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二号首长(第三部) >

第87章

二号首长(第三部)-第87章

小说: 二号首长(第三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作为新进常委,江育奇需要扩展自己的人脉,暗中向彭清源抛出橄榄枝,是一种政治上的考虑。

彭清源大概也对陵丘的局面充满了忧虑,同时明白夏春和话中的未尽之言,他既没有提名。也没有附和江育奇的提名。

其他人也没有提名,大概觉得就算提名,也不如邓初华和雷震台的竞争力强口巴。

讨论在这三个人中进行。有关杨光的提名,除了提名人江育奇之外,再没有人附和。唐小舟因此想,这个提名,肯定是否决了。以江育奇的精明,他应该不会没有想到这种结局吧。既然早就想到了,又这样提出来,就只有一种可能,他并不希望杨光真的获得通过,只是打出一张牌,这张牌是打给彭清源的。

主要讨论集中在另两个人选中,常委对这两个人似乎都还算满意,支持者非常接近。正当唐小舟觉得这件事恐怕要投票表决时,陈运达说了一句话。

陈运达说,还是选一个和陵丘没有任何关系的吧。

这话一出,唐小舟暗自一惊。他惊的不是陈运达强调要选一个与陵丘没有关系的人,而是这个人指向很明确,那就是邓初华。邓初华是由温瑞隆提名的,邓初华的身上,温瑞隆的烙印太明显,几乎每一次进步,都有温瑞隆的影子。这还不算最奇特的。最今唐小舟惊奇的是,温瑞隆自从到达省里,和陈运达的关系,一直显得较为紧张,按常理推测,陈运达应该坚决反对温瑞隆的提名才对。可事实上,陈运达在关键时刻,投了温瑞隆的赞成票。

仔细深入地思考,唐小舟多少有点明白过来。出了张顺焱的事之后,陈运达也在分析判断形势。赵德良的态度,陈运达是否完全掌握,唐小舟心里并不清楚。不管赵德良的态度如何,此时哪怕临时抱佛脚,能够争取一个人,也一定要争取。陈运达或许是想向温瑞隆表现一种姿态?

接下来,赵德良表态了。他说,我同意运达省长的意见。选一个和陵丘没有关系的人,可能更适合一些。

这两票一投,邓初华就多出了两票,温瑞隆的提名因此获得通过。赵德良要求组织部尽快进行考察,因为陵丘的情况特殊,很快就要召开人代会,希望邓初华能够在人代会之前赴任,既保证陵丘市两会的顺利,同时也稳定陵丘的大局。

这个议程之后,便是讨论各市政府班子人选。这次,市政府班子动得比较大,副市长以上,动了接近百分之四十。在这个庞大的名单中,没有侯正德,连候选名单都没有上,会上,也没有任何人提到他。像这种在市里任职的领导,而且又是正处提副厅,通常都是由任职单位提名的,阳通市没有将侯正德的名单报上来,省里就不可能直接插手。既然名单都没报,在常委会上,当然也就不可能提到了。

唐小舟此前是看过名单的,这份名单曾有几次反复,任何一次,都没有候正德的名字。唐小舟不好直接向侯正德说明,只是给他打电话,暗示他要做好市里的工作。每次在电话中,侯正德都信心满满,说书记市长都答应了。还强调说,小舟你既然向梁书记打了招呼,梁书记肯定会考虑的。听到这话,唐小舟暗自好笑,不知道候正德的自信从何而来。有关副市长的人选,市里或许希望从内部产生,省里更希望由上面往上派人。撇开关系因素,单纯是选拔,市里一定要考虑报上去的人选,具有强大竞争力,就像温瑞隆报邓初华一样,其他常委,再难又找到替代人选。竞争力稍稍弱一点,省里完全可能用另一个人顶掉。因此,提出什么样的候选人,是一个大学问,普通的答应,根本就不能算数。

既然市里没报,唐小舟也就有了理由。反正不是他的原因了,该做的事,他都做了。

时建敏的名单倒是报了上来,市里报上来的,确实是市长候选人。不过,钟绍基显得比较滑头,他并不只报了时建敏一个,而是报了两个,另一个是毛允国。由此可以看出,刘延光之外,无论是时建敏还是毛允国与他搭班子,钟绍基都乐于接受。但这样做,也有一样不好,省委觉得市委的态度不明朗,除非钟绍基事先早已经和各常委达成了默契,这种双保险才能真正成为双保险。如果没有达成默契,尤其省里有更强竞争者时,双保险就成为不保险了。

事情也正是如此,组织部拟定的名单中,雷江市长人选是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雷震台和雷江报上来的两个人。雷震台本就是正厅级。又是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相反,无论是时建敏还是毛允国,都是副厅级,他们之间的竞争力,显而易见。何况,吉戎菲曾经一度想将雷震台推荐为陵丘市委书记,并且得到许多常委的支持,最后如果不是陈运达关键一票,江育奇因为支持的是杨光,暂时便会形成平票的局面,那么,就真的需要举手表决了。一旦表决,赵德良支持邓初华而陈运达支持雷震台的话,就可能形成平票的局面,最终要看骑墙的江育奇将自己的那一票投给谁,如果投给邓初华,那就是邓初华胜出,如果投给雷震台,自然就是雷震台胜出。

第131章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结果,一切因为陈运达那关键性的一票,早已经定局。

虽然定局,接下来讨论雷江市长人选的时候,雷震台就占了很大的便宜。常委们或许觉得,他没能当上陵丘市委书记,让他去当雷江市长,是应该的。

唐小舟明显地感到。这或许是吉戎菲的一种策略吧?

吉戎菲初到组织部的时候,开始工作有些艰难,别的不说,组织部连续给她派了几个秘书,素质都很差,对她的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其他方面,也处处受到制肘。唐小舟听到一种说法,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问题,关键在于常务副部长雷震台和吉戎菲貌合神离。雷震台在组织部多年,又有马昭武夏春和为他撑腰,几位副部长,也都听他的。如此一来,吉戎菲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沟通?恐怕不那么容易?握手言和?那需要渠道。再说了,一个省委常委向一个正厅级的常务副部长低头?太掉份了。这事只有一种办法,把此人搬走。怎么搬走?中国官员能上不能下【。52dzs。】,组织部的一个常务副部长,如果不是有经济问题或者犯了其他纪律错误,那是不可能搬走的。尤其不由一个人说了算,得上常委会。一旦上常委会,又是将雷震台降职,别人不说,马昭武以及夏春和这里,绝对过不了关。

这事,确实极其微妙。在吉戎菲升任组织部长这件事上,马昭武是支持吉戎菲的,这也表明,两人的关系不错。但这种不错,却会脆弱,不会维护,只要一着走错,立即就可能成为反面。因此,在动人方面,吉戎菲绝对不敢有丝毫差错。

剩下的只有一条路可走,礼送出境,给雷震台安排一个各方面都能满意的职位。常务副部长去当市长,是不是就是升了?不是,只能算是平调。但在组织部,毕竟属于千年老二,到了市里,却是政府一把手,只要上面关系硬,千上一届,升任市委书记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这也属于曲线升迁的一条路。

当然,这个升职之路,还存在一个怪圈。比如某位市委书记升任组织部长,并不一定像吉戎菲那样一步到位,极有可能在常务副部长这一位置过渡一下。也就是说,假若是由组织部副部长升上来的常务副部长,几乎没有可能直接升部长。若是由市委书记升上来的常务副部长,升任部长,几乎是没有疑问。

若是站在雷震台的角度想一想,他当了市长,也不一定会感谢吉戎菲,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因此缓和。相反,他会认为自己是被吉戎菲排挤了,认为这个女人的政治手腕非常厉害。在吉戎菲这边,是完全没办法的事,若是不礼送雷震台,她的工作不好开展,她必须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完全掌握组织部。

让她没料到的是,冒出个陵丘市委书记的职位。吉戎菲马上想到,如果能够把雷震台推到这个位置上去,应该比雷江市长更好。这一目标如果能够达到,雷震台就不会再觉得她是在排挤自己,还会觉得这个女人有点意思。即使不会和她成为政j台盟友,将来,也会和她缓和关系。退一步想,就算这一推荐未能成功,吉戎菲力荐过他这件事,也一定会传到他的耳边,他内心深处,同样会有些触动,对于缓和彼此的关系,绝对有益。

这个名单,很容易获得通过,从这一刻起,雷震台就是雷江市代理市长。

时建敏和毛允国也作了相应安排,但都没有提拔,只是平调。毛允国调省科技厅担任常务副厅长,时建敏调柳泉,继续担任常务副市长。

文舒的名字,不在大名单中。开会前,唐小舟还怀有几分侥幸,以为会有什么意外之喜。比如某个职位预选的人未能得到绝大多数常委的认同,吉戎菲不得不从候选名单中抽出一个人,文舒的名字,很可能就在这个名单中。尤其夏春和提议暂时冻结陵丘的人事,那也就是说,这个名单出现了缺口,吉戎菲很可能在关键时刻,把文舒推出来。然而,直到会议结束,也没有人提起文舒的名字。事后一想,吉戎菲提文舒的可能性太小了,这次组织部外放了两个副部长,再加上文舒,就是三个人了。真出现这样的情况,谁都明白吉戎菲在组织部搞大换血,甚至有人会说得很难听,说吉戎菲搞大清洗。

因为名单实在太多了,讨论人事,又往往是最为激烈的,唐小舟原以为,这次会议,不到凌晨三四点,不会结束。让他没料到的是,会议进行得十分顺利,晚上十一点半,就已经完成了所有程序。之所以顺利,有一个重要原因,身为二把手的陈运达,在这次会议上,几乎无所作为。

大家站起来;隹备走的时候,赵德良说,运达同志,去我那边坐坐?

陈运达大概属于这次会议中最失落的一个。会前提供的大名单中,唐小舟做过统计,有好几个属于他的人,或者说,属于柳泉帮的人。其中有两个市长、三个常务副市长,七个副市长以及十来个厅长副厅长。如果这些人选全部通过,陈运达能迎来一次小丰收。然而,让唐小舟没想到的是,一旦上会,事情就变了,涉及这些职位的竞争,异常激烈,陈运达却没有力争。

唐小舟仔细思考过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张顺焱事件之后,陈运达受到的打击巨大,常委们或许以为,赵德良会借助这一机会,对陈运达动手。未来的陈运达,就算还能在省长职位上,实际已经被孤立。既然陈运达在江南省正在失去应有的地位,遇到这种时候,谁不想为自己多争点利益?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人选力争时,陈运达反倒放弃了争取。这大概也是今天的常委会开得相对顺利的原因。

第132章

声明:本作品属『天涯』二次创作,属同人作品,非黄晓阳创作!

—————————————————————————————————…

散会后,赵德良要同陈运达谈事,唐小舟心想那里有徐易江照应着,自己也插不上手,又感觉这几天一直考虑常委会的事,身体有些累了,就考虑着如何脱身回家休息一下。但是唐小舟明白,没有赵德良的话,私自离开对自己是不利的。一边考虑着,身子却不自觉地随着赵德良、陈运达一起向赵德良的办公室走去。因为在一座楼,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就快到了赵德良办公室。徐易江快速向前几步,伸手掏出钥匙开门。

唐小舟看到徐易江的开门的瞬间,心中有一种淡淡地酸触。那本来是自己专利,尽管只是一个跑腿的角色,但这个角色给自己带来了目前的荣耀。自从当上办公厅副主任,职务比以前高了,可是有求于自己的人好像少了不少,想到这里,对徐易江不禁生出一些妒意。唐小舟毕竟是唐小舟,这样一个情绪化的念头一闪而过,心里很快平静下来。身官场上总是要发展的,不可能总在一个位置上呆着,新老交替、岗位转换是平常的事,当务之急是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依靠赵德良这棵大树找到一个能够展示自己政治智慧的平台。思想通了,眼力劲也就有了,唐小舟也快走几步走到赵德良和陈运达前面,站在赵德良办公室的一侧,迎侯两位首长。

唐小舟的看了一眼赵德良,把目光落在了陈运达的脸上。那是唐小舟以前没曾见过的一张脸,看上去是那样从容,已经没有了从前的戾气,这可能与这一个时期以来,枊泉、陵丘的坍塌以及手下几员大将不争气有关。其实,在官场上就是这样,一个人之所以容易患得患失,就是觉得自己手里有筹码,可以与别人斗一把。一旦自己手里没有了本钱,就像一个穷光蛋,心里反而平静了,置身世外,随它去吧,这时的陈运达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