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路风流 >

第20章

官路风流-第20章

小说: 官路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柄生闭着眼睛喝了一口酒,没有直接回答,道:“益杨酒,当数吴滩老镇的原度酒最好,若论到茶味,就要数青林山上的茶叶,等到明年春茶到了不起时候,我带你到望云峰去采些野茶,我亲自来炒,味道比龙井、铁观音只好不差。”

他和侯卫东碰了一杯以后,意犹未尽地道:“侯说猜得不错,我确实不是本地人,是上海人,为何来到青林乡,还要从抗日战争说起。”

“当年日本人打上海的时候,我的爷爷就带着一家人就逃离了上海,来到了沙州,为了安全,又来到了偏僻的青林。”

铁柄生解释道:“当时我还没有出生,爸爸只有十来岁。爷爷在抗日战争未结束的时候,担心留在上海的产业,就离开了青林,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我奶奶多次寻找爷爷,却苦寻不到,上海家毁了,世道也乱,一家人就留在了安静平安的青林,一晃就过了六十多年了,哎。”

侯卫东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复杂的经历,心道:“原来是上海的资本家后代,难怪品味和普通青林人相比明显地不一样。”他真心地赞道:“青林小学绿树成荫,就算是益杨县一小也赶不上。”

铁柄生仰头喝了一杯,道:“其实也没有花多少钱,桂花树是青林山特产,到处都是,当年建校的时候,许多村民都送来了桂花树,这全校的绿树,没有花一分钱。现在青林山上的绿化,莫说益杨县的小学,就是全沙州市也是数一数二的,只是上青林山下交通不便,没有谁愿意到山上来教书,来了的也不安心,一心想走,如今留下来的,都是家在上青林乡的。”

说到这,铁柄生叹息一声:“我家丫头成绩还不错,考上了全县最好的益杨一中,可是她的英语不行,数理化我都可以辅导,唯有这英语,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这青林的老师,没有一个把ABC读得清楚。”

侯卫东一下就明白了铁柄生请他吃饭的原因,他对铁柄生极有好感,就主动道:“我的英语成绩还不错,若铁校长不嫌弃,我就给铁瑞青补习英语。”

铁柄生见侯卫东很快就领会了自己的意图,还主动地说了出来,十分感激地道:“那太谢谢侯兄弟了,我和孩子妈这一辈子就差不多了,唯一希望就在铁瑞青这孩子,铁瑞青一定要走出大山。”

陈大姐在一旁道:“侯兄弟,你白天上班,补课就只有安排在晚上,每天晚上你就到家里来吃晚饭,吃完晚饭就开始补课,你看好不好。”

侯卫东摆了摆手,道:“还吃什么晚饭,陈大姐这就瞧不起我了,这样,若没有事情耽误,晚上七点到八点钟,我给铁瑞青补习,另外,学英语要有工具,一是英汉词典,二是录音机,这是必备品,这里没有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就必须要多听、多读才行,这是学习英语的最好办法。”

铁柄生就安排道:“孩子妈,听到没有,明天你就到益杨县城去一趟,把英汉大词典和录间机买回来。”

侯卫东道:“英语带子我家里还有一些,就不必去买了,只需要买几盘与教材同步的磁带就行了。”

两人你来我往,竟将一瓶益杨大曲喝干了,侯卫东脑袋有些轻微地发昏,回到了小院,在办公室坐了一会,就回到小屋睡觉。

醒来之时,已是七年多钟,夏日黑得晚,夕烟又挂在了山峰之上,天边绚烂多彩。在走廊上站着欣赏了一会太阳落山的美景,他想起底楼还没有关门,就来到底楼,把电灯打开,拿起扫帚将办公室和会议室扫了一遍,又用抹布将桌子擦干净。

刚刚打扫干净,就看到高乡长和习昭勇从外面走了进来,两人浑身是汗水,习昭勇一进院子,就将衣服脱了下来,露出了上身,侯卫东看到了他腹部成块的肌肉。两人走进了办公室,高乡长高兴地道:“今天这个案子破得精彩,派出所从窝点中居然发现了毒品,县里管政法的县长和公安局长都到了青林,顺滕摸瓜,将流窜到沙州的一个贩毒团伙打掉了。”

侯卫东没有想到竟然破获了一个流窜作案的毒品团伙,即惊奇又高兴,道:“其余几个人抓住没有。”习昭勇也是一脸兴奋,道:“抓住了三个人,还有两人的名字、住址也弄清楚了,他们跑不掉,这是一伙从江苏流窜过来的吸毒人员,他们以贩养吸,被江苏警方追得紧了,就跟着团伙的一名成员远远地躲到沙州来,他们抢钱是为了吸毒,没有料到,在阴沟里翻了船,被我们青林派出所抓住了。”

“这次派出所立了功,为地方除了一害,若是这一群人不落网,会毒害不少青林年轻人。”高乡长高兴地道:“今天晚上到我家里吃饭,老婆子手艺还可以,喝点小酒,庆祝庆祝。”

高乡长、习昭勇和侯卫东都上了楼,这时候,侯卫东才知道习昭勇也住了楼里,高乡长和侯卫东住在一楼,习昭勇住在四楼。

进了高乡长的家里,立刻感到与铁柄生家不同的风格,铁柄生家一尘不染,家具都摆得极有规矩,而高乡长家里就要凌乱得多,桌子上放着一块玻璃,下面压着些照片,侯卫东随意地看了看,里面有一些军人的照片,也有青林革委会的合影,很有历史沧桑感,侯卫东回想了一会铁柄生家里的摆设,似乎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一张全家福。

刘阿姨端上来的第一道菜就是香飘八方的蒜苗回锅肉,此时已七点,侯卫东正饿得慌,当高乡长喊动筷子的时候,他就开始主攻这盘回锅肉。

当上了几样菜以后,刘阿姨又端上来一盆清色的酒,侯卫东看着这个盆子至少能装两斤,他就吃惊地道:“我们三人喝这么多?”高乡长语重心长地道:“在基层工作,不喝酒怎么行,今天侯大学很勇敢,表现得不错,我们三人好好喝一杯。”

高乡长倒上一大杯,道:“这是我花了一百多块钱泡的药酒,祖传的方子,吃了不上头,侯卫东到了上青林乡,我还没有给他接风,今天也算是接风酒了。”

话说到这个地步,看着粗壮的上青林酒杯,侯卫东也只能硬着头皮接招。

这一番斗酒,当以风卷残云来形容,高乡长五十多岁的人,酒量仍然不逊于习昭勇和侯卫东,一盆酒喝完,又倒了半盆,这半盆喝完,侯卫东回到自己的小屋之时,只嫌走廊太窄。

他打开灯,找来一叠信纸,开了一个头:“亲爱的小佳”,就无论如何也写不下去了,虽然到了青林山只有二天,可是对于侯卫东来说,踏入社会的脚步,走起了却是这样艰难,他写了无数个亲爱的小佳,千言万语根本无法表达出来。

第35章 勇敢的名声(七)

醒来已是太阳当空。

侯卫东一看时间,已是八点四十,他慌慌张张地跑到楼下,将办公室打开,又提着办公室的水瓶到了后院,池铭和一个胖女人正在喝稀饭,她看见侯卫东进来,就道:“开水正是烧,你等一会。”

“这是田秀影田大姐,买饭票就找她。”

侯卫东对于工作组的情况仍然不太了解,他只知道退居二线的高乡长是工作组的组长,高乡长、派出所的习昭勇、农技站李勇、段胖娃,伙食团池铭、工勤人员杨新春、农经站的田福深和白春城、广播站郑发明,这个田秀影是什么身份,他不知道。

田秀影人如其名,脸圆圆的,就如隶书中的“田”字,皮肤也黑黑的,眼角有些往上横,她手里拿着一个大馒头,一边吃一边道:“小侯,我是党政办的,以后买饭票就来找我。”

侯卫东对田秀影印象不佳,她的脸色中带着一种狠巴巴的味道,池铭前天说过,青林山工作组的成员,要么是年纪大的,这不用说,是指高乡长;要么是管不了事的,可能是指田福深、池铭、杨新春这一类人;还有一类不听话的,按侯卫东的直觉,可能是指李勇和田大姐这一类。

守在大铁锅边,侯卫东看着大铁锅里的开水一点一点开始冒泡,暗道:“以后要避着些田秀影,凭感觉这是喜欢说闲话的女人。”

打好办公室开水,又把院子里的卫生打扫了一番,侯卫东偷偷摸摸地到了姚瘦子的豆花馆子,姚瘦子见到侯卫东,很是热情,道:“侯大学,吃啥子。”侯卫东坐在靠门边的位子,以躲避无处不在的蜂窝煤臭味,道:“老样子,来一碗豆花。”姚瘦子推荐道:“今天有粉蒸肉,一块五一份,尝一尝。”

侯卫东从小到大,早餐都是吃稀饭、馒头、牛奶、鸡蛋和咸菜,到了上青林以后,早餐居然吃起了豆花饭,而且吃得还津津有味,因为是上班时间,侯卫东躲在姚瘦子吃饭,就吃得提心吊胆,生怕高乡长或是其他工作人员看见他上班时间出来吃早饭。

平安无事地吃完早饭,他就急匆匆地赶回了小院,打开房门,专心看起报纸来。

过了一会,听到外面有人声,几人满头大汗的陌生男女走进了办公室,从他们皮肤及气质,侯卫东就断定他们政府的人,果然,不等他开口,一名肚子凸起的胖子道:“高乡长在不在?”侯卫东站起来,道:“他不在办公室。”

胖子走到门外,扯起嗓子喊道:“高乡长,高乡长,下来喝酒。”又听到高乡长的声调极高的声音,道:“晁胖子,喊啥子,下来了。”晁胖子走到办公室,把吊扇开到最大,然后站在吊扇下面,一幅很是享受的模样。

另外几个人都围在他的身旁,享受着吊扇的凉风。

侯卫东听到一声晁胖子,想起了分管政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副镇长就姓晁,他在上青林山上呆了三天,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镇领导,便不动声色地起身,倒了一杯水,道:“请喝水,有点烫。”

晁胖子接过茶杯,然后放在一边,问道:“你就是新分来的大学生侯卫东?”

“我是侯卫东。”

“昨天早上的事,你做得很好,县领导很重视这个案子,好些领导都下来了。”晁胖子站在吊扇下面,道:“不错,小伙子不错。”

这时,高乡长走了进来,他穿了一条短裤子,脚上是一条老式凉鞋,他笑道:“晁胖子,爬山可以减肥,只要每周上山两次,一定能减服成功,何必去吃减肥茶,没有用的。”又对侯卫东道:“侯大学,这是晁镇长。”

侯卫东已经知道他是晁镇长,听了高乡长的介绍,假装才知道对方的身份,连忙又站起来道:“晁镇长,我是侯卫东,才工作,很多事情不懂,请多批评。”

晁镇长抚着肚皮,道:“这是计生办的黄主任,计生办的李辉,社事办的曾文。”又指着女同志道:“这是计生办的段洪秀。”

在侯卫东的印象中,计生办的主任都是女同志,没有想到青林镇政府的计生办主任是男同志。

“把李勇和独石村的秦书记、江主任叫过来。”晁镇长吩咐了李辉一句,又对高乡长道:“得到消息,独石村有一个大肚皮,我们要把她带回去,是郭铁匠家里的,他是有名的蛮子,所以要让习昭勇、田大刀一起去。”

“还有驻村干部李勇、新来的侯卫东,都要跟着去。”

高乡长沉呤道:“郭蛮子想孙子都快发疯了,我们这样去,按照他的脾气,恐怕要出事。”晁镇长沉着脸,道:“上青林山上的超生户都看着郭蛮子,不把他拿下,以后计生工作没有办法开展,我就不相信,他这个蛮子,能够抗拒人民专政的力量。”

侯卫东是学政法的,他觉得分管政法的晁镇长说话还停留在八十年代,但是他一个新毛头,根本没有插话的资格。

过了好一会,还没有见到习昭勇下楼,晁镇长骂骂咧咧地道:“习昭勇是打过越战的退伍军人,难道还怕郭蛮子。”

说曹操,曹操到,话音刚落,习昭勇就穿着一双拖鞋走了进来,他进来后就坐在侯卫东身旁,道:“啥子事?”一旁的计生办黄主任就把烟散起,笑道:“郭蛮子的二媳妇又怀起了,我们准备让她到政府接受处理。”习昭勇就道:“局里有规定,派出所不能乱出警,这些事情是政府的事情,我们不管。”

派出所并不属于镇政府的下属部门,而是公安局的派出机构,工资关系和人事关系都在局里,所以,派出所的民警具有相当强的独立性,只是派出所需要地方协助的事情很多,还有些经费需要地方解决,因此地方政府和派出所的关系相互依靠,从某种程度来说,还相互制约。

晁镇长见习昭勇搬出了条条款款,面子就挂不住了,道:“又没有让你去打人,我们担心到时郭蛮子动粗,妨碍公务,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这总是派出所的事情。”

习昭勇翘起二郎腿,笑道:“青林派出所有规定,出警必须要秦所长同意,现在秦所长没有表态,我怎么敢乱出警,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但是公安纪律也很严格,我这身皮皮想多穿几年。”

黄主任见两人越说越对立,给高乡长递了一个眼色,道:“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