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路风流 >

第138章

官路风流-第138章

小说: 官路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卫东暗自松了一口气,道:“幸好如此,否则我就完了。”他暗道:“李晶这个女人当真不简单,以后做事要小心些,免得给她握住什么把炳。”

李晶语气突然有些冷淡,“既然你和小佳的感情这样好,为什么还要这样?”

此时侯卫东就被剥光了衣服站在李晶身边,他并不喜欢李晶这种方式,更不喜欢这种感觉,脸上表情也就冷了,道:“这是我的私事情,与李董无关吧。”

眺望着暗流涌动的江水,李晶半天不说话,眼晴似乎也潮湿起来,她幽幽地道:“对,这事和我没有一点关系。”

侯卫东觉得自己口气太硬了,换了一个话题,道:“步高这屌人,欺人太甚,他肆无忌惮地派人跟踪我很久了,拍了照片你和我的照片送给小佳,手段特别恶劣。”

李晶吃了一惊,道:“他拍了我的照片,怎么回事?”

“还不是为了破坏我和小佳的关系。”侯卫东就把前一段时间的事情讲了一遍。

李晶先是吃惊,听到最后反而笑了起来,道:“难怪步高这一段时间有事无事总给我打电话,我们还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他口风紧,什么都没有透露,原来是这个目的。”

她又重复说了一句刚才的话,表情很愤怒地道:“你们都是些臭男人。”

侯卫东不语,表情紧绷绷的,没有理睬突发怨言的李晶。

李晶心里也转着心思:“侯卫东第一次到汉湖,他就和小青发生了关系,也不是什么好鸟,哎,经历了这么多事,就别幻想有什么人坐怀不乱,不过,柳下惠坐怀不乱,未必就是真男人。”

侯卫东没有想到李晶脑中闪过无数的念头,又转移话题道:“张木山的庆达公司实力应该很强吧。”

李晶仍然沉浸在男女情感中,心中没来由有些伤感,答非所问地道:“步高是沙州的钻石王老五,为了李佳使了这么多手段,李佳肯定很优秀,我想见她,和她交朋友。”

侯卫东一脸苦相地摸着下巴道:“李晶,别添乱了,自从小佳见到我们俩人的合影以后,就开始吃醋了,我根本不敢说出我们的合作关系,怕她吃翻天醋。”他心道:“以后就算拼着被小佳责怪,也要讲清楚自己与李晶的关系,否则以后发展下去,将真的说不清楚了。”

李晶看到了许多男人的丑态,打定了主意不与臭男人结婚,但是她对性爱却并不抗拒,原本以为今天是一个浪漫的夜晚,谁知自己无意中说起了令人扫兴的话题,此时,在车上培养出来的浪漫气氛已破坏殆尽。

“卫东,你二姐从学习班放出来,到底需要多少钱,我马上要离开沙道司了,这恐怕是最后一次借职务之便帮你多要一些钱出来。”

“多谢了。”

“你是精工集团的大股东,帮你就是帮我,何必客气。”

两人不咸不淡地上了车,李晶又将音响打开,歌声再次回荡在车内,侯卫东酒喝得太急,吹了一会江风,渐渐开始头昏,他靠在车背后,听着音乐,感到汽车发动的轻微抖动声,空中还飘着似乎很高档的香水味道。

这个味道他很熟悉,小佳也酷爱这个香水味道,据说很贵。

车行至伊顿宾馆,李晶推了推侯卫东,道:“到了,醒醒。”侯卫东睁开眼睛,看着灯火辉煌的宾馆大门,揉了揉眼睛,跟着下了车。

“今天赢了钱,我来请客吧,精工集团还没有利润,我还是尽量替集团节约。”侯卫东虽然精力不济,还是主动开起玩笑。

经地了观景台之聊天事件,两人的关系反而有些古怪。

李晶站在其旁边,等着侯卫东办手续,拿到了号牌,她就对服务员道:“给这位先生送些水果,如果有西瓜汁最好。”

两人就并排着上楼,在电梯里,李晶真诚地道:“张木山的庆达公司实力雄厚,我一直想搭他的关系,他表面热情,实际上拒人于千里之处,今天你和他投了缘,可以说是为精工集团搭上了一条大船,真要谢谢你。”

侯卫东见李晶突然变得客气,也学着她的口气道:“我是精工集团的人,做这些事情也是为了自己,再说张木山想来开水泥厂,投资肯定不小,这也算是为益杨做了贡献。”他感叹地道:“都说岭西公子圈历害,我不过在里面转了一圈,就得到了这么多有用的信息,以后要找机会再来。”

李晶见侯卫东走路有些飘浮,用手轻轻地扶了扶,就如贤淑的女友一般,“其实公子圈也很有好处,这也是一个信息汇集的圈子,许多事情不出圈子就可以解决,和西方的沙龙是一样的道理,当然,没有一定身份是进不了这个圈子的,我最初也是以沙道司副总的面子,才能与这些人接触。”

“你在官场上的身份是沙州市益杨县青林镇副镇长,若是以你这个身份要搭上姬程的线,恐怕是千难万难,姬程虽然是副处长,可是他的亲舅却是省委办公厅的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如果你们两人关系弄对了,升官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侯卫东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说起来容易,真要把关系弄对,不知要费多少心思。”说到这时在,他心里暗中一动,“按说姬程也是一个好靠山,李晶却对他不感兴趣,千方百计拉我来做挡箭牌,她肯定有另外的门道。”

这话,说到李晶的心坎上,踏入这个圈子所付出的心血和代价,只是她自已知道,闪电般想起往事,她的神色变得有些黯然。

第189章 解决之道(一)

李晶离开沙道司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她在岭西时就开始用精工集团的名义进行活动,虽然活动范围只是在极小的圈子里面,但是这个圈子并非密不透风的墙,精工集团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被沙道司老总得知。

因此,李晶也就坚定地充当着内鬼,在她的安排之下,上青林碎石协会发出了请求付一期款项的函。

岭西公路建设已进入了四期,可是第二期的款项还没有拨付,上青林石场成立以后,一直以弱势群体的姿态生存着,在修沙益路以及益吴路之时,在原交通局长曾昭强的威压之下,被迫搞了两次钱全额垫资,他们对这种拖欠行为的忍耐力很强。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杨白劳比黄世仁历害已成为惯例,所以碎石协会诸人也就没有将欠款当回事情。

有了李晶充当内鬼,侯卫东就知道高速路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期,停止供应碎石将导致重大损失,于是他说服了碎石协会诸人,借着益杨县基金会强行还款之名,请求沙道司支付一期款项,否则碎石协会将无力生产,全线停工。

这一招打到了沙道司的软肋之上。

又由于取缔基金会一事,县镇两级政府纷纷举办学习班,将许多平时游荡在各个酒楼以及歌厅的大小老板收到了学习班,所以沙道司老总只认为碎石协会是受了政府的逼迫,倒也不怀疑沙道司出了内鬼,他们紧急磋商之后,为了维持正常生产,同意支付第二期款项。

沙道司实力雄厚,虽然也受了取缔基金会的拖累,可是要付一期碎石款,也毫无困难,侯卫东从岭西回来的第三天,就拿到了第一期款项,他手中有一个完整企业加二个合伙企业,狗背弯石场属于他独有,是上青林产量最高的石场,英刚石场是与曾宪刚合伙,碎石产量居于上青林石场第二位,兴平村石场与李晶合伙。

侯卫东拿到了一百九十万元,除去成本,净赚了近百万。拿到钱,他暗忖:“岭西公路修完,恐怕会有四、五百万的收入,石场的收入还当真不错,只是高速公路结束以后,石场生意恐怕要冷一段时间。”

离开沙道司大门,侯卫东接到了付江的电话:“侯镇,刚才赵书记询问我们小组追了多少款,让我们加把劲,今天去不去追款?我们等你回来安排。”侯卫东此时心情甚好,道:“我在益杨办事,你们先到上青林去,按照名单追帐,我办完事就回来,如果中午我还没有上来,你们就到基金会旁边的馆子要一桌,我来付款。”

他开了一句玩笑,“这顿两百块钱以下,不要给我吃多了。”

付江早已熟悉了侯卫东的脾气,也知道他有钱,道:“两百块是菜钱,不算酒钱。”

“如果今天你们能收到两家的款子,酒水就放开喝,如果一无所获,只能喝益杨红。”

交待完任务,侯卫东放下电话,对曾宪刚、秦敢和习昭勇道:“今天拿到支票,也算是解了燃煤之急,总要庆祝一番。”

秦敢全面接受了秦大江的衣钵,他没有想到父亲的石场能赚这么多钱,心里也明白为什么黑娃等人总想着要从石场中抽头,他道:“疯子哥,今天每人身上就有款子,最好直接回家,你把我们安全送回山,改天找时间再来庆贺。”

侯卫东想想也是,四个人身上带的钱有三百多万,确实不适宜去吃吃喝喝,又为了稳妥起见,他把王兵叫了过来,让王兵开车送曾宪刚等人回山上。

等到王兵跑过来,他就将车钥匙扔给了他,道:“大兵,麻烦你将曾大哥他们送回上青林,开回城以后,给我打个电话,我还要到吴海去。”

曾宪刚等人离开以后,侯卫东到银行跑了一趟,办完了手续,再回到沙州学院的住宅。

“老妈,我是侯卫东,钱的事情有了眉目,你去跟二姐商量一下,放她出来的最低限额是多少。”

刘光芬喜出望外,道:“小三真是妈的乖幺儿,我马上去问,你手机开起,不准关机。”又道:“刘兴你还记得吗,你爸的搭挡,刚从沙州市公安局调回吴海县,现在任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你爸已经给他打了电话。”

在等待王兵回来的时候,侯卫东抓紧时间冲了个澡,然后光着上身,穿着一条宽松的短裤,将音箱打开。

理查的钢琴曲就如水银泄地一般铺满了整个房间,相比于铺天盖地的西北风,“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等等曲调,适合在人多的广场集体演唱,而在安静的家中,还是舒缓的音乐更加让人宁静。

听了钢琴曲,他又将在岭西买的《四兄弟》专辑放了音箱,自从在李晶的车上听了四兄弟的歌声,他就彻底迷上了美国的乡间音乐,总觉得这是来自天堂的声音。

眯着眼睛,把一双大脚板翘在茶几上,正沉浸在音乐之中,门外传来了敲门之声。

这个房间除了小佳、任林渡和郭兰,还没有外客前来,侯卫东顺手穿了一件棉质背心,透过猫眼看了看,是邻居郭兰。

“你不上班,跑回家偷懒。”郭兰难得地开了一句玩笑。侯卫东笑道:“你和我差不多吧。”

“我在休年假。”

郭兰头发微湿,披散开来,衬得皮肤格外洁白,好看不过素打扮,这话用在郭兰身上恰如其分,她站在门口凝神听了一会,道:“你从哪里买到的,这碟子我找了好久。”郭兰是音乐发烧友,找“四兄弟”的大碟很久了,却一直没有买到合适的,听到侯卫东房间内的音乐,音质极好,正是最新才出的大碟版。

“我在岭西买回来的,你听过这曲子?”侯卫东问完,就发觉是一句蠢话,郭兰既然要找,肯定是听过。

郭兰在县组织部工作,当然也算是官场中人,但是她身上不带丝毫官气,而是带着淡淡的书卷气,更象是大学的学生或是教师,这是良好家庭教育在相貌上的反映。

她造诣也不浅,闻言娓娓而谈,道:“The Brothers Four也就是四兄弟演唱组是美国老牌民谣乐队之一,比Beatles出名还要早,乐队一组就是四十多年,唱的一直都是传统的通俗民谣,他们的音乐大多以原声木吉他、木贝司、班卓琴、曼驼林伴奏,并配以完美的四个声部和音,不管是对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民间歌曲的改编,还是对当今世上创作歌手作品的重新演绎,都一贯保持着他们圆润悦耳且具有专业水准的演唱风格。”

客厅里的沙发摆着一套真皮沙发,一个单座,一个双人座,还有一个四人座的长沙发,郭兰端坐在单座沙发上,聚精会神地听着,“四兄弟的碟子有好几个版本,这是最好的一个,你还识货。”

侯卫东从小没有受过音乐训练,听音乐全凭感觉决定好恶,他道:“我在车上听了他们歌,觉得还不错,到岭西去买,就指最贵的碟子买,哪里知道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名堂。”

郭兰抿嘴一笑,“你还挺直爽,不懂就承认。”

不管承不承认,与郭兰在一起,他总是如沐春风之感,听完歌碟,郭兰意犹未尽地站起身,道:“有时间,我过来听。”

侯卫东取出歌碟,道:“郭兰,既然你喜欢,这个碟子就送给你了。”郭兰眼睛一亮,道:“怎么好掠人之美。”侯卫东见她并没有坚拒,笑道:“我经常免费听你弹琴,这算是一点回馈礼物。”郭兰接过大碟,又看了看侯卫东的设备,道:“我家的设备不行,放不出现在的效果,遗憾。”

将郭兰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