。
    崔成泽算是巴山浦远近闻名的好手,虽刚而立之年,但因为打小就泡在海边,不但深通水性,而且极熟悉潮流,每次出海,都能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收获。
    崔姓在辰韩是大族,也可称为王族。因为辰韩之主就是崔姓一族的族长。所以,崔成泽虽然一直很贫穷,但也没人欺负他。当然,历次跟倭贼的战斗中,他骁勇善战的表现,也是原因之一。
    巴山浦与倭国只隔着一个海峡,混迹在倭国沿岸的那些破落户,便很容易成为倭贼,靠着沿海劫掠为生。巴山浦的地理位置,便成为了倭贼们最方便的狩猎场。
    由此,崔成泽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他们的老对手。对于这些倭贼,崔成泽自认为有着足够的了解。
    他们一般就是一二十人,多时二三十人,要是上了五六十人,那就是极大的帮派了。
    但是今天,崔成泽真的被震惊了。他发誓,打从认识海以来,他还从未见过这么多的倭贼。
    目光所及,整个海面上全是船,虽然都是些个舢板之类的,但架不住那数量太多,总要有数百只吧。黑压压的,顺着洋流如一片狂飒一般的涌来。
    栈桥上的人都惊呼着往岸上逃开,有人在大声喊着崔成泽的名字,招呼着他快跑。
    崔成泽没有动,他睁大了双眼看着,面上有着一丝疑惑。因为他发现这些个倭贼不像是要来干活的,反倒是像在逃跑一样。最前面的船,并未像往常那样,早早调整方向往这边靠,而是仍在拼命划桨,似乎是嫌风力不够快似地。
    崔成泽心中一动,微一沉吟,随即解开缆绳,不理会岸上人焦急的喊叫,自顾扳动木浆,调整着小帆向前靠去。
    离得近了些,也果然验证了他的猜想。那些素日见了落单的渔船便大喊大叫着的倭贼,今日竟然对他视若无睹,只顾拼命划桨,飞速的从他船的前方往外驶去。离得近了,他甚至能看的清楚,一些船上的倭贼面上明显带着恐惧之色。
    究竟怎么回事?是谁或者是什么东西,竟然能将这么多的倭贼,在海上撵的跟兔子一样逃跑?
    崔成泽心中大为好奇。
    他心中好奇,不觉中,这船便顺着洋流慢慢漂着,已是离着众倭贼的船流越来越近。
    水声激荡,常年的海上生涯,让他有着超乎寻常的感应。下意识的扭头看去时,却骇然发现,自东面涌来的更多船只,已然将好大一片水域铺满。而他,赫然已经置身其中,飞速行进的船流中,他这时却是退无可退了。
    万般无奈之下,连忙调整下风帆,摆动船桨,先自随着整个船流同一个方向而动。至少,这样不会被直接撞碎。他看的清楚,这一片过来的船队中,竟然夹杂着两三只极大的战船,那应该是汉家才能造出来的。带仓建楼的,上面蒙着牛皮,对!叫艨艟!
    
    
   345章:通罗之盟(十)(1)(完)

第345章:通罗之盟(十)(2)

    崔成泽不明白为什么倭贼的船队中会有汉家的战船,但他知道,自己这小舟要是被那艨艟撞上,必然是自己舟毁人亡的下场,毫无半分侥幸。
    所以,他只能暗暗叫着苦,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挟持着往南退去。迎风御舟之际,回头张望,隐隐见远处天际,这整个逃窜的船队后面,桅杆如林,帆似云团……。。
    州胡失陷了!被倭贼占领了!
    州胡,古名。又有耽罗、儋罗、东瀛州之称。后世,便是称为济州岛的所在。
    此地东临倭国,西望中土,向北不过百余里便是三韩。虽然只是个孤岛,但却有着极大的战略意义。以此为跳板,中、韩、日三国皆在其有效攻击范围内。
    而此时,占据此处的是从倭国被驱逐出来的,西面的大汉他们更是不敢去碰,那么,离着这里最近的三韩,便成了唯一的目标。
    三韩震动。
    信报一日三惊的传入了三韩之地,弁韩最是沉稳,他处于中间,虽说直线距离上,离着州胡最近的,就是他辖地内的半岛最南端,但是那里暗礁纵横,水道交错,船只根本没法靠近。所以,看似危险,实则最是安全。
    而除此之外,可以登陆的位置,便只有辰韩的巴山浦和马韩的弥邹乎了。但据传来的消息所称,这帮倭贼正是从巴山浦那边被赶出来的,那么,一旦其站稳后,所能攻击的地方,也就呼之欲出了。
    王殿上,夫余昆满面铁青,来回踱步不止。进进出出的斥候,不断的将新的情况汇集上来,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收集,夫余昆一颗心也便越是往下沉去。
    三韩中,辰韩、弁韩都以国力不足,亦需自我防范为由,非常明确的拒绝了派遣援军的请求。想想不过刚不久,自己才将人家骂回去,此时这两国不肯相助,自也是意料中事儿。
    至于其他地方,夫余昆想了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