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兴亡一叹 >

第29章

兴亡一叹-第29章

小说: 兴亡一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声道:“殿下,结交妖孽乃是大罪,你速速回头,还有生机。却不要执迷不悟,到时候悔之晚矣。”李承乾见他无礼,心头火起,只是他为人颇阴沉,面上并不作色。玉藻却无顾忌,格格笑道:“倒要看看怎么个悔之晚矣,有什么手段,都使出来罢。”一双赤足在湖中荡了一荡,一圈圈涟漪顺着双足层层向外扩散,口中轻唱道:“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悠然自得,仿佛全不把王远之等人放在眼里。

王远之大怒,号令一声,七个道人踏罡步斗,齐齐举起松纹古剑,剑尖上寒芒闪烁,吞吐不定,剑身却仿佛放在火炉中锻炼一般,变得红彤彤的。只听得嗤嗤声响,原本平静的湖面突然如渐渐煮沸的热水一般,冒出腾腾白气来。王远之喝道:“殿下,速速退开,莫要妨碍我等诛妖。”

李承乾心道:“事已至此,脱身已是不能。”手扶船板,暗念咒语,青芒一闪,干将剑悄悄便握在掌中。他自料无法一举杀了这七个道士灭口,那便只能带着玉藻硬闯出去。只要不被这七个道士擒住,落下什么证据,到时候就算闹到李世民面前,自己一口咬定决无此事,也便是了。

王远之见李承乾不肯让开,哼了一声,口中念诵法诀,却不举剑,反从怀中掏出一只铜铃铛来,祭在空中,那铃铛上青纹斑驳,仿佛古物,在空中连摇了几摇,声音阴阴沉沉,其中放出无数黑雾来,奔向玉藻,黑雾之中阴风惨惨,嚎哭阵阵,刺耳动心。他见玉藻妖气不盛,知道她修为并不甚高,心中也颇轻视,居然并不立即发动阵法。这落魂铃是他自家炼成的法宝,聚集天地间阴毒之气,虽然不能直接伤人,但只要被那黑雾沾上,就要胆落心寒,神气沮丧,再凶悍之辈也无半点斗志,只能乖乖俯首就擒。只因李承乾毕竟是皇子,此刻和玉藻在一处,天罡北斗阵是极刚烈的阵法,一旦发动,以王远之等人的修为难以收放自如,万一误伤了李承乾,总是麻烦。不如用这落魂铃稳妥,先将玉藻制住了再说。

那黑雾从空中朝小舟上扑来,所过之处,连湖水都变成了紫黑色。玉藻不慌不忙,背后陡地腾起九道白气,夭矫挺折,如龙如蛇,一齐朝那黑雾绞去。黑雾尚未靠近,就被九道白气绞得粉碎,山风一吹,消弭无形。王远之见玉藻破了他法术,勃然大怒,再也顾忌不得李承乾,喝一声:“列阵!”七柄松纹古剑齐齐举起,铿锵之声大作,只见七条火龙自剑中腾飞而起,瞬间长大到数十丈长,尽皆独角紫鳞,双目青碧,须发如线,在空中咆哮嘶鸣,盘旋交错,口中吐出无数黑烟焰火。

北斗天罡阵,有阴阳两种变化,运用到极致时,阴阳并至,刚柔相济。王远之等人修为不足,只能发挥阳刚一道。阵法运转,原本清凉的太乙湖上顿时变得炎热无比,整个湖面都在翻腾滚动,仿佛湖下有一座大锅,正在熊熊烧煮。那七条火龙盘旋片刻,齐齐长啸一声,都朝玉藻袭来,却避开了李承乾。

玉藻身后九道白气腾空而起,化作九条无角璃龙,周身透明,清光闪烁,仿佛冰雕玉琢而成,向那七条火龙迎去,绞杀在一起。这九道白气,乃是玉藻自身九尾所化,性命交修的神通,居然一时勉强抵挡住了火龙,只是节节后退。九道火龙汇集在一处,强攻猛打,玉藻头上玉簪所化的那一叶小舟在滚热湖水中摇荡颠簸,几乎将要翻倒。眼看支持不住,只听得小舟上一声厉啸,诸道人脚下同时现出方圆十丈的巨大漩涡来,急速旋转,放出巨大吸力,要将七个道人都扯入湖中。王远之等人连忙手掐法诀,稳住身形,正有些惊惶间,不知是哪位高人前来,又见那小舟之上,一道三尺长的锋锐青芒腾起,如闪电般朝火龙射去。那九条火龙正聚在一起,见青芒射来,齐齐张口,黑烟焰火滚滚翻卷,将青芒裹在其中。

王远之心中稍安。这七条火龙乃是天罡北斗阵中化出,口中喷吐的乃是三昧神火,仅比三昧真火逊色一筹,世间万物,除了那些极厉害的神器法宝,皆可被这三昧神火炼成灰烬。正要再度运转阵法,猛然右手掌心一阵剧痛,仿佛被烈火烧炽一般,险些连松纹剑都握不住。急急看时,只见一团青气正从手背漫出,朝握剑的五指延伸过去,瞬间五根手指如同被针扎一般,疼痛难忍。大惊道:“这是什么邪术!”一语未毕,耳边轰轰巨响,就见九条火龙嘶声怒吼,身躯断裂成数十截,纷纷坠落在湖面,化作熊熊火海。又听呛的一声清响,方才那道锋锐青芒从重重烈火中冲出,已然涨大到十几丈长,矫夭如龙,横游天际。

李承乾后发制人,趁那九道火龙汇集之时,祭干将剑一举攻破阵法。王远之等人只顾专心对付玉藻,压根没有想到李承乾居然突然出手,更没想到这位皇子在外游历十二年,居然有了如此神通。李承乾此时有太乙散仙修为,远远胜过王远之等人,干将剑又是上古神剑,威能无比,以有心算无心,一击之下,居然得手。

火龙被破,但天罡北斗阵型未溃,原本只要继续运转阵法,还有无数手段可以施展。但七个道人方才疏忽之下,被干将剑剑气所伤,连剑都难以握持,哪里还谈得上继续布阵。王远之此时尚不知道是李承乾出手,只以为是玉藻深藏不露,突然反击,胆气不由得一怯,正自踌躇,李含光一步跨到他身边,低声说:“是李承乾。”

话音未落,那道干将剑所化的青芒已经朝这边冲来。王远之吓得双腿一软,险些摔倒,幸好李含光在旁边伸手一扶,将他托住,左手一挥,袖中飞出千百只火鸟来,组成一张红色大网,将青芒阻了一阻,转头喝道:“走!”提着王远之腾云而起,其余五个道人紧随其后,一齐朝长安方向遁去。

李承乾伸手一指,干将剑当空一旋,剑气纵横,将那千百只火鸟切成无数碎末,就要追击。玉藻却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道:“殿下,莫追,让他们去罢。”文人小说下载

李承乾心知也未必能追上,于是召回干将剑,依然收入泥丸宫中。心中不免有些忧虑,知道这几个道人回去,定要在父皇面前生事。转脸却看见玉藻笑盈盈的,嘴角微微上翘,似乎十分得意。他甚是奇怪,问道:“你笑什么?”玉藻不慌不忙,笑道:“殿下,如此大好机会,焉能错过。”

李承乾不解道:“什么大好机会。”玉藻道:“殿下听过说三分么。”

说三分即是说书人讲汉末三国的故事,李承乾自然听过。玉藻道:“说三分里,有一位曹操,他小时候浪荡无度,叔父便常常向他父亲告状,于是曹操经常被父亲责罚——殿下可知后来如何?”李承乾道:“后来曹操心生一计,有一日,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其父曹嵩,曹嵩急往视之,曹操又全然无恙。曹嵩问:‘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曹操便道:‘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曹嵩信其言。后来叔父再说曹操过错,曹嵩一概不听了。”

玉藻拍手笑道:“正是啊。”李承乾皱眉,道:“然则这又如何?”玉藻道:“殿下,那几个道人回去,必定要在你父皇面前告殿下一状,是也不是。”李承乾道:“自然。”玉藻道:“他们告状,要说些什么?”李承乾道:“自然是说我交接……”本想说“妖怪”两字,想起玉藻在旁,硬生生顿住。玉藻笑道:“说殿下交接妖怪,是么。”李承乾点头。玉藻道:“那便是了——倘若我不是妖怪,那他们便是诬告,蓄意诽谤殿下,是么。”

李承乾道:“那是自然。”心想问题便在于你明明就是个妖怪,稍有道行的人一看便知,如之奈何。玉藻轻声低笑,伸手从腰间取下一块玉佩来,递于李承乾。李承乾接过,只见也不过就是寻常白玉,虽然做工甚是精致,也谈不上有什么出奇之处。玉藻道:“殿下可知这玉佩何来?”李承乾随口道:“是你义父送的罢。”玉藻摇头道:“不是,是陆压与我的。”

李承乾微微一凛,道:“那这玉佩有什么用处。”既然是陆压送的,必定不是寻常的饰物。玉藻道:“倒也没什么别的用处,不过是用来掩饰妖气罢了。殿下乃是人皇血脉,若愿意将眉心刺破,滴一滴血在这玉佩上,到时候就算是李淳风亲来,也看不出我身上有半点妖气了。”

李承乾有些踌躇,眉心之血,乃是人的精魂所系,非比寻常。玉藻来意未明,敌友未分,似乎不可过分信任。玉藻见他犹豫,也不催促。李承乾想了片刻,横下心来,暗道:“罢了,赌上一赌就是。”

第二十七章 云山深处人何在

第二日,李承乾正在殿中读书,内侍来报,说是陛下召他前去。

李承乾心知所为何事,暗暗冷笑。到得殿中,见王远之等人都在。李世民果然命内侍递过来一份奏折,打开一看,署名是钦天监主事王远之。果然就是将昨日之事详详细细说了一遍,里面提及李承乾结交妖怪,相谐出游,而且在王远之等人降妖之时公然相助那妖怪,如此等等。李承乾慢慢看完了,神色不动,将奏折还给内侍。李世民道:“承乾,王远之奏折上所说是真么?”李承乾道:“父皇,儿臣昨日见天气晴好,一时兴致,确实是与友人去终南山游玩——但什么结交妖怪,全属无稽之谈,不知从何说起。”

王远之上前道:“殿下莫要抵赖,你那个友人,分明就是个妖怪。”李世民扫了王远之一眼,微觉不快,问道:“承乾,你方才说的友人,是何方人氏。”李承乾道:“是儿臣在外游学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如今也在长安,被杨玄琰收为义女,姓杨,名玉藻。”李世民道:“杨玄琰?”他自然不记得杨玄琰是谁。李承乾道:“便是前朝吏部尚书杨汪的孙子。”李世民恍然,笑道:“原来是他。”若论起来,杨汪是死在李世民手中,两家乃是仇人。但李世民高居人皇,俯视万民,哪里在乎这些小小恩怨,压根不放在心上。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莫说是只杀了杨汪一人,不曾株连,就算把他全家老幼都杀光了,李世民也不在意。

李世民道:“既然是你故友,何不邀来宫中游玩。皇宫之中,也有山水湖泊,尽可赏心悦目。”李承乾知道父皇是要亲眼见见玉藻,也是当面对质,看看到底是人还是妖怪,便道:“父皇盛情,敢不从命。只是杨姑娘出身山野,自在散漫惯了,不谙礼数,只怕冲撞了父皇。”李世民笑道:“不妨事,不妨事。”唤过一名内侍,命他速速去杨玄琰府上,召杨玉藻入宫。

李承乾退到一边,默默等待,也不管王远之等人在一旁微微冷笑。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内侍进来道:“杨玉藻带到,在殿外候旨。”

李世民道:“进来罢。”李承乾倒罢了,王远之等几个道人却暗自戒备,手中暗暗掐了法诀,防备妖怪暴起伤人,到时候惊了皇帝,不是耍子。若有什么损伤,那就更是死罪了。

须臾,听得细碎脚步,一个女子自殿外走进来,盈盈拜倒,道:“杨玉藻叩见陛下。”李世民见她容貌秀丽,明艳无俦,心中暗暗喝彩,道:“承乾倒是好眼力。”他听王远之说李承乾和这女子神态亲密,再听李承乾说是故友,自然不会真当做寻常友人看待。又见玉藻说话娇柔婉转,举止娴雅有礼,哪里是李承乾说的“出身山野,自在散漫。”心中更是欢喜。却不知玉藻虽然是妖怪,却也曾在东瀛鸟羽天皇的皇宫中当过几年妃子,宫中礼仪,岂有不知的。

李世民看了一会,越看越是喜欢,问道:“杨姑娘,此是内殿,不必拘礼。朕今日请你来,是有些事情相询。”玉藻笑道:“陛下有命,玉藻自然知无不言。”李世民便道:“听闻昨日你与承乾在终南山太乙湖上泛舟,是么。”玉藻道:“是,我与殿下乃是旧识,昨日在长安城头偶见,所以相谐游玩半日,确实曾在太乙湖上泛舟来。”李世民又道:“你可曾看见他么。”指了一指王远之。玉藻看了王远之一眼,笑道:“见到。当时他和另外几个道人,从天而降,将我和殿下团团围住,口口声声说什么斩妖除魔,凶神恶煞的。幸好殿下出手,将他们都赶走了。”李世民微微点头,问王远之道:“你等昨日见到的就是这位杨姑娘么?”

自玉藻一入殿,王远之就觉不妙。明明就是昨天那个妖怪,怎地一夜之间,居然妖气全无。难道昨日自己眼花看错了不成——但就算自己看错,难不成师兄弟这么多人都看错了?见李世民问他,只得道:“正是。”

李世民道:“那你说杨姑娘是妖怪,有什么验证?”王远之大感为难,以常理论之,妖怪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