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世界商道 >

第6章

世界商道-第6章

小说: 世界商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一个由四方构成的多角连环生意便在郑坚江脑子里清晰起来。他立刻邀请“大冶”、“綦齿”、“斯泰尔”汽车公司、上海“宝钢”的老总们赶到上海来商恰合作事宜。郑坚江说服“宝钢”,他以斯泰尔汽车向“宝钢”担保,欲购买“宝钢”那笔600万的债权,将“大冶”欠“宝钢”的600万债务转到他公司的账上。换句话说,他替“宝钢”向“大冶”索债,原来“大冶”欠你“宝钢”的600万现在让“大冶”欠我,而我在四个月内为你“宝钢”收回这笔债。但郑坚江的条件是,只还“宝钢”400万元本金。

“宝钢”一想,能收回400万总比一分钱收不回好,虽然不赚但也没有亏,便爽快签约。一纸合同,郑坚江赚了“宝钢”200万债权。那么“大冶”现在欠郑坚江的600万以什么方式偿还呢?“大冶”没有钱还不要紧,郑坚江说,拿你们厂的铬锰钛钢材抵债便是。“大冶”一听,欣然应允。因为郑坚江这一招既为“大冶”抵销了债务,同时还为“大冶”销了货,“大冶”何乐而不为?

正在皆大欢喜之际,郑坚江让“大冶”再次兴奋:他打算用600万债权换1400吨钢材之外,注入现款500万再购买1200吨钢材。“大冶”把郑坚江奉为“上帝”'奇+书+网',自然也就满足了郑坚江“在价格上整体下浮15%”的小小要求。这等于说,郑坚江用600万债权和500万现款,从“大冶”一共拿到了相当于原价计1265万元的铬锰钛钢材。

现在轮到郑坚江与綦江齿轮厂商谈了。“綦齿”无钱,却想要这批铬锰钛。郑坚江原本就并不打算让“綦齿”付现金,而是想换他们的齿轮产品。鉴于这笔交易将为“綦齿”解决生产上的燃眉之急,且以货抵货,故“綦齿”同意郑坚江在原价基础上上浮10%的要求。双方成交后,郑坚江所拥有的债权已经变成了价值13915万元的汽车配件——齿轮。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郑坚江把齿轮供给红岩·斯泰尔汽车公司,换回价值890万元的20辆汽车,同时收500万元现金(这500万元现金用于购买“大冶”铬锰钛钢材时周转)。20辆汽车到手后,郑坚江便通知上海集装箱公司前来付款提货。从所收到的890万现款中扣除400万还清“宝钢”之后。郑坚江的公司净赚490万元。

到此为止,郑坚江共花了一个星期,成功地完成了一次精彩漂亮的商业投资。不仅迅速地为四家国有企业的三角债解了套,而且自己还抓住了发财的机会。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机会,经过几个回合眼花缭乱而又迅速无比的利益整合,变成一桩大生意,这难道不是一个典型的通盘谋划巧妙运筹以智生财的例子吗?

借张家的米,李家的锅,王家的柴禾,做好饭卖出去,不但让大家饱餐一顿,还能额外赚一笔。这奇思妙想是智慧,是创新。能为“无米之炊”的才是“巧妇”,商人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巧商”。

其实,这种连环运作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中国古代大文豪苏东坡曾经在杭州任地方官,当时西湖的很多地段都已被泥沙淤积起来,成了当时所谓的“葑田”。苏东坡多次巡视西湖时,反复考虑如何加以疏浚,从而再现西湖的秀美风采。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从湖里挖出的淤泥无处堆放的难题。

有一天,苏轼突然想到,西湖有三十里长,要环湖走一圈,恐怕一天都走不过来。如果能把从湖里挖上来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那不是很好吗?这时他又想到,在挖掉葑田之后,可以召募农人来种麦,种麦获得的收益,便可以作为整治西湖的资金。这样一来,不仅疏浚西湖有了钱,挖掘出来的淤泥有了去处,西湖附近的农人增加了收益,同时,西湖还有了一条贯穿南北的通道,这样,既能便利来往的游客,又能增添西湖的景点和秀美。事后证明,这项工程一举数得,真是高明之至。

苏东坡的做法,是一种统筹兼顾、通盘谋划的考虑,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属于系统工程理论的应用。只要人们稍微地变换一下思维角度,就可以把很多事物联系起来。作为商人,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联想,一环紧扣一环,思考逐步前进或深入,从而引发出新的创意来,自然也就达到了连环生财的效果。

上篇日本人经营之道 一商道三洞悉人性攻心为上

商人也好、消费者也好、竞争对手也好,做出任何决策都有一定的心理基础,因此,商人必须具备知人性善攻心的素质。军事上讲究用“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以服人心,商场上的心理战也随处可见。日本人把攻心术视为事半功倍之效的良方,善于从琢磨对方的心理规律入手,抓住其心理特点,迫其乖乖就范。

上篇日本人经营之道 一虚张声势广布迷阵

虚张声势是指用手段制造假象,使对方误认为自己强大或有势力,因而“刮目相看”,跌入陷阱,从而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这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战术。

《孙子兵法》中曾单立虚实篇提出“兵以诈立”的思想。炫耀武力来威慑对方是千古不变的法则,不具备条件故意声称已经具备,还没有做事情故意说已做,力量不足却故意显示力量强大,或设置假情况欺骗对手,长自己威风灭敌人的志气,出奇制胜。

《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诡道,即使用谋略。这是因为谋略斗争是活力的对抗,是智慧的较量,而且是在“形人而我无形”的情况下进行的,中间充满了欺诈虚实。谋略对抗中都不能以实对敌。就虚张声势而言,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威慑敌人,本来是虚弱却示之强大,使敌人不敢轻视我。二是迷惑敌人,使其在未搞清我之实情前难以确定对付我方的策略。三是借尚未搞清我之虚实或确定对策之际,我方可乘机进攻敌人。所以,虚张声势的谋略方法不仅很重要而且很有用。

做生意资本不够雄厚,而又想揽住大客户做成大买卖,并非一件容易之事。但如果抓住人的心理,在“面子”上面大做文章,从表面彰显自己的强大,让对方产生你的整体实力较强的印象,对方就会产生愿意和你合作的意愿。

70多年前,日本神户新开了一家经营煤炭的福松商会,经理是少年得志的松永左卫门。开张不久的一天,商会来了一个当时神户最出名的西村豪华饭店的侍者,他送给松永一封信,上书“松永老板敬启”,下款“山下龟三郎拜”。

松永打开信封一看,上面写道:“鄙人是横滨的煤炭商,承蒙福泽桃介(松永父亲的老友,借了巨资给松永作商会的开办费)先生的部下秋原介绍,欣闻您在神户经营煤炭,请多关照。为表敬意,今晚鄙人在西村饭店聊备薄宴,恭候大驾,不胜荣幸。”

当晚,松永一踏进西村饭店,就受到热情款待,山下龟三郎毕恭毕敬,使得松永不免飘飘然。酒宴进行中,山下提出了自己的恳求:“安治有一家相当大的煤炭零售店,信誉很好。老板阿郎君是我的老顾客。如果承蒙松永先生信任我,愿意让我为您效劳,通过我将贵商会的煤炭卖给阿郎君,他一定乐于接受。贵商会肯定会从中得利。我呢,只要一点佣金就行了。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松永一听,心里马上盘算起来。没等他开口,山下就把女招待叫来,请她帮忙买些神户的特产瓦形煎饼来。山下从怀里掏出一大叠大面额钞票,随手交给女招待,并另外多抽出一张作为小费。

松永看着那一大叠钞票,暗暗吃惊。眼前的这一切使他眼花缭乱,稍一镇定,便对山下说:“山下先生,我可以考虑接受你的请求。”稍作谈判后,松永便与山下签下了合同。

丰盛的晚宴后,松永一离开,山下便马上赶到车站,搭上末班车回横滨去了。西村饭店这样高的消费,哪是山下所能承受的?他那一大叠钞票,其实只是他以横滨那不景气的煤炭店作抵押临时向银行借来的;介绍信则是在了解了福泽、秋原与松永的关系后,借口向福松商会购买煤炭请秋原写的;然后,山下又利用豪华气派的西村饭店作舞台,成功地上演了一出戏。从那以后,山下一文不花,从福松商会得到煤炭,再转卖中部,从中大获其利。

业务介绍信,饭店里设宴谈生意,给招待员小费,这些都是日本商界中司空见惯的。山下就是利用这些极为平常的小事,显示自己拥有雄厚的实力,隐藏自己没有资金做煤炭生意的事实,奇Qīsuū。сom书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年轻的松永,被山下诚恳恭敬、热情招待和慷慨大方所迷惑,轻信了山下。心理战的效果有时就是这样显著。

高明的商人在与人谈判的过程中,提供给对方的材料可以是真真假假,有真有假、亦是亦非,利用这些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的“事实”去赢得对手的信任,可以削弱对方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的。

生意场上的高手布莱恩早期曾帮助美国一家大公司采买产品。在一次采办中,日本商人小泉井深报价是50万美元。布莱恩委托公司中的成本分析人员调查了小泉井深的产品,成本核算的结果表明,小泉井深的产品只需44万美元就可以买到。布莱恩看过成本分析资料以后,对44万美元这个数字也深信不疑。

一个月后,买卖双方开始商谈价格。不料一开始,小泉井深便使用了很厉害的一招,声明说:“对不起,先生,对于上一次50万美元的报价,我必须作一次更改,经过重新核算成本,我们现在的要求价格是60万美元。”小泉井深的发言语调沉稳坚决,一时间连布莱恩也对自己所做的成本估算产生了怀疑,于是买卖双方在60万而不是以前的50万美元的基础上讨价还价。最后的结果是以5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事隔几年以后,布莱恩回忆起这次交易时说:“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60万美元的喊价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过我仍清楚地记得,当我以50万美元的价格和他成交时,他脸上得意的笑容。”连布莱恩这样的高手都被虚假的报价哄骗了,可见,商务交易中日本人虚张声势哄抬价格之术的威力。

除了借哄抬价格以达到虚张声势之目的以外,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地制造一种紧张的交易气氛也是一种常见的虚张声势之术。

有一次,上海的一家公司办理某生产线的引进事宜。经过认真分析,货比三家之后,该公司选择了美国的K公司。但对方的代表在与我方磋商价格时,十分傲慢,并且为了向我方施加压力,以最后通牒的形式告诉我方,他已买好了后天回国的机票。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我方请出了经验丰富的谈判专家邹圆清先生。

第二轮谈判又开始了。邹圆清先发制人,拿起一份资料向美方代表扬了扬说:“这个项目有几家外商感兴趣,从报价看你们的价格太高了。”其实K公司的报价比其他两家低10%,美方代表有些怀疑地说:“你说高,高多少?”邹圆清问答说:“高13%,比如说L公司的设备。”L公司设备是真的,而13%则是虚的。

虚虚实实,邹圆清始终神态自若,对方也就基本上相信了,说是降价幅度较大,需要与美国总部联系一下。邹圆清又穷追不舍,他轻声地对身边的人说:“美国的先生后天就要回去了,另外那家客商什么时候到?”被问的我方职员机智地回答:“美方走后的第三天。”这个情况又是虚构的。

由于美方代表偷听到他们的内部交谈,客观上起到了以假乱真的作用。他本来想用后天回美国来向我方施压,而现在我方却掌握了主动权。美方代表害怕生意会被别人抢去,所以接下来的几天他拼命工作,抓紧与美国总部联系。就这样,很快双方签妥了合同,价格也比较理想,对方让价12%。

在商业经营过程中,虚张声势经常能够迷惑对手的判断力,突破对手的心理防线,使其不自觉地相信你所虚拟的事实,从而占据交易的先机,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对于实力不强,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虚张声势还有助于迅速发展自己的企业,做到以弱胜强。

上篇日本人经营之道 一用同理心攻破对方的情感防线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双方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产生共鸣是最重要的,这时的所作所为,可以决定后面的沟通是否顺利成功。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说话,将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这就是同理心原理。

1959年,日本政治家河野一郎到欧美旅行,在纽约遇到了多年不见的好友米仓近先生。两人互道近况,留下了在国内的住址和电话,知道彼此都已成了家。当晚,河野一郎回到旅馆第一件事便是挂了个长途电话给米仓近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