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吕布是我 >

第28章

吕布是我-第28章

小说: 吕布是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又问老人家,总是打断老人家的陈述,断章取义,最后编排老人家的不是,称老人家是无理取闹。
  周围百姓摇头,他们早就知道粮店与官府勾结一处,早料到会有如此结果。
  我对衙役的所作所为大是失望。
  刘表虽然在大面上管理很有一套,可在一些关乎民生的细节问题上,他还是太失败了。
  “知恶不能去。”粮店丑恶的一幕在襄阳已经习以为常。
  刘表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存在,可知他并不看重百姓的利益。
  刘表还是习惯汉王族原有的一些做法,他所看重的还是少数人的利益,他把富商的利益放在了百姓利益的前面。
  正当我以为事情会就此结束的时候,人群中有个人发话了。
  一名身具儒雅风范的文士站了出来,他用简介的话语重新复述了事情的重点,然后屹立老人家身前,摆明了要为老人家出头。
  几名衙役被他搞的错愕连连,不知如何收场。
  领头的衙役恶狠狠的质问他是谁,那人答道,徐庶是也。
  徐庶,我眼睛放光,欣喜异常。
  原来是徐庶,徐庶在荆州地界素有名气,曾被刘表数次相邀,欲请其出仕,可都被徐庶拒绝了。
  徐庶为人侠义,早年更是以武行侠,好于打抱不平。
  此时他身在襄阳,遇见这样的事情,要为老人家鸣不平。
  有他出面,自然不用我现身,我静看事情如何发展。
  衙役们听他报名,颇皱眉头,徐庶其人在襄阳也是名人,不是他们可以得罪的。
  早听说徐庶喜欢管闲事,衙役们今日碰上,只好自认倒霉。
  领头衙役和粮店老板商议,最后由粮店赔给老人家一袋没有掺沙的好米。
  徐庶见好就收,劝慰老人家就此作罢。
  老人家千恩万谢,别了徐庶回家了。
  周围百姓对徐庶多有称道,称赞徐庶侠义心肠。
  徐庶走出人群,向对面的酒楼走去。
  我紧随其后,也步向酒楼。
  进入酒楼,徐庶轻车熟路,步往阁楼雅间。
  我欲登楼,却被酒楼伙计拦住。
  我微笑不语,示意身后跟来的亲卫拉开伙计。
  亲卫亮出官府令牌,伙计再不敢吭声。
  我步上阁楼,站在了雅间门前。
  我敲门,徐庶问道:“是谁?”
  “是我。”然后我推门而入。
  徐庶诧异,他并不认识我,而我却非常自然的找位子坐了下来。
  “阁下是?”
  “刚才那件事,你为什么轻易了结?”我不急于表明身份,我想和徐庶先交流一下。
  徐庶想是看我仪态不凡,没有见怪,反而回答起我的问题来。
  “粮店已经做出赔偿,老人家也拿到了应得的粮食,这样了结不好吗?”徐庶反问我。
  “你怎么不上告官府,将粮店的所作所为揭露出来,让粮店还百姓一个公道?”
  “官府?”徐庶摇摇头,“官府和粮店是一伙的,他们才不会管,粮店的后台正是襄阳城主刘表,你说还能告到哪去?”
  徐庶气愤的拿起酒壶,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我也倒了一杯酒,陪他一饮而尽。
  “你正当壮年,愿意如此消沉下去吗?如今天下大乱,你难道不想有所作为吗?”我试探着问道。
  “值此乱世,战乱四起,我一介文弱书生,哪还有我用武之地啊。”徐庶低着头,眼珠却转来转去。
  他言不由衷,并不想吐露心内真实想法。
  “天下之乱,无非是少数人为了自己的野心,为了私有的利益而造成的。他们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漠视百姓的利益,以强权暴力横行无忌,他们如此做从根本上就是完全错误的,奈何天下群雄并起,却没有人真正能拨乱反正。而一些有识之士,在这乱世中随波逐流,没有舒展心中抱负的舞台,徒自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可悲啊可叹。”
  我的一番话,正说到了徐庶的心坎之上。
  徐庶抬头注目,精光闪烁,心内激动非常。
  “阁下认为应该如何平定乱世呢?”徐庶急切的说。
  “治理天下,应该以民为本,靠一时的武装暴力占据的优势,最后仍会败亡在百姓的民心所向之中,要想平定乱世,还是应该掌握民心,得到百姓的支持,我相信任何人的野心,在民心聚集的面前都会彻底崩溃。”我向徐庶侃侃而谈。
  徐庶大异,他惊立而起,再次问我:“阁下究竟是谁?”
  “我是吕布。”
  “吕布?”徐庶微微皱起了眉头。
  吕布的名声并不好,曾经充当董卓的御用打手,对抗十八路诸侯组成的讨董联军,又曾两度手刃义父,等他自成势力,进入中原争霸的时候,更是战争不断,几乎就是靠武装暴力来争夺天下的典范,如今我说出这样的话,一般人都难以相信。
  我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对着徐庶笑了笑。
  “时间会改变很多事情,时间也会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我曾经只顾自己,肆意而为,以为靠拳头硬就可以横行天下,我浑浑噩噩的度过了几十年,可现在我才知道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人生,我想为天下百姓谋求幸福,平定乱世,恢复天下和平。”
    正文 第五十六章 名将加入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26 本章字数:2703
      徐庶看着我,眼神有了一些明悟。
  徐庶在少年时代,非常敬慕那些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武林侠士,矢志要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大侠。为了实现这一宏愿,自幼拜师学艺,苦练武功,结交同道侠友,探讨切磋各个流派艺技。待学有所成之后,便游历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侠行善举。徐庶很快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少年侠士。
  这次事件,在徐庶思想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他认识到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铲除人间不平事,诛尽天下害人虫。审时度势,又见东汉王朝日趋腐朽,诸侯割据,烽烟四起,决心弃武从文,掌握一身治国用兵的本领,造福于天下苍生。自此以后,徐庶告别武林诸友,摒弃刀枪剑戟,潜心读书求学。
  徐庶本身就是经过了从迷信武力到为民造福的思想转变。
  我这么说,徐庶就可以理解我何以转变至此。
  徐庶坐了下来,已经认可了我的说辞。
  可他还是没有就此因我出仕,为我效力。
  “天下形势现在非常微妙,如今我领军占据洛阳、长安两地,对抗曹操名不副实的朝廷,压制曹操,避免他将战火漫延至中华大地。当下曹刘联军和伪帝袁术的军队正在对持,而我已经生擒袁术,送来襄阳,可以尽快平息寿春的战争。并且我准备和荆州、宛城组建新的朝廷。当我们获得天下百姓支持的时候,和平也是指日可待。”我继续说服着徐庶。
  生擒袁术,组建新朝廷,这都是绝密中的绝密,徐庶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主动。
  我说出来,就是让徐庶看到天下和平的希望。
  徐庶精通兵法,对天下形势了然于胸,时常与友人畅谈天下大势,分析时局,我说出的正是可以左右天下局势的关键,他可以看出我真正是为了天下和平而努力。
  徐庶对我的话半信半疑,毕竟我说的还是没有公开的事情。
  我又饮了一杯酒,然后洒脱起身,对徐庶笑笑,离开了。
  说服徐庶也不能急于求成,想让他信任我,还得留给他观察我的时间。
  遇到徐庶是一个巧合,却也解决了我心中的一点顾虑。
  本来我一直有心去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可实在没能抽出时间来。
  荆州之内,人才济济,“卧龙凤雏”齐聚,隐士名人无数。
  司马徽是向刘备推荐“卧龙凤雏”的关键人物。
  我想抢先一步得到司马徽的认同,掌握录用诸葛亮和庞统的主动权。
  我不敢肯定,历史会不会改变,我害怕刘备有一天到得荆州来,三顾茅庐请走了诸葛亮,又带跑了庞统。
  有“卧龙凤雏”相助的刘备会是比曹操更危险的隐患。
  现在我遇到了徐庶,就看到了得到“卧龙凤雏”的希望。
  我得意洋洋的返回了刘表的官邸。
  襄阳这一趟来得真值,说服了刘表,巧遇了徐庶,一切顺利。
  又过了两日,我和刘表的谋士确定了后续的细节。
  我抓紧时间,别了刘表,带领亲卫返回汝南,汝南还有另外二十名亲卫在等待。
  我去汝南还有一点私心,虽然汝南的军队我养不起,但一名大将我还是养得起的。
  进入汝南,已是另一份景象。
  荆州军进入汝南城,接管了汝南地区的所有事物。
  汝南军打开城门,接受荆州军的整编。
  我亮出身份,再次进入汝南城。
  到达城守府,文聘和纪灵两人正在大堂。
  我和两人见过礼,落座问起汝南的详细情况。
  有纪灵的全权配合,汝南军的整编非常顺利。
  合并之后的荆州军,兵力已达十五万,已经做好出兵寿春的准备了。
  一切就等刘表亮出袁术这张王牌了。
  而此时纪灵却来找文聘辞行。
  汝南军没有抵抗,选择投降,纪灵已经背负了反叛袁术的名声,假如他在荆州军中继续呆下去,可真是坐实了卖主求荣的恶名了。
  文聘对纪灵心心相惜,多有赞赏,千般挽留,不愿看到纪灵就此埋没一生。
  奈何纪灵去意已决,文聘正和纪灵做手续的交接。
  我来得正是时候。
  我试着问纪灵,准备何去何从。
  纪灵答,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文聘痛心疾首,看着我,猛然想起让我收留纪灵,让纪灵可以另展舞台。
  我盯着纪灵,诚恳的说道:“如今天下大乱,哪还有安稳的隐身之地。况且你一生抱负,如此轻易放弃,不是太可惜了吗?只要你真的有心,我可以提供你施展抱负的舞台,我们合力,必可以让天下苍生得到和平。”
  我和纪灵是同道中人,我们所想所为都是以天下苍生为先,纪灵对我多有了解,跟着我,他才能更好的发展。
  纪灵没有表态,他跟着袁术虽不算委屈,但心中所想总是无处施展,他在袁术军中没有太大作为,一直都是很压抑的。
  如今一个机会摆在他的面前,决定他命运的时刻就在眼前。
  是庸庸碌碌,苟且偷生过完后半生,还是另展舞台,施展一生抱负。
  为我效力,对他没有任何阻碍。
  纪灵提出了条件,他此后绝不在战场上面对袁术军。
  我点头应允,我的领地与汝南、寿春并不相接,发生冲突的机会不大。
  况且我还有张辽、高顺等其他大将,并不是非得纪灵上战场。
  纪灵同意加入我军,我欣喜万分,我的实力又壮大了几分。
    正文 第五十七章 美女串门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26 本章字数:2764
      我向文聘和纪灵简单介绍了一下此去襄阳的过程。
  纪灵问起袁术,我请他放心。
  袁术虽然和袁绍水火不容,多有不睦,但说到底还是袁姓一家人。
  轻易处死袁术,会令袁绍反感,会对我们和袁绍之间的关系造成隐患。
  历史上袁绍和曹操最后反目,其中就有袁绍怪罪曹操,怪他对袁术赶尽杀绝的意思。
  袁术的小命算是被我保了下来,至于他最后的归宿,还要看未来形势的发展。
  我对纪灵说,我会尽力保护袁术性命的。
  纪灵点头,袁术是自作孽,怨不得别人,能安稳的活着,已经是托老天的福了。
  我让文聘做好出兵寿春的准备,让他尽力维护寿春安定,照顾寿春百姓,莫要徒造杀虐。
  文聘点头,他明白我们的心意,也和我们一样是同道中人。
  我和纪灵准备离开汝南,去往宛城。
  我还需要去说服张绣,虽然张绣现在唯我马首是瞻,但我和刘表之间的决定,还是需要他的认可。
  在我们刚刚离开汝南城之际,我们在城外被拦了下来。
  有数百名身穿袁术军服的将士拦在我们前行的路上。
  他们看到纪灵,整齐的跪成一排。
  我疑惑的看向纪灵,却见纪灵双目含泪,情绪激动。
  “请将军带我们一起上路。”整齐划一的喊声,坚定无比的话语。
  “他们是?”我问纪灵。
  “他们是我军中的将官。”纪灵向我解释道。
  我点点头,纪灵在军中深受将士爱戴,这些袁术军中的将官不愿与纪灵分开,决定继续追随纪灵。
  这对我来说是求之不得,可文聘那边怕是无法交代。
  他们不像纪灵,有难言的苦衷,能被文聘理解,他们已经归属荆州军,文聘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
  我看着他们,正在为难之际。
  身后一队快马,奔驰而来。
  原来文聘收到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