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261章

重生孙策-第261章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远处无法靠近的大火,还张辽恨恨的骂了一声:“这些狡滑的光头,居然从此处逃跑了,也不知他们带走了多少马匹!可惜!”
满脸怒火的韩当,扫视了一遍已经开始燃烧的马棚。
一拳砸在了一根立柱上,沉声道:“看来应当有百十匹啊!这些该杀的光头,着实可恨之极!”
让几个气愤不已的将领惊异的是,当他们将和尚们的大营从头到脚。收刮干净后。押着数千光头男女俘虏。和无数满载的马车回到军营时。
十分惊讶的发现,营中已经有了数十名光头俘虏和百余匹战马。
众将都是惊讶万分:“莫非那些先前逃跑的光头,自动跑来投降主公了?可是就算要投降,也没必要如此大费周折啊!在营中投降不是更方便?
用得着绕开这么大一圈。浪费脚力,还烧去如此多的粮草吗?难道主公的魅力真是大到这些光头都无法抵挡的程度,逃到半路迷途知返的回来投降了?”
满腹疑问的众将匆匆的进入中军帐,想要在回报俘获之后,问个明白。
入营却见帐中多了一个陌生的壮汉。强壮的身体却是不比甘宁小上多少。
如此寒冷的冬天,他却是只穿着单薄的紧身水靠,如同不知冷为何物一般,挺立在帐中。那顺滑贴身的皮料。显示出他身上肌肉累累虬结的模样。
一张方正的大脸上,排布着粗疏的眉毛。铜铃大眼显出他心中的刚强。只是脸上的风霜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也与甘宁一样。是一个常年在水上讨生活的船夫。
见到众将进入帐中,原本驻守渡口的蒋钦,笑着与众将招呼到:“诸位,回来的可是有些晚了,你们的首功可是被周泰兄弟得去了。”
孙策离开城南回到帐中不久,正与李儒一边悠闲的下棋,一边等着各方的回报。
该想的都已经想到,并安排妥当,剩下的就是等着最后的收网了。负责谋划的两人都知道,今晚这一网的收获不会小,心中都是十分的期待。
而这种漫长的等待时刻,总不能大眼瞪小眼的干坐着,下棋就成了最好的消遣方式。
两盘棋一下,却是两人输赢各一。自觉棋力不弱于对方的两人马上开始第三局,都振作起精神,想着这一局定然要杀的对方溃不成军才行。
正当棋局上的争战正酣,宋谦进来禀报:“主公,军师,水军司马蒋钦求见!”
孙策疑惑的抬头,看了一眼还在苦思的李儒奇怪道:“这蒋公奕是负责守卫渡口一线的,这么快就有人落网了吗?这开战才一个时辰多些吧!
奇了,今次反倒是水军最先有了战果!让他进来,看看有什么大收成!”
还是专心于棋局的李儒头也不抬的说道:“这么快,定然是捉到些战败逃散的敌军骑兵了!咦!他不会就此撤防吧!可不要放跑了大鱼就好!”
听到主公召见,蒋钦虎步生风的走入帐中。原本大汉的水军为了在水中行动方便,不论将士都是轻薄的软皮甲。虽然是轻便有余,防御却有些不足。
但如今有了李铁打制出的韧性极好的软钢,什长以上的将领,都配备了一件如防弹背心般的锁子钢甲。一般的箭矢射在身上,或是敌人普通士卒刀枪的刺杀根本无须担心。
他身后正跟着一个船夫打扮的大汉,那汉子虽然看来篷头垢面,双眼顾盼间,却有如毒蛇在觅食一般,冰冷的让人心中发颤。
一进门,他如野兽一般的视线,就给了孙策一种强烈威胁的感觉。方才只是静坐一边观棋的左慈也轻噫一声,抬起一只眼,盯住了这个大汉。
那壮汉自视甚高,开始还有些嚣张的样子。在被孙策与左慈两大高手,如冷电一般的眼神凝视下,感觉自己的动作突然被看穿了一般。手脚的动作都有些不自然起来。
感觉背后却是出了一阵的冷汗,顿时明白,自己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蒋钦不知道身后的壮汉有什么样的情形,只是上前拜见了主公孙策。
“主公!这位是属下的乡人,名叫周泰,周幼平。他原本是个横行大江多年的游侠,听说锦帆侠甘兴霸也投靠了咱们,也想投入咱们江东军谋个出身。”(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周泰的毛病战果丰硕

看到主公点头,蒋钦继续说道:“今夜他带着三百弟兄在江上行事,却碰上了一些神色慌乱的光头,还有他们所骑的百余战马。
知道我军正在与刘繇军交战,就将他们一起拿下,送来了属下营中!也算是给投奔我军的晋见之礼!”
属下见那些战马雄壮非常,就让兄弟们守着江防,自己给主公先送来了。”
江东军虽然守住了几个渡口,但大江浩荡,能藏船过江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甘宁、蒋钦的数千水军也不可能完全封锁住整条大江。
这些从秣陵城南大营逃离的和尚们,原本想从早已准备好的隐蔽处。驾船顺流而下,逃向曲阿,等笮融回来再做打算。
没料到却是正遇上了周泰的队伍在附近行劫,双方遭遇上之后一方要马,一方只想逃跑,双方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
交战之下,这群只通马战的光头,哪里会是一群生长在大江之上的水盗对手。
最后那光头的首领仗着自己还有几分水性,想要潜水而逃,却是被周泰揪着灌了个一肚子水。加上天寒地冻的,差点就此冻死。只乖乖的被周泰捡来做了晋身用的礼物。
听到蒋钦安排的妥当,李儒也是赞许的微微点头。若是因为蒋钦撤防,而逃了可能捉到的大鱼,那反而要处罚他了。虽然大鱼不一定会从江上逃走。
“周泰!周幼平?”
听到这个记忆中熟悉而威风的名字让孙策一楞,顿时大喜过望。这家伙可是与程普韩当他们一样。是属于未来的江表虎臣之一啊!
刚才被这个周泰放肆的挑衅,所生出的丝丝不快早已烟消云散。一个有本事的汉子,没点自傲的脾气,又怎么能成大事。
连忙起身走向周泰。一把捉住了周泰粗砺的大手,上下摇动起来。
嘴巴一张,却是差点说出了,同志,欢迎归队的话来。
幸好及时反应过来,只是转口说道:“好!好你个周幼平!来得好!早就该来了。本将军收下你了,今晚的擒贼第一功就是你的!将来还要好好为我江东军出力才是!”
被孙策握住了大手,周泰心中一惊:“某家跟你很熟吗?不过方才想躲开的。却不料这个小子的速度如此之快。看着小子还算是健壮,再让老子让上一试!”
想到就做,周泰手上暗暗发力,想要探测下孙策的实力。却发现自己再怎么用力。孙策的手却是如同钢铁一般,而周泰自以为强悍的力量却是泥牛入海一般,丝毫未起作用。
当周泰还想爆发全力再尝试一次的时候。
突然,他发觉自己就算是在颠簸的船上,也能做到纹丝不动的强壮身体。突然被股奇怪的力量牵动,不由自主的旋转了起来。
向来引以为傲的稳固的下盘功夫,却是完全没有了作用,整个人瞬间失控般离开了地面。
一眨眼之下。发现自己却是被高高的举在了这个叫孙策的年青主公手上。看孙策正微微做势,要将他抛出帐外的样子。
吓的眼睛一闭。哇哇乱叫起来:“主公饶命!周泰服了,周泰服了!泰再不敢放肆了!求主公放小人下来!”
看到这个方才还一脸桀骜不驯大汉。突然变得如此恐慌的大叫,孙策有些奇怪的把他轻轻放回了地面。
微微笑道:“幼平你如此大汉一个,怎能如此胆小。居然轻易就求饶呢!”
周泰沧桑的黑脸却是有些发白,重重的喘了几口气。仿佛吐出了心中的恐慌一般。
过了半晌才有些紧张的回道:“泰在船上,在水中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登高望远,一到高处泰就会头眼发晕,想要摔倒一般。故而泰从来不敢到高处做事?”
“恐高症?”孙策惊讶的想到:“想不到这个如此强壮的汉子,居然会有这么脆弱的毛病。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水中的蛟龙,山上的爬虫吗?有趣,真是有趣!”
想想这恐高症是心理病,也不知道华陀能不能治。可怜这么强壮一个汉子却不能离开地面。
安慰这个还有些惊慌的壮汉道:“幼平不必害怕,这也只是小毛病。想你平时应是甚少离开船只,影响倒是不大。待明日找华陀神医瞧瞧,应当能让你怕高的毛病好转一些!”
听到主公的安慰,周泰感激的道:“属下冒犯主公,却得主公如此宽恕,主公实在是英明之主。属下感激不尽,从今往后,愿为主公效死力!”
孙策听了哈哈大笑:“看来幼平你来之前,可是没想着为我江东军效死力啊!”
一脸感激的周泰被主公说穿了心思,粗豪的汉子脸上,居然也显出几分羞惭的样子。只好是傻傻的陪着孙策笑了起来。
旁观的蒋钦这才明白,自己被这个出自同乡的江盗给耍弄了一下。原本以为他算是个英勇人物,加上百来匹战马的缴获也算是大功一件,才向主公引荐一番。
谁知这这小子却是别有心思,还好只是想要试探。若是他想要来刺杀什么的,自己岂不是也难逃干系,差点上了个恶当。幸好主公神勇,才没出大事。
想到此,狠狠的的瞪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同乡一眼,正想要躬身请罪。
早已知道他心中想法的孙策,却是哈哈一笑,同样牵住了他的手。
轻轻拍拍他的手背道:“好了,公奕不必自责,本将明白你的心思。想幼平初来军中,有些小心思也属常事,哈哈!
他既然是你引荐,又于你份属同乡。他那三百弟兄,就由你将之补满,让他自成一曲,暂且在你的军中做个军候!日后有功,再按军规行赏就是!”
主公如此吩咐,两人都是心服领命。正议论间,众将也都得胜回营,蒋钦新得一得力手下,心中高兴,却是主动上前为众将引荐起来。
众将相互介绍完毕,纷纷上前向主公报喜。果然如孙策所料,此次不但收获了三千骏马,还在笮融的中军找到了价值亿万的金银财宝。
喜讯连连报上,丰硕的战果,让孙策笑的几乎合不拢嘴。给今晚出战的众将每人一份重赏。至于众将的具体的功劳大小,自有各自军法处的随军书记们负责上报。(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章修行新规笮融的意外

而眼下最让孙策头痛的,却是那笮融营中带回来的千余名尼姑了。其他那些和尚,不论是否老弱都好安排,只要不是七老八十的爬不动的,将他们直接充做屯户就是。
不做事的光头是不能要了,必须全部还俗。毕竟,和尚们除了所谓的劝人向善,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从事生产,而这些人在念经之外一有空闲就会开始动脑筋,想要收刮土地与财富。
看唐宋之世佛教昌盛之时,一般地方上最大的地主都成了寺庙。佛教完全成了一些私心膨胀到极点的人,最有利的敛财机器。根本没有了一丝慈悲的本意。
而那些寺庙里的主持之人,更无不是世上最精明的势利眼。一双眼睛只会盯着香客们的贡奉与衣着的华丽与否。
道貌岸然的主持们口中念着佛号,私下讨论的最多的,却是彼此今年又收了香客们捐献的多少香火钱。
而且对信徒们的宣扬,只要你在佛祖面前捐的钱财多了,你就是善男信女,就算赎了你犯下的罪。反之你就是对佛的信仰不够,会引得菩萨们怪罪。
若是你从庙里拿了什么东西,那就算是下辈子也要加倍的偿还。
完全偏离了佛教原本教人修心、修性且慈悲为怀的本意!
在这种庐江大发展,到处都急需人手的时刻,孙策怎么可能养上那么一大批,吃干饭的闲人呢?
至于对佛教的存在,只要能自力更生的和尚。那是真正的修行者,孙策绝不反对。**泡!书。吧*
毕竟以佛家的教义来说,对人的心境的修养还是很有好处的。孙策为佛教订下的规则就是,庐江的浮屠寺可以修。但任何一家浮屠寺,最大不得占有超过一亩的土地。
僧人的身份在太守府中一律另入一册,没有入册的僧人是庐江各地一律不不予承认的。
信仰,讲究的是心诚则灵,讲究的是坚定,若是一切都能用钱去买得到,那天下最富有的皇帝们,不是可以轻松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以秦始皇的雄才伟略。也不用落得个与鲍鱼同臭的下场。
在孙策的眼里,真正的修行之人,就应该坚持修炼自己的意志。而不是被各种的贪婪所打败。对于佛的信仰,太多的钱财物质。只会玷污了佛本身的纯净。
如同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礼轻情谊重。而连修行的人都已经钻入到了钱眼里,这样的修行,很难相信会对人的精神境界有所益处。
而且规定寺庙僧人,不得接受大额的捐赠。违者一律封寺,取消庙号。收钱的僧人视情节轻重,送去屯田区服劳役。
而僧人们在每日的颂经之后,每日必须到田地里劳作。一则修身。一则供应自己的食物。并由太守府提供欠缺的食物与基本的生活用品。只有这样,才能使佛教回到真正的修行上来。
人!只有控制自己的欲望。在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