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悍戚 >

第291章

悍戚-第291章

小说: 悍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淳于琼也顿时觉得面上有光彩,毕竟和刘闯的手下交锋碰撞,他没有落下风……
    “此我亲卫,名叫袁朝年。”
    淳于琼从袁熙手中把袁朝年讨要过来,袁朝年也就成了他的部曲。
    只是这一路上行色匆匆,淳于琼还没有来得及对袁朝年下手,表面上待袁朝年,极为亲切。
    袁朝年并不是很清楚淳于琼的心思。
    他只是个下人,对这些上层人物的毛病,又怎能知晓。
    袁熙对他说,要他跟随淳于琼建功立业,听淳于琼的吩咐……
    袁朝年自然没有多想,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建功立业,将来也能为袁熙争一些颜面回来,故而便跟随在淳于琼左右。当然,淳于琼对他的喜爱和亲切,袁朝年也能感受的到。但是在袁朝年看来,淳于琼之所以对他如此,是看重他一身武艺,有爱才之心,自然不会去多想。
    刘闯笑道:“朝年好剑术,却不知师从何人?”
    袁朝年一怔,连忙躬身回道:“朝年幼年时,曾从二公子,拜在王越王先生门下,学了五年剑术。”
    二公子?
    刘闯眼睛一眯,立刻意识到,这袁朝年恐怕并非淳于琼所说的那样,是他的亲卫。
    二公子何人?
    刘闯并不是很在意!
    他在意的是,听到了一个颇为熟悉的名字:王越!
    虎贲王越……当年号称京师第一剑客,乃一代宗师。
    三国演义里面,似乎没有关于王越的记载。而三国志里面,对王越的介绍,似乎也非常简单:为虎贲,善剑术,称于京师。
    短短十个字,似乎并不足以把王越介绍清楚。
    但根据野史记载,此人曾为帝师,而刘闯此前遇到的史阿,便是王越的弟子。
    只是董卓西迁,洛阳动乱后,王越便不知所踪……没想到,这袁朝年竟然随王越学了五年剑术。这可是实打实的名师传授,怪不得能够和夏侯兰斗的旗鼓相当。此前和史阿交手,让刘闯受益颇深。而今又见到袁朝年如此高明的剑术,也使得刘闯对王越,生出强烈好奇。
    “朝年,敢问王师,今在何方?”
    刘闯没有去问那二公子何人,但基本上能够猜测出来。
    东汉时期,单名为贵,双名为贱。
    就一般而言,取双名者,多为家中奴仆杂役,或者家生子之类的人。
    也就是说,这袁朝年是个贱民,而他又姓袁……身世也就呼之欲出。姓袁,二公子,莫非袁熙?
    不过,刘闯对此不是很在意,他对王越的兴趣,远远大过对袁朝年的来历。
    袁朝年道:“这个却不是很清楚……初平二年时,王师说要年老体衰,不愿继续在外漂泊,故而决定返乡。当时大将军还赠了王师许多钱帛,送王师离去,之后,便再也没听到他消息。”
    “那王师祖籍何方?”
    袁朝年想了想回答说:“依稀记得王师曾提过,他祖籍辽东郡西安平。
    但具体的地址,我虽询问过,但王师却没有回答,故而也不是特别清楚……”
    辽东,西安平?
    刘闯一怔,没想到王越,居然是辽东郡人。
    那岂不是说,他现在就在辽东?至于西安平县,大体上就是后世的丹东市境内。只要知道他住在何处,待拿下辽东之后,便不难寻找。刘闯在经历过数次刺杀之后,决意组建黄阁。
    黄阁承担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刺杀。
    如今,张超已经在黄阁任职,负责训练刺客……但张超的水平,却不足以让刘闯放心。他需要更高明的人参与其中。说实话,在黄阁构想出现之初,刘闯曾想过,去拉拢史阿过来。可后来又一想,还是算了……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提过:他少年时,曾随史阿学过剑术。
    也就是说,如今的史阿,很可能在教导曹丕。
    若果真这样的话,他又怎可能来投奔刘闯?
    史阿不可能过来,可如果把史阿的老师找出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里,刘闯心里已经有了谋划。
    这时候,淳于琼开口道:“皇叔,按理说,咱们都是颍川人,我当年也曾受过中陵侯教诲,本不应为难于你。可是……你必须要立刻停止对乌丸的攻击,否则的话,我当禀报大将军,请大将军定夺。”
    淳于琼,这也是退让了一大步。
    你现在立刻停战,我可以当作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若非同乡,淳于琼绝不会这样决定。不过他也算是想明白了,大将军对刘闯心怀猜忌不假,可刘闯毕竟是皇叔。如果逼迫的太狠了,传扬出去,对大将军袁绍的名声而言,没有好处。
    所以,淳于琼决定退让一步,先尽快平息了辽西战事再说。
    刘闯脸上笑容顿时不见,他朝陈群看了一眼,陈群立刻就明白了刘闯的意思。
    “仲简将军,此次辽西开启战端,绝非皇叔本意,盖因那蹋顿太过骄横,目中无人。
    我等奉大将军之名,借辽西以休整。可蹋顿竟无视大将军之名,出兵袭击我营地,掳掠我百姓。这件事若传扬出去,皇叔固然会声望有损,可是于大将军,恐怕也没什么益处,弄不好反而会受人指责。”
    淳于琼闻听,顿感头疼。
    他一摆手,“长文,咱们别这么拐弯抹角,不妨有话直说。
    其实,你我心里都很清楚是怎么回事……我只问皇叔你一句话,愿不愿意停战?”
    刘闯轻声道:“反正现在已经打完了,若那蹋顿有意,大家不妨坐下来谈一谈。
    谈得拢,咱们就停战,谈不拢,就接着打……什么时候大家能谈拢了,什么时候算是了结。
    仲简将军,以为如何?”(未完待续。)


第235章 谈不拢,接着打(保底第二更)
    淳于琼哭笑不得,心里更不停感叹。
    这家教,果然非常重要。
    子奇公在世时,虽然经常会谈到利益,但绝不会似刘闯这样,肆无忌惮。
    年轻气盛,的确不假!只是刘闯这样赤裸裸的说出来,让淳于琼这种久经宦海之人,颇感无奈。
    什么叫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打?
    这摆明了就是想要好处!
    “皇叔,辽西苦寒,那蹋顿……”
    刘闯摆手打断了淳于琼的话,“我知道辽西苦寒,所以才要谈。
    若这辽西是富庶之地,我与蹋顿也就没什么可谈……有商有量,我这个人最公平。我好端端在辽西休整,他乌丸人跑过来招惹我,还伤了我的人。仲简将军,这辽西还是不是我大汉治下,这乌丸算不算我汉室附庸?何以我堂堂大汉皇叔,护乌丸校尉来了这苦寒之地,却要受乌丸人欺凌?这件事情不说清楚,我不会与他善罢甘休。不过,我也不会让仲简将军难做。我可以和蹋顿谈,但是他蹋顿必须要拿出诚意来和我谈,否则的话,不如不谈……”
    淳于琼沉默了!
    “那万一蹋顿不愿意谈,你又当如何?”
    刘闯微微一笑,“若他不愿意,那就接着打。
    我连青州两郡都能舍弃出去,何惜这帐下三万儿郎?我这三万儿郎打没了,还有五万流民,五万流民打没了,我就亲自披挂上阵。到时候,杀得楼子山血流成河,杀得辽西尸殍遍野。呵呵,我无所谓,了不起最后回颍川,守着我那一亩三分地过曰子就是,想必天陛下也不会让我饿死。”
    刘闯说得轻描淡写,好像在讲述一件最稀松平常的事情。
    可听在淳于琼的耳朵里,那话语中,就有一股血腥气扑面而来……
    是啊,这家伙连自己的根基都能舍弃,还有什么舍弃不得?如果到最后真变成了他说的那副模样,恐怕本初出面,都难以挽回。这家伙,果然是个睚眦必报之人,看起来是吃不得半点亏。
    看样子,他已经做好狮子大开口的准备。
    却不知那蹋顿,是否已经做了准备?
    也罢,本初让我来,只是压制住他刘孟彦,他实力越小,与我越有好处,我又何必掺和其中?
    “皇叔,你要打,我没意见。
    可你身为辽东太守,难不成要一直留在我这辽西吗?”
    刘闯闭上眼睛,沉吟许久之后道:“如果我连这点面子都不能找回来,还不如死在这辽西郡。”
    “你……”
    眼见刘闯和淳于琼又要发生争执,陈群再次站出来调解。
    “仲简将军息怒,皇叔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又是不得已而为之,之前你们和蹋顿冲突是不得已为之也就罢了,这现在要赖在辽西,怎么也‘不得已为之’。
    淳于琼看着陈群,颇有种想要聆听的架势。
    陈群正色道:“其实,皇叔即便不去辽东,便留在辽西也在情理之中。
    皇叔乃天子所封护乌丸校尉,驻守辽西,又有何不对?”
    “这个……”
    淳于琼有些头疼,轻轻揉着太阳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
    是啊,刘闯是护乌丸校尉,他就算留在辽西,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皇叔也知大将军的心思,故而不想与大将军为敌,更不想与仲简将军你为难。依着皇叔本意,在辽西休整一下之后,就会前往辽东就任。为此,皇叔之前已做好准备,命我前往辽东,拜访公孙度。完没有想到,颁下乌丸突然出兵,简直就是视朝廷无物,视天子无物。
    如此下去,我汉室颜面何存?
    不得已,皇叔只好下令,命人先占领肥如,封锁濡水,就是为防止乌丸援兵前来。
    而后又在大孤口伏击颁下乌丸,本意只想给那蹋顿一点教训。不想那蹋顿却不知好歹,以为皇叔善良可欺。非但不知收敛,反而传召八大单于,要和皇叔决战辽西。此我辈,绝无法容忍之事。想当初,那乌丸走投无路,是我大汉天子见其可怜,才借了辽西,与之休养生息。
    可乌丸人非但不知感恩,反而屡犯我边疆,攻掠城池,掳掠我大汉子民。
    如此行径,凡我大汉子民,绝不可容忍……现在,蹋顿已经打上门来,如果不给他们一点教训,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你让皇叔如何与天子知,如何与这汉室江山万千子民知?”
    “这个……”
    陈群句句诛心,说得淳于琼哑口无言。
    刘闯现在,已经上升到一个大义的层次上来对待这件事,也就让淳于琼显得格外为难。
    他有点抱怨袁熙了!
    若不是你袁显奕节外生枝,戳哄着蹋顿跑来试什么刘闯的底线。现在好了,底线估计你也没有试探出来,还给了这家伙,一个合理的借口,在辽西赖着不走了。看这家伙的狠劲儿,若不扒下蹋顿一层皮,估计绝不肯离开。这如果真要和他翻脸,辽西血流成河,该如何是好?
    淳于琼也不是傻子,哪能看不出刘闯的用心?
    这家伙,就是要赖在辽西!
    刘闯看了陈群一眼,也有些吃惊。
    这家伙上纲上线的水平实在是高,怪不得曰后能想出九品中正制来。
    不过,陈群的话,倒是正合了刘闯的心思。
    见淳于琼不开口,他索姓眼睛一闭,好像老僧入定一样,也不言语。
    “其实……”
    见淳于琼不说话,陈群开口道:“将军你也不必担心,皇叔想来,不会也不会使你为难。
    你也知道,我等皆从中原而来,对辽东之地,并无太多了解。只听人说,辽东苦寒,难免心中有些忌惮。况乎皇叔麾下三万大军,一旦开拔,也许大量辎重粮饷。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皇叔想在辽东立足,需要准备的事情,实在太多……还请将军,准许我等在此先适应一下。”
    “长文,皇叔的难处,我能明白。
    可你数万大军,屯于辽西之地,终究不是个事啊。”
    “我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事,但还请将军通融则个……待我和蹋顿商议完毕之后,就立刻开拔。”
    “这……”
    淳于琼知道,刘闯是铁了心,要从蹋顿身上割下一块肉来。
    不过想想,似乎与自己也无甚关系,只要他离开辽西,去辽东爱怎么折腾就这么折腾,别再辽西折腾就成。
    “那还请皇叔,尽快决断。”
    “那是自然,我也想早些去辽东就任。”
    大方向一致后,其余的事情,也就变得好办了。
    淳于琼又和刘闯商议一番,再三警告,要他尽量克制。
    刘闯唯唯诺诺的答应下来,只是前脚刚送走淳于琼离开,后脚他就立刻下令,“长文,立刻派人去告之丈人,让他兵进三十里,在楼子山东麓屯兵。”
    “喏!”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我这边和你谈判,可我却无法保证吕布的动作。
    那是我丈人,是我长辈,更曾是一方诸侯。如果蹋顿一天没有结果,那刘闯就一天不会罢手。
    总之,蹋顿这块肉,我割定了!
    “兄长,你打算怎么谈?”
    送走淳于琼后,诸葛亮和司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