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151章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151章

小说: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号称“白波黄巾”,聚众十万,声势浩大。郭太曾率领手下杨奉、韩暹、李乐、胡才等头目转战太原、河东数郡,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司隶地区的朝廷大军却始终无法将这股在zhōng yāng朝廷眼皮子底下活动的“匪军”彻底剿灭。
白波军之所以能够在朝廷兵马的眼皮子底下长期存在,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占据了白波谷的地利之便,另外他们善于游击作战也是长期存在的关键。
刘和这次率军从汾水河谷大道前往晋阳,等于是隔着一条汾水在白波军的眼皮子底下通过,如果他不主动去招惹杨奉等人,白波军也不敢前来阻截一直人数近万的骑兵大军。
一开始郭嘉在制定北返计划时,也没有在白波谷与白波军交手的打算,只不过刘和忽然想起了此时尚未出名的徐晃,一心想赶在曹黑子前头将其收至帐下,郭嘉这才临时改变了计划,替刘和制定了一个快速省力的临时行动方案。
郭嘉的这个计划中,这次前来给刘和充当向导的贾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贾逵出生在绛邑,年轻时又有入伍从军的经历,所以对于绛邑以北四十里外的白波谷附近的地形十分熟悉,这次他将冒充安邑郡吏逃往白波谷中,然后请求白波帅杨奉收留。等到贾逵入谷之后,段煨的一千步兵将会尾随在他身后靠近白波谷,装出缉拿贾逵的样子,然后**白波军出谷来战。
白波军一旦出谷,就会失去地利优势,到时候赵云便会率领骑兵大军迅速围拢上来,将其一网打尽!如果白波军只派部分兵力出谷,等将他们全部抓住之后,则可以让士兵们换上白波军的服装,假装得胜返回,然后直捣谷中。
当然了,若是一开始便能将徐晃抓住的话,刘和也就不会耽搁太多时间,直接拎着徐晃向北赶路,才不会真的傻乎乎地帮着段煨去“剿匪”。
在别的将领看来,凡是跟黄巾军沾边的农民起义军都是土匪,都是蛾贼,可刘和在心底就不讨厌农民起义军,因为自古都是官逼民反,诸如黄巾军、黑山军、白波军等等起义势力,还不都是被人吃人的世道给逼反的?
白波军虽然对司隶地区造成了威胁,从长远来看,对洛阳地区的安全稳定也有影响,但他们的存在却阻挡了北方游牧民族特别是南匈奴部落的南下,还对河西羌人的东进构成了威胁,于附近百姓而言,未尝不是一股保护势力。
赵云、郭嘉和贾逵等人将具体行动部署完毕之后,一起来向刘和报告。
赵云说:“公子,部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击!”
刘和点头:“一路上辛苦子龙了,这次正好让兄弟们热热身,等进了并州境内,也好跟袁绍的部队来上作战。”
郭嘉皱眉说:“我还是坚持将战斗规模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尽量避免投入太多士兵参战,更要避免与白波军陷入胶着缠斗,毕竟我们的目的是回援幽州。”
刘和理解郭嘉的意思,也赞同郭嘉始终站在全局高度思考问题的做法,但他此时无法告诉郭嘉这次自己坚持己见在白波谷附近停留的意义,毕竟现在的徐晃还只是一个“小扑街”,谁也不知道他将来是要成长为“五子良将”那种高度的。
贾逵说:“公子,这次卑职一定竭尽全力将那徐晃给骗出谷外,以免将让大军在河东境内停留时间太长。”
刘和摆摆手,提醒贾逵说:“若是能够顺利抓到徐晃,自然要给你记上一个头功;若是事不可为,过几天你便寻个机会逃出白波谷,独自返回洛阳。总之,一切都以你的自身安全为上,我可不希望抓到一个徐晃却失去一个贾梁道!”
贾逵闻言,心中十分感动。刘和就是这样子,虽然有时候显得婆婆妈妈,妇人之仁,但却是真的在替手下着想,因此赢得了大家的忠心拥戴和敬重。(未完待续。)




 第二一六章 兵临白波

翌rì清晨,有一位年轻文士打扮的男子从绛邑城内匆匆离开,然后沿着汾水一路向北而去。
到了中午时分,从绛邑城内冲出五百步兵,寻着清晨年轻文士的踪迹,向着汾水岸边一路追击而来。
贾逵背着一个小包袱穿行于汾河岸边的丘陵山谷之中,虽然脸上流露出来的是一脸紧张焦急,但内心却无比的镇定和清醒。他在经过一天的行走之后,终于在次rì中午走进了那座让远近百姓都谈之sè变的白波谷。
贾逵在地形复杂的谷中行走不到数里,便被白波军撒在外围的几个暗桩拦住了去路。
当中一位手持环首刀的壮实大汉,抬手用刀尖指着贾逵,大声喝道:“呔!你这书生,好大的胆子!吾家大帅有令,此谷不许生人进入,擅闯者格杀勿论!”
贾逵面露胆怯之sè,“战战兢兢”地对这汉子说道:“还请好汉息怒,某乃河东郡中小吏,因为得罪了上官段煨,惹来杀身之祸,听说谷中杨大帅善待士子,是以前来谷中避祸。”
持刀的大汉眼睛咕噜噜转了几下,觉得面前的读书人貌似在夸赞自家大帅,自己跟着也有面子,于是对身边喽啰恶狠狠地说道:“你们几个在这里将他看住,我去谷中向大帅禀报此事。若是此人有什么异常和异动,直接一刀砍了喂狼!”
贾逵假装一脸恐慌的呆在原地,不敢稍有动作。
持刀的喽啰小头目一路小跑着返回谷中,来到大帅杨奉所在的住所,将谷口拦住一位可疑书生的事情向杨奉做了汇报。
杨奉听了之后,一脸的不耐,斥责这个小头目说:“屁大点事也来烦我!直接将这个来路可疑的家伙乱刀剁了,丢到林中喂狼,我们白波军中只养壮士好汉,什么时候养过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小头目被训斥的一脸冷汗,正yù转身离去,却见杨奉身边一位身材魁梧的壮汉急忙说道:“且慢!大帅先听晃说几句,再下令处置那个书生也不迟。”
出声阻止的这位壮汉,便是河东杨县人徐晃。
徐晃劝阻杨奉说:“自从郭大帅战死之后,大帅您虽然接掌了他的权柄,成为白波军的首领,但军中尚有郭大帅的旧将李乐、韩暹和胡才等人掌握着七成以上的白波士卒,如果此时您能够善待前来投靠的士人,则不仅能够得到谷外一些世家的尊重与支持,同时还能令李乐、韩暹等人放松jǐng惕,进一步巩固您在白波军中的地位和声望。再者说了,如今白波军中正缺少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担任军师赞画,如果这个书生真有能耐,正好可以充当大帅的幕僚书佐呀!”
杨奉皱眉想了片刻,觉得徐晃这番话说的有理。别看白波军中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可他们同样对于饱读诗书的士子很尊重,他们起来造的是朝廷的反,可不是想把天下读书人都杀光杀绝。
“公明这话说的在理。想当初你还是杨县城内的小吏,结果被我掳进谷中之后,明显比其他人要有本事许多!”
徐晃被杨奉夸了几句,面上露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心里却是在腹诽着:杨奉,泥煤啊!如果当初不是因为老子的名声被你们这群土匪给坏了,老子犯得着躲在这谷中不敢见人么?
杨奉于是对前来报讯的头目说道:“你去将那逃祸的读书人给我带来,路上若是遇到李乐和韩暹的人盘问阻拦,便说这人是我从谷外请来的军师!”
徐晃又对杨奉说:“大帅,为了避免意外,卑职恳请亲自前去一趟,摸一摸这个敢来白波谷文士的底,免得被他钻了空子。”
“好,公明若是能够亲自前往,本帅更加心安!”杨奉点头允诺了徐晃的请求。
不多时,徐晃随那小头目来到谷口,见到了面容清瘦、气质不俗的贾逵。
“在下杨县徐公明,敢问先生如何称呼?”徐晃**着正宗的杨县口音,不着痕迹的询问道。
“在下绛邑县贾梁道,见过公明兄!”贾逵用地道的绛邑口音回答了徐晃的问话,听不出任何不妥。
徐晃又问贾逵如何得罪的段煨,贾逵也是从容应答,滴水不漏。
贾逵被刘和招进太傅府不过数月时间,此前便是在河东郡的治所安邑担任郡吏,而徐晃前几年也曾在杨县担任县吏,所以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徐晃便对贾逵的身份不再怀疑。
徐晃亲自领着贾逵来见杨奉,心中暗想今后若是能将贾逵留在谷中,他们两人便可相互支持,少受韩暹和李乐等人的排挤,也算是提前结下一段交情。
毕竟,徐晃和贾逵都是读过书的人,容易产生共同的话题和语言嘛。
殊不知,走在徐晃身后的贾逵,此时正在暗中琢磨着如何将他晃忽悠到谷外,好让赵云将他抓住,从此跟白波贼匪脱离干系。
贾逵今天出门虽然没有拜过天上的过路神仙,但运气显然比较好,竟然一上来就被他撞见了徐晃,这可节省了不少时间,如果他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徐晃骗出谷外,那就是大功一件,一定能让公子觉得满意。
从谷口前往杨奉的住处还有一段距离,贾逵便不动声sè地观察起谷内的各种布设,如果将来公子领兵来彻底剿灭此股势力,到时候他就可以再度出力。
贾逵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谷内实际上是一大片村落的布局,然后按照五行方位建立了五处巨大的坞堡,均是黄土悬崖冲沟和夯土成墙的巨大土堡。当中那个最大的土堡约为一百五十步宽,居于四个方向的稍小的土堡则有一百步宽的样子。
令贾逵觉得吃惊的是,这些坞堡的墙外侧高度竟然达到了三丈以上,而墙厚则有两丈半,比之一些城池而言,也是毫不逊sè。这几个坞堡当中皆建有地道,堡外更有护堡壕沟,几个城堡均依拖悬崖而建,尽可能借助悬崖代替板筑城墙,在构造上既险要又能节省人力,足见当初郭大在选址时眼光十分的狠辣和独到。
徐晃虽然不曾回头,但却感觉了到贾逵的四处张望和吃惊,他忽然转头对贾逵说:“依贾兄之见,若是官军想要攻破整个白波谷,需要多少兵力?”
贾逵知道这是徐晃在考校自己,稍加思索之后,回答:“如果堡内的粮草充足,而守军也做好了依堡死守的准备,那么凭借谷中的布置,至少可以阻挡五万大军的围攻半年而不破。不过,若是堡内势力不够团结,出现了窝里斗的情形,则就难说了……”
徐晃对贾逵的这个回答比较满意,他叹息说道:“唉,再坚固险峻的堡内,终究是怕内部的**和破坏啊!”
贾逵一听徐晃这话,心头一动,说道:“听公明兄此言,似乎郭大帅被李傕袭杀之后谷中并非铁板一块啊?”
徐晃点头默认,不再正面回答贾逵这个问题。
不多时,徐晃领着贾逵来到杨奉帐内。
“绛邑县贾梁道见过杨大帅,感谢大帅的收留之恩!”见到杨奉之后,贾逵长揖及地,姿态摆的很低。
被一个读书人如此拜谢,杨奉觉得倍儿有面子,于是将贾逵扶起,口中说道:“贾先生既然看得起咱白波谷,那就在这里住下,等什么时候段忠明率军离开河东郡,你就什么时候再出谷!”
宾主于是各自坐下,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藏机锋地谈论了一场,贾逵都小心谨慎地应对过去,没有让杨奉看出自己其实是别有用心之人。
正当聊的起劲时,谷口那个负责jǐng卫的头目忽然冲进帐内,恶狠狠地瞪了贾逵一眼,然后大声报告说:“大帅,不好啦,谷外来了一群官兵,保不齐就是这个姓贾的带过来的!”
徐晃闻言,一手按在腰间所悬刀柄,冷冷盯着贾逵,说道:“贾先生,这事怎么说的?”
贾逵看着手摸刀柄的徐晃,一脸平淡地说:“外头那些官兵想必是段煨派来捉拿我的,若是大帅怕我给白波谷招来祸患,不妨割掉贾某项上这颗大好头颅,送给谷外那些官军,自然可以避祸!”
贾逵说这话的时候,似乎在说割别人的脑袋,这种泰然自处的态度让杨奉和徐晃高看了几眼。
徐晃皱眉,将摸着刀柄的右手缓缓放下,询问那个小喽啰:“可曾探明谷外的官兵有多少人马?”
小头目回答:“约莫一千人,全是步兵,打着段字旗号。”
杨奉得知谷外仅有一千官兵,顿时不屑地说:“哼,段煨手下这群士兵还真是胆大,区区一千人就敢前来挑事,真当我白波谷是想来就来的地方么?当年李傕奉董卓之命率军两万前来攻打我白波谷,还不是一样的铩羽而归!既然这段煨不知好歹和深浅,今rì就休怪本帅不给他面子!”
徐晃主动请缨说:“大帅,卑职不才,愿为先锋,率领三千兄弟出谷与这些不知死活的官兵大战一场!”
一直冷眼旁观的贾逵不紧不慢地说:“贾某感谢大帅收留,这些官兵既然是冲着我来的,在下恳请随徐统领一起出谷杀敌,也算是与那段煨彻底划清界线!”
杨奉见贾逵这是要主动向白波谷呈上一份“投名状”,当然不会阻拦,于是亲自给徐晃拨出三千嫡系士卒,命徐晃与贾逵一起出谷迎战谷外的官兵。(未完待续。)




 第二一七章 徐晃出谷

白波谷外,一位身穿大汉京师都尉军服的统领正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