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世界商道 >

第23章

世界商道-第23章

小说: 世界商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有12000多家厂商为在奥运会上销售产品而申请参加赞助,而尤伯罗斯宣布第23届奥运会的赞助单位仅限30家,多一个也不行;每个赞助单位至少出资400万美元,而且同行业只选一家。这就意味着哪家企业能成为赞助单位,在奥运会期间,其产品销售量就会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这招牌一亮出,各大厂商顿时慌了手脚,唯恐自己落后,都抢先登记,把赞助费越抬越高。其中,日产汽车公司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日产汽车公司在尤伯罗斯招标方案公布后不久,立即电告奥运会组委会,愿出资500万美元赞助,并表示如有必要还可增加。美国的通用和福特两大汽车公司听到日产汽车提出申请后,急忙开会商讨对策。通用汽车认为,日本汽车大量倾销美国,市场被竞争得太多,如今美国主办奥运会,再让日本汽车横行霸道,那简直丢尽了美国汽车行业的脸面。经过多次协商,福特汽车公司自愿退出竞争,全力支持通用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较量。

通用汽车公司当即通知组委会,愿出资600万美元,同时提供500辆汽车作为大会的工作用车,并提供10辆高级豪华轿车作为接待各国首脑的专用车。日产公司得到消息后,立即电告组委会,表示需要多少车,日产公司就提供多少。经过几番较量,最后,在美国舆论的压力下,尤伯罗斯以900万美元的赞助费与通用汽车公司签了约。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尤伯罗斯在众多赞助商竞争者中挑选了30家,终于巧妙轻松地解决了所需的全部资金,并使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次赢利的奥运会。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借鉴:在谈判时要好好研究对方的情况,从而确定一个出价限度,使自己既不因超越该限度而失去信誉,也不会因出价太少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或减少应得利润。也就是说,在商业谈判时,喊价要狠,让步要慢,先开个好价钱,再与对手讨价还价,从而做出最后的决定,达成协议。

中篇美国人经营之道 二决不暴露自己的底牌

谈判者在尽可能了解对手的情况、目标与底牌以帮助你实施自己策略的同时,应尽量不暴露自己的情况、目标与底牌。在不暴露自己的同时,你获得对方的情报越多,你的日子就越好过,而且会处于取得最佳谈判的地位。

美国人在谈判时尽可能不自动地透露自己的目标点、拒绝点和自己情报或立场中的任何弱点,对于对方直接提出问题,他们会作出一些拒之门外的回答,例如“还差得太远”或“路找对了,但还有些距离”。

美国电力公司准备修建一座大型发电站,公开招标中的一部分是要购买一台特大型发动机,各国发电设备制造商获悉后纷纷进行投标。德国西门子公司也参加了投标,不过其报价比其他公司高,因为其产品质量绝对是世界一流的。

投标后,西门子公司就等着中标的好消息传来。可是,在不久后公布的投标者名单中,竟然没有西门子公司。西门子公司的代表四处询问,并去函去电约见工程负责人,但都杳无音信,他急得似热锅上的蚂蚁。

十几天过去了,眼看事情已经没有希望。可是,有一天,美国电力公司工程负责人马哈德突然约见西门子公司代表,并向他道歉,对自己工作中的“疏忽”表示“遗憾”,并拿出其他公司的投标书给西门子公司代表看,说只要比最低报价低10%,订单就可以给西门子公司了。

西门子公司代表将比最低报价低10%的投标书送上去后,就又没有音信了。马哈德不接他的电话,也不安排时间会见他。西门子公司代表感到这桩买卖似乎又泡汤了,就在这时,马哈德又一次约见了他,再次“致歉”,说拖这么久是公司政策的规定,要等到最晚一份投标书的到来,他本人希望促成与西门子公司的交易。

马哈德拿出一份投标书,说:“很不巧,昨天我们收到了这最后的一份投标书,报价比你们低25%,如果你们能把报价再降低3%,我就可以将合同呈总裁批准了。”西门子公司代表向德国公司总部请示,当时正赶上国际市场大型机电设备销路不好,西门子公司总部又极不情愿地降低了报价。

西门子公司代表再次与马哈德见面,马哈德高兴地向代理人祝贺,然后又告诉他:别家投标者又提出了“优惠”条件,如果西门子公司不提供同样的条件,那么最后谁能中标就很难说了。最后西门子公司再次作了让步,结果这桩买卖终于做成了。

马哈德早就看中了西门子公司的优质产品,却不急于表态,让对方摸不透自己的情况。他知道:如果一开始就邀请西门子公司投标,其报价很高,而报价一经提出,代表就会千方百计地来维护这个报价,想改动它就不太容易了。如果不用步步紧逼的办法降价,而是一步到位的话,前后价格相差悬殊,就会造成对方心理不平衡弃标而去。这样,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就难以保证。

马哈德先不理睬对方,打击投标者的自信心,接着又给对方一点希望,让西门子公司觉得对方这桩买卖还可以做成,从而在侥幸的心理作用下,不断同意电力公司方面降低报价的要求。由于他对西门子公司及其代表的投标心理了如指掌,因而能迫使其不断降低报价,最终接受自己的条件。由此看来,马哈德堪称商场谈判高手。

中篇美国人经营之道 二首先拆散对方的平台

高明的谈判家往往能够牵引对方像爬楼梯一样,随着台阶的升高而陷对方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美国商人遇到这样的对手当然也有破解的方法,一旦他们有所觉察对方的阴谋,觉得对手正要把自己往陷阱里推时,就会出其不意先戳穿对方的阴谋。

有个名叫勒絮费的美国商人想在斯腾塔岛购置一块地皮。与他打交道的卖主是个地产大王,此人精于讨价还价,只有在他认为再也榨不出更多的油水时才会成交。

在谈判中,地产大王善于施展一种叫做“平台”的手法。开始,这个刁钻的卖主会派一个代理人来同你见面,磋商价钱。在握手告别时,你会以为买主的价格和条件已经谈妥了。然而当你同卖主本人会面后,你却发现那不过是你愿出的价而已,而不是他肯接受的卖价。接着,他自己又开出一些根本没磋商过的新要求,把价钱抬得更高,使成交的条件对他更有利。他用这种办法把要价抬高到一个新的“平台”上迫使对方要么接受,要么拉倒。

由于当时斯腾塔岛上正兴起地产热,人们都疯狂地介入房地产,因而,他的办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都能奏效。人们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付给他更高的钱,他也因此而财富大增,财源滚滚而来。

除了“平台”策略外他还有一种伎俩,要你在成交后15天就过户,而根据习惯的做法,过户期一般都是在合同签订后45~100天之内。他用这一手段逼迫买主作出更多让步。

他运用这一套手法十分得心应手,而且善于掌握火候,不会把对方逼过了头,而使生意告吹。他运用这套“平台”手法,往往还会拿起笔来准备在合同的最后文本上签字的当口儿,又把笔搁下,提出“最后一个条件”,再谈判下去,这种非凡的本领,奥妙在于掌握对方的忍耐能保持到什么程度。

可是,这位卖主刚想对勒絮费也来这一手时就被勒絮费识破了。勒絮费自有对策,他的对策可以称之为“拆台”。当卖主想把他往第一个“平台”上推时,他却微微一笑,开始讲起故事来。他编造了一个叫做多尔夫的人物。他说,他从来没能从这位多尔夫先生手中买成一块地皮,因为每当他认为双方已谈妥成交之时,多尔夫总是又提出更多的要求,对他步步紧逼。多尔夫从来不知道满足,非要把条件抬到对手无法容忍、买卖就此告吹的地步不可。

“拆台”确实是一项有力的对策。那位卖主刚想把勒絮费往“平台”上推,勒絮费就紧盯住对方的眼睛,笑着说:“您瞧,您瞧,您怎么做起事来也像多尔夫先生一样。”就这样,他把那位卖主弄得动弹不得,半点也施展不开他的“平台”惯伎。

这种拆散对方的平台的应变对策,贵在预先发现谈判对手的攻击倾向,在谈判中置拦路桩,使他所要施展的手法失去效力。如果在谈判中遇到难缠的对手,特别是那种使用不正当手段的对手更需要特别小心。对付此类对手的最佳和最有效的办法是确定对方正在使用哪种手法,知道所用的花招是瓦解其花招的第一步。通过揭穿花招,指出其后果,以及提议进行更为合作性的谈判,谈判者可以避开不正当手段,避免因互施花招而使冲突不断升级。

第二步是要敢于将谈判双方应遵循的规矩与程序作为谈判事项首先提出来。如果你能公开地谈判双方在谈判中应遵循的规则,即哪些是可以或不可以接受的行为,那么这些肮脏的伎俩就可通过相互协议而有效排除。最后,一旦出现此类做法,谈判者可以表明自己知道对方在捣什么鬼,并警告对方继续使用此类伎俩的后果。

中篇美国人经营之道 二软硬兼施两手准备

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当警察审讯犯罪嫌疑人时,首先由攻击型的警员来审问他,想用凌厉的攻势摧毁对方的意志,向他说明他的罪证确凿、他的同伙都招供了等等,把他逼到进退两难的边缘。接受了这样的审讯后,有的人会屈服,而顽固的犯罪嫌疑人则会死不认罪。

这种情况下,则派另一位温和型的警员审问他。警员完全站到犯罪嫌疑人的立场上,真心地安慰他、鼓励他:“你的家人都希望你得到宽大处理,希望你为他们考虑。”对这种软招,犯罪嫌疑人往往招架不住,坦白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

两个人配合使用这种手法时,一方首先把对方逼到心理的死胡同里去,令他一筹莫展;这时另一个人出来指点给他一条逃避的暗道。自然这种情况下的对方会奔向那条可以脱身的暗道了。这种技巧并不仅仅适用于审讯等特殊的场合,在经商洽谈时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这种奇异的心理法则,美国人称之为“石绳法则”:石头可以击伤人,草绳也能照样把人捆起来。

谈判时,买方并不首先把真正的条件摆出来。尤其当买方派出两人去参加谈判的场合,其中一位首先提出尽量苛刻的要求,令对方惊惶失措,不知如何应对,即在心理上把对方逼倒。这时由另一位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即真正的方案),自然是给了对方一条出路。在这种阵势面前,就是客观上分析相当不利的条件,对方也会认为折中方案好得多,表示接受。

据说美国富翁霍华·休斯性情古怪,脾气暴躁。有一次为了采购飞机与飞机制造商的代表进行谈判。休斯要求在条约上写明他所提出的34项要求,并对其他竞争对手是保密的。但对方不同意,双方针锋相对,谈判中冲突激烈,对方甚至把休斯赶出了谈判会场。

后来,休斯想到自己没有可能再和对方坐在同一个谈判桌上,也意识到是坏脾气把这场谈判弄僵了,于是就派了他的私人代表奥马尔出来继续同对方谈判。他告诉奥马尔:“你只要争取到34项中的那11项没有退让余地的条款就行了。”奥马尔态度谦和,通情达理,使飞机制造商的代表感到格外轻松。经过了一番谈判之后,争取到其中包括休斯所说的那非要不可的11项在内的30项。

休斯惊奇地问奥马尔怎样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时,奥马尔回答说:“其实很简单,每当我同对方谈话不一致时,我就问对方:‘你到底是希望同我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留着这个问题等待休斯先生同你解决?’结果,对方每次都接受了我的条件。”

这种技巧被美国商人用得几近经典。他们先是虚张声势,气势十足,以“如果不接受此种条件,一切免谈”之语,先来个下马威。而如果此招不成,就开始以“退出谈判”要挟,最后目的难以得逞,就转为甜言蜜语,先硬后软。

显然,休斯的面孔及其私人代表的面孔分别看来并无奇异之处,合二为一则产生了奇特的妙用,这便是上面所讲的石头绳子一起用的奥妙所在。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在谈判中,利用“石绳法则”可以更好地刺激谈判对手。刺激对方的方法各种各样,但作用和效果都在于能够引起对方的忧患意识。在商务谈判中,许多场外行动都可能引起双方的注意,直接影响谈判桌上的形势,对商谈者起到刺激作用。例如:在商谈期间,还在继续和另外的商家接洽;在谈判过程中,突然有其他客商找上门来,暂时中断了正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