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路风流 >

第517章

官路风流-第517章

小说: 官路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卫东仍然有些悻悻然,再骂:“妈的,蒋希东还真是一个人物。”

第725章 隔岸观火(中)

沙州,市长宁玥此时已经将“代理”两个字去掉,成为了岭西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正厅级市长。

由于沙州市政府换届选举出了问题,这一次选举就绝对不能出问题,出了问题,不是宁玥的责任,而是市委书记的责任。因此,市委书记朱民生很是看重这次选举,尽管这是一次等额选举,他还是亲自过问了选举的全过程。

选举结束,宁玥高票当选。当天晚上,朱民生亲自宴请了宁玥,他对于宁玥的策略是友好地控制。

黄子堤外逃事件以后,朱民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当初,朱民生也知道黄子堤在市长位置上的所作所为,他为了求得班子团结,对比较听话的黄子堤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最终结果是发生了市长外逃这样的糗事。

为了此事,朱民生受到了省委的严历批评,一句驾驭能力偏弱的评语,让他后背流汗三天。

有了前车之鉴,朱民生一直琢磨着如何控制宁玥,宁玥个性强,又有背景,还是女同志,这三条让他很是头痛,思来想去,他决定让老成恃重的马有财进入市委常委,成为市政府的第二号人物。

省长朱建国支持了这个想法,于是,侯卫东到省党校去学习,马有财成为了常务副市长。

对于这个安排,宁玥有看法却无法摆在桌面上:

“省党校市局级培训班是为了培养省级后备干部,她根本找不出不让侯卫东参加培训的理由,若是真的想尽办法不让侯卫东去省党校学习,说不定还会造成新的误解。”

“马有财当过县委书记,资历老,经验丰富,这是省委为市政府精心配备的常务副市长,她反对的理由并不充分。”

朱民生的所有动作都能拿到明面,新任市长宁玥如果为了这两件事情提意见,那就是政治上不成熟。

到了四月,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市绢纺厂职工对安置方案不满,陆续开始反映问题,市委常委会将此事列入了常委会的议题,侯卫东在十九日接到列席会议的通知。

接到了通知,侯卫东给市委秘书长粟明俊打了电话,道:“秘书长,我这边课程安排得紧,可否请假。”他与粟明俊关系不一般,说话自然就随便。

粟明俊道:“这个恐怕不行,朱书记最讲规矩,如果党校那边没有特殊的事情,你最好请假回来,绢纺厂改制你是最熟悉的,马市长不一定了解情况。”

他马上转了话题,道:“绢纺厂的事虽然是大事,但是并不是当前的大事,现在各地都在闹非典,我估计省党校很快就要停课,市局级班都是各地骨干,十有八九要回各地组织抗击非典。”

“这么严重。”

“据省里通报,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疾改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也叫做非典,广东省中医院有护士因公殉职,还有网上流传了的北京疫情部分得到了印证。省里高度重视此事,传真一天好几个,用语也是越来越严历。”

粟明俊是市委秘书长,接触的信息即快又准确,侯卫东这才觉得事态严重,不过,他没有想到为了非典他将渡过无数个不眠之夜。

侯卫东又特意与宁玥打了电话,问了问情况,这才给自己的秘书晏春平打了电话。

班主任何老师是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女同志,当侯卫东来请假时,她笑道:“你们这些领导都忙,今天有七位同学请假了,下次要请假,到校长哪里去请。”

侯卫东自嘲道:“我们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领导一声令下,我就得去开会,身不由已啊。”

班主任何老师长期带着市厅班,见惯了厅级干部,开玩笑道:“侯市长,你们平时工作忙,到党校来读书,即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充电,看来还是无法做到这两点,以后我建议党校培训就搞异地培训,在几千里的地方学习,总不会让你们回去开会。”

“何主任,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就算我们在天涯海角学习,一个电话,还不是乖乖跟着领导的指挥棒走,一来一往,还得增加机票钱。”

谈论几句,何老师道:“下星期准备学校要开一个国有企业改革的座谈会,党校几个校长都要来,你要好好准备。”

侯卫东暗自心动,道:“张书记也要来吗?”

“张书记是党校的校长,他点的题目,自然要来听一听大家的发言。”说话之时,何老师脸上有些忧虑,道:“这非典不知道要闹到什么程度,听说岭西也有了一例患者,我女儿在广州读大学,听说那边闹得很历害。”

侯卫东刚与粟明俊通了电话,知道了关于非典疫情的大致情况,本着外松内紧的习惯思路,他并没有对何老师说实话,淡淡地道:“我们省里只是出现了一例,几千万人也就是一例,大家不必紧张。”

请完假,侯卫东想起刚刚得到的内部消息,还是有些紧张,走出校院,发现大街上不少男女都戴着口罩,公共汽车上的乘客几乎全部都戴着白色的口罩。

这时,他又接到秘书长粟明俊打来的电话,粟明俊口气很急,道:“赶紧回沙州,中午一点,召开市委全委扩大会议,布置抗击非典。”

中午一点,侯卫东准时来到了市委,在电梯里遇到了宁玥,侯卫东道:“宁市长,绢纺厂的事情已经定了调子,我认为不能再变,蒋希东的要求不合理。”

话未说完,宁玥便打断了他的话,道:“现在一切工作都放下,抗击非典是全市唯一的重要工作,今天会上就准备讲这事,你马上从党校回来,有重要任务要交给你。”

朱民生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端坐在主席台上,等到一点,他道:“开会,粟秘书长,你在门口去,凡是迟到的同志,一律向市委写书面说明材料。”

粟明俊亲自拿着笔记本,站在门口守着,第一个撞到枪口上的是副市长钱宁,他接待了岭西省商会,中午喝了几杯酒,脸上还带着红晕,被粟明俊拦住以后,尴尬至极。

岭西省商会是宁玥邀请而来,是为了筹建沙州商品物流城而做的系列工作之一,钱宁用目光寻找着宁玥,宁玥也如同才从北冰洋回来,浑身冷冰冰的,并不理睬钱宁。

市委副书记杨森林通报了当前全国的非典形式。

市委书记朱民生作了关于沙州抗击非典重要讲话:“当前,抗击非典的形势相当严峻,我先讲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程。”

“4月14日,总书记去了广东,先后到了北京路商业街,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看望医护人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总理也先后来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佑安医院和北京市大中小学、幼儿园,考察防治工作,慰问医护人员,了解师生的健康状况。”

“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有关部门关于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汇报,并对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新一届国务院成立伊始,就把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在不到1个月时间里先后召开4次常务会议,有3次专门研究和部署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

“目前,岭西全省出现了一例非典病人,由于岭西劳务人口多,从沿海回乡的民工特别多,形势相当严峻,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市委市政府要将抗击非典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考试,市委市政府必须带领全市人民同这一突发性重大灾害进行着艰苦、顽强的斗争,必须带领全市人民战胜非典,我们有这个信心和决心。”

“谁在抗击非典的大事中玩忽职守,就是对历史的犯罪,对人民的犯罪……”

“下面我做具体安排,沙州成立抗击非典指挥部,取代以前的领导小组,我为指挥长,宁市长任副指挥长……除了线上的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将全部到一线去……杨森林负责东城区的抗非工作……侯卫东负责益杨县的抗非工作……”

朱民生一字一句地宣布,“共产党人从来不怕困难,从来不畏牺牲,散会以后,与会的所有的同志不能回家,不能回办公室,直接到一线去,我守在市委办公室,等着大家的好消息。”

散会以后,益杨新任的县委书记蔡恒来到了侯卫东身边,道:“侯市长,回县里以后,马上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布置全县的抗非工作。”

侯卫东脑中已经有了基本思路,道:“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回益杨,一个小时以后在县委开会,当务之急是在益杨的所有交通道口设立检查站,严防死守,堵住入口,则全县不会出现乱子。”

蔡恒是多年的县委常委,在侯卫东还在给祝焱当秘书之时,他就是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此时,侯卫东成了沙州副市长,他成了益杨新任的县委书记。侯卫东一路走来不容易,蔡恒一路走来同样不容易。

第726章 隔岸观火(下)

原本想在省党校隔岸观火,谁知天算不如人算,突如其来的非典将侯卫东从省党校带回到了到了沙州,他在沙州开完会以后,连家也没有来得及回,准备直接赶到再益杨县。

市委会议室散会以后,侯卫东把县委书记蔡恒和县长高宁叫到身边,安排道:“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三人也不耽误了,现在一点,我们在两点钟召开县委扩大会,通报市委扩大会议精神,布置全县的抗击非典的工作。”

蔡恒知道事情紧急,道:“那我在车上把传达提纲拟出来,然后下了车,给侯市长报告。”

在这种紧急时刻,侯卫东也顾得和蔼可亲,道:“此事尽管事关重大,必须严格按照市委要求一丝不苟执行,工作能否落实,就要看益杨县委县政府的执行力和控制全局的能力。”

蔡恒同样是神情严肃,他语气坚定地道:“请侯市长放心,益杨县委一定会带领全县七十万人口战胜非典,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侯卫东使劲与蔡恒和高宁握了手,道:“我们三人一起战斗,两点钟,在益杨县委大会议室见面。”上了车,侯卫东罕见地对驾驶员道:“今天速度快一些,早点到益杨,军情紧迫,时不我待。”

三辆小车上了高速,一路飞奔,超越了不少车辆,路上不少驾驶员看着闪着应急灯的车队,有人骂道:“这些当官的,跑到高速路上来耀武扬威,真是活腻了。”还有一位驾驶员使劲按了按大车喇叭,表示对车队的不满。

在车上,侯卫东有一种临战的紧张,他给小佳打了电话:“我从省党校回来,刚刚参加了市委扩大会议,根据市委安排,我已经到了益杨县,在这里指挥抗击非典。”

小佳的心一下就被抓紧了,道:“你千万小心,染上了病可不得了,非典死亡率很高,又没有特效药。”

侯卫东安慰道:“这是职责所在,没有办法退缩,而且,我只是在指挥室里指挥,又不到第一线去,有什么担心。”

他加重语气叮嘱道:“非典是恶性传染病,你千万要小心,给你父母讲清楚,多买点食品贮藏起来,没事别到街道上去,还有,小囝囝就不要去上课了,在家里买些书和碟子。”

“你得小心些,别去充英雄好汉,你要记住,副市长只是你临时的责任,丈夫和爸爸才是你永恒的职业。”

“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你管好家里的事,我的事就不必操心了。”

挂断了电话,侯卫东又给母亲刘光芬打了电话。

刘光芬埋怨道:“你爸真是个犟驴,他还是火佛煤矿,根本不回来。”

侯卫东道:“火佛煤矿在山沟里,那里说不定更安全,你等会给大哥大嫂打电话,公安机关肯定在非典第一线,他们别主动冲到第一线去。”

说起大儿子,刘光芬心里已经急得起了火,道:“不给你说了,我马上给卫国和你二姐打电话,他们两家人都喜欢在外面跑,我得给他们打招呼。”

与母亲通了电话,侯卫东没有迟疑,马上给郭兰也打了电话,道:“你那边非典的情况如何?”

接电话之时,郭兰正站在校园宿舍的窗边,她拿着电话,依着窗,道:“上海这边很紧张了,校园里学生都戴着口罩。”

她的眼光正好落在一块草坪前,一对青年男女坐在了椅子上,女的正在细心地整理着男的口罩,当整理好以后,她飞快地吻了吻男青年的额头,然后,她才给自己戴上口罩,两人戴着情侣口罩肩并肩地互相依靠着。

“我在高速路上,准备到益杨去,负责那边的抗非工作,你要保重。别在外面停留,宿舍有冰箱吗,多买一些食品,必须得减少上街的时间和次数。”

“谢谢你,卫东。”郭兰感到了一阵阵温暖,她轻声道:“你别太拼了,注意保护自己。”此时她已经多次交待过母亲,原本还想让侯卫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