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路风流 >

第557章

官路风流-第557章

小说: 官路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上主公路,侯卫东道:“金融办的职能可以摸索,但是不必急于改革,下一步如何走还得请吴主任多研究。今天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振农集团,这事你有什么看法。”

吴波有了情绪,就不愿意深入交谈此事,道:“张振农就是非法吸储。”

侯卫东在地方工作多年,对社情民意知道得颇为清楚,道:“从2000年起,国有银行进行了商业改造,乡镇市场运营成本高,盈利性较差,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的分理点大面积收缩,这才是张振农事件的背景,不认识到此事的背景,就不能很好把握立场。”

吴波听见侯卫东带着倾向性,忍不住道:“情有可原,法无可恕。”

侯卫东道:“话说起来简单,可是情为什么可原,法为什么无可恕,坐在办公室是无法准确了解,还得到实地走一走,否则总是看瓶中花,看得清楚,却无香无质。”

进入了铁州境内,侯卫东透过车窗,看着远处的群山,思绪不觉回到了那一日,在那一日,他驾车与郭兰飞驰进入群山,渡过了经常回忆的一天一夜,此情此景,让人恍然入梦。

小车从高速路上飞奔,从铁州城区开过。

从高速路上可以看见铁州城内的高楼。高楼足有十几幢,约莫在二十多层,在中午的暖阳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在岭西,除了岭西市,就数铁州的高楼最多。

以前在益杨开发区之时,在高速路口修了几幢楼,当时觉得挺不错,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整个设计还是差了档次,预留空间不足,房屋密密麻麻,楼房外形不够讲究,没有预留空调位置,外阳台也朝着大街。如今一下益杨高速路口,满眼都是楼上晾晒的衣物,给人感觉很是凌乱。楼已建成,无法推倒重来,这让侯卫东深觉遗憾。

两辆小车驶离铁州以后,很快进入龙堂县新区。

龙堂县是距离铁州最近的县,与沙州的益杨县差不多,总体上来说,龙堂县的经济和城市建设略强于益杨,但是两个城市没有级差,仍然在一个水平线上。

振农集团位于龙堂县新区,新区街道宽阔,绿化得很好,与其他新区相比,都存在路灯比行人多的现象。

到了一个人口和房屋相比集中的街道,晏春平回过头,问道:“秘书长,行程如何安排?”

“先到振农集团去看一看。”

得到指示,晏春平对驾驶员于飞跃道:“你稍停,我去问一问振农集团。”见一位中年人走过,小车开了过去,晏春平摇下玻璃窗,礼貌地问道:“请问,振农集团怎么走?”

中年人见到了两辆岭A牌照的车,给了晏春平一个白眼,嘴里咕噜着道:“你们这些当官的,最好翻车。”

又问了一个中年人,仍然是如此态度。

晏春平很有些惊讶,对于飞跃道:“龙堂人的素质真低,连问路都没有人回答。”

于飞跃指了指窗外,道:“前面有一个环卫工人。”

于飞跃是岭西交警,那日与侯卫东偶遇,便被借调到了省政府办公厅,成了侯卫东事实上的专职驾驶员。他与小车班其他司机不同,其他司机多是事业编制的工人,于飞跃则是正儿八经的公务员身份。

用一位公务员来当驾驶员,这是侯卫东自己的想法。他是厚道之人,若是身边人跟随自己辛苦一场,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会过意不去。可是硬要违反规定将身边人事编转行编或者工人转干部,不仅难度大,而且说出去也不中听。

借用公务员来当驾驶员就是一个擦边球,如果于飞跃工作出色,提拔使用不费周折,如果于飞跃工作有问题,退回交警部门就行了,也不至于留在身边为难。

车停在环卫工人身旁,晏春平再次发问,这一次他学机灵了,道:“你好,我们来振农集团联系业务,请问振农集团怎么走?”

环卫工人听到了晏春平的问话,道:“振农集团,这一片都是振农集团,你们具体找那个地。”

晏春平道:“我们要到振农集团的大门。”

环卫工人顺手指了指,道:“有好几个大门,转弯是最大的门。”

大家将信将疑地转过不到二十米的转角,迎面就有一个硕大的镰刀,在镰刀后面,振农集团四个大家闪闪发光。

看着这把大镰刀,侯卫东顿时想起了以前庆达集团小广场上昂天向上的挖机,心道:“人的成长轨迹会在头脑中打上深深的铬印,看着这把大镰刀,就明白振农集团是什么企业。”

振农集团从外面看起来象一个企业,走进里面,仍然是一个企业。但是,这个企业和改革所追求的现代企业并不相同,就算没有深入了解这个企业,站在振农集团大门朝里望,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是一个社会,而并非一个企业。

晏春平带着小车去找宾馆,侯卫东和吴波两人随意逛着。

振农集团里面就如国企老企业,里面有厂房、街心花园、有小学,还有振农医院,老人和小孩子悠闲在路边和花园中玩耍,穿着工作服的行人不时从五人身前走过。

侯卫东对吴波道:“从第一感官来看,振农企业是什么样的一个企业?”

吴波在办公室里接触了振农集团不少材料,纸上得来终觉浅,此时站在振农集团的街道上,他脑子里的数据变得立体起来。他想了想,仍然坚持着自己的观点,道:“振农集团是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好事,但是,非法吸储就是非法吸储,他违法了。”

听了吴波一成不变的回答,侯卫东对他的看法反而有些变化,他坚持的是自己的观点,很有学者的气质,比很多没有任何原则只看上司表情的官员要可爱得多。

基于此,侯卫东没有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他,只道:“这两天,我们就沉下心来,在这里住两天。”

两人慢慢逛着,也来到了振农宾馆,晏春平办好了房间登记,在招待所登记处张望着。

进了房间,侯卫东真的有时光倒流之感,这个宾馆简朴而干净,厚重木质衣柜,实木的桌子,与以前的沙州学院宾馆颇为相似。他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抽烟,心道:“没有想到郭兰还有这样一位表叔,她以前从来没有提起来。”转念又想到:“有事没事谁把表叔挂在嘴边,郭兰在我面前不提表叔,太正常不过了。”

他想起了郭兰所托之事,打通了郭兰的电话,道:“你好,我是侯卫东,你表叔张振农的事情,现在情况如何?”

郭兰道:“表叔现在还没有回来,情况不太清楚,只是公安机关询问了不少人,估计还是扩大范围。你有什么新情况。”

自从别离以后,侯卫东一直未与郭兰联系,此时清晰的声音从话筒中传来,不徐不疾,温文尔雅,听到耳中很是舒服。

“张振农是全省著名的企业家,此案涉及面广,代表性强,省政府很重视,我带着金融办的同志已经到了振农集团,实地看一看情况。”

郭兰声音微微提高,道:“你在振农集团?”

“才到一会,住在振农宾馆。”

郭兰正站在阳台上接听侯卫东的电话,她抬头望去,正好看到站在宾馆窗前打电话的侯卫东。

第779章 短暂的时光(上)

振农宾馆与对面小楼相对而立,中间只有二十来米,二十来米有街道、小型绿化带和人行道,这是振家集团最标准化的布置,也是最普通的一段社会。

小楼带着斜顶,与其他小楼的格局一样,普通,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郭兰站在小楼的阳台上,目光注视着侯卫东。

侯卫东感觉到了这一道目光,抬起头,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阳台上的郭兰。

两人的眼光瞬间就胶着在一起,各自拿着手机,却不再说话,隔着二十米的空间互相望着。这一刻,两人除了凝望,什么也不想,什么也没有做。

过了好一会,侯卫东反应了过来,对着手机温柔地说:“你也来了,住在对面?”

“振农表叔的家就在这里。”

侯卫东尽管收集了振农集团不少资料,也知道张振家很低调,却没有想到堂堂董事长居然住在这样的小楼里,吃了一惊,道:“张振农是董事长,怎么会住在这里。”

对面的楼房在振农集团的社区里,毫不起眼,如一位面容平庸的中年男人,混入人群中就再也无法让人想起。

“振农表叔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犬儒主义者。他的集团资产过亿,管理着十几个工厂,建有学校、医院,可是他没有专车,没有好衣服,吃着粗茶淡饭。老妈还到家里糊盒子,他的儿子读大学还得自己打工,这样的企业家难道会违法。”郭兰的声音格外清晰,她平常说话总是风轻云淡,因为表叔受到了不公,她的语言就比寻常要激烈。

郭兰出来工作就在组织部,组织部的同志嘴上把着门,措词讲究严谨,她说话原本就带着书卷味,在组织部工作数年以后,语言更是严谨,如今天这样直抒胸臆,甚为少见。

侯卫东道:“我到振农集团来,就是实地走一走看一看,了解真实情况。”

“希望你到群众中走一走,他们的说法才是最真实的。”

侯卫东不再谈工作上的事情,他一字一顿地道:“我要见你,等一会我开车到外面的镰刀处,你过来。”

在他心里,欲望与道德一直在反复搏斗,相互拉锯着,轮番占着上风。此时眼见着对面楼上的郭兰,他便毫不犹豫地尊从了内心的真实愿望,立刻与郭兰见面的想法就是夏天最猛烈的暴雨,从天而降,无法躲藏。

郭兰内心同样在挣扎,听到了侯卫东稍显霸道的语言,这是侯卫东帮她作出了选择。她长舒了一口气,回头看了一眼客厅中的母亲与表婶,轻声“嗯”了一声。

侯卫东挂断电话,来到隔壁,对晏春平道:“我有事出去一会,有事电话联系。”

晏春平正在和吴波两人争论着什么,闻言马上站起来,道:“我去叫于飞跃。”

“我自己开车出去,叫小于休息。”他又对吴波道:“明天暂时不通知县政府,我们就在外围摸一摸情况,找机会到振农集团家里去坐一坐,最好找到了几户借款人,在他们手里看一看借款凭条。”

拿着钥匙,侯卫东稳重地出了门,到了楼梯处,他的稳重不翼而飞,一路小跑,下了楼梯。走到宾馆前台之时,他放慢了脚步,两眼不斜视,不疾不徐地出了宾馆。

坐上了车,他放下前车镜,打量了自己的面容。到了省政府以后,他在工地上的时间明显减少,脸上皮肤较之以前白了许多。他摸了摸下巴,心道:“黑一点看上去更男人味,现在长得太白了,以后要注意户外运动。”

小车在穿着振农集团工作服的行人身旁穿过,停在了振农集团标志性镰刀之下。侯卫东如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透过倒车镜注视着大门。郭兰穿着短大衣走了过来,在倒车镜里,她比平常在胖一些,更加生动。

上了车,侯卫东与郭兰对视一眼。

“到了上海,你比以前更朴素了。”

“我化了淡妆。”

“要热风嘛。”

“嗯。”

“开车出去转一转。”

“嗯。”

两人各在一方,互相思念着,谁知见面情更怯,心里的话明明可以用箩筐来装,说出来却是不咸不谈几句。

小车迅速开出了龙堂县,沿着高速路上了第一次见面的风景区。在高速路收费站前,侯卫东将车靠了路边,俯身过去,给郭兰带上了安全带。这是一个很亲密的动作,郭兰的发丝轻轻拂过脸颊,让他感觉很痒。郭兰身上散发着淡淡茉莉花香,沁人心脾。

过了收费站,侯卫东将车载音响打开,《离家五百里》优美的曲调从小车的各个角落迸将出来,音符如肥皂泡一样在密闭空间中左冲右突。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

郭兰特别熟悉这首歌,随着音乐轻轻地哼唱着。小车密闭性能很好,车载音响挺棒,车内回响着音乐声和她轻柔的呤唱声。这是两人的世界,密闭的小车在高速移动着,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只属于两个人的世界。

远远地看见了高速路出口,侯卫东飞快地看了一眼副驾驶位置上的郭兰,郭兰安安静静地坐在了椅子上,听音乐,看两旁飞驰而过的风景。

在上海读书这一段时间,她接触最多的是前室友张永莉,两人关系相处得挺好,对于张永莉来说,大姐姐郭兰的生活方式太沉旧了,在无人之时,经常苦口婆心地劝导着她。虽然郭兰并没有完全接受张永莉的思想观念,可是潜移默化之下,两人都互相影响了对方。

郭兰走出表婶家门之时,将所有的犹豫与挣扎抛在了脑后,至少,在这一个短暂的时间里,她将痛痛快快地爱一回,作一回真实的女人。

小车上了风景区,树木顿时高大且密集起来,浓浓的绿意将世界笼罩。

开进了风景区最豪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