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会说话的女人最出色 >

第2章

会说话的女人最出色-第2章

小说: 会说话的女人最出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同样的话,从不同女人的口中说出,效果可能大不一样。因为她们说话时的声音、语调等不同,所以说话时的感情自然不一样。有女人体态优美,但一发声,男人就想跑。其实,女人的声音也是可以训练的,就如同女人的形体可以塑造一样。
  女播音员的声音都很美,但她们的声音并不一定是天生的,大多数也是训练的结果。如果是这样,那么,所有的女人都能训练出最美的声音。以下几个训练技巧可供参考。
  1音调的高低变化。如果你在和别人讲话时始终保持同一个音调,就会使听的人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自然也就达不到讲话的目的。即使内容再精彩也不会引人注意,还可能使别人不乐意与你交往。
  2口齿清楚,不要有太多的尾音,每个音节之间要有恰当的停顿。声音太大了会让人反感,让人感觉是在装腔作势。但音量太小会使人听着费劲,误以为怯懦。一般要根据听者的远近,适当控制自己的音量,最好控制在对方听得见的限度内。
  3说话速度,应追求一种有快有慢的音乐感。单调如一的声音,如同催眠曲,令人厌烦。可以放慢速度强调一些主要词句,在一般内容上稍微加快变化。随着内容和情绪的变换,说话的音量和音调也应该发生变换,可侃侃而谈如淙淙流水;也可慷慨激昂似奔泻的瀑布。在不同声音段里,要有高潮、有舒缓、有喜忧,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你可以留意一下外国电视里的主持人和播音员,他们的声音都很低沉,又很有力度,是从腹腔里发出的声音,自然而不做作。靳羽西是全球公认的最有气质的东方女性,她在刚开始当电视主持人的时候,曾经向语言专家请教说话的技巧。通过学习,她发现说话的声音越低越好听,也越吸引人。
  优美动听的声音是靠自己训练得来的。你可以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然后放给自己听。如此反复地练习,反复地听,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弥补不足,提高你声音的质量。
  女人失去声音的魅力,就如失去女人的特征。所以,每个女人都应该像训练形体一样去训练声音,这能增加女人的自信,赢得更多人的喜爱。


                  懂得恰当称呼别人的女人,给人好印象



  人际交往中,如何恰当地称呼别人,这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细节,也是尊重别人的具体体现。懂得恰当称呼别人的女人,才会让人喜欢。如何称呼别人,是非常有讲究的一件事。用得好,可以使对方感到亲切,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反之,如果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恼怒,使双方的交流陷入尴尬的境地,导致交流不畅甚至中断。刘女士今年快七十岁了,由于保养得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些。她去菜市场买菜,一个新来的年轻姑娘迎上来说:“老奶奶,我们家的菜可新鲜了,看看您需要点什么?”
  没想到刘女士的脸色很难看,没搭理那个姑娘,径直走了。这位姑娘感到很纳闷,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旁边的人悄悄对姑娘说:“她不喜欢别人叫她老奶奶,你得叫她阿姨,她就对你热情了。”
  原来,这刘女士虽然年纪有点大了,但是却不愿意别人叫她“奶奶”。她经常来这个菜市场买菜,大家都认识她,而这个姑娘是新来的,对此当然不知道。
  第二天,刘女士又来买菜,那个姑娘亲热地叫了一声:“阿姨,看看我们家的菜吧,便宜又新鲜。”刘女士高兴地凑了上去,看看这个,瞅瞅那个,选了不少菜。由此可见,对于别人称呼的重要性。称呼他人是一门极为重要的艺术,若称呼的不妥当则很容易让他人产生反感,甚至记恨在心,久久无法释怀。
  既然称呼如此重要,那么在交往当中就要注意慎重地选择称呼。一个会说话的女人,在对别人的称呼上是绝对不能马虎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则:
  1要看对方年龄。
  老话说得好:“逢人短命,遇货添钱。”意思是说,人家的年龄,要少说三五岁,人家的东西,要往贵了说。如今的老年人都有一种不服老的心理,其中女性尤甚,能喊“阿姨”的就别喊“奶奶”。
  另外,还需注意,看年龄称呼人,要力求准确,否则会闹笑话。比如,看到一位二十多岁的妇女就称“大嫂”,可实际上人家还没结婚,这就会使人家不高兴。如果对方不是年轻的小姑娘,而你又实在不能判定对方有没有结婚,就喊对方“女士”。
  2要考虑自己与对方的亲疏关系。
  在称呼别人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自己与对方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比如,对你的好朋友或关系较好的同事,直呼其名更显得亲密无间,欢快自然。若是你见了多年未见的姐妹,直喊“女士”反而会把关系疏远。当然,为了打趣故作“正经”,开个玩笑,也是可以的。
  在与多人同时打招呼时,更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一般来说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疏后亲为宜。
  3要考虑对方的职业。
  称呼别人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别人的职业。对不同职业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对农民,应称“大爷”、“大娘”、“老乡”;对国家干部和公职人员、对解放军和民警,最好称“同志”;对医生应称“大夫”;对教师应称“老师”;对刚从海外归来的港台同胞、外籍华人,要称“先生”、“太太”。
  4要注意区域性。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使用不通行的称呼就会带来麻烦。比如山东人喜欢称呼“伙计”,但南方人听来“伙计”肯定是“打工仔”。中国人经常把配偶称为“爱人”,在外国人的意识里,“爱人”是“第三者”的意思。
  5要注意场合。
  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不宜使用。例如,“兄弟”、“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虽然听起来亲切,但显得档次不高。
  恰当的称呼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不恰当的称呼则会造成对方的不快,为交际造成障碍。要想成为一名受人欢迎的女人,就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以及同对方的亲疏关系和谈话场合等一系列因素选择恰当的称呼,借此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数以及亲和能力指数。


                  聪明的女人会捡别人爱听的说



  如果你总是说些没有营养的有色笑话或鸡毛蒜皮的琐事,别人一听就觉得无聊,又怎么会对你产生好的印象呢?有的女人一见面,话题总离不开“今天的天气不错”或“最近在忙什么?”等,只要听到这些,就可以判定这是一个不善言谈的女人。
  与人交谈的话题对能否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初次遇到一个女人,她只是和你聊一些你不感兴趣的无聊话题,你会喜欢她吗?恐怕不大会吧。
  “最好的方法是以对方作为话题,如服装、发式、化妆等,尤其是初次见面的人都很想知道别人对自己有何观感。”这也是一位在社会上工作十几年的女士的切身体会。比如,一位女子见到你就对你说:“你在哪里烫的头发?真漂亮,这个颜色非常适合你的皮肤和脸型。”你一定会对她心存好感。
  是的,会说话的女人说出来的话总是能让人高兴地接受,听着心里也舒坦。比如,两个女人说同样一件事,其中一个说:“她皮肤很白,但是长得太胖了。”另一个则说:“她很胖,但是皮肤很白。”假如这两句话是说你的,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呢?
  由此可知,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说法,即可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例如,两位女子坐在那里喝咖啡,这时凑巧进来了一位演员,其中一位悄悄地说:“嘿!你快看!那不是某某吗?”另一位答曰:“真的!不过比电视上难看。”如果她换一句话说:“嗯,还是电视上的她比较好看。”这样听起来是不是感觉更舒服呢?
  再比如,有个同事正忙着工作,你正好有事找她,她却不耐烦地说:“唉呀!讨厌!我忙死了!”这时,你千万不要与她争吵,你可以说:“啊!对不起,我正在失业中,如果您有事,尽管吩咐……”在那一瞬间,你的这句回答必可缓和紧张的气氛,对方也会感觉自己说话太过分,她必会道歉:“我真抱歉,对你实在太不客气了。”
  同样的话,在会说话的女人的嘴里,就是一颗甜丝丝的糖果,而到了不会说话的女人嘴里就会变成一把伤人的刀。


                  拥有亲和力的女人,能赢得别人的爱戴



  一个冷冰冰的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美人是不受欢迎的,亲和力胜过一切的美貌!具有亲和力的女人在与人谈话时总是用友善的口吻,脸上也总是保持着微笑,这样能有效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亲和力的女人不俗不媚、宽容随和、通情达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广受欢迎的。即便是批评,有了亲和力,也会更容易让人接受。玛丽女士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老总,她最不能接受的事就是凯迪拉克轿车的推销员开着福特轿车四处游说,人寿保险公司的经理自己不参加保险。所以,她要求公司的所有职员都要用自己公司生产的化妆品。
  有一次,她发现刘菲正在使用另外一家公司生产的粉盒及唇膏,刘菲吓得赶紧收了起来。玛丽女士走到刘菲桌旁,微笑地说道:“老天爷,你在干吗?你不会是在公司里使用别的公司的产品吧?”她的口气十分轻松,脸上洋溢着微笑。刘菲的脸微微地红了,不敢吱声,心想这下该挨批了,但是,玛丽女士并没有发火,什么都没说就走开了。
  第二天,玛丽女士送给刘菲一套公司的化妆及护肤产品并对她说:“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觉得有什么不适,欢迎你及时地告诉我。”
  后来,公司所有的新老员工都有了一整套本公司生产的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和护肤品。玛丽女士亲自做了详细的示范。她还告诉员工,以后员工在购买公司的化妆品时可以打折。
  玛丽女士亲和的态度,友善的口语表达,使她自然地与员工打成一片,成功地灌输了她正确的经营理念。亲和力易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进而使传达者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被传达者。
  在与人的交谈中,没有什么比充满亲和力的态度更重要了,如果把我们要说的话比作佳肴,那么盛佳肴的餐具就是亲和力。可以想象,如果这器具脏兮兮的令人生厌,那么谁还会在乎其中的佳肴味道如何呢?
  有人说亲和力是女人与生俱来的一种优势,但是很多女人因为自己身份或者地位的改变,而把亲和力丢了,说话颐指气使,甚至指手划脚,慢慢地也就与别人的关系疏远了,让人敬而远之。一家工厂面向社会招聘厂长,其中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最后胜出。让我们看看她在应聘过程中的表现:
  问:“你是个外行,靠什么治厂,怎样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答:“论管理企业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外行,何况我们厂还有那么多懂管理的干部和技术高超的老工人,有许多朝气蓬勃、勇于上进的年轻人。我上任后,把老师傅请回来,把年轻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安排好,让每个人都干得有劲,玩得舒畅,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
  问:“咱们厂不景气,去年一年没发奖金,我要求调走,你上任后能放我走吗?”
  答:“你要求调走,是因为工厂办得不好,如果把工厂办好了,我相信你就不走了。如果你选我当厂长,我先请你留下看半年有无起色再说。”
  话音刚落,全场立即掌声四起。
  问:“现在正议论机构和人员精简,你来了以后要减多少人?”
  答:“调整干部结构是大势所趋,现在科室的干部显得人多,原因是事少,如果事情多了,人手就不够了。我来以后,第一目的不是减人,而是扩大业务、发展事业……”
  问:“我是一名女工,现在怀孕七个多月了,还让我在车间里站着干活,你说这合理吗?”
  答:“我也是女人,也怀孕生过孩子,知道哪个合理,哪个不合理,合理的要坚持,不合理的一定改正。”
  女工们立即活跃了起来。有的激动地说:“我们大多是女工,真需要一位体贴、关心我们疾苦的厂长啊!”亲和力是什么,就是放低自己的姿态,平等地与别人沟通交流,这是一种心与心的平等和互惠。所以,不管你身处什么职位,手下有多少人,都不能失去亲和力,如果失去,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支持和尊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