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377章

重生孙策-第377章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而是马均自己的注意力全部专注在手中的弩弓上,却是丝毫没有注意到总督大人对自己称呼上的变化。
胸有成竹的回答道:“当然有办法,只要在这弩弓的发力器件上,换上本匠所制的木机。应当能将它的发射力量提升五倍,而且不影响此弩本身的射速!
不过这弩身的重量要增加少许!大约也就是半斤左右,应该影响不是很大。”
“什么?五倍!还能不减慢射速?马师父此言当真?半斤重量确实不算得什么。不过若是做成,这连弩的体积会如何?”
马均又端起了连弩仔细看着,思考了一番才道:“嗯!这弩弓上还有箭匣。若是我再将木机改动一番,缩小一些。
此弩的箭匣内部也完全能装得下,也就是不改动形状大小亦可。”
如今的连弩,有效的杀伤距离大约是五十步。如果按照马均的说法,就算打些折扣,那也可以将之提升到二百步以上。
“二百步以上的距离啊,而且体积与重量都改变不大。到时箭矢上再配合着吕蒙从五溪蛮取得的毒汁。那这天下还有人能阻挡江南军的脚步分毫吗?孙策突然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想想,对这些机械,若是能有先进合理的发射装置,大幅度提升性能,也不是不可能。
这个时代,只是没有什么火药之类的热武器而已。而连弩射击的往复机构,在黄硕与李铁的不断试验之下,已经是十分的先进了。
很可能,只要能发明出火药,火枪之些东西,都可以轻易的制造出来。可是孙策心里,根本没有**********。此事自然也无从做起。
心情愉快的孙策立即决定:“好,马师父,你可以试试将之改进。只要能将此弩改进成功,你就是江南军的匠营少监,负责全营各项制造技艺的改进工作。
暂时你就直属与韩暨大人之下。还有蒲元,你也一样,若是你能为本督造出百口百炼宝刀,你同样可做匠营少监,专职为军中造刀!”
对于总督大人的安排,蒲元与马均虽然有些疑惑,大人怎么会知道两人最擅长的本事。
可是从奴隶到少监,这样的一步登天,做高官的狂喜心情,已经让两人彻底忘记了刚才会丢掉性命的忧虑。
心中只是反复的想着一个念头:“原来只要你有真本事,这天上还真是会掉馅饼下来的!”
当然,这之前,还需要两人拿出让总督大人与匠营的诸位大匠们满意的作品来才行。(未完待续。。)


 第二五七章寒冬吃火锅陈群显真相

静静的立在门前,看着这一切的匠营大匠李铁十分的感慨:“当年本总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虽然地位比眼前这两个奴隶高上一点,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郡兵都可以对着自己吆三喝四的匠人而已。
可是到如今,本匠已经成了全郡上下,包括总督大人都尊重的匠营主管,这也不过两三年而已。
都是托了总督大人人的福啊!若是没有总督大人,咱们这些匠人再努力,做的东西再精致,也不过只是下九流的贱民而已。
这两个人,如果真能做上少监之位,他们对大人的忠诚必然会达到无限的高度。总督大人如此看重这两人,他们必然有着真才实学。看来往后,匠营中又有高手可以相互切磋技艺了!”
安排好了两个未来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大匠人物,孙策心情放松了下来。
在第二日中午,更是叫上了周瑜单独宴请了陈群。当一口装满热汤的硕大铜锅,被放在桌子中间,已经熊熊燃烧的炭盆之上时,陈群更是有些傻眼。
心中有些不屑的暗想:“莫非我们这些文士,昨夜宴席上吃的太多。总督大人心痛了?今日请客只请人饮汤不成?堂堂总督大人如此作为,未免有些小家子气了!”
昨夜,孙策等人离席之后,辛苦了一年的文士们更是狂放起来。饮酒对诗,谈古论今。加上彼此对学术上的见解议论,真是来了个酒逢知己千杯少。
一场酒宴从申时直吃到了戌时,菜如流水般的上来。五粮美酒更是一坛坛的打开,饮尽。
若不是后来长史张昭发话。大家明日还要工作,这些入了群贤阁后一直忙于校印写书,而难得有闲的大儒们怕是会闹到半夜。
尽管如此,也已经让服侍的厨子与小厮,丫环们十分的怨声载道。实在是太累人了,谁能见过吃了整整三个时辰的酒席。算下来,参宴的文士平均每人喝干了一坛五粮液。
以郑玄、马日磾等人为首的文士们在散去之时,还大呼着今日果然尽兴。以后还要再聚。却不知道忙个半死的仆佣们在背后喑骂,让这些人醉死才好。
必竟大儒们喝醉了可以休息,而佣人一大早就必需起来还有大堆的事要做。被耽误了休息的仆佣们,又怎么能不恨呢?
幸好最后。卫士长贾华传来了主母的命令,今晚侍候酒宴的仆佣们,明日都可以休息。下人们顿时都对宽容的主母感激非常,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庆幸,投到了这样一户好主人家。
尽管孙策一开始就让上的是低度的。可必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能喝的。而今日一早,所有参宴的文士们无一例外的还在自己的房中呼呼大睡。
就算酒量甚豪的陈群,被宋谦叫起的时候,还是有些迷迷糊糊的。头也隐隐做痛。狠狠的饮了几杯凉水,这才清醒了几分。
看着陈群瞪着一锅汤水目瞪口呆的样子。孙策知道他定然误会了。没有试过火锅吃法的人,又有几个能解其中的滋味呢!
寒冬腊月。屋外寒风呼啸,一群好友在温暖的屋中。围在一起,吃上一锅热火的汤锅,那滋味,那里是一个爽字能说清的。
“长文,公瑾,来!咱们入席!”
接到召唤周瑜欣然入座,而陈群却有些迟疑:“这,这,总督大人!”
陈群实在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孙策笑道:“本将知道长文宿醉未醒,特做此火锅,以为长文解酒之用!”
等陈群将信将疑的坐下,孙策这才吩咐上菜。早已准备好的菜品川流不息的被送上了桌。刚才还担心只能喝汤,而没东西填肚子的陈群又看花了眼。
等到正式开涮之后,本就视美食如命的陈群,却是化身成了饕餮。鲜嫩的海鲜,切成薄片的肥羊肉。还有冬笋,湖虾,各色无限鲜美的山珍海味都加工的十分精致,只是在汤中一过就熟。
完整的保留了本身的鲜美味道,让陈群恨不生了三张嘴,完全放弃了平素保持着的文质彬彬的正经模样。
吃到后面,更是直接挽起了长裾的袖子,吃了个不亦乐乎。
等到半个时辰之后,陈群伸伸脖子,如饱食的鸭子一般咽了口气。终于感觉自己的肚子再也装不下一丁点食物了。
这才最后夹了一片羊肉轻轻涮过,沾上些醋汁,丢入了口中慢慢的咀嚼回味起来。
看他一副陶醉的样子,早已吃饱坐在一边旁观的孙策与周瑜都是感到好笑。陈群一个人,居然吃下了孙策、周瑜两人加起来差不多数量的食物。
见他眼睛还盯着汤锅,还是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筷子,孙策笑道:“长文,看来你还真是个大胃,哦!是大肚王!”
陈群却毫不在意的说道:“总督大人夸奖了,圣人说过,食色性也!如此美味当前,若是不能大快朵颐一番,那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大人你是不曾见过真正能吃之人。
我那个远房堂弟那才是这世上真正能吃。不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更不论是生熟死活,只要到他手里,那就都是美味。而且他特别爱吃鱼生,一日无鱼生则饭不下咽!
就说这火锅吧,若是被他见到,只怕咱们三人,都不能如他一人吃的多呢!”
听到还有人能比心目中的大肚王能吃,周瑜是真正的吃惊的说道:“哈哈,长文兄,你们陈家还真是出的能人世家啊!小弟佩服之极,呵呵!”
陈群听出了周瑜语气中隐约的嘲笑,不由得的打了个饱嗝。
略带尴尬的看了一眼周瑜,苦笑着说道:“哦,其实算起来我们也并非是一家人,只是他的父亲与我父亲当年就熟识,两人因为颇为相知,故而结为了兄弟。
而我与他又有相同的爱好,加上如今我一家人都在徐州。倒是比亲戚还要亲了。”
听着两个的说笑,孙策的心中一动:“徐州陈家,莫非是陈珪父子?”
向着陈群问道:“长文,你所言的堂兄,可是那徐州的陈登,陈元龙?”
“啊,大人你也听说过元龙贤弟的名字?看来这天下事无巨细,皆瞒不过大人啊!”(未完待续。。)


 第二五八章你当任何职

孙策一楞,刚才一时口快说出的话,反而不好解释了。幸好对兄长的神来之语,周瑜早就见怪不怪,说起来这世上好象还真是少有孙策不知道的事情。
反而转头对着陈群问道:“长文兄,那鱼生,乃是生鱼所制,能吃吗?你那兄弟,他就不怕腥气吗?”
说到美食,陈群马上乐呵呵的笑了起来:“不会,他只要加入些醋,酱油,米酒做调料。将切好的鱼生稍蘸些盐,就着那鲜鱼的血水一起吃下,那味道就十分的鲜美可口。
我当年也是壮着胆尝了一片,却实是美味之至。尝过一回,下回你就想着要吃了!”
儒雅的周瑜生性就是个喜好干净的书生,听了陈群描述的场面,却感觉腹中有些翻江倒海的意味。连忙转过头去,不敢再向下细问!
孙策突然道:“长文,你那兄弟的身体可好?本将听医者说,这鱼生可不能多吃!”
陈群一楞:“哦!这样啊!元龙身子看来倒是十分的健壮,至少比我这个兄长要壮实些。平时也是满面红光,不曾感觉他有病的样子啊!”
“他身体无恙就好,若是他们有空,你可以请他们父子来舒县做客啊!那个元龙兄弟来了,咱们正好请他吃火锅!”
听到陈登眼下还十分健康,孙策知道这种寄生虫的病,若是不发作平时根本是看不出来的。记得陈登年少时被华陀治疗过,却好象还是三十多岁就因病而死了。也算是个英年早逝的才子。
因为他是有历史记录的第一个因为酷爱吃鱼生,得了寄生虫病而死的历史名人。孙策对他的印象就十分的深刻,反而对他生平所做的事,不是那么的清楚。
同样是因为陈登也算是个壮志未酬的英才。心中对他也有了些同病相怜的感觉。下意识的就希望陈登能来一次舒县,让华陀再治疗一番才好。至于,有没有别的目的,那就要再看了。
出乎意外的是陈群想想却是没有拒绝,而是微笑道:“总督大人的美意,群一定向伯父他们转达。其实群此来舒县,还是受伯父大人的委托,代为采买新书而来!”
陈群的一句话。让孙策顿时有了恍然大悟之感,心中有几分欣喜的想到:“看来那个崇尚狡兔三窟的陈珪,将目光转向江南了!
嘿嘿,既然你看过了来了。本将就不会让你的视线再收回去。江南,是个好地方啊!”
也确实如孙策所想,因为如今的江南军,在江东一地并没有如历史上一般,亲自出面将江东各地的世家大族屠杀。打压的无法生存。到目前为止,都是保持着听之任之的模糊态度。
你们投靠江南军,我方欢迎。你们不投靠也行,只要世家们不与江南军正面为敌的。也就随你们自己处理自家的事务。
最重要的是。孙策收伏了当初做为敌人的江东第一大族的陆家。让江淮之地的众多世家,对孙策集团有了天然的好感。
当陈珪这个老狐狸在错过了曹操、刘备。对如今的州牧吕布又不满意的情况下。不得已将目光投向了远在舒县的孙策。至于离徐州更近的袁术,根本就不曾在他的心里出现过。
结果越是注意。越是发现这两年迅速崛起的孙策集团的不凡之处。最近,更是直接派出了赋闲在家的侄儿陈群,前来舒县实地查看。想要将这孙氏集团的真面目看个清清楚楚。
不过因为堂弟陈瑀与孙策有过几次交锋,都是失败而回。知道陈瑀必然会反对,此时陈珪也并未在家族里说出自己的意图,只有前来舒县的陈群略微猜到一二。
多谋的陈珪只怕怎么也想不到,孙策只是听了陈群的一句话,就完全明白了他的意图。必竟这个世上又有谁能读过历史,知道其中的大概事情,还能够将它重来一遍呢。
心中有了计划的孙策对着陈群直接说道:“长文兄,如今应是在家修养身心吧!不知长文兄可有兴趣来帮小弟,共同建设这江南大业呢?”
陈群本想推辞一番,但看到孙策那清澈真诚的眼神,心中不由得的突然一阵激动。
“这不就是自己寻找了多年的明主吗?能将庐江一地建设的如此欣欣向荣,郡安民泰,必然能将其他的郡县同样的发展起来。
这江南所属的地域不断的扩大,不就是我实现自己抱负的好地方吗?若是错过了,只怕是再没有机会找到这样的明主了!”
下定决心的陈群,突然离座,向着孙策长鞠一礼:“总督大人在上,陈群有话想说!”
侥有兴味的看着陈群的孙策毫不犹豫的说道:“呵呵!长文又何必行此大礼,有话你只管说来,本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