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翔 >

第465章

官翔-第465章

小说: 官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体制中的规矩说白了就是蒙着一层窗户纸,不了解的人观之不明,看之不透。不过还好,李国良并不是什么愚昧的人,也没有像严宁想像般的不开窍,接触的时间长了,一点即透。这让严宁多少感到些欣慰。

“你能这么想那是最好了,难得糊涂也好,至清无鱼也好,说到底都是在指明一个意思,咱们总得向前看不是……”在体制内,只有遵守规则的人,才能站的更高,走的更远。很明显,一向执拗的李国良已经逐渐地摸着了门道,这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书记,您这话我一定记在心里。不过,我今天来找您,还有点工作上的事,想向您汇报一下,也想请您帮我指指路……”虽然当了市委领导,但严宁还是从前的严宁,仍然顾念着以往彼此的感情,这让李国良犹犹豫豫地拘束感消弥一空,趁着气氛缓和了不少,立刻抓住机会,提起了此次前来的目的。

“呵呵,姐夫,有事就说吗,怎么还学会跟我打埋伏了,是想从市里要项目,还是想申请点水利资金,有立项计划吗……”自打主管农业的副市长郭长志投到了严宁身边,农业系统的资金调拔基本都被严宁拿着税费改革的借口拢在了手里,彻底将李知起这个农业书记架空了。

而严宁掌握了涉及资金的直接后果就是边宁和榆林这两个县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在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畜牧业展等方面,不说巧立名目,也差不多是报上来项目就批下去,两地的农业生产展势头迅猛,可是沾了严宁很大的光。

不过,不管是立项也好,申请资金也好,基本上都是从计委上报,财政拔款,部门执行。像李国良这样以水利局长的身份,直接绕过了主管部门,来向严宁走后门的,整个双江也就他这一份。虽说乱了规矩,但李国良和严宁多着一层关系,任谁也挑不出礼来,毕竟华夏的国情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特别是北江,更注重这些所谓的关系。

“不是,不是要项目和请资金,是招商引资的事情。这不市里下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文件吗,县里都闹腾开锅了,每个单位都有目标任务。您在榆林时打的底子好,跟省厅的关系走的也近,想要拉来几个项目,化点款项,应付一下没问题。可是这回对招商工作的奖励说的挺清楚,钱书记也说了,只要能引来大项目,县里要给予重奖。这个,你小原姐天天盼着我进步……”严宁带着几分埋怨,若有所指的说李国良打埋伏,可是吓了李国良一跳,这是个实在人,以为严宁误会他藏着掖着,急忙解释了起来。不过,他的心里明显不拖底,说着说着,又把小原姐提了出来。

“招商……”哪壶不开提哪壶,好不好的李国良居然提起了招商,自己的招商问题还没解决呢,他又跑来添乱,严宁觉得自己的头又疼了起来。

更多精彩内容值得期待…

226、再议水电站

李国良为人虽然执拗,但不代表他不想进步。不过,官场是一个讲究按资排辈的地方,越级提拔的不是没有,但多多少少都有着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的影子。而李国良的仕途道路太短,前后不过三四年的时间就提拔了起来,资历不足,政绩不显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硬伤。若不是跟严宁攀上了关系,得到了严宁的一力扶持,别说出任水利局这样的主战线部门做一把手,就是放到哪个二级局做局长都有些勉强。

自己的情况自己清楚,严宁能将自己放到水利局长的位子上,已经属于破格提拔了。对此,李国良很知足,也很满意。也想着要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做点工作,一方面取得些成绩,另一方面就是积攒些资历。等到各方面的条件都成熟了,凭借妻子和严宁一家的亲密关系,早晚有自己受到重用的时候,一切都顺其自然。

然而,刘鼎锋想要借着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在各个重要部门安插自己的人手,延伸执政的触角。严宁在政治地位、资金上对招商成绩显著的干部给予双重奖励的提议正好对了他的脾气。这市委对招商引资给予重奖的方案一下,整个双江都沸腾了,李国良的心也跟着活泛了起来。这可是一个打破资历,破格提拔的好机会,若是能抓住机会,说不得就能提上一级。

这副科和正处,看似只差着半级,但在整个榆林县里,有多少实职的科级干部一辈子也无法跨过这道鸿沟,何况自己在仕途上先天不足,若是仅仅熬资历,等着被提拔,到底是猴年马月可就说不准了,看着钱立运带着大批的干部南下招商了,李国良的心搔痒难耐,这个机会难得,不管怎么样,也得试上一试。

于是,李国良是乡也不下了,平日里亲历亲为的工作也都交给了副手,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琢磨着上哪能找来客商。不过,将自己的关系网络翻来调去地想了一遍,李国良悲哀的现,自己一没有做大老板的同学,也没有做大老板朋友,更没有做大老板的亲戚,想要招来那种一掷千万,甚至过亿的客商无异于痴人说梦。

有道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李国良天天琢磨招商引资,琢磨的茶饭不思,干啥都没劲儿的节骨眼,双江市水能开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上任榆林水利局长谷仁有来到了水利局。谷仁有的女儿结婚,特意来邀请旧时的同事去参加婚礼。子女结婚,邀请亲朋好友小聚,收上一份礼金,这在华夏是约定俗成的事情,谷仁有自然也不能免俗,水利局的旧同事,可是他必须邀请的,而且对李国良这个突然窜起的局长不只是打招呼,还送上了一份请柬,礼数很是周全。

看着意气风的谷大郎,李国良在贺喜恭维的同时,心中多少有些愤愤不平。不学无术的谷大郎却是好运道,有着一个姐夫照应着,到年限就提拔,在乡下转了一圈,顺风顺水的就当上了局长,在吃吃喝喝,卡卡要要中就把工作干完了,又借着自己提议的莲花泡子水电项目,一举又上了副处级,这官当的也太轻松了。

送走了谷大郎,李国良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想想谷大郎的运道,看看自己的辛苦,这一股气就有些顺不过来,下了班回到家里也是拉着脸,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他这副模样立刻引起了小原姐的注意,几番逼问下,知道了原因的小原姐也是感慨不已,好好的一个莲花泡子电站项目白白便宜了谷大郎,若是这个电站能落到李国良的头上,说不得也能上个副处。

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原姐叙叙叨叨的几句话,把问题归咎于莲花泡子电站上,一下子引起了李国良的注意。这莲花泡子电站已经完工了,想要找后帐那是不可能的了。但是,莲花泡子电站划上句号了,不代表不能有其他的电站,扶余乡深处的大荒沟,无论是基础条件,还是水文环境,甚至是整体规模都远在莲花泡子这上,若是能促成总投资达到数十亿大荒沟水电站项目的上马,放眼整个双江,又有谁能和自己比投资额。

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李国良整个人变得兴奋了起来。翻箱倒柜将从前收集的关于大荒沟的资料找了出来,凭着胸中的几分热血,接连熬了几个晚上,硬是做出了一个大荒沟水电站项目可行性报告草稿来。这个报告一拿出来,李国良迫不及待地把电话打到了国家电力集团曾经来榆林勘测数据的一个姓王的工程师处,两个人在一起工作过一段日子,相处的还不错,偶尔还会通个电话闲聊几句,李国良想通过这个王工程师把这个电站项目促成了。

然而,涉及数十亿资金的大项目,王工程师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工程师,别说不敢接,就是想都不敢想,甚至放到集团的总工程师身上,都得仔细考虑考虑,上集团党委会讨论是必须的,总经理同意才有进一步成行的可能。更重要的是,涉及数十亿的投资项目,也不是国家电网一家就能说得算的,说不得,经过国家计委论证,研究,听证,立项才能最终敲定。

总而言之,大荒沟电站项目,立项程序繁琐复杂,涉及的部门人员众多,他王工程师是没那个能耐去评说,甚至帮着引见集团高层的可能都没有,对于李国良的期望和幻想,只能用爱莫能助这一句来概括。王工程师这番直言不讳的话,不啻于给李国良当头泼下了一盆凉水,冥思苦想才得出的路子居然无法成行,李国良彻底地蔫了下来。

不过,凡事事在人为,王工程师的话也把李国良骨子里的执着激励了出来,连试都不试就放弃了,可不是李国良的性格。想着莲花泡子水电站是严宁往返于京城和榆林,从中牵线搭桥,一力促成的,李国良就把心思又打到了严宁的身上。作为严宁老妈的徒弟,小原姐可没少到严宁家里窜门子,潇潇出身于世家豪门的情况,瞒得了别人可瞒不了李国良俩口子。于是,李国良有些黯然的心情又升起了几分的希望,这才找到了严宁的办公室来。

“沸腾文学电,年产值接近三亿,利税接近也差不多一亿了,若是其他三组机组安装调试完成,产值就得过十个亿,每年创造的利税说不得就有三四个亿。所以大荒沟电站项目既使投资一百亿,也不过二十年就回来了,称得上是一本万利……”李国良把来意一说,严宁的脸色是变了又变。李国良还真敢想,把招商引资的念头打到了大荒沟里,这手笔是不是有些太大了。投资额度一百亿,哈哈,二百亿才好呢,这磕睡中送来了一个枕头,有了这么一个项目,顶得过上百个亿元的项目,自己就立于了不败之地,看刘鼎锋还拿什么跟自己争。

只是,严宁的脸上忽晴忽暗,沉默不语,李国良可不知道严宁的心里在打什么主意。想到王工程师说过的话,先入为主的以为严宁有了反感,认为自己好高骛远,不知天高地厚。左右这话已经说出口了,有小原这个姐姐站在自己和严宁的中间做润滑,严宁就是再不满意也不至于给自己脸子看,背后穿小鞋的事情是不可能生的。

再说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接着鼓动一下,没准严宁的心就活了呢。打定主意之后,李国良抛开了专业上的问题不说,开始在项目投入产出的性价比上不停地做文章。天下熙熙,利来利往,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掘取利益,只要有钱赚,国家电网也好,还是其他的什么投资者,没有理由放着大把的钞票不赚不是。

“姐夫,你这个想法,嗯,好,很好。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一个莲花泡子水电站打开了扶余乡与外界的联系,迁出了窝在山里的村民,带动了双江东南部经济社会的整体展。而少了移民补偿这一块大的支出,大荒沟的电站项目性价比会更加趋于合理,这个项目很有深入研究一番的必要……”随着华夏工业体系的不断展,全国各地电力供应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南方达省份,工业企业过多,时常出现用电荒的现象,尽管工业电价越涨越快,仍不能满足企业对电力供应的需求,逼得电力集团不得不采取拉闸限电这种遭人恨的行为。

所以,只要有一次性投入就能在未来数十年不断获得收益的水电项目,绝对称得上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国家电力集团没理由不做。而且,随着南方达省份电力供应紧张的影响,国家电力集团在电网建设上,越来越注重北电南输,这在无形中给大荒沟水电项目的上马提供了前提条件。与李国良一样,严宁的心也变得热切起来。

更多精彩内容值得期待…

227、法制日报的负面报道

有了李国良送到手中的水电项目做基础,严宁因为招商引资不得要领而烦躁不已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自从国家实行分税制以后,中央财政喜气洋洋,用一句富得流油来形容毫不为过。国家有了钱,可不会放在国库里闲置着,势必会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从而推动全国经济社会展的整体水平。而对于电力基础设施的投入一向走在各项投入的前列,特别是在全国普遍缺电的情况下,像大荒沟电站这样好的水电项目,不说肓目上马,在立项审批上也会相对宽松许多。

而且,在杨世民的牵线下,以严宁为代表的榆林县委、县政府与国家电力集团高层之间有过良好的合作基础。莲花泡子水电项目地方投入三个多亿的款项,打着政策的擦边球,兜兜转转,最终都变成回扣送到国家电网领导的个人腰包里,就是中间人的杨世民都数钱数到了手抽筋。不说别的,就是凭着之前这个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结果,国家电力集团的高层也得网开一面不是。

基于这两个方面,严宁有十足的把握,只要大荒沟水电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一出笼,往国家电力集团高层领导的桌子上一送,项目敲定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甚至听证论证,实际考察,立项审批等一系列对于双江来说很难、很繁琐的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