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路风流 >

第579章

官路风流-第579章

小说: 官路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东轻视了我。”由于她与侯卫东的特殊关系,她的自尊心反而更强。

郭兰第一次感受到金钱给人带来痛苦,有了侯卫东的四十万,才使母亲和自己免受了尴尬,保持了可怜的自尊心。

她扪心自问:“如果没有这四十万,面对母亲的病痛,是否真的还能保持住一贯的清高与矜持吗?”她很快在心里给出了明确答案,“母亲是最亲近的人,她的面子在母亲的生命面前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此刻,郭兰铭心刻骨地体会到这个简单句子的深刻内涵,而她以前,对说这句话的人很有点不屑。

痛定思痛,她决心走出保护自己的象牙塔。

她从小生活在校园里,校园就是一座美丽的象牙塔,为她遮风蔽雨,为她提供了一个可以小资的生活环境。

工作以后,她一直在组织部门工作,从益阳县委组织部到沙州市委组织部,然后再到成津任县委组织部长,如今仍然是沙州大学任组织部长。组织部是党内的一个强力部门,这个部门让她很少有求于人,而是别人来有意求她,有心接触她,小心地讨好她,组织部就是她另一座象牙塔。

如果郭教授还健在,郭师母不患上重病,她将会一直生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安静自在,无忧无虑,过着舒服写意的生活。此时,象牙塔倒掉了,她必须直面残酷的让人发抖的社会,用自己的肩膀给母亲撑起一片天。

痛定思痛,郭兰擦干了眼泪,准备担负起郭家的生活担子。目前,摆在她面前的最大课题就是金钱,她认真的盘算了自己的家底,她自己有十二万四千块,加上侯卫东的钱也就五十二万四千块。这些钱大部分要给母亲治病,为了保证后续的治疗以及正常的家庭生活,她必须做一件能赚钱的事。

想到如何赚钱,郭兰悲哀的发现,这三十年来,她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组织部门工作。实际上,除了当领导,她的生存技能已经荒废了,与社会脱节了。

这时她才明白侯卫东能做到这个地步是多么的了不起。政治上,他做到了省政府副秘书长。经济上,以石场发家,带动了整个家族的发展,如果他没有钱,其岳父母也就不可能全部住进沙州新月楼,他是整个家族名符其实的领头羊。

郭兰也是很聪明很坚强的女子,以前她安心过着象牙塔的生活,并没有努力去迎接生活的挑战。此时生活的压力真的压在她肩上的时候,她的潜力慢慢被开发出来。

站在窗边上看着夜空,她将忧虑压在了心底,脑中将不断想着各种快速赚钱的方案。想了很多个,又一一否定,最后,她想起了在上海的一件事。

在上海读书之时,她经常一个人到大学侧门附近的咖啡屋去休闲。这个咖啡屋装修得挺精致,透明的落地窗,昏暗的灯光,或有或无的背景音乐,唯一缺点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格,感觉千馆一面。闲暇时,郭兰一个人喝喝咖啡,看看书,或选择一个临街的位置,窝在沙发里,慵懒的看着人来人往,任时光停留在那一刻。

从上海回到岭西前,她看到咖啡屋恰好要转租,作为顾客,当时她只是觉得可惜,但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现在她却感觉这是一个机会。为了生计,她必须由咖啡屋的享受者变成咖啡屋的经营者,这是来自灵魂深处的革命。

她仔细想了想咖啡屋的前景。

这个咖啡屋面对的是高校以及附近几个商业楼的写字间的,如果装修档次更高档一些,咖啡主题文化更鲜明一些,应该生意会更好。

重新装修,可以定位更准确,吸引更多的顾客,同时可以上调收费。

她想的是如何能够快速赚钱。

只是,摆在她面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经商的经验,其父母同样没有给她想应的商业经验,经营这样一个咖啡厅前期到底要投入多少钱,利润多高,她同样心里无数。

为了将咖啡屋弄出些风格,她算来算去,还是觉得自己手里的钱不够。她离开窗,抱着手在屋里转着圈,突然她灵机一动,想起自己的房子。暗道:“我前一段时间完全被母亲的病弄昏了,我在沙州和岭西都有房子,房子可以抵押贷款,贷款的钱可以重新装修咖啡屋,提高咖啡屋的档次,增加特色。”

她找了一张纸,写出各种方案,一是咖啡厅装修方案,二是咖啡厅的经营方案,由于经常坐在咖啡屋里,她对这一块还是有着直观印象,就按照她的思路想着如何打理这个店。

第二天早晨,她对在上海的同寝室室友张永莉打了电话:“喂,小莉,侧门外有一间咖啡厅,蓝桥咖啡厅,你帮我一个忙,去看一看这个咖啡厅是否转让了?如果没有转让,你打听一下情况,把咖啡厅的电话抄给我。”

室友张永莉是个快乐女孩,大学毕业就考了研究生,她与郭兰差距了一个年代,思维方式并不一样。她惊讶地道:“兰兰姐,你打听这个干什么?莫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想经营这个咖啡厅?”

郭兰讲了母亲的病情,道:“我母亲生了病,手术的费用筹备够了,但是以后的费用没有,我必须要有生活来源。”

张永莉道:“咖啡厅转让费不便宜,装修费用也不低,前一个老板转让,肯定有什么问题。”

郭兰知道张永莉挺有经济头脑,道:“就是因为这几样数目不小,我才觉得有利润,如果利润薄了,做起来也没意思。”

张永莉盘着腿坐在床上,她摇头晃脑地道:“我觉得有风险。”

她是八十年代初期出生,86年读小学,92年小学毕业,95年初中毕业,98年高中毕业,2002年大学毕业,然后读研究生,与郭兰同住一个寝室。

尽管有些人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张永莉却一点也没有垮,她来自山西,挺有晋商的经济头脑,利用在上海读书之机,跑出了经营外贸衣服的门道,一进一出,运回家乡,赚了不少钱,如今已经在太原有了一家正规品牌折扣店。

她在寝室里也劝郭兰面对现实做点生意,可是郭兰是坚强的象牙塔主义者,对其他生意没有什么兴趣。

郭兰挺相信她,道:“小莉,你有什么想法?”

“兰兰姐,你家在岭西,地处内陆,完全可以去拿一点外贸服装到岭西去卖,所有门路都是现成的,风险很小,赚钱的速度也不慢。”

郭兰说:“小莉,谢谢你。我想将两个项目都考察一下,我在岭西看一看这边的外贸服装的行情,顺便找一找合适的店。”

张永莉马上提醒道:“外贸店的口岸要好,最好在岭西大学附近,学生是主力。”

“你在上海,也帮我去看咖啡厅是否转让,我想综合比较。”

张永莉就笑了起来,道:“兰兰姐毕竟是当过领导干部的,有气魄。”

郭兰苦笑道:“这不是气魄,这是胡打乱撞,病急乱投医。”

她挂断电话以后,暗道:“侯卫东搞企业有一套,我是否征求他的意见。”转念又想道:“还是算了,如果事事都找他,会被他小瞧的。”

第809章 开店(上)

郭兰下定决心以后,给沙州政法委李俊打了电话,道:“李俊,我是郭兰,我记得你同建行的人很熟悉,能不能搞抵押货款。”

“你贷款做什么?”

“现在缺钱,母亲得尿毒症,要换肾,我想带她到上海做手术。”

李俊吃了一惊,道:“换肾手术很贵的,而且肾源不好找。”

“目前治疗费用已经有了,只是以后不知还要用多少钱,我想做点生意,所以要搞贷款。”

李俊这时生气了,嗔道:“郭兰,我们是什么关系,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在帮我,在关心我,你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现在才给我打电话?”她怒冲冲地道:“我手里还有几万,你爱要不要。”

郭兰在母亲娘家尝到了人情冷暖,听到李俊生了气,心里挺感动,道:“我知道你才在沙州卖了新房子,前些日子你还在电话里叫穷,我怎么向你开口。只是母亲需要用钱的时间多,因此急着开店。”

李俊最知郭兰这种风轻云淡的性子,听说她要开店做生意,如果有眼镜的话,至少摔碎好多幅,道:“你真要做生意?想好没有,以你的性格,不太适合做生意。”

郭兰很无奈,道:“这有什么办法?母亲年龄大了,我必须撑起这个家庭,不可能让母亲因为没有钱而遭受痛苦。”

李俊想了想,道:“贷款的事好说,我有铁哥们在银行工作,你又有房产,应该问题不大,只是房屋贷款是按房款的比例来发放,按沙州的市价,并不多。我手里还有些钱,如果需要,七八万还是有的。”

郭兰没有给李俊打电话借钱,主要原因是李俊才买了房子,而且总是在电话里叫穷,今天听到李俊主动要借钱,心里颇有些感动。

她躲在象牙塔里生活,与人无害,为人真诚,因此室友张永莉以及朋友李俊都是积极为了想办法出主意,这里也有投桃报李的意味。

在人际关系中有一个反射原理,即你用什么态度对待他人,他人也将用什么态度对待你。

有些人,进进处处算计别人,相应的,别人也就时时刻刻提防着他,算计着他,这种人反而很难占到便宜。

与这种人的反面就是所谓的老实人,民间总结的血泪经验,叫做“老实人不吃亏”,也与反射原理有关。

基本落实了贷款之事,郭兰心里稍稍有了底,来到母亲的房间,趁着大姨出去之时,问道:“妈,你还准备在这儿住几天。”

郭师母以为郭兰想提前离开,道:“事情办得差不多了,我也不想久住。”

“妈,如果你不想在龙堂县住,那我们到岭西去住几天,我在岭西手里还有一些事情要办。”

郭师母马上道:“到岭西还要住旅馆,与其住旅馆,还不如在你姨妈这儿多住两天,你去办事,办完事,你再给我打电话。”

郭兰因为借钱的事她对家乡有了小小的疙瘩,不愿意长住,原本想带着母亲回岭西,住在那间小房子里。可是转念一想,既然要办事,就拿出实实在在的态度,让母亲在姨妈家这儿住两天,自己可以清清爽爽地做事。

将母亲留在了龙堂县姨妈家里,郭兰一个人来到了岭西。

郭兰如今最大的念头就是快速赚钱,张永莉做外贸服装很成功,有现成的渠道以及销售模式,她想了一会,下定决心首先做好这件事。

而开外贸店第一个需要的条件就是要门面,按张永莉的建议,这个门面不能太偏僻,要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门面选好以后,由于管理人员在上海,因为外贸服装相对便宜,可以采用略低于市场价,然后统一定价不讲价的方式进行销售。

郭兰从公共汽车从龙堂县到岭西,一路上,脑子里没有了音乐,一直在想着采用何种销售模式进行销售之事。她以前没有做生意的时候,经常看到有空门面出租或是转让,觉得找一个门面并非难事,可是真正要做生意之时,她才发现找到一个合适的门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她沿着岭西的主繁华街道不停的走,挨个查看有无空缺的门面,结果要么是门面太大,要么就是门面太小,有一间合适的门面,门面老板开口就是十万转让费,这还不包括门面租金,这把她吓了一跳。

火星落到了脚背上,大家都会觉得痛。

郭兰以前无欲无求,一直在象牙塔在生活,并没有觉得现实之复杂,此时她准备向社会索取更多,社会就露出了可憎的面目。

找了一个小饭馆吃了午饭,继续在岭西的街道上逛荡着,一无所获。

第二天,郭兰一路步行来到岭西大学附近。以前的岭西大学地处城郊,如今这片区域变成了连片大学城,岭西美院、岭西工业学院都先后搬迁至此。

而且在岭西大学旁边是新修的金融街。

转了一会,她看到有一个空门面出租,这个门面无论从地形位置以及大小都还不错,她站在街道上看了看人流量,适合开外贸服装的销售店。

按着招贴上的电话给店主打了过去,道:“请问这个门面是否要出租?”

传来一个带着重重鼻音的声音:“我的门面当然要租,要不然我吃鸡巴,你要租门面?”

郭兰没有想到这个男人如此粗俗,她强忍着反感和厌烦,道:“你怎么个租法?”

粗鼻音道:“在岭西都是通价了,月租八千,半年交一次。第一次还要交保证金。我不喊高了,喊高了没人要,喊低了我要吃亏。”

郭兰透过栅栏看着里面陈旧的地面,道:“这是新开发的区域,人气也不旺,这个租金能不能低一点?”

那个男人态度很横,道:“我不讲价,如果你有意来看,我就过来,如果你觉得价钱高,就算了”

郭兰心道:“还有这样做生意的。”她环顾四周,觉得这个地方确实不错,心道:“找一个好一点的地方,就算多花一点钱,回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