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二号首长(第三部) >

第14章

二号首长(第三部)-第14章

小说: 二号首长(第三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友,级别还非常之高。除了副省长尹越之外,副省级领导至少还有两个,正厅级领导有六七个,还有一些副厅级正处级领导。

但是,就目前已经掌握的情况看,蓝智蒙和这些官员之间,性关系是肯定的经济方面,比较难以把握。

对于这话。赵德良显然有些吃惊。盛怒我记得上次。你对我说,蓝智蒙送给尹越的钱。可能有两千万?

【文】梅尚玲说,我要向你汇报的,正是这件事。很棘手。

【人】赵德良问,烹有什么困难?

【书】梅尚玲说户不是一般的困难,而是法制这条大坝。

【屋】赵德良并不完全明白梅尚玲的意思,没有出声,只是看着她。

梅尚玲介绍说,尹越被双规后,坦白交代了自己所收到的所有贿款,除了一些数目较小的记不清之外,大数目,全都交代了,其中包括蓝智蒙送给他的钱。

前后有好多笔,总数高达二千三百多万。正国为这件事,我们对蓝智蒙采取了一定的行动。原本是想核实一些数据后,将蓝智蒙交给检察院。可是,我们很快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障碍。这些钱,确实是通过蓝智蒙送出去的,却全都不是她自己的钱,而是公司的。

唐小舟有点忍不住,擂话说,公司的钱,不是她的?

梅尚玲说,问题就在这里,公司的法人代表并不是她,而是她的妹夫。

唐小舟说,公司肯定是她的,大概是挂了她妹夫的名字。

梅尚玲说,专案组成员,都有这种猜测。但是,我们却无能为力。

赵德良问,为什么无能为力?

梅尚玲说,因为她的妹夫是美国公民,身在国外。

这话一说,赵德良和唐小舟都愣住了,好半天没有说话。

梅尚玲接着说,专案组对此进行过分析,她的妹妹是在她的资助下,才去美国,后来和一个有美国绿卡的中国男人结婚。那个男人的情况,我们也有一定了解,本人并不富裕,他父母更是普通工人。以他有限的收入,根本不可能有一间如此规模的公司。按照逻辑分析,这间公司应该是蓝智蒙的,只不过,她用妹夫的身份进行了注册。

赵德良问,中纪委知道这件事吗?他们是什么意见?

梅尚玲说,我这次去中纪委,专门就这件事,向有关领导汇报过,他们的意见是依法办案。

唐小舟想,这个回答太圆滑了吧,依法办案,谁不会说?人家去找他们咨询,肯定是想得到一个更为明确的答复,他们却说这样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让人家怎么办?

赵德良又问,省纪委是什么意见?

梅尚玲说,省纪委有两种,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公司法人不是蓝智蒙那她就不是行贿人,而是执行人。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并不一定清廷行为的性质,定性难度很大,倾向于释放。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应该放蓝智蒙,主要理由有两条,其一,有关法人代表一事,显然是蓝智蒙玩的滑头,目的恰恰在于逃避法律追究,让这样一个人逃脱法律的制裁,是司法的辱。其二,省内外媒体报道过这一案件,影响巨大,就这么把人放了,民众不会相信,会误以为是权力保护伞的作用,容易造成思想和认识上的乱,加剧民间的仇权情绪。他们更倾向于继续办下去,从别的方面找证据。哪怕能够找到一条轻罪,将其判了,既是一次司法的胜利,也能给民众一个说法。

赵德良接看再问,你本人支持哪种意见?

梅尚玲说,执法有据,应该成为法制建设的底线。这个底线不能破。法律如果没有底线,那就不成其为法律,而为某些人手中的橡皮泥了。

赵德良略想了想,说,既然这样,我给你们一个建议。这件案于,还是走正常程序,由法院去依法审判。知果谋体朋友对这件案子有兴趣,也可以邀谙旁听。不管最终法院怎么判,庭审辩论,要尽可能充分。

梅尚玲说,赵书记这个办法很好。

唐小舟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在一旁琢磨。赵德良说了这句话后,他才仔细回味中纪委回答的依法办案四个字。看来,中纪委那四个字,和赵德良的意思,是一致的。同时,他又想到,这样做,是不是表明,蓝智蒙案会就此结束?蓝智蒙案一旦就此结案,是否表明,其他相关线索,不会再查下去?

钟绍基国此逃过一劫了?

是赵德良想保钟绍基,还是出于一种无奈?

不管是哪一种情形,唐小舟隐隐约约觉得,钟绍基是逃过一劫了。他在心中暗叫了一声好险,也想,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稍不留神,就会被这把剑所伤啊。

第026章

徐易江来了车站,唐小舟特别安排的。

到家后,余丹鸿离去时,看了徐易江一眼。这一眼看得很重,唐小舟注意到,徐易江似乎心有愧疚似的,不敢和余丹鸿的目光对接。这个余丹鸿也真是,好像省委办公厅是他家的,别人占了一点点实惠,倒像是楷了他老婆的油一般。徐易江确实还是单纯了些,不偷不抢的,有什么必要脸红?

赵德良上楼去洗澡,唐小舟便和徐易江一起准备早餐。

唐小舟说,秘书长脸色好像有点不好看?

徐易江说,在火车站看到我的时候,他把我说了一通。责怪我不该私自跑来接站。

唐小舟说,你告诉他,是我让你去了嘛。

徐易江说,我没说,最近,他的心情似乎不大好。还是别惹领导。

唐小舟稍稍有点意外,问,有什么事?

徐易江说,昨天,他舅子的超市出了点事。

唐小舟问,什么事?大事还是小事?

徐易江说,是他的小舅子毛天华的超市出了点事。店里有一个女孩,长得很漂亮,毛天华打她的主意,用尽了各种办法,人家不肯就范。其实,那个女孩是被一个老板包起来的,只是觉得一个人在家太无聊,才找个事做。毛天华逼得人家太紧,女孩不想干了,又想出这口恶气,对那个老板说了。那个老板也不是省油的灯,当即叫了几个人,找上门来。恰好毛天华不在,那伙人就在店里闹了一通,砸了些东西,走了。毛天华也不是善主,他知道后暴跳如雷,带人又打回去,将那个老板的办公室砸得稀巴烂,还打伤了四个人,其中那个老板伤得最重,摘除了脾脏,还断了一条腿。

唐小舟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徐易江说,就昨天的事。昨天晚上,区公安分局把毛天华抓了。听说,当天晚上,余秘书长去捞人,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捞出来。

有这样一个不省心的小舅子,也确实够令人心烦的。退一步想,毛天华之所以如此嚣张,大概也是因为有余丹鸿这样一个身居高位的姐夫。人就是如此,有钱有权之后,容易膨胀,最后膨胀到自己都认不清自己。

赵德良下楼,他们的谈话停止了。赵德良坐下之前,问徐易江,小徐,一起吃吧。

徐易江说,我已经吃过了。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唐小舟心中,却是一阵狂喜。这似乎表明,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徐易江得到了赵德良的认同。

自从徐易江跟在自己身边,整个官场,都在关注这件事,唐小舟已经接到无数电话,都是恭喜他即将升迁的。面对这种电话,他哭笑不得,只是顾左右而言他。

他能说什么?承认自己即将升迁,还是别的?根本没法说。徐易江跟着自己,是经过赵德良同意的。可一段时间过去,对于徐易江印象如何,赵德良却连一个字都没提。领导不表态,下面的人就难受。毕竟是自己物色并且向领导推荐了一个人,当初的考虑,只希望能有人接手,自己好尽快超生,现在才知道,向领导推荐干部,是一件风险极大且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领导如果喜欢这个人,一切还好说,假若领导认为这个人的能力有问题,就不仅仅只是觉得这个人有问题,而是觉得你的眼光有问题。你如果是一个不能知人善任的人,领导还敢把更重的担子交给你?

有一段时间,唐小舟觉得自找了一个大麻烦。他多次动过念头,不让徐易江再跟下去。转而一想,这事也不能干,假设领导并非不认同徐易江的能力,只是觉得还需要观察,他这样做,不是让领导觉得,他一直在揣上意?将心比心,如果某个人一直在揣摩自己的意图,他一定会觉得这个人很可怕吧。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是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满腔热情地烧了一壶温吞水。

刚刚在办公室坐下不久,韦成鸥来到他的办公室。也不知道他怎么练出来的,轻手轻脚,竟然没有一点声音。唐小舟听到门被锁上的声音,才抬起来头来,看到他,说,成鸥,有事吗?门别关。

韦成鸥冲他笑了一下,转过身,把门打丹一点,然后走到唐小舟的面前。

唐小舟说,你找我有事?

韦成鸥先是咳咳笑了笑,然后递给他一张纸。唐小舟接过来一看,见最上面是四个字,请调报告。唐小舟问,请调?你要调到哪里去?

韦成鸥说,暂时去省政府办公厅。

唐小舟略略愣了一下,去省政府办公厅?这么说,他要换个地方兴风作浪了?韦成鸥和陈运达的关系不一般,到了省政府办公厅,在陈运达的照应下,大概很快就能升起来。退一步再想,当初,韦成鸥进入省委办公厅,原本就是陈运达的一着棋,肯定是有权力回报的。如今已经过去几年,若是仍然将韦成鸥留在这里,恐怕再难解决他的任职。陈运达干脆把他调到省政府办公厅,干上一两年,再解决正处级,赵德良大概也不会过于执着。

唐小舟装着看报告的内容,脑子紧急思考着。

自己和韦成鸥没有任何利益之争,他却四处给自己制造麻烦。这种人品质很坏,一旦让他掌握权力,很可能做出更多损害自己的事情。如果有可能,他一定要让韦成鸥永远没有机会。然而,他毕竟只是一个小人物,压得了韦成鸥一时,压不了一世。韦成鸥既然将这个请调报告拿到了自己这里,说明他已经把幕后工作做好了,自己如果刁难,更进一步得罪韦成鸥不说,还会得罪他背后的一些实权人物。

唐小舟说,这个东西,你给我干什么?余秘书长签个意见,由人事处去办就好了。

韦成鸥说,人事处的姚处长说,要你签个字。

唐小舟说,这种事,哪轮得到我说话?好了,你放在这里,我去找余秘书长说说。

韦成鸥说,你能不能……他们那人手不够,催我去上班呢。

唐小舟说,我一会儿要去向余丹鸿请示赵书记今天的安排,顺便跟秘书长说说。

韦成鸥说了一番感谢的话,唐小舟摆了摆手,说,好了好了,就这样吧,我要去找秘书长了。韦成鸥这才退了出去。

来到余丹鸿的办公室,唐小舟注意看了一下,并没有发现余丹鸿的表情有什么异样。其实也不可能有异样,对于一名省委常委来说,只要不死人,事情还真大不到哪里去。也不知那个派出所所长是不懂套路还是怎么的,他能顶得了一时,能顶得了长久?余丹鸿只要肯出面,给公安局长打个电话,他不还得放人?这事的关键不在于他顶不顶,而在于余丹鸿是否出面。从另一重意义说,为了这么件事,余丹鸿竟然会亲自出面,有点过了。只要他说一句话,不知会有多少人跑断腿。他之所以出面,大概也是因为迫于太座夫人的压力吧。

商量完日程安排,唐小舟把韦成鸥的请调报告递给余丹鸿。

余丹鸿看了一眼,又抬头看着唐小舟,说,小韦要走?

唐小舟说,事前也没听说,刚刚他把这个报告送给我,说是政府那边等着他去上班。

余丹鸿说,如果放他走,你们一处的工作怎么办?以前是三个副处,现在剩下两个,他再走了,就只有卫新一个人了。

唐小舟趁机说,厅里是不是考虑一下徐易江?

余丹鸿再次抬头看他,说,徐易江?他来厅里的时间不长啊。

唐小舟说,虽然时间不长,毕竟以前的级别在那里,他又是正规研究生毕业,还立过两次功。到厅里来后,工作上手也很快。

余丹鸿说,厅里的研究生,不止他一个吧,就算你们一处,还有别人?

唐小舟说,我们一处有两个,都很不错,如果厅里能够解决,那是最好了。

余丹鸿说,小孔是很不错,任劳任怨。不过,这个小徐,性格是不是有点问题?这不是小事。

唐小舟这话只是顺口而说,孔思勤还只是副科级,要马上解决副处,几乎没有可能。他不提孔思勤,只说徐易江。他说,只是不太爱说话。这一点,恰好是在办公厅工作必须的吧。

余丹鸿说,谨言慎行,是修养,是素质,不是性格。这个暂时不说了,德良同志是什么意见?

唐小舟知道,他这是侧面打听,徐易江在赵德良身边出现,到底是谁的意思。唐小舟不能明说,又不能完全不说。他说,这事我上次向你汇报过啊。主要是去年以来,我的事情比较多,常常要到下面去跑。有时候,赵书记身边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