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兵器奇闻趣事 >

第11章

兵器奇闻趣事-第11章

小说: 兵器奇闻趣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遭受严重损伤的“奥立夫·伯郎奇”运输舰还比潜艇晚沉没一个多小时。
50 一艘潜艇消灭敌一整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13号潜艇创造了奇迹,一次出航就吃掉敌人一个整师,成了水下明星。
1945年1月底,苏联13号潜艇。在艇长亚历山大·马里涅斯科率领下,向波兰的但泽港航驶。战争爆发后,苏联得到的重要情报,说德国在那里建造和修理了许多潜艇。
13号潜艇经过秘密航行后,悄悄地钻进了但泽港,这时德国已经开始败退,司令部正忙着由海路向本上撤退人员。当时有一大批潜艇的优秀军官,正在这里受训。
13号潜艇升出潜望镜,在港内搜索着攻击目标。
1月30日夜里,天黑蒙蒙的下着小雨,忽然码头上打开了灯光,响起了
隆隆的机声。苏联13号潜艇发现码头上停靠着一个护卫舰编队,其中有艘巨大的战列舰,许多德国军官带着行李卷,排成长龙,正在登上这艘战列舰。
13号艇长马里涅斯科心中一喜,这下可找到“猎物”了。他马上下令,做好战斗准备。
德国的指挥员最怕的是苏联轰作机的突然出现,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苏联的潜艇能钻进港内。德国人在港内装了防潜网,只有一条航道能进港,而且港岸有观察哨,严密监视各种舰船进出港。马里涅斯科少校是个非常勇敢而又聪明的艇长,如何钻进港去,他想出了巧妙的办法。他看清了德国一艘驱逐舰进港的航道,他跟在这艘军舰的后面。而且他利用炮弹木箱,罩住潜望镜的上头,木箱前方是缺口,潜望镜照样能观察到海面上的目标。当时正好是涨潮,马里涅斯科少校关闭主机,利用潮流,随流钻进了港里。岸上哨兵肯定发现了这只木箱,只不过以为是漂流物,没有引起注意,根本就没有想到木箱下会是苏联潜艇。
约莫个把小时之后,德国护航编队起航了,战列舰上有6千多名德国军官,他们以为可以安全回到自己国土,不会做异国他乡的鬼了。这些德国军官,有三分之二是潜艇艇员。德国战列舰开足马力,开始逃跑。
13号潜艇瞄准了战列舰,第一舱两个鱼雷发射管朝着它。艇长一声令下,“嗖嗖”两声,潜艇跳动两下,两枚鱼雷出管了,带着两道雪白浪花,像箭一样射中了战列舰。轰隆隆两声巨响,火焰腾天,战列舰顿时埋在浓烟烈火里,歪歪扭扭地开始下沉,德国军官一片惨叫,死伤累累,5千多人跟着战列舰一块葬身鱼腹。
13号潜艇乘着混乱之机,躲在一艘运输船的肚子底下,钻出但泽港。这一胜利给13号潜艇全体人员巨大鼓舞,给了德国鬼子沉重打击。德国最优秀的一大批潜艇艇员,原来都是“狼群”战术的主力军,这下差不多都死在这两颗鱼雷下了。这对加速德国的灭亡起了重要作用。
1945年2月9日,正好是击沉德国战列舰后的第10天,苏联13号潜艇正在海上游弋,寻找“猎物”,突然间又发现一艘德运兵船“斯特本将军”号。艇长马上拉响战斗警报,选择航向,向运兵船追赶。
到达鱼雷射程后,艇长非常沉着,近些,再近些,潜望镜的十字线完全罩住“猎物”的黑影了,他才挥下拳头喊着“放!”。又是两枚鱼雷钻出鱼雷管,快速破浪朝运兵船撞击。两声巨响之后,运兵船就在浓烟烈火中头栽下,屁股翘上天,沉入海底了。运兵船上一片鬼哭狼嚎声,3600名纳粹军人,到海龙王那里报到了。
苏联13号潜艇,在这次奔袭中仅使用四枚鱼雷,就干掉两艘大型舰船,歼灭敌人整整一个师。
51 尼米兹为何在潜艇上移交指挥权?
1945年11月24日,太平洋战争美国人战胜了日本,取得彻底的胜利。
担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和太平洋战区司令的尼米兹将军,要把军权移交别人,去担任美国更高职务。这个交权仪式放在什么舰上进行呢?许多将士猜测,一定是放在甲板宽阔的航空母舰上进行。那样人多,气派大,该有多么威风啊!
可是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却出乎人们意料,他偏偏要在一艘甲板狭窄
的潜艇甲板上进行。他在这里,把太平洋舰队司令、太平洋战区司令双重指挥权交给了斯普鲁斯将军。
美国海军人员从尼米兹在潜艇上交接指挥权,马上猜到这位将军的深刻用意。原来,尼米兹上任当太平洋舰队司令时,正是美国最危难时刻,当时日本袭击了美国珍珠港,太平洋舰队的主要战斗舰艇都毁坏了,他上任时刻,几乎找不到一艘像样军舰来当他的旗舰,上任仪式只好选择在一艘潜艇甲板上进行。
太平洋舰队那时唯一有战斗力的是潜水艇,尼米兹将军就发挥潜艇的长处,开展了对日无限期的潜艇战。
这一海豚式的海军兵种,担起了反击敌人的重任,神出鬼没地在太平洋上袭击日本舰船,跟日本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切断了日本的海上主动脉——海上运输线,共击沉500吨以上的日本商船1113艘,总吨数达532094吨以上,击沉日本海军舰艇201艘,总排水量达577626吨,几乎使日本断绝跟外界联系,迫得日本走投无路,被迫投降。当然,美国潜艇也损失52艘,在战争初期因潜艇装备陈旧,没有声纳,连遭厄运,但它在夺取最后胜利时所作的贡献是其它兵器难以比拟的。
海军将士们通观这段历史,就不难理解尼米兹将军移交指挥权为什么选择在潜艇上了。美国的潜艇兵们也感到这是对他们功绩的最好表彰,从而受到很大鼓舞。
52 “跃进”号沉没之谜
1963年5月1日,北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下午2时半左右,中南海周总理办公室,电话铃急促地响了起来。周恩来听完电话,脸色顿时严峻起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在公海沉没!
载重为15930吨的“跃进”号装载着近万吨玉米、矿产和其它杂货,于4月30日从青岛港首航日本。
5月1日下午2时10分,交通部收到了“跃进”号第一次发出的“SOS”国际求救信号。晚上,得到确切消息,“跃进”号万吨轮沉没了。
周总理亲自给海军司令员肖劲光打电话,命令海军立即派军舰去营救。
5月2日,日本贸易促进会发来通知,“跃进”号59名船员分乘三艘救生艇在海上漂流时,被日本渔船救起。周恩来再次命令海军:“派军舰把遇难船员接回来!”
当天夜里,日本“全亚细亚广播电台”在新闻节目中,向全世界发布一则消息:“中国产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在赴日本途中因腹部被命中三发鱼雷而沉没。”
日本电台这则消息,立即震撼世界,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气氛有点紧张了。美国声明说,他们当时没有海军船只在那个海域活动。美国人还说,不像潜水艇打沉的,是中日战争时期布的水雷没有打扫干净,是触雷了。日本人赶紧声明说,那是我们的渔场,根本不是水雷区,渔民们常在那里打鱼,从未发现过水雷。美国海军部长还专门召开记者招待会,叫太平洋海军司令出来作证,说绝对没有派潜艇到那个海域去活动,南朝鲜也声明:他们没有潜水艇。
“跃进”号到底是什么原因沉没的呢?它一时成了世界头号新闻,成了一个谜。
我国派出由四艘潜水作业船和六艘战斗舰艇组成的编队,于19日6时到达“跃迸”号失事海域进行调查。
21日,“金州”号围着苏岩礁四周搜索。10时11分,声纳班长兴奋地向艇长报告:“发现金属回波,位置在北纬32°06″,东经125°24″。”
艇长大胆沉着地朝目标上方慢速开去,测出水深50米突然变为32米。
艇长命令航海人员用磁水陀鉴别。航海人员兴奋地向艇长报告:“水下目标有吸引力,是铁家伙!”艇长惊喜地向指挥员报告了金属回波的准确位置。
第二天,指挥员又命令用三艘小艇组成编队,到目标上方和四周进行拖扫。
两个小时后,1号小艇收起的铁锚上,发现锚钩刮有白色和绿色油漆。
另两艘小艇也拖到了沉船,其中一艘传来惊喜的喊声:“玉米!玉米!”原来锚钩上夹有玉米,而玉米是“跃进”号上的主要货物。
5月22日下午,“海设”号立即组织潜水作业。但第一个潜水员就遇到下马威,急流刷地把他冲得好远,好不容易钻到海底,却又突然发现工作母船在移动,眼看供气皮管不够长了,有拔断的危险,只好赶快出水,第二第三个潜水员下水,同样都失败了。
25日,海面上波涛滚滚,大雾弥漫,急流冲得工作船左右扭动,像个醉汉,巨大浪花炸雷似地在船舷轰响。号称中国“潜水大王”的严士法出征了,他终于钻到海底。
50米深的海底,黑乎乎什么也看不到,只有五光十色的萤光,像节日的礼花“吱得吱得”在面窗前飞舞。严士法小心地向前探摸,他心里明白,随时有可能被“水中老虎”鲨鱼攻击。指挥员发出命令,汽艇和猎潜艇立即出动,驱赶鲨群。
严士法继续探摸着,突然潜水鞋当的一声踢到铁家伙上,伸手一摸,好家伙是一堵墙,再一摸,一徘螺钉。严士法一阵惊喜,是沉船啊!
到此,“跃进”号终于找到了。
“和平”60号进入沉船左上方抛锚。
26日上午,第一个潜水员下潜时,怎么也摸不到“跃进”号。奇怪,“跃进”号为何失踪了?人们吃惊,不安,纳闷。航海人员对船位进行了测量,发现一夜之间海流把船位移动百米,难怪潜水员摸不到“跃进”号了,技术人员重新对固定船位进行研究,增加四只大铁锚,把“和平”60号“米”字形地抛锚,任何方向有风流也能稳稳地固定,这才为潜水作业提供了安全基础。
大规模的潜水作业开始了。被称为“潜水专家”的沈阿四老将出马,钻到波涛汹涌的海里。他们发现“跃进”号上有条纵向裂缝,他们用脚一步步地量着,约有17米长,40厘米宽。潜水员们从沉船驾驶室内取出航海日志,找到了文字证据。
在探索“跃进”号的同时,潜水员们发现了断断续续粘在岩石上的紫红油漆,周围还有许多撞碎了的岩石碎块。在沉船“跃进”号破损裂缝中,也找到苏岩礁的碎石。
历时十五天的水下侦查工作结束了。
6月3日,周恩来总理来电,命令编队立即返航。
不久,新华社发表一项声明:“跃进”号是触礁沉没的。
53 一次成功的水下逃生
1987年10月27日,一艘秘鲁的潜艇在航行中,突然跟一艘日本渔船碰撞拥抱在一起了。潜艇在水下,被撞开一个大洞,水立即哗哗地冲进潜艇舱内,潜艇主机和发电机瞬间都停止了转动,艇内一片漆黑,摇摇晃晃沉到了海底。
秘鲁海军巡逻艇赶到现场,发现潜艇沉在33米深的海底,破损严重,已失去上浮能力。另一艘救生艇也赶来援救,可是束手无策,急得在海面上团团转。
潜艇的艇长和6名士兵当场被撞死了,24名水兵逃出,留在艇内活着的只有22名。当时代理艇长出来指挥,他是个沉着冷静的年轻人。他分析了情况,靠秘鲁当时的救生设备和能力,在短时间内要把他们救出是不可能的,而潜艇内的空气是有限的,最多能坚持36个小时,如果等着海面来援救,情况是很不妙的。他对活着的艇员宣布,要靠自己逃生,他要求大家组织好,三人一个小组,从鱼雷发射管钻出去。
有些水兵一听,非常害怕,因为潜艇在海底下33米水深,压力相当大,没有潜水逃生装备,很可能上浮过程中肺部炸裂,就会牺牲,因此有些水兵惊慌得脸都变色了。
面对这个情况,代理艇长对大家进行逃生前的辅导,他告诉大家:从33米海底,快速漂上海面,大约需要30秒钟,只要大家呼出肺内所有空气,上浮过程中就不可能使肺爆裂;憋住一口气是个关键。代理艇长还做了示范,要求大家沉着冷静,争取成功。
第一小组钻进了鱼雷发射管,关好后盖,艇长发出信号,突然打开鱼雷发射管的前盖,瞬间3个水兵像气球一样漂上了海面,他们成功了。
这个小组用电话报告代理艇长,他们安全脱险了。这给艇内活着的水兵带来巨大鼓舞,对代理艇长逃生的办法更有信心了。
水兵们在代理艇长指挥下,一个个小组从鱼雷发射管内钻了出去,22个水兵都在一声尖叫中弹出海面,除一个人脑出血外,其余全部安全脱险。这在当今潜艇失事的逃生中,成功率是最高的,创造了奇迹。
54 机密是谁泄露的?
美国一艘核潜艇,按照五角大楼的命令,去执行一个代号为“海蜇”的行动计划,这是相当机密的,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这艘核潜艇已经在大海深处潜航两个多月之久,即将胜利返航,庆祝它顺利完成“海蜇”计划。可是核潜艇刚靠上码头,中央情报局的官员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是来追查泄秘的。那个情报局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