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吕布是我 >

第44章

吕布是我-第44章

小说: 吕布是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信任我的判断,开始着手执行任务。
  洛阳和长安两地的发展一切顺利。
  冬季来临,从各地涌来的难民令洛阳和长安两地的百姓人数,急剧增加。
  这些饥饿的人群,在我们的安排下,有了过冬的粮食,有了可以取暖的简易房舍。
  虽然他们签订了长期的劳工条约,但是他们仍然高兴万分,他们在这里可以好好的活下去,吃的饱,穿的暖,可以不必颠簸流离,四处漂泊,最后客死异乡。
  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法令,确保地主阶级不能欺压百姓,他们只能按照法令的规定,保证自己固有的利益,再不会出现敛财暴富的情况。
  洛阳出品的良好销售,保证了我们可以加大力度投入建设。
  洛阳城内,一处处供百姓居住的简易窝棚被迅速的搭建起来。
  一处处配套的供水设施,医疗救助,粮店商铺等等也不断的出现。
  洛阳城总算有了符合城池称谓的规模。
  我们发布的招贤令,也开始出现效果。
  一些从百姓中间应征的有为之士,通过考核,开始在底层的管理职位上发挥作用。
  他们实实在在的为百姓解决生活难题,全心全力的保证我们政策的顺利实施。
  在我们洛阳大小将领的带头下,艰苦朴素的风气开始影响周围的地主阶级。
  百姓生活穷苦,没有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本钱,自然也没有养成习惯的恶习。
  只有地主阶级,在长时间的环境熏陶下,容易养成不事劳动,好吃懒做,骄逸挥霍的坏习惯。
  如今,我们的行为让他们清醒过来,明白了他们原来就像蛀虫一样,在浪费着生命。
  至于屯田与兴修水利的政策,因为冬日无法实施,暂时没有进行。
  我们在顺利发展的同时,着重进行军事力量的加强。
  军粮的大量储备,战马的蓄养采购,连环弩的批量生产,重型武器的研究制造。
  一切都在为来年有可能发生的大战,做着准备。
  这些都是我们政治上的成绩,也是能看到的、有形的成绩。
  而革命党所达成的就是无形的成绩。
  我们在军中树起了一个学习的典范。
  那就是高顺,高顺作为我们军队的统帅,广受将士爱戴。
  但是将士看到的都是高顺的表面,并没有从深层次的了解高顺。
  高顺戎马一生,在吕布手下一直担当要职,他的俸禄比之普通士兵要高出很多。
  然而,高顺的生活至今都保持着清苦,生活水准之低,比普通士兵还略有不如。
  他的俸禄都哪里去了?
  高顺的俸禄都用来补助阵亡将士的家人,补贴受伤将士,救济陷入绝境的百姓。
  每次他都只留下维持生活所需的最小份额,将其余都用在了他认为最需要的地方。
  高顺平时,习惯在军营和将士同吃同住,深入贴近士兵生活,想士兵所想,急士兵所急,把士兵当作亲人看待。
  高顺在战场上,向来身先士卒,无惧危险,冲锋陷阵,舍生忘死。
  高顺做人,一生坦坦荡荡,正气凛然,信守承诺,忠于大义,没有任何欺瞒诈骗、背信弃义的行为。
  高顺做事,实事求是,明辨是非,,脚踏实地,力所能及。
  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一心一意为民,全心全意为公。
  他不正是我们革命党行为准则的典范吗?
  我们在军营宣扬高顺的生平事迹,更加深了革命党在军队中的影响。
  任何人都能达到和高顺一样的高度,只要加入革命党,就可以在我们的指引下,让生命得到升华。
  无形中我们将军队中的所有将士团结在了一起。
  之所以不将我自己塑造成别人学习的典范,实在是因为吕布本身已经在别人心里有了根深地固的印象。
  吕布曾经的所作所为备受他人指责,任我如何努力,已经无法再取得大多数人的认同。
  何况高顺的独有魅力,就是现在,我也无法比拟。
  除去在军队中推广,革命党还深入到底层的百姓当中。
  革命党的纲领,革命党的目标,以及革命党的行为准则很容易就得到了广大百姓的认同,他们纷纷表示想要加入革命党,要为革命党的最终目标天下太平尽一份力。
  革命党不单影响着洛阳和长安两地的百姓,而且开始影响我们势力以外的其他百姓。
  我们的政体不会得到势力以外百姓的拥护和认同,可是革命党可以。
  革命党的思想立足于民,立足天下,正可以团结一切向往天下太平的有志之士。
  而我的目的也正是要将革命党扩展到天下各处,让革命党的思想影响到全中国的每一个人。
  未来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正文 第八十九章 对外安排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31 本章字数:2731
      洛阳和长安两地内部发展一切稳妥,形成良性循环,而我则可以抽出时间考虑对外的政治安排。
  军事上,我们不必考虑如何应付边境入侵,寻找破敌良机。
  我最先考虑的目标就是袁绍。
  袁绍在北方保持着稳固的优势,一步步的蚕食着公孙瓒的势力,将公孙瓒围困在易京一地,眼看必将统一整个塞北,成为北方的最大霸主。
  一直以来,袁绍都没有参与中原地区的群雄争霸。
  即使在袁术势力覆灭之时,袁绍也只是派出使者,到达襄阳,要求刘表宽恕袁术罪行,请刘表留袁术一条性命。
  袁绍会是历史上优柔寡断,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人吗?
  此时我看袁绍的决策并没有什么不妥。
  公孙瓒不灭,北方难以一统,终是一大后患,安定后方,必先为之。
  袁绍虎踞冀州之地,养精蓄锐,坐看中原群雄争霸,成为整个北方最强大的势力。
  袁绍自己不想看汉帝的脸色,故意让曹操去背起朝廷这个包袱,让曹操去背负历史的恶名。
  “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挠折栋梁,孤弱汉室,除忠害良,专为枭雄”。
  这是袁绍对曹操的看法,也是袁绍有意为曹操塑造的形象。
  应该说袁绍的政治眼光还是有独到之处的。
  曹操在中原与各方势力相互争斗,长年消耗不断,即使最后取得胜利,整体实力必是衰弱之极。
  历史上,官渡之战时,曹操军粮告尽,军队士气衰弱,士兵逃亡大半,曹操可用之兵不过一万。
  袁绍军队二十万,士气正旺,粮草充足,对阵曹操,可以说是拥有必胜之势。
  若不是袁绍本人军事才能薄弱,被曹操偷袭乌巢成功,不然统一北方者必是袁绍。
  袁绍在军事上最后一败涂地,但是他在政治上的决策并没有太多失误。
  此时,我所考虑的就是坐山观虎斗的袁绍。
  袁绍本人不算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袁绍英俊威武,礼贤下士,又是四世三公之后,门多故吏,占据雄厚的冀州之地,部下有很多能文善武之人。
  但这只是袁绍表面上待人之举。他外表宽容,内心猜忌,喜好谋略而不能决断,有人才而不能用,听到好的计谋而不能采纳。
  这些都是袁绍作为领导者的失败之处。
  况且袁绍在其领地内,纵容地主阶级对百姓欺压残害,横征暴敛,内政管理也没有可取之处。
  若是让袁绍统一天下,结果还不如曹操。
  只是我绝不能忽视袁绍。
  我和曹操在中原形成不死不休的局面,最后只有一方势力败亡才能终结。
  袁绍若是和历史一样,等到中原分出胜负再行动还好。
  若是袁绍和曹操联手,那么我将面临灭顶之灾。
  袁绍和曹操是小时候的玩伴,两人从小惹事生非,好勇斗狠,经常惹得四邻鸡飞狗跳,寝食不安。
  等两人各自占据一方,争霸天下初期,关系还是亲亲我我,互有帮助。
  一直到曹操挟持了汉帝,自封为大将军,将袁绍当成了下属,两人的关系才出现裂痕。
  虽然最后曹操还是将大将军的称号让给了袁绍,但是两人已经互相明白,争霸天下这场游戏,两人终究会对阵疆场,一决胜负。
  袁绍和曹操关系破裂,并不代表他们不会一致对外。
  他们两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极有可能联合起来。
  两人有早先的基础,要想联合也不是难事。
  我不能等到曹操说服袁绍以后才有所行动,那时我将后悔晚矣。
  我必须先下手为强,提前去搞好和袁绍的关系,即使不能说服袁绍和我一同对抗曹操,也要使袁绍打消与曹操联合,一起对付我的念头。
  在这无法发动战事的冬季,各方势力都不会闲着,都在为来年做着准备。
  曹操不会任由我方保持现在的优势,他一定在利用所有的机会,抓紧时间部署,从各方面建立起能击败我们的形势。
  袁绍一定也是他攻坚的对象。
  我安排陈宫、贾诩和高顺紧盯我们领地发展,莫要一时大意,让曹操钻了空子,给我们内部造成损害。
  我准备亲自出使南皮,去见袁绍。
  袁绍为了便于指挥军队与公孙瓒对战,将指挥大营从邺城搬到了南皮。
  而袁绍本人就身处南皮城内。
  要去南皮,我得过河内,经邺城,走平原,最后才能到达南皮。
  此路远达千里,一路多有坎坷,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去到的。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一路上,我要经过大半个袁绍的势力地区,要是途中袁绍属下想对我不利,我势单力孤,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不一定。
  吕布与袁绍的关系一般,都赶不上已经破裂的袁绍和曹操的关系。
  当年吕布长安兵败,还跑到袁绍的手下混过一段日子。
  那时的吕布居功自傲,张扬跋扈,没有把袁绍当成主公。
  袁绍一时气愤,找个借口,将吕布给赶了出来,吕布和袁绍的关系一时陷入僵局。
  后来吕布夺了曹操的兖州,和曹操展开兖州混战,袁绍还在暗地里帮助曹操,拖着吕布的后腿。
  等吕布兵败,逃去徐州,向刘备讨了小沛安身,这才与袁绍没有了接触。
  我和袁绍开始接触始于襄阳。
  刘表和袁绍结成联盟,一起压制曹操的扩张。
  我、张绣和刘表三方结成铁血联盟,袁绍还发来了贺词,表示支持我们联盟。
  他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新朝廷,但是对我们的联盟是认可的。
  无形中,我和袁绍也就成为联盟的状态。
  后来,我也曾派人回礼,对袁绍表示感谢,感谢他对我们联盟的支持。
  这次我要出使南皮,打的旗号就是盟友,以盟友的身份去拜访袁绍。
  不过这基本上属于我的一厢情愿,袁绍对我们的联盟关系并没有正面承认。
  袁绍如何看待我们的关系,现在我一无所知。
    正文 第九十章 出使南皮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31 本章字数:2754
      离开了洛阳城,我带着装满礼物的数辆大车,骑着赤兔马,踏上了漫漫长路。
  我们又将共同面对未知的艰难行程。
  河内已经被我方划入了控制范围。
  河内本地,土豪不许私设军队,维持治安由我方派驻的治安部队负责。
  只是河内的内政还是由土豪负责,不必执行我方的政策和法令。
  河内土豪,影响根深蒂固,我们不便过分的打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叛乱,损害河内本地的雄厚基础。
  只要他们不是故意欺压百姓,制造混乱,我们也就不插手河内内政。
  此时,还不到我们使用武力控制河内的时候。
  这有点象现代著名的一国两制政策。
  在河内,我还见到了本地的一些土豪族长,与他们同桌共饮,言谈甚欢。
  其中就有司马一族的族长。
  司马一族有多名子弟现在正为曹操效力,在曹操手下任职。
  司马族长请求我原谅,明言这些子弟,学有所成,理念各不相同,为曹操效力者,已经不受长辈管辖。
  我请他宽慰,表示不会介意,人各有志,没必要强求,只要族长看清形势,不要行错路即可。
  其他族长听闻,这才有所安心,他们都有子弟任职于其他势力之内。
  离开河内,我们就向袁绍的势力范围前行。
  守卫边疆的袁绍将士见到我们出使的队伍,满是诧异。
  北方正值天寒地冻的时候,此时要经过冰天雪地的千里之遥,去往南皮,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尤其是他们知道这支队伍是由我亲自率领的时候,更是惊诧万分。
  我这个一方霸主,不在自己的领地里面,好好围着火炉取暖,费尽辛苦要跑去北疆,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有病。
  过境的时候,他们搜查的很仔细,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