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煮三国 >

第3章

水煮三国-第3章

小说: 水煮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

第七课 让心灵充满激情

热闹的春节很快过去了,大四的学生迎来了令人紧张的最后一个学期。刘备找工作的事还一点着落没有,他止不住地唉声叹气地问关羽、张飞:“你们说,为什么我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呢?”

张飞不客气地说:“你看你,整天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谁要你呀?”

关羽也说:“刘备,不是我们说你,你必须积极点儿。人一积极起来,精神劲儿也出来了。那些负责招聘的考官,要的是活力充沛的小伙子。像你这样消极,只能适得其反。”

刘备又叹了一口气,说:“我也想积极呀。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做不到。”

张飞把桌子上的两只玻璃杯摆在一起,倒入清水,然后从地上抓了一把灰尘撒在其中一只玻璃杯里,问刘备:“看见没有?我是一杯清水,所以我无忧无虑。你呢,是一杯浑水,整天灰头灰脸。你说,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这杯浑水清澈起来呢?”

刘备说:“有两种办法,一是沉淀法,一是过滤法。”

关羽正在看《左氏春秋》,他把书放下,说:“张飞的意思,这杯清水代表积极的思想,这杯浑水代表消极的思想。沉淀法意味着把那些忧郁藏在内心深处,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淡忘了,没想到风吹浪起,它又重新弥漫了整个心灵。诗人们常常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的词句来描写这种状态,所以沉淀法不足取。”

刘备问:“那么,过滤法呢?”

关羽说:“过滤法可以比较彻底地解决问题,但也有两个缺点。挡在过滤网外边的泥沙容易堵塞过滤孔,当过滤网外边的压力过大时也很容易把过滤网弄破。因此,过滤法只能保持短时间的冰清玉洁,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却是人世间的常态。”

刘备问:“难道你们还有别的好办法不成?”

张飞说:“当然。”他把两位好朋友带到卫生间,把那杯浑水放在水龙头下面,拧开水源。在一股清流的冲击下,杯子里的浑水不断地被稀释、充溢了出来。不到一分钟,那杯浑水已经完完全全变成了清水。他对刘备说:“看到没有?水龙头里的水代表着快乐、活力和积极的想法,它能稀释你的烦恼、冲走你的困惑、排除所有消极的东西。就像你需要一杯清水一样,你应该去选择那些积极的令人振奋的思想,让它不断地冲刷你的心灵。”

刘备说:“你们知道,我虽然出身贫寒,却始终没有放弃过自我激励。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注意力很容易转向另一面,让我无法积极起来。”

张飞说:“是的,在这个过程中,你感到害羞、别扭、惊慌失措、难过、排斥,这些现象都很正常。但是,你不要让过程中的某些现象影响你的决心。你必须把你的注意力放到‘最终的结果’上,让那些积极的思想为‘最终的结果’服务。”

刘备说:“我到哪里去找这种源源不断的积极思想呢?”

张飞说:“很简单,只要你不怀疑,那些快乐、肯定、至理名言、对事物的美好想象、对自我的嘉许,甚至仅仅是一句座右铭,都能够源源不断地激荡你的心灵。可是,只要你怀疑,你就会沉寂下来——只要你一沉寂下来,那些积极思想也会停止作用——而尘世间的种种烦恼仿佛飘移不定的灰尘,就会趁机把你的清水变得浑浊。”

刘备开颜笑道:“你的推论很对,我的确常常心存疑虑,我想这正是我为什么无法积极的原因了。张飞呀,平时看你大大咧咧的,没想到你居然如此深藏不露。”

关羽说:“你看他好像是个粗人,其实美人图画得比谁都漂亮,而且写得一手好字,心灵手巧着呢!”

刘备沉思了一会儿,说:“张飞呀,你把你刚才的那一番宏论归纳成一句话,写成一幅字,作为我的座右铭,如何?”

“好哇!”张飞欣然应允,立即回到寝室,铺纸研墨挥毫,写道:“不要怀疑成功,永远激情澎湃!”

课后小结

刘备递交的毕业论文是《创业时代的七堂必修课》。高三时,母亲给他上了第一堂课,使他奋力跳过高考这道门槛,成为长江国际工商管理大学这所著名学府的学生。叔叔给他上了第二堂课,让他努力进取,终于顺利地度过了大学四年的学习时光。卢植老师给他上了第三堂课、第四堂课和第五堂课,使他懂得了爱、社会与成长的含义。那个小男孩给他上了第六堂课,让他知道什么叫全力以赴。关羽、张飞用两杯水的演示效果,给他上了第七堂课,让他真正明白了积极与成功之间的关联。他就像卢植老师所寓言中那个正在破壳而出的雏鹰,因为有了这七堂课的养育,他将义无反顾地用他稚嫩而又坚强的双脚和翅膀,走向蛋壳外的新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关羽、张飞在学校西山坡的桃园里结拜成了异姓兄弟。按出生年月排行,刘备是大哥,关羽是二哥,张飞是三弟。刘备说:“中国读书人的传统习惯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可我们的志愿并不仅仅是激扬文字,我们还要驰骋江山,进入一个创业的空间。俗话说,‘三’人同心,其利断金。集中我们三个人的力量去追求成功,成功就志在必得了!”

于是,桃园结义的故事天下流传,创业时代的三国演义从此开始。

作者评说

曾经担任中国足球队教练的米卢说过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然而,只有很少人能够理解这句话的真谛。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在学习如何成功。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会抱怨他的客观条件,因而无力去追求成功。必须承认,令人失望的困境的确是生活的一种真相——同样必须承认,某种成功的可能性构成了生活的另一种真相。因此,如何理解自己的生活和客观条件,其实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所有的资源和力量都可以支持你去实现那种成功的可能性。你的态度越积极,你的决心就越大,你所能调动的资源和力量就越多,成功的概率也会随之上升。态度决定了成功的最大概率,决定了成功的全部学问。

这些学问包括了“创业时代的七堂必修课”。让这些学问支持你开创成功的起点,并帮助你管理好所有的过程。成功,就在过程的另一端等着你。

第二章 能把梳子卖给和尚吗?

信而安之,阴以图也。此笑里藏刀之计,公岂可不察耶?

——隋·裴文安《与杨谅书》

职遭遇奇妙陷阱

话说刘备大四毕业那年春天,卢植因为得罪了校办公室主任左丰,被指控犯罪批捕入狱,案由涉及男女情色和贪污受贿。直到刘备毕业离校,才因为查无实据而无罪获释。只是等他出来时,他已经不是校办公司的总经理了,一个叫董卓的人顶替了他的职位。准确地说,卢植前脚入狱,董卓后脚上任。

这个董卓并不是长江大学的教职员工,而是一介商人。他上任之后,立即把校办公司换了招牌,名曰奇妙保健品有限公司。又在校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招聘市场营销人员,并且在学校大礼堂举办了一场招聘说明会。刘备、关羽、张飞相约一起前去应聘,走到门口一看,前来应聘的人还挺多。刘备苦笑道:“看来工作岗位也成了一种稀有资源,竞争激烈得很呀!”

总经理董卓亲自主持招聘说明会。首先,他展示了奇妙公司的专利产品“奇妙聪明梳”。他介绍说:“这把木梳看似普通,其实有着极高的科技含量。它选用云南边境神奇的阳橙树为原材料,经过18道现代化制作工艺做成的。值得说明的是,作为原材料的阳橙树是一种珍稀树种,很多植物学家都不知道,我们公司特地在云南边境买了7000多亩山地来培植这种濒危的珍稀树种。还有一点,这把木梳是用特制药水浸泡过的,木梳的齿儿也是经过特别设计的,通过这38道齿儿对头皮的梳理,能有效刺激大脑的沟回,激活脑细胞,达到醒脑益智的保健效果。”

台下有人问:“这把木梳多少钱哪?”

董卓说:“原价2880元。为了回报广大消费者对奇妙聪明梳的厚爱,现价880元,仅仅是原价的一个零头儿。”他强调说:“这是很便宜的。”

大伙儿说:“880元一把木梳,那也不便宜呀!”

董卓说:“你们不要拿它和普通木梳相比,它毕竟是高科技产品啊!再说了,它是为人的大脑服务的,大脑的价值是无限的,是不能等同于猪脑袋的,对吧?”

这下,大伙儿就无话可说了。

接下来,董卓介绍公司的薪酬待遇,每月底薪16000元,另外还有绩效奖金和在职培训。

16000元?会场上顿时沸腾了。一出校门就能拿到16000元底薪,简直就像天方夜谭似的不可思议,这奇妙公司可真是奇妙啊!大伙儿争先恐后地往前挤,把发放求职申请表的小姐围得水泄不通。

把梳子卖给和尚

刘备、关羽、张飞都顺利地通过了初选,成为奇妙公司的试用员工。公司还特地在虎牢关商务度假区为他们安排了为期三天的ABC岗前培训。A是Assertive的简写,英文原意是有主见。B是Beautiful的简写,英文原意是美丽。C是Creative的简写,英文原意是有创意。董卓解释说:

“A的主见不是井底之蛙的固执,而是意味着良好的个人素质,以及由此形成的自信心;

“B的美丽也不是那种虚有其表的漂亮,而是意味着训练有素的职业表现,能给出顾客喜欢的第一印象;

“C的创意则意味着随时可以从工作、生活中加入有意义的、有发展性的、新的、进步的刺激变量,从而使工作更有意义和更丰富。”

他说:“ABC就是效能。公司举办这一期ABC岗前培训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够成为有效能的员工。在这一期ABC培训的后面,我们安排了一道实践性的试题:以一个月为试用期,每人推销100把奇妙聪明梳。凡是通过了这道试题的,就可以证明他是一个有效能的人,并且可以立即成为奇妙公司的正式员工,享受‘底薪16000元+绩效奖金’的薪酬待遇。”

学员们吃了一惊,纷纷议论说:“一个月推销100把梳子?搞错没有?这怎么可能呢?”

董卓让大家安静,进一步解释说:“之所以安排这道实践性的试题,是因为公司认同相马不如赛马的人才选拔理念。真正有效能的人就像千里马一样,一‘赛’就出来了,对不对?你们知道吗?在你们前面,甚至有人成功地把梳子卖给了和尚,以高难度的推销技巧答出了这道试题。既然他们能做到,你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学员们更加惊奇了:“有人成功地把梳子卖给了和尚?谁呀?他是怎么做到的?”

董卓问:“是啊,和尚怎么会买梳子呢?众所周知,梳子是用来梳理头发的,而和尚是光头,不用梳子,把梳子卖给和尚有悖常理。可是,尽管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但还是有敢为人之不敢为者,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变成了现实。你们想不想听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呀?”

学员们说:“想!”

于是,董卓像幼儿园的阿姨教小朋友那样,请大家端正听讲姿势,然后开始讲述《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

这是奇妙公司创业之初发生的一个故事。为了选拔真正有ABC效能的人才,公司要求每位应聘者必须经过一道测试:以赛马的方式推销100把奇妙聪明梳,并且把它们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这道立意奇特的难题、怪题,可谓别具一格,用心良苦。

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仅仅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久负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公司认为,三个应考者代表着营销工作中三种类型的人员,各有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