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兴亡一叹 >

第22章

兴亡一叹-第22章

小说: 兴亡一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待片刻,果然百官散朝,三三两两上轿走了。李承乾又等一会,见一个高冠老人出来,便缓步走上前去。

那老人正要上轿,几个家丁前后服侍,李承乾走得近了,施礼道:“舅舅安好。”

老人抬头一看,初时一怔,随即就面色微微变了。“承乾?”他惊问。

“正是外甥。”

老人微微点头,“好,是要去见陛下么,随我来吧。”

李承乾随着老人,从偏门进了皇城。一路畅通无阻,内侍见到前面的老人,连忙都躬身施礼,不敢正视。走了片刻,老人问一个内侍道:“陛下在甘露殿读书么。”

那内侍伏地答道:“回长孙大人,陛下刚起驾去了承乾殿。”

老人和李承乾都愣了一下。“承乾殿?”老人疑惑地问。

“回长孙大人,正是承乾殿。”

老人挥手,让他退下,抬眼瞥了李承乾一眼,微微叹口气,道:“走罢。”

两人依然一前一后,行了片刻,到了一座颇为古旧的宫殿前。站在殿门口的两个内侍早早看见,抢步上前行礼。老人道:“长孙无忌求见陛下,请通传一声。”

内侍连忙道:“陛下已经吩咐过,若是长孙大人带人求见,不必通传,直接进殿便是。”

长孙无忌道:“如此,多谢。”

他整了整衣冠,昂然走入,李承乾略略犹豫,忽然洒脱地笑了笑,也跟了上来。

殿中空空荡荡,唯有一青袍人,正背对殿门,负手而立。长孙无忌进了殿,便站到一旁,垂手而立,李承乾走上前,跪下道:“儿臣承乾拜见父皇。”

李世民转过身来,低头看着李承乾。

“袁天罡道你今日回长安,我本还有些将信将疑,不想果然是实。十二年未见,外面还过得惯么。”

李承乾伏地道:“颇经风霜,略略晓些民生艰难。”

“甚好,”李世民道,言语之间有些嘉奖之意,“你自幼长在深宫,百姓艰难,耳目未涉,难免有些骄逸。当年我命你去黔州,也是历练一番的意思,本想三年五载,就招你回来,却听说路上遭遇盗匪,是么?”

李承乾道:“正是,儿臣路遇盗匪,凶悍异常,御林军全数殉身。幸赖父皇洪福庇佑,有一位异人经过,救了儿臣性命。”

李世民点点头道:“原来如此,倒是应当好好酬谢这位异人,却不知姓甚名谁,何方居住。”

李承乾道:“儿臣也如此想。只是这位异人救了儿臣,随即飘然而去,不知所往。儿臣害怕盗匪,不敢前往黔州,又自知罪重,不敢回长安,故此在外漂泊,迟迟未归。”

李世民道:“也罢了。既然回来,便不用走了。这承乾殿是我昔日住所,你就出生于此,后来一直无人居住,倒是荒废了。你便住在这里,平时多读些书,养养心性。”

李承乾伏地道:“儿臣叩谢父皇。”

李世民道:“起来罢,一家人说话,不用这般拘礼,你舅舅也不是外人。”抬手向长孙无忌招了招,命他近前,又道:“当日你遭遇盗匪的消息传回长安,把你母后几乎吓坏了。后来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都保证说:卦象推算,有惊无险,必然平安无事。你母后才算勉强放下心来。你一去十二年,也未曾有些消息,今日回来,该先去看看她。”

李承乾道:“都是儿臣不肖,让父母担忧,儿臣这就去拜见母后。”

李世民道:“甚好,让无忌和你一起去罢。另外,你一别十二年,音信全无,国不可无储君。朝臣公议,推举魏王为太子,我也准了,你知道么。”

李承乾道:“儿臣远在江湖,消息闭塞,未曾听闻。不过泰弟聪明睿智,少有捷才,礼贤下士,朝野称赞,胜过儿臣百倍。立为东宫,正是父皇之幸,万民之福。”

李世民道:“你能如此想便好,去罢。”

李承乾道:“儿臣告退。”起身正欲和长孙无忌出殿,李世民又道:“承乾,你与泰儿,都是我子。做父母的,只盼你们兄弟互相友爱,平安一生,你可明白么。”

李承乾道:“父皇放心,今日承乾,已非昨日顽童了。”施了一礼,退出殿去。

李承乾随着长孙无忌,去后宫拜见长孙皇后。

一般来说,凡人寿命不过百岁。但道门自东胜神州昆仑发源,如今已经牢牢统据南瞻部州,唐皇又认太上老君为宗,道门大兴。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小吏乡绅,稍有地位者,无不结交道士,修习道法,虽然飞升成仙是艰难无比,近乎妄想,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并非难事。

像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这等高位者,结交的是第一等道士,修习的是第一等仙法,所住之地都是第一等的灵气蕴集之地,而且还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灵药、仙丹服用,寿命自然大大超过寻常人。

李承乾一别长安十二年,如今长孙皇后也是五十余岁的人,但精神甚佳,全无疲老之态。见李承乾回来,喜极而泣,执手不放,一直谈说了约两个时辰,直到正午时分,才告辞出来。

长孙无忌还有政务,先行告辞。李承乾本待要去东宫,拜见如今的太子李泰,路上却遇上了李治。

李世民身为帝王,嫔妃众多,子嗣不少。但真有希望继承大位的,不过四人,乃是李承乾、李泰、李恪和李治。

李承乾乃是嫡长子,身份尊贵,少年时也有聪慧名声;此外便要数到第四子李泰,也是长孙皇后所生,文武兼资,颇有令名,有一班朝臣拥戴,如今已经登上太子之位。其余诸子,大多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唯有第三子李恪和第九子李治例外。

但第三子李恪的麻烦,在于他并非长孙皇后所生,乃是庶出。仅仅庶出本也罢了,他的母亲偏偏还是前朝炀帝之女。这固然可以被称为“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同时却也未免是大大的障碍。

最后一个就是李治,此人也是长孙皇后嫡出,颇有“仁孝”之名,因此也有一些朝臣拥戴,但性格有些温懦,并不被十分看好。李承乾昔日为太子时,与李泰交恶,但与李治关系还不错。

李治见了李承乾,连忙上前行礼,满面笑容。李承乾扶起,看着面前温雅俊秀的青年,也不禁有些感慨。当年他离开长安时,李治还不过是个刚刚十五岁的少年,如今也是开府视事的晋王了,果然是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他微微叹口气,正要说话,陡然头顶上一阵炸雷也似的声音响起。他和李治一齐愕然抬头,见一道冲天白气自极东方腾起,仿佛长虹一般横贯天际,将那轮正午的烈日拦腰一划。

“白虹贯日!”

白虹贯日,历来就是大凶之兆。“白虹”者,刀兵也;“日”者,君王也;白虹贯日,即是君主受刀兵困厄之象,历史上屡次有君王被刺,白虹贯日的记载。李承乾和李治都是熟读史书的人,对这典故如何不知,一见此象,虽然勉强镇定,心中登时都暗暗吃了一惊。

还不等反应过来,那被白虹拦腰一贯的烈日,剧烈地在天上颤抖一抖,仿佛被重创一般,陡然万丈光芒急速内敛,黯淡下去,天地间顿时变得昏暗一片。

李承乾和李治两人站着,都不说话。皇城之外,已经开始喧哗起来,多有居民敲锣打鼓,以为是喜欢吞食月亮的天狗白昼出动,想要如法炮制,将它赶走;皇城之内,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御下甚严,倒无人敢随意喧哗。

过了片刻,已经黯淡到近乎黑沉沉的太阳,重新缓缓变亮起来。

李承乾和李治对视一眼,心中都是颇为惊骇。如此异象,自古以来未曾听闻,只怕是预示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十一章 三尸斩却明大道

话分两头,却说当日天照降临,将八歧、夜叉鸦遣退,又命玉藻前去长安,随后与玄奘、李承乾作别,回转东瀛。他有身化长虹之术,快捷无比,虽然比不上筋斗云,但却远胜过寻常的腾云驾雾或者五行遁术。不到片刻,已然到了东瀛四岛,落到自己的天照宫中。

天照宫中空空荡荡,别无他人,连个看门的仆役都没有。天照缓步走入正殿,在自己的王座上坐了,闭目默然沉思。过了小半个时辰,八歧大蛇和夜叉鸦急匆匆地奔进来。

“叩见陛下!”两妖齐声道,躬身行礼。

“起来罢。”天照淡淡道。

两妖站起,垂手侍立,不敢就坐。八歧性子急躁,又被李承乾轰掉四颗头颅,吃了大亏,颇有些不忿,便道:“陛下,那姓李的小子和秃驴毁了我们圣物,如何就这般轻易饶了。”

天照看了八歧一眼,“那玄奘法师且不说,就是李承乾,你三人联手都胜不过,还说什么饶不饶的。”

夜叉鸦上前道:“陛下,那李承乾不知什么来历,但真论起来,至多不过就是太乙散仙的修为罢了。我等虽然不敌,但陛下要取其性命,不过反掌之间。”

天照微微一笑,“哪有那等容易。”不再多说,对两妖道:“你等速速去召集东瀛所有妖众,明日午时,来此见我,我有吩咐。”

八歧和夜叉鸦领命去了。天照独自沉思一会,站起身来,走到后花园。

这花园之中,有一棵青色扶桑树,粗约三里,高千万丈,自树底朝上望去,只见云雾缭绕,不见树冠。天照走到树下,长啸一声,依然化作长虹,疾飞而上。

不知飞了多久,穿越几重云雾,方才看见方圆近百里的树冠,遮天蔽日。天照落下身来,依然化作道人模样,缓步走到树冠正中。

树冠正中,乃是一个巨大的乌巢,天照走到巢中,负手而立,仿佛在等待什么。又过片刻,西方最后一抹霞光隐去,天地间陷入沉沉黑暗,此时噗地一声,一轮巨大红日自半空中掉下来,正落入乌巢之中。

“你来了,”那红日之中发出嘶哑的声音,听起来甚是刺耳,“事情如何?”

天照抬手,袖中掉出天从云剑、八咫镜和琼曲玉三件圣物来,落在巢中。

红日中嘎嘎笑了两声,晃了一晃,光芒顿敛,成了一个微微泛红的球体。定睛细看,原来红日之中,有一只巨大的三足金乌,仰首展翅,只是却被一支金色长箭牢牢钉住心脏部位,封在这红日中,不能飞去。

“明日正午,便可行事,”天照道,“我已经命八歧和夜叉鸦召集东瀛所有妖众。只是你又要死过一回。”文人小说下载

金乌又嘎嘎怪笑几声,笑声中却是说不尽的愤恨悲凉,“我被轩辕黄帝封在日中,两千年来不得解脱,生也罢,死也罢,本就没有什么两样。”

天照道:“莫说这等丧气话,这千年来我们苦心谋划,若能成功,未必不能救你脱困。”

金乌摇头,收拢翅膀,闭目不再说话。天照见了,也默然坐了。不觉一夜过去,树顶之上,传来一声高亢的鸡鸣,红日中金乌睁开双眼,道:“我去了,陆压,正午行事,千万不可差错。”天照点头,那金乌展开双翅,奋力扇动;鸡鸣声中,一轮红日便自扶桑树顶缓缓升起。

天照依然闭目坐着,待到正午将近,站起身来,自树顶朝下一望,只见天照宫中,密密麻麻,妖气腾腾,东瀛八百万妖怪已经全数聚集在此,领头的正是八歧和夜叉鸦。

他将天从云剑那三件圣物按三才方位,排列在乌巢周围,又自腰间取下葫芦,揭去顶盖,里边一道白光如线,起在空中,高三丈有余,天照躬身道:“请宝贝现身。”须臾间,现出一物横在白光顶上,长七寸五分,仿佛一柄飞刀,却有眼有翅,又透明双翼。天照又打一躬,口里道:“请宝贝转身!”

那飞刀在乌巢上空连转三四转,就听得扶桑树底下惨呼一片,天照宫中正匍匐等候的八百万妖怪齐齐头颅掉落,腔子里喷出几尺高的血来,一股股黑气直往上冲。八歧和夜叉鸦见势不对,正要逃走,就见扶桑树顶上射下两道白光,正钉住两妖泥丸宫,不得变化脱身,旋即也被无形的锋刃一绞,六颗头颅一齐掉下地来。

东瀛八百万妖怪,虽然几乎全是不入流的小精怪,但如此庞大的数量,终究也是骇人。飞刀斩杀完后,八百万道黑气从死亡妖怪的胸腔里喷出来,仿佛被什么大力拉扯,冲上扶桑树顶,尽数吸入葫芦之中。那顶上飞刀,越发闪烁生辉起来,透明双翼灼灼发光。

天照待葫芦将黑气全数吸纳,又等候片刻,看看日已正中,心中暗道:“在此一举!”深深躬下身去,道:“西昆仑散人陆压,谨拜上太素天娲皇宫女娲娘娘座下,万望垂怜,相助一臂。”

那飞刀的双翼急速扇动,发出嗡嗡震响,葫芦中也冒出腾腾白雾来,笼罩在飞刀周围。呼地一声,飞刀腾起,如一道白虹般横贯天际,朝那正午的烈日射去。

便在此时,放在乌巢周围的那三件圣物,猛然间也腾起在空中,缓缓转动,发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