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衙内闯三国 >

第132章

衙内闯三国-第132章

小说: 衙内闯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可免去那未知的杀身之祸,二来,父亲那儿年纪大了,自己身系大局,不能放下离开。有两位兄长过去,尽孝膝下也是大善之事。
    至于老父百年之后的接位之事,刘璋并不担心。说到底,一切都需凭实力说话。只要他自己的实力放在那儿,谁争也争不去。况且,他早看的明白,这两个哥哥,都不是那种沉迷名利之人,甚至可以说有些淡泊。所以,那些担心,纯属多余罢了。
    心中有了主意,与刘范、刘诞一起用过早饭,这才辞别二兄,往皇宫而去。
    初升的旭日,照在远处皇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璀璨迷离的光晕。刘璋双目微眯,看着那美景,心中一时间全是昂扬斗志。
    
    
   166章:兄弟重逢(3)(完)

第167章:初上朝堂(1)

    火云驹轻踏四蹄,踩在平整的石板路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刘璋端坐马上,白袍红马相映,显得神采飞扬,英挺不凡。
    京师之中,虽然朝堂之上政权更替,暗流激涌,但于寻常百姓却是并无多大关碍。
    街上众百姓往来不绝,各自仍是忙着自己一天的生计。多有仕女俏婢走过,目光落在刘璋身上,便自闪出熠熠的光芒。
    汉代虽也尊崇儒术,但尚未到后世大宋那般苛刻。尤其关中之地,临近边地,风气便开放许多。女子偶有外出,便也实属再正常不过之事。
    刘璋信马由缰而行,察觉到许多妙目睇来,心中也是得意,每每顺着目光回望过去,惹的那些眸子如惊惶的小鹿一般闪躲,不由的心中快慰。
    越往宫中临近,路上便渐渐遇到一些个朝中大臣。或乘车,或骑马,三五随从的都往一个方向而去。见了刘璋,自是满面堆笑,远远招呼。
    刘璋含笑抱拳,不论识与不识,都是满脸的和善,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众人见他没什么架子,倒觉得这位广陵候爷,亲近可善,果然气度非凡。
    及至将将到了宫门前,已看到许多早已过来的大臣,见了刘璋到来,纷纷抱拳见礼。
    人群中挤出两人,正是皇甫嵩和朱儁,迎着刘璋大步走来。刘璋翻身下马,把缰绳扔给拔都,自己也是含笑大步迎上,嘴中呵呵笑道:“义真公,公伟公,刘璋有礼了。”
    皇甫嵩和朱儁笑着回礼,拉着他往前一并而行。皇甫嵩目光看着四周,嘴上却低声道:“季玉,你此番能来,我等也算安心了。董卓狼子野心,非季玉不能制也,望你千万以国家为重,保我大汉度此危厄。”
    刘璋目光溜了溜他,嘴角含着淡淡的笑容,也不动声色的道:“义真公乃当世名将,中流砥柱,公伟公更是名士重臣,有二位在此,董卓何敢造次?璋年轻望薄,自当以二公马首是瞻就是。”
    朱儁谦谦君子,听闻刘璋应答,只当他已答应,面上不由现出喜色。皇甫嵩却是见识过刘璋的无赖,从这话中,却听出一丝狡猾推卸之意,不由的眉头轻轻蹙了蹙。还待再说,却已到了宫门前,众人围了上来,只得将话头又咽了回去。
    宫中经过一番劫难,昨日帝后才得以回来,所以,这往日本应早早开启的宫门,此时却还未开。一众臣属都围在门外,刘璋目光一扫,已是看到了曹操和袁绍都在。
    或许是天生的感应,刘璋目光一至,两人都似有所察觉,霍然抬头迎来。
    曹操看到刘璋,先是微微一怔,随即面上露出笑容,微微颔首点头招呼。袁绍却是目中闪过一丝厉芒,但也随即隐去,换上一副假笑,对刘璋点点头。
    刘璋心中撇嘴,促狭心起,忽然对着二人扮了个鬼脸,随即将头扭向一边。
    曹操看的一愣,瞳孔缩了缩,脸上仍是笑意不改,眼中却闪过一道复杂之色,深深望了刘璋一眼,便即转过头去。
    
    
   167章:初上朝堂(1)(完)

第167章:初上朝堂(2)

    袁绍却是面上忽现怒色,狠狠的瞪了一眼刘璋,眼中有不屑之色。对于这小子,袁绍实在很难提起好感。
    在他心中,这小贼崛起如此之快,如今成就偌大威名,可说是完全借助自家之力得来的。当年此人刚刚起兵,就从堂弟袁胤那儿狠狠的刮了一笔。
    为了那事儿,堂弟袁胤气的足足病了一月才好。偏偏其中牵扯诸多隐秘心思,又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个中情由,怎一个郁闷说得。
    袁绍认为,刘璋若无当日从自家勒索去的那些东西,决计不会达到今日的威势。说不定,那些成就还该是自家所得才是。有此心思,又哪会有好面孔给刘璋。
    众人正各自心思之际,宫道两边先后响起马蹄车粼之声。循声看去,但见大道两边各有一队车马而来。
    左边所来,大都是步卒,旌旗林立,铠甲铿锵。队伍中,一个五旬左右的老者,胡须飘飘,一脸坚毅。
    刘璋正自暗暗猜测来人身份,旁边朱儁低声道:“此乃荆州牧丁原,也是昨晚才赶到的。”
    刘璋心中一动,点了点头,目光却绕过丁原,往他身后看去。只微一打量,便看到一个长大的身形。
    那人年约二十七八岁年纪,脸颊长瘦,目带精芒。头上一顶束发紫金冠,身披锁子连环甲。狮子头蛮绶带,紧束腰间肋甲绦。下身一件大红战袍,得胜勾上一杆乌沉沉的大戟,两边开刃,中锋粗利。
    整个人高大雄壮,散着一股凛凛杀气。只是脸上颧骨略高,嘴角微微翘着,显出一丝不加掩饰的傲气。
    嘿,飞将军吕布!
    刘璋心中叫着,眼中不期然的滑过一丝精芒。
    与这边丁原走了个对头的,刘璋只一打眼就知道,来的是董卓那肥猪。看那排场,足有数百人的甲士卫扈,前后伞盖,旌旗密集。不惟步卒,尚有一队骑卒围在外侧。
    中间,一辆四马拖拉的车乘上,董肥猪峨冠博带,披着玄色大氅,手扶车辕,洋洋不可一世。
    众人心中都是一阵的腻歪,却无人敢于面上表露。待到车队走近,纷纷抱拳相见。
    董卓鼻中哼了哼,这才缓缓抬手,冲着四周抱了抱拳,脸上与其说是笑容,还不如说是一种抽搐。只是目光落到负手而立的刘璋等三人身上,眸子猛的一缩,面上才显出几丝真笑,只是却大有勉强之意。
    刘璋笑嘻嘻的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也不像其他人那样靠上。董卓目中一道怒色一闪而过,随即扭过头去,望着迎面而来的丁原,也不下车,只抱抱拳嘿然道:“丁使君原来辛苦。昨晚老夫宫中事忙,未曾相迎,还望莫怪啊。”
    丁原坚毅的面孔上微微抽动两下,也在马上抱拳,淡然道:“董将军救驾有功,事务多驽,不敢劳烦。丁原此来,也是为参见天子,没敢想着谁来接谁不来接的。将军却是客气了。”
    这两人一搭话,便透着一股子不太和谐的味儿。众人都是将头微微转过,生怕被夹在中间。
    
    
   167章:初上朝堂(2)(完)

第167章:初上朝堂(3)

    董卓面色阴沉,眼中有凶光闪烁,正要说些什么,旁边一个文士却忽然轻轻扯扯他衣袖。董卓斜眼看看,这才低低的哼了一声,再次朝丁原拱拱手,喝令甲士上前敲打宫门。
    刘璋目光在那文士身上一转,已是瞬间确定,这人必是那个李儒。目光垂下时,心中已在算着如何才能取了这厮性命。
    那边丁原见董卓竟然让军士去敲宫门,脸上不由闪过一丝怒色。只是不知想到什么,终是扫了众人一眼,没再多说。
    宫门在一阵猛敲之后,终是缓缓打开。开门的内卫眼见是西州军,面上都露出惧色。
    董卓怒哼了一声,直接令车马直入,众人看得都是心中恼怒,暗暗大骂这家伙简直嚣张跋扈到了极致。
    皇甫嵩与朱儁身子颤抖,满面铁青。直到众人陆续进去了,这才醒悟过来。
    皇甫嵩转头看看刘璋,低哑着嗓子道:“季玉公,汝见否?汝见否?!”
    刘璋看他双目圆睁,眼角处竟微微有血丝溢出,不由吓了一跳。本不想说什么,此刻却也只得暗暗一叹,低声淡淡的道:“天欲令其亡,必先使其狂。静心平气,且拭目以待。”
    皇甫嵩闻言,身子一震,急伸手一把拉住刘璋,死死的盯着他。
    刘璋心中苦笑,看看他,只得无奈的点点头。
    皇甫嵩脸上闪过狂喜,忧色尽去。低笑两声,拉着二人往里走去。
    刘璋心中暗叹。这个老人忠直无双,自己虽说不是故意骗他,但让他这么误会,到时候不出手,却不知会不会气死了他。
    只是想想后面诸般变化,眼前这一环却是怎么也绕不过的。思来想去,最终只是决定,在不影响大变化前,尽可能的做些事儿。不为别的,就算是为这位可敬的老人吧。
    皇甫嵩得了刘璋的暗示,心中块垒尽消,步履之间,大有轻松之意。朱儁与刘璋都是各自心事,也不多言,跟在他身后,直往大殿上而去。
    大殿中,众人早已各按位置站好。刘璋进来后,左右看看,却不知自己该往哪里去站。
    众人眼见他一脸迷茫,不由的暗暗好笑。董卓、袁绍等人满面不屑,眼中有嘲讽之意。
    曹操却轻声道:“季玉公,你当随丁使君一起站。喏,就是那儿。”说着,嘴巴微微一努,往右首最前那儿示意。
    刘璋拱手称谢,迈步走了过去。心中暗道,这曹白脸不愧为一代枭雄,便只这一件小事,便可看出个高下来。
    丁原昨晚来的,尚不知刘璋是何人,听着曹操说话,再看刘璋走到自己身后,面上微现诧异之色。待刘璋站定,不由轻声道:“公何人也?”
    刘璋微微一笑,低声道:“在下青州刘璋,见过丁使君。”
    丁原哎哟一声,连忙将刘璋往身前让,满面都是惊讶之色,赫然道:“原来公便是青州刘车骑,当真失敬失敬。按爵,理当公在丁原之前,这朝堂位置,却是错不得的。快请快请。”
    刘璋微微一愣,还待谦让,忽见上面有小黄门走来,开声唱着:“陛下驾到,众臣见礼——”
    
    
   167章:初上朝堂(3)(完)

第168章:老关系(1)

    云板九响,大殿东侧门转出数人,当先一个,年约十三四岁。头戴十二旒,身着黑色长袍,长袍上金丝绘就山川、大河、日月之形。脚下一双珍珠青玉靴,正是刚刚就位的汉少帝刘辨。
    小黄门上前几步,虚扶少帝登上台阶,少帝自往龙案后坐了,小黄门倒退两步,大声唱礼。
    众臣摆袖整束,跪倒行大礼参拜。刘璋排在最前,又不是个本分的,微微抬头向上看去。
    但见这少帝面色略黑,双目灵动,颇有几分俊俏。只是显然从没经过什么大场面,又经历了数番惊吓,这会儿眉宇间有疲倦之色,面上也带着几分茫然。目光落到那边董卓身上,身子微微一颤,眼中有惊恐之色闪过。
    刘璋看的暗暗叹息,这个年纪,放在后世,正是淘气好玩之时,而这少帝如今却如笼中鸟一般,陷在□□不堪的政治纷争之中,夹缝里求存,当真是可怜亦复可悲了。
    他跪倒参拜,完全不知口中该念啥词儿,眼珠子却骨溜溜的乱瞟,不防上面少帝目光一转,正好也向他这儿看来。两人目光一碰,少帝不由微微一怔,刘璋却下意识的对他一笑。随即,感到不妥,连忙低下头去。
    众人参拜完毕,在小黄门的唱和声中,各自起身。上面少帝却兀自怔怔的看着刘璋,面上有古怪之色。
    方才刘璋那下意识的一笑,让少帝忽然感到一种难言的亲切。他自坐上这个皇位以来,万事皆不由己身。所谓的皇帝,对他来说,半分皇权都未曾享受过。
    一直以来,都是母亲何太后,舅舅何进再主理所有的事儿,再不就是那些太监张让等人整日的呱噪。对他而言,两**从未有过什么关心呵护。刘辨甚至每每能从这些人眼中,感到那种无形的冰冷和漠然,包括自己的母亲在内。
    其后,宫内大乱,一晚上冒烟突火的被人挟持着乱跑,心中之惊惶恐惧实是到了一个临界点。他自幼被养在民间,住在道观里面,自由自在,从无这些日子来的憋闷和惊吓。
    于他而言,这个皇位,毫无半分吸引。他多么想念当日在道观中,跟着师傅史道人的日子。那时候,无忧无虑,母亲有时候见他,也是多有慈爱之意,但如今,所有一切都变了,好似世界一夜之间全剩下冰冷。
    那个董卓,当日一见之下,那凶神恶煞的跋扈,就留给他无尽的恐惧。他年纪虽小,却极是聪明,从董卓那狼一般的眼神中,他感到了极大的危险,如同面对着一只噬血的猛兽,似乎随时都能扑上来,将他连皮带骨的嚼烂了。
    这些日子以来,他已经有些麻木了,完全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如何生活,如何面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